主体教育视野下开放性课堂教学研究

思想学习范文 发布时间:2010/11/9

主体教育视野下开放性课堂教学研究第3页

来,他还把坚持坐得好的组的五星换成一个大五星,这样更激励同学们坐端正。故事听完了,他开始提问,回答正确的同学就得到一份奖品。拿到奖品的人个个乐滋滋的,一节课就在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

(供稿人 张敏)

这样的课堂教学就是对教材的补充、拓展,不仅实现了儿童“童趣”、“童真”的再现,还带来了教学过程的开放和生成,生成的话题让师生始料不及,预设的教案要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真正充满了学生“自主、自能、自为”的生机与活力。

2、让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互动,以立体多向的交流平台促进教学内容的开放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精讲,学生聆听和操练,这主要是单一的信息交流渠道,是一种师生单向交流的方式。这种教学过程对于传授知识来说是较为有效的,但是这种交流渠道狭窄,信息流量少,尤其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形成。

开放互动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学生自主探究和选择,师生之间交互作用的课堂,它重视让学生设计问题,重视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发挥群体信息交流、小组信息交流、个体信息交流的作用。这样,充分既调动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又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主体品质和创新意识的主渠道。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陈一鸣老师是这样做的:

故事一:

孩子,你们也是奇石

今天的语文课,是学习《黄山奇石》。我让孩子们分组学习,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选择最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了解黄山奇石的样子、所处的地方和名字的来历。全班45人一下子变成了9个学习小组。你瞧,小组成员到一块,还互相击掌或手搭在一起,说着“加油”、“努力”、“祝我们成功”等激励的话呢。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没有“权威”,没有配角,大家平等的研讨,一个人表达,其他人认真倾听,充满民主气氛。接着,小组的代表走上讲台,汇报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这时一个小女孩提出要与她们小组的小李同学一起来汇报,只见一个小男孩怯生生地走到同学面前,他的声音很低,我微笑地鼓励他大声讲,小女孩不时地为他补充。汇报完毕,一名男同学站起来说:“李某同学平时很少发言,今天他汇报得真不错,我建议大家为他鼓掌。”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小女孩也高兴地拥抱小男孩,祝贺她们的合作成功。看得出,小李同学的脸上洋溢着愉悦、自信的表情。

我由衷地赞叹道:“孩子们,我真为你们今天的表现感到骄傲。我觉得你们好象也是一块块奇石,每一个都那么美,每一个又都具有和别人不同的精彩,有自己独特的风景,我真想为你们叫好!”

如果说这是一次组织得较为成功的自主选择、合作学习的经历,那么回忆自己最初接触到“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却满不是那么回事。

随着《主体教育视野下开放课堂教学研究》的深入,我的教学影响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已被打破,出现了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其中,小组自主合作学习是应用得最多的学习方式。看别人在课堂上把“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方式运用得得心应手,提高了课堂效益,自己也想试一试。结果,却是看着容易做起来难,遇到了不少棘手的问题。

故事二:

我不知道

我教学《我们知道》一课。课文学完后,我提出要求:“在小组中讨论、交流:你还从哪儿知道风来了?学着课文中的样子说一说,写一写。”

话音刚落,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学生们照例按前后座位自然分成四人小组,讨论开了。我心里一阵欣喜,看来,这一招还确实不错,学生可不都“主动”起来了!可是,当我深入到一个个小组中去仔细看一看,听一听,却怎么也笑不出来了。只见有的小组两三个人同时抢着发言,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也不听谁的;有的小组始终只有一两个人发言,其他人一言不发,只是心不在焉地坐着;有的小组互相推辞,谁也不发言;有的小组借此机会闲聊、说笑或者干别的事。难道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吗?

该怎么办?我真的不知道。

下课以后,我痛定思痛,反思原因,自己在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时机不当。在课堂教学中,有时为了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不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盲目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如:在教学内容过易或过难的地方设计小组讨论,在适合于学生自主探索或动手实践的地方安排小组交流,在适合于全班教学或教师引导的地方组织小组探究,在一节课中安排了多次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由于时机不当,收效甚微。

2.分组不科学。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是按前后座位自然分成四人小组,座位的编排往往又是按学生的高矮次序和男女生搭配而成的。这样分组虽然开展小组活动简便易行,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3.规则不明。在课堂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场面。但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4.时间不足。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往往是教师呈现问题后未留给学生片刻思考的时间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两三分钟就叫“停止”。这时,有的小组还未真正进入合作学习主题,有的小组才刚刚开始。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5.评价不全。开展小组活动后常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全班性的汇报交流,但小组代表一站起来发言就是“我认为……”、“我觉得……”、“依我之见……”,往往不是代表本组意见,而是代表个人意见。我们对小组汇报的评价也常常是“你说得真好!”、“你的见解真不错”。显然,学生的不正确的发言方式是由教师的不科学的评价造成的。其主要问题表现在:一是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二是偏重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老师很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评价,特别是很少关注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这种不公正、不全面的评价极易挫伤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不可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以上问题,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呢?我一时间找不到解决问题的良方。

我再次认真学习、从整体上把握主体性和开放课堂教学研究的有关理论,特别是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周林主任的《主体合作学习:教学影响方式的结构性改变》一文。同时,我积极参加成华区进修校理论室组织的培训,并赴北京参加了主体教育研究的第七次年会。

随着学习研究的深入,我纠正了一些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错误认识,逐步树立了正确的认识:合作学习不是课堂上课桌椅摆放方式的变化,也不关注学生是否将脑袋凑在了一起;小组合作学习往往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却不是为分组而分组,小组是形式,合作才是实质,主体性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合作”不仅指“协同”,还必须包括“交往互动”,合作不是竞争,合作不排斥竞争;合作学习是小组成员的共同学习,但它并不反对学生个体自主、独立地学习,恰恰相反,组内同学之间地合作建立在学生个体自主、独立的学习基础之上。

有了这样的认识,我就开始着力在课堂教学中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培养得力的小组长,建立起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合作学习氛围,并在认真研究教材,把握三位一体育人目标的基础上,选择好恰当的合作学习时机。

1.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

在构建合作小组时,我逐渐注意到结构的合理性。

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

二是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三是小组成员应是动态的。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是组间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还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学生始终处于控制地位,有的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故事三:

晋希变了

这是一位性格内向,过去不爱发言的男孩子的家长写在家校联系本上的一段话。

“尊敬的陈老师:

您好!

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儿子晋希变了。他回到家里,总爱告诉我语文课上,他们4人小组讨论问题的那些事,说得可高兴了。他总说,上几个星期我和冷韩非、诗瑞、美幸一个组,每个同学都要发言,当晋希说得不好的时候,其他同学就耐心地帮他,慢慢地,以往上课从不敢主动发言的晋希也愿意发言了。

到了这个星期,儿子换成和白薪一组,他在小组讨论中也能帮助白薪了,说起这事,他别提有多高兴了,说,妈妈,我进步了,在小组学习中,别的同学帮助过我,我也能帮助别人。

娃娃最喜欢的是‘跨组’学习,说能找自己最喜欢、最佩服的同学一起交流,说话更自由了,从同学那儿学到的知识,有时比直接从老师那儿听到,还要有意思。现在上语文课,好‘安逸’哦!……”

2.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

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同时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形成习惯。

(1)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内设置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先选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然后在这名学生的指导和影响下同学们轮流担任。

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