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主体功能区确定思路情况汇报材料

汇报材料范文 发布时间:2016/2/7

市主体功能区确定思路情况汇报材料

州主体功能区确定思路及政策建议报告
根据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关于邀请参加〈我国主体功能区形成机制和分类管理政策研究〉的通知》精神,我们组织力量开展了这方面的调查研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州基本情况
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南部,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甘、青、川三省交界处,是全国30个民族自治州、10个藏族自治州之一。全州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处于由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部低。境内海拔1100-4900米,大部分地区在3000米以上。全州大致分为三个自然类型区,南部为岷迭山区,森林茂密,气候温和,农业条件较好,有全国六大绿色宝库之美誉;东部为山地丘陵区,气候较为阴湿,农、林、牧兼营条件较好;西北部为青藏高原边缘,草地广阔,水草丰美,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州府合作市海拔2960米,平均气温1.7℃,没有绝对无霜期。
自治州成立于1953年,现辖玛曲、碌曲、夏河、卓尼、迭部、临潭、舟曲和合作七县一市,99个乡(镇、街道办)。有藏、汉、回等24个民族,总人口67.79万,其中藏族人口36.09万,占总人口的53.2%。
州是唐蕃古道的重要通道,距内地最近的雪域高原。自然风光秀丽,文物古迹众多,民族风情独特,旅游资源丰富,是极具吸引力的旅游胜地,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境内有闻名遐迩的尕海、则岔、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冶力关国家级森林公园、白龙江南部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有如花的海洋的桑科、玛曲欧拉西麦朵塘、黄河首曲大草原及久负盛名的天下黄河第一弯等几十处绝胜佳景;有以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藏传佛教六大宗主寺院之一的夏河拉卜楞寺为代表的,包括卓尼禅定寺和碌曲郎木寺等在内的120多座藏传佛教寺院;有夏河甘加八角城等20多处历史文化遗址和迭部天险腊子口、俄界会议遗址等红色旅游景区景点。此外,各具特色的香浪节、采花节、花儿会、晒佛节、插箭节等几十种民俗、节庆和**活动也引人神往,素有中国的小西藏,甘肃的后花园之美誉。
雨量相对充沛,河流众多,水能资源极为丰富,具备发展小水电等生态保护型工业的先决条件。黄河、白龙江、洮河、大夏河及其120多条支流纵横全境,落差悬殊,梯度开发条件优越,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361.37万千瓦,占甘肃省水能蕴藏量的21%;可利用量215.86万千瓦,占甘肃省的22.42%,目前仅开发利用4.73%。通过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全州目前即将建成投产的电站6座,总装机容量5万千瓦;正在建设的电站29座,总投资29.07亿元,总装机容量38.57万千瓦,占可开发量的17.94%。
地貌多样,地质构造复杂,矿藏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现已探明储量的有金、铜、铁、锑、硅、铅、锌等24种,矿产地270多处。其中14个矿种储量居甘肃省前五位,黄金产量居甘肃省第一位,矿产潜在经济价值100多亿元。黄金、硅铁、铁合金、水泥等矿产业目前已形成一定规模。
草原辽阔,水草丰美,草畜资源得天独厚。全州草原面积4084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3848万亩,80%的天然草场连片集中,53%的是草质优良的亚高山草甸草场,自然载畜力高、耐牧性强,被专家誉为亚洲第一天然牧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当地群众培育出了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优良畜种,有东方神骑之称的河曲马,高原之舟美誉的藏牦牛,获世界名犬桂冠的藏獒,以及久负盛名的甘加羊、欧拉羊、合作蕨麻猪等。目前,全州存栏各类牲畜300多万头只,年出栏牛羊100多万头只。
全州共有林地1382万亩,占甘肃省的30%,森林蓄积量占甘肃省的45%。林区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其中开发价值较高的藏药材有850多种,特有名贵药材220多种,山野珍品近百种。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几年来,全州各族人民抢抓国家西部大开发和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历史机遇,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省委关于发展抓项目,改革抓企业的重大举措,全力实施州委、州政府确定的1422253发展战略(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中心,实施工业强州、科教兴州、开放带动、项目拉动四大战略,实现水电、旅游两大产业的跨越式发展,矿产开发和农畜产品加工两大产业的加速发展,农牧业产业化和藏药及山野珍品开发两大产业的稳步发展,搞好基础设施、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社会保障体系和非公经济发展五大建设,把建成甘肃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能源工业基地、特色旅游基地),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团结一致,努力奋斗,使全州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的新景象。,全州完成生产总值29.94亿元,同比增长11%;大口径财政收入2.83亿元,同比增长20.6%;固定资产投资28.8亿元,同比增长42.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5938元,同比增长12.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1604元,同比增长6.0%。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招商引资取得历史性突破。近四年共签约引资合同项目215个,资金132.84亿元,引资项目履约率达到88%以上,项目涉及水电、旅游等资源开发、生态环境建设、医药、畜产品加工、房地产开发和企业产权转让等众多领域。旅游产业持续升温,第三产业较快发展。旅游人数达165.93人次,综合收入达2.94亿元。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广电、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也取得长足发展。
二、州主体功能区确定的依据
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的要求,在国土资源区划方面,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被列入国家限制开发类主体功能区(范围包括玛曲、碌曲、夏河、卓尼、临潭和合作5县1市,土地总面积为3.057万平方公里,占州土地总面积的67.9%),规定了区域功能定位及发展方向。另外,迭部县也列属于限制开发区,舟曲县列属于重点开发区。从总体上看,我州大部分地区属于限制开发区,这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一)的生态地位十分重要。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黄河蓄水池、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涵养和补给黄河水源、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维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特殊功能和生态地位,在维系黄河水源涵养、补给乃至整个流域生态安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高原湿地水源涵养功能和重要的水土保持功能。境内有黄河、洮河、大夏河、白龙江等120多条干支流纵横分布,水域面积高达470平方公里,占到全州土地总面积的1.2%。黄河在境内流经433千米后,径流量增加了108.1亿立方米,分别占黄河源区总径流量的58.7%、黄河年均径流量的18.6%,并在辽阔的玛曲大草原上形成了闻名遐尔的九曲黄河第一弯。而源于的黄河源区重要支流--洮河、大夏河,年均径流量也分别达到36亿立方米、4.5亿立方米,占黄河年均总径流量的6.2%和0.8%。据此,国内有关专家曾指出:黄河源于青海三江源,但成河在高原。二是特别是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是我国西部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也是中国植物区系分区系统的中国-日本、中国-喜马拉雅以及青藏高原等三个植物亚区的交汇区,其物种组成复杂多样,地理成分联系广泛,具有明显的区系过渡性。由于地势相对高差大,地形又较复杂,使区内的动物群落组成较为特殊。草原和森林具有丰富的物种、基因、遗传和自然景观等方面的多样性。其高寒环境也构成了独特的生命存衍区,有些生物在这一区域己达到边缘分布和极限分布,是珍贵的种质资源和高原基因库。
(二)藏族地域文化比较独特。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是国内重要的以藏族群众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该区域还是我国藏族三大文化派系之一的安多文化的核心区。影响范围不仅包括整个,还包括青海的大部分和四川、西藏的一部分藏区。由于自然、地理、历史等多方面原因,这里经济发展缓慢,社会事业落后,大部分群众的生活仍处于贫困状态。通过项目建设,坚持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生态治理与农牧民脱贫致富相结合,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保护和经济建设双赢的路子,保护安多文化中心区的生态环境,改善当地各族群众的生存、发展条件,不仅对该区域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促进整个藏区特别是藏东北地区的民族团结、政治稳定和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带头作用。
(三)经济基础脆弱,发展滞后。由于自然、历史和人文等诸多方面的原因,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自我发展能力弱,经济类型属资源开发型经济,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投入不足,不能正确处理开发与建设的关系,存在重开发、轻保护的倾向,无法完全做到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同时,由于大部分群众就业门路窄、收入水平低,生活困难,对周边森林、草场等自然资源的依赖性较大,保护生态环境的举步维艰。因此,对大部分地区有必要实行限制性开发。
(四)生态状况已经引起中央和省上的高度重视。由于自然、历史和人为等因素影响,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草原三化(退化、沙化、盐碱化)面积逐年增加,湿地面积急剧萎缩甚至干涸,森林覆盖大幅降低,水土流失面积不断扩展,生物多样性逐步降低,有些生物甚至达到边缘分布和极限分布,各类生态问题十分突出。这不仅直接影响当地农牧民的生产生活,使大部分农牧民生活水平长期处于贫困线下,而且导致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河干流、洮河和大夏河的补给量分别减少了25.3%、27.0%和11.8%,成为黄河下游频繁断流的重要因素,危及到黄河流域广大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据资料显示,仅山东省1997年因黄河断流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100亿元,有关专家测算,其中20%以上是由于以上区域生态状况不良带来的。尽管近年来,结合西部大开发,实施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工程,生态状况略有改观,但整体恶化态势仍未改变,且呈加剧之势。
严重的生态问题,引起了中央、甘肃省、州和社会各界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曾培炎副总理两次作出重要批示。11月温家宝总理又作了重要批示。7、8月间,国家有关方面的领导和专家先后到进行实地考察。
甘肃省一直高度重视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从开始,安排专款,由时任副省长的洛桑·灵智多杰牵头开展了该区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前期研究。原甘肃省委书记苏荣、原省长陆浩曾先后几次作出重要批示,亲自推动其前期工作、规划工作和申报工作。甘肃省发展改革委、省西部开发办等单位也积极协调推动各项具体工作。州更把此项目作为头等大事,于6月成立了专门机构,由州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规划编制、上下衔接和争取工作。
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和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司局十分关心、重视本项目,多次听取州的汇报。为加快工作步伐,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于9月,委托甘肃省西部开发办协调组织开展《甘肃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甘肃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承担了《规划》的具体编制任务。底,《规划》编制完成并通过了省级初审,3月15日提交国务院西部开发办主持、组织了国家级评审,并顺利通过了国家级评审,刘东生、孙鸿烈、许智宏、任继周、丑纪范、程国栋等15位著名院士、专家参加了评审。6月12日,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在北京主持召开规划协调会,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提出了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划》的意见。6月底,州和规划单位作了最后的修订,目前,《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已编制完成。
三、现有的区域保护与建设政策
鉴于大部分地区列属于限制开发区,综合考虑特殊的区位、生态经济功能、资源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州拟定今后保护与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生态保护为中心,以增强黄河水资源补给功能、稳定黄河水资源补给为主线,以保护和恢复生态功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农牧民小康生活为目标,以不断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维护民族地区稳定为原则,按照国家和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要求,坚持生态保护与提高农牧民收入、改善群众生活质量、促进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相结合、治标与治本相结合,发动和依靠公众参与,采取综合性措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封育保护与治理建设的力度,协调好人口、资源、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把该区域建设成为生态良好、经济发展、生活富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的新,为整个黄河流域乃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生态安全保障。围绕这个指导思想,做到五个坚持:即坚持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生态改善与牧民增收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统筹规划、重点突破、分步实施、全面推进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合理布局的原则;坚持工程、技术和管理多种措施综合配套的原则。总体目标是:通过全面封禁保护、退牧还草、人工种草、灭鼠等综合治理措施,实现草畜平衡,恢复林草植被,提高水源涵养功能,增强水源补给能力,为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生态安全保障。同时,开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产业,加快科技推广,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实现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建成山川秀美、经济发展、人民富裕、民族团结的新。
1、近期目标(-):以草原、森林、湿地封禁保护为重点,采取以保护为主,建设为辅等措施进行保护、治理。对退化较轻、容易恢复的植被先行安排治理,促其尽快好转;对退化严重、短期内难以恢复的植被,在加强保护、防止继续退化的同时,为后期治理创造条件。初步扭转该区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逐步增加向黄河补给的水资源量,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畜牧业生产方式,减轻对自然环境的压力,为下一步大规模治理奠定基础。
近期主要生态工程规划为:开展以草原、森林、湿地的保护和恢复为主的治理工程。主要有:规划退牧还草43.6万公顷,黑土滩治理面积12.7万公顷,沙化草场治理5.3万公顷,盐碱化草地治理0.6万公顷;森林保护43.8万公顷,退耕还林0.5万公顷,封山育林3.8万公顷,人工造林0.7万公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17.5万公顷,湿地恢复3.3万公顷。
2、远期目标(-2020年):以增加水资源补给为主要目标,巩固封育成果,完善保护措施,加大综合治理力度,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建成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综合体系,形成与生态保护相适应的产业体系,以及完整的生态环境建设技术系统和组织管理系统,实现经济社会结构的转型,达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经济持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富裕、民族团结的目标。
远期主要生态工程规划为:规划退牧还草87.2万公顷;人工造林1.4万公顷;恢复湿地面积3.4万公顷。在巩固森林、湿地保护成果的同时,使区内退化草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得到修复,使黄河重要水源补给区涵养水源的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水资源补给量基本稳定,生物多样性得到存衍。发展太阳能、沼气和小水电代燃料,解决农牧民能源短缺问题。兴建牧民新村,扩大城镇规模,适度集中人口。培育绿色畜产品加工、藏药生产、旅游业等一批技术含量较高的非农产业。
主要采取以下方面的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努力营造生态文化氛围。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系统工程,必须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耐心细致地做群众的教育和发动工作,使党和国家的伟大战略决策家喻户晓,使环境保护工作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一是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多种手段,开展有声势、有成效的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宣传环保法律和环保知识,增强公众保护环境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二是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环保意识,使他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牢固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三是努力营造生态文化氛围。充分发挥多民族多**文化内涵的作用,努力挖掘积极的生态文化理念。境内有藏、汉、回、土、蒙等24个少数民族,各民族在长期与自然作斗争的过程,逐步对本民族的**文化进行了改造,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如从内容涉及面上看,有砍伐林木、渔猎、破坏水源、破坏山川的禁忌,还有在饮食、消费观上的文化约束。这种禁忌或文化约束主要体现为观念意识,但通过**的影响力不断渗透到少数民族的正式制度层面和经济社会生活之中。**中所蕴涵的这种生态文化在生态脆弱的民族地区环境保护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坚持分类指导、分区域推进的原则,突出抓好五大工程建设。从生态环境状况不同的实际出发,统筹人口、经济、土地等方面的因素,有序推进各区域的保护、开发和建设。一是重点保护区。面积1.35万平方公里,占区内总面积的44.2%,总人口为117440人。坚持以封禁管护为主,主要开展禁牧、禁猎、禁伐和禁止一切开发利用活动,通过封禁管护等措施恢复林草植被。并按资源条件分类设立国家级或省级自然保护区,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巡护制度。二是恢复治理区。面积1.42万平方公里,占该区总面积的46.3%。植被覆盖度10-90%,主要植被有草甸草原、灌丛草甸和森林等,总人口为231706人。重点实施退牧还草、三化草地治理、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湿地与野生动物保护等措施,以恢复林草植被。实行牧民集中定居,减少草地承载压力,促进草地自我恢复。作为科研、监测、宣传和教育培训基地,也可在不影响生态环境的条件下进行饲草料基地建设。三是经济示范区。以县城为中心,以国道和省道为纽带的区域,总面积0.29万平方公里,占该区总面积的9.5%。总人口为130276人。以重点保护区和恢复治理区为自然屏障,在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大力优化资源配置、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旅游业等特色产业,促进社会进步。以畜产品加工为龙头,发展奶牛养殖、牛羊育肥、草产业三大产业,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四是重点开发。主要为舟曲县大部分地区,总面积0.29万平方公里,占全州国土面积的6.6%。在抓好山体滑坡和地质灾害治理的基础上,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引导和扶持发展高效农业、特色产品和循环经济。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业,培育特色品牌,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依托城镇改造、交通运输和旅游开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农民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开发区转移,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在分区域推进的基础上,着重加强生态保护、生态恢复与治理、农牧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和生态保护支撑体系等五大工程建设力度。一是生态系统保护工程方面,计划完成退牧还草130.8万公顷,草原鼠害防治85.3万公顷,草原防火236万公顷;森林管护43.8万公顷,森林防火4.77万公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174905万公顷;扩建自然保护区3处,新建2处;建设动植物园3处,种质基因库1处。二是生态系统的恢复与治理方面,重点抓好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和草原植被恢复工作。森林生态系统包括人工造林2.1万公顷,退耕还林0.5万公顷,封山育林3.8万公顷;草原生态系统包括黑土滩治理12.67万公顷,沙化草地综合治理5.3万公顷,盐渍化草地治理0.55万公顷;植被恢复6.68万公顷;小流域治理8处。三是农牧民生活生产设施建设方面,计划完成牧民定居点建设30处,使54864个牧民实现定居;生态移民21274人;小城镇建设9个;养畜暖棚19217座;施农牧区人畜安全饮水工程,解决27.21万人的吃水问题;太阳能光伏电源8816套,以电代燃料小水电建设6座,沼气池61877座;已垦草原退耕还草6.05万公顷,人工草产业(暖棚饲草料)基地1.44万公顷;优质牧草种子基地1200公顷,畜种繁育基地3处,优良畜种选育点21处,林木种苗基地1处。四是生态经济示范工程方面,计划建成奶牛养殖基地8处,牛羊育肥基地8处,农畜产品加工业12项;旅游业6项;农畜产品交易市场6个。五是生态保护支撑体系建设工程方面,新建人工增雨工程地面监测点79个,增雨作业点77个,人影指挥中心6个;科技研究、开发与应用项目12类;生态监测体系3套,包括气候水文化学监测、草原监测、森林资源监测;技术培训5.15万人次;农牧业基层技术服务体系站点72个。
(三)拓宽融资渠道,全方位支持生态环境建设。资金短缺是制约州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瓶颈。州各级政府坚持多渠道筹措资金的办法,解决生态环境建设的瓶颈制约。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对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方面的支持,争取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特别是通过多年来的加大汇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已明确将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列入重点项目计划,规划总投资为66.4亿元,项目建设资金,主要以国家投资为主,并根据规划实施的实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运作方式筹集资金加以解决。二是鼓励牧民加大对草原的投入力度。全面推行草场承包到户责任制,明晰牧民对草场的使用权,调动了农牧民建设和管护草场的积极性,按照谁使用、谁建设、谁收益的原则,鼓励牧民将每年收入的2%投入草原建设,保证每亩草场每年投入5元左右。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促进水电、矿产资源的合理有序开发。继续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多渠道筹措资金的重要举措,突出引资重点、创新引资方式、加快引资项目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工作。从今年开始,对一江三河支流上的、装机容量不大、带动能力不强又对环境破坏较大的水电开发项目一律不再论证、不再洽谈、不再建设,以有效地保护环境,促进水资源的科学开发,真正在质量、效益和环保同步提高的基础上推动水电业的跨越式发展。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集中开展重点矿区、重点矿种的专项整治,对那些地界有争议、群众工作难协调、探采权属有争议、生态环境影响大的矿点、矿区,一律暂停洽谈与招商;对那些违法违规探采、不具备安全生产技术条件和不服从行政执法监督管理的,要坚决采取清理整顿和关闭、取缔等措施,实现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的根本好转。进一步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申报、审批程序,从今年开始,对各县市拟开发的矿产项目,先由县市报州上主管部门审核,再由州主管部门报州政府集体研究确定,并一律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对到期采矿权全部实行有偿延续,市场化配置率要达到100%。按照谁开发、谁补偿和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落实矿山企业环境治理的责任,建立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补偿金,切实解决一些矿山企业只顾眼前利益、自身利益,而把环境治理责任留给社会、留给政府的问题。
(四)完善环境法治,依法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一是加强环境立法。认真贯彻国家和省上出台的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力,进一步加强地方立法工作,健全完善生态建设与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近三年来,州有关部门要考察借鉴周边民族地区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实际的情况下,起草制定《州环境保护工作条例》(草案),并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准备提交州人大常委会审议。近期。州政府制定下发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实施意见》。二是要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按照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严格依法行政,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严厉打击滥挖滥垦、滥采滥伐、毁坏森林和草原设施、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基本做到依法治牧、依法治草、依法护林。
四、促进主体功能区形成的政策建议
(一)将列入青藏高原东部少数民族贫困片带,进行集中联片扶持。鉴于:一是州农牧村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帐较大,牧区、林区、山区乡村不通电、不通路、不通邮、不通电话、人畜安全饮水困难、医疗条件差等问题仍很突出。二是州生态条件脆弱,植被破坏和草原沙化退化日益严重,致使维系黄河、长江上游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的功能急剧下降,已逐渐失去生态安全天然屏障的作用。三是全州的产业化开发仍处在低层次和低水平上,产业化进程慢,特色主导产业还没有形成。四是全州的贫困人口总量大,发展水平差距大,脱贫工作难度大。特别是全州贫困人口大多数都分布在高寒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极差,扶贫的成本大,需要的资金量也多。因此,建议将列入青藏高原东部少数民族贫困片带,进行集中连片扶持。
(二)加大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扶持力度。一是玛曲、碌曲、迭部三县是州最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之一,财政困难,经济文化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社会发育程度低,各种自然灾害频繁,长期处于贫困之申,群众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贫困程度深。为了加快我州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保持民族地区稳定,建议将这三县列入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进行集中扶持。二是继续由兰州市对口帮扶州。同时建议加大省内其他城市对口支援力度,每年给州各县市援建1-2个50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三是加大省际间对口帮扶协作的力度。积极组织协调省内外企业和机关单位、中央有关部门与民族地区开展结对协作,争取中央国家机关或发达省市对口支援,每年为每个县市援建1-2个1000万元以上的建设项目。
(三)加大对州牧民定居点建设的扶持力度。牧民实现定居,是牧区发展的最重要基础和前提。近年来,全州牧民群众有条件的已基本实现了定居,但目前仍有6686户4.01万牧民群众居无定所,占牧户总数的51.7%。列入搬迁规划的大部分是贫困户,生活困难,经济条件差,收入低,无力自筹建房资金。各县市财政十分困难,地方配套资金难以落实。建议对州牧民定居点建设给予专项资金支持,每年安排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资金5000万元,每年解决1万人的规模。
(四)加大农牧民技能培训的支持力度。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只有将大量的农民实现转移就业,才能减轻对环境资源的压力。全州贫困地区农牧村劳动力中尚有25·5万人需要经过培训,实现转移就业。另外每年还有新增富余农牧村劳动力513万人左右;这部分人是贫困户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这也是今后培训转移的重点。建议加大对州农牧民技能培训的支持力度。每年给州安排农牧民实用技术和劳务输出培训经费1000万元。
(五)加大对实施农牧优势互补战略的支持力度。农牧互补战略,是推进全州畜牧业产业化进程,优化农牧村经济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和畜牧业效益,提升农牧业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有效载体,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和重点任务。十一五期间,在全州主要建成三个经济圈、三大产业基地和三大良种基地。三个经济圈指:建设以华羚和首曲、众友等企业为龙头、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的合作经济圈;以打通与有关省、州际间出口通道为条件、以草原兴发等有关企业为龙头的黄河首曲经济圈;以特色农业和农业综合开发、扶贫整村推进等项目为龙头的舟迭等半农(林)半牧区经济圈。三大产业基地即:在临潭、卓尼、合作、夏河、玛曲和碌曲等县市开展万头牛羊育肥基地、万头奶牛养殖基地和万亩草产业基地建设,将州建成全省最主要的绿色畜产品墓地。三大良种墓地即:建设以玛曲阿孜畜牧试验站半野血牦牛技术推广为主的当地家牦牛品种改良基地;以夏河甘加高效生态畜牧业示范区本品种选育和提纯复壮技术为主的藏绵羊改良基地;以州畜牧综合实验场良种畜引进繁育和牛羊杂交改良为主,面向全州半农半牧区示范推广基地。到全州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迈出较大步子,基本形成农牧业产业化的新格局,基本实现畜产品均衡供给的目标,农牧民从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中获取的收入占总收入的60%以上,要实现这一总体要求和目标,需要加大资金投入,但由于州财政困难,投资渠道有限,建议国家和省上对州实施农牧互补战略给予倾斜扶持。
(六)扶持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目前,全州农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辐射能力弱,产业化经营水平低,覆盖面小,稳定性差;利益连结机制不完善,对农牧民增收带动弱。由于全州用于扶持龙头企业的扶贫资金有限;缺乏对龙头企业的有力支持,致使州畜牧业至今仍处于传统养殖阶段,存在集中出栏、个体收购、口头定价、拣好弃弱、好货卖低价、冬春死损等问题,畜牧业生产长期在低效益、低水平上徘徊。建议加大对州农畜产品加工业的扶持。一是扶持产业化龙头企业进行技术改建,扩大生产规模,每年安排投资5000万元。二是建立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专项资金扶助机制,加大对州动物疫病防治体系建设方面的投入。三是设立牧区因灾造成牲畜死损救灾保障金,每年安排州500万元的救灾保障金。
(七)建议提高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解决温饱标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地处偏僻;自然条件恶劣,生存条件差,绝大部分生产资料和生活必需品要从外地调供,特别是广大牧区草场承包和牧民定居后,以牛羊粪为基本燃料的牧民群众远离草场,解决燃料问题的支出增幅较大,无形中增加了成本,基本生活费用远高于内地。根据调查测算,州牧民群众要维持年度最低生活消费,纯牧区人均年支出为1800元,如果低于这一标准,牧民群众的生计就有问题。建议提高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解决温饱标准,根据我州实际,将牧区基本解决温饱标准提高到1800元。
(八)扩大水电、矿产资源开发的自主权。一是水电资源开发方面。考虑到州水电资源比较丰富,但群众用电又相对困难的实际,为促进水电资源的合理有序开发,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同时,解决大部分群众用不起电的问题,建议将10千伏以下电路线网交给地方管理;同时将州上网电价由每度0·18元调至0·25元。二是矿业方面。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有关规定,将中小型矿产资源开发和小流域开发的核准与审批权限下放到州县,同时全部返还资源补偿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