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报告

模版范例范文 发布时间:2010/9/11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报告第3页

产值过100亿元,利税过10亿元,把华亭矿区建成全国有影响的能源工业基地。全市电力装机总量达到400万千瓦,煤电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30%左右,对财政贡献份额达到50%以上。
提质扩容,推进草畜产业规模化。加快品种改良,扩大养殖规模,改进生产方式,积极发展规模养殖小区,大力发展专业村和公司化养殖,尽快形成草畜产业经济带,做大“平凉红牛”等品牌。重点培育肉食加工、皮革制品、骨制品等草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草畜产业增值。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确保畜牧业安全。“十一五”末,肉牛饲养量突破100万头,多年生耕地种草稳定在110万亩,农民人均从草畜产业收入达到900元以上。
培强创优,推进果菜产业标准化。按照建设全国优质果品出口创汇基地的目标,以标准化生产为重点,坚持扩规模与抓质量并重,打响“平凉金果”品牌,提高出口创汇能力,扩大反季节蔬菜、无公害蔬菜和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十一五”末,果树经济林达到200万亩,干鲜果品总产量达到90万吨,优果率达到60%以上。
夯实基础,推进旅游产业品牌化。突出人文、生态两大特色,以崆峒山景区建设为龙头,以古成纪、西王母景区开发为两翼,加快景区景点建设,挖掘内涵,提升品位,着力培育平凉旅游品牌,形成要素齐全、功能完备的平凉旅游产业体系。到“十一五”末,旅游产业综合收入占到gdp的6%左右,以西部高原人文生态旅游胜地的新形象,跻身全省旅游强市,建成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三、加强软硬件环境建设,倾力塑造“魅力平凉”
发挥平凉地处西兰银三大城市交汇中心的区位优势,下功夫改善软硬件环境,增强对外吸引力。积极利用西安经济圈的辐射效应,扩大与毗邻地区间的合作与互通,促进开放与开发。把平凉建设成功能完善、环境宜人、交通便捷、人气聚集、充满活力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构筑交通区位新优势。在抓好平定高速公路建设的同时,力促西平铁路、天平铁路、平凉至天水高等级公路等重大交通项目早日开工,加快县乡道路改造,建成贯通内外、连接城乡、畅通快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形成平凉与西兰银三小时交通圈和市内两小时交通圈。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依托现有网络资源,促进电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融合发展,建成以光纤接入为主的数字化、宽带化和业务多种化的综合接入网,基本实现光纤到楼、宽带入户、资源共享,全力打造“数字平凉”。
健全完善特色城镇体系。以平凉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县城为骨干,以发展小城镇为基础,加快建设规模结构组合有序、发展布局科学合理、资源要素有效集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城镇体系。突出平凉城区在全市城镇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控制西片生态区、扩张中片柳湖新区、大力发展东片工业区,加快崆峒大道和泾河风情大道两个综合开发带建设,实现城市“五纵十横一环”的道路网络新构架。立足于做秀做美生存环境、做优提高服务功能的目标,着力改善平凉市区、县城和重点小城镇道路、给排水、集中供热、管道燃气等基础设施,注重城镇环境建设,进一步完善城镇环保和文化服务设施。加快房地产业发展,重视廉租住房建设,改善城镇居民居住条件。强化城镇管理,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全市城镇化水平到达到30%左右,努力把平凉建设成青山碧水、环境优美的新家园。
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坚定不移地抓好国有企业改革,启动实施粮食企业、流通领域和公路交通管理体制等改革,实现产权多元化、经营市场化。大力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建设“阳光政府”,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深化城乡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盘活土地资产,提高经营效益。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扩大对外贸易,出口创汇达到万美元。
不断优化发展环境。从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服务环境、社会环境着手,以热忱服务、实现双赢为宗旨,坚决查处破坏环境的人和事,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快建立市场化投融资机制,以产权转让和公用事业经营权出让为纽带,下大气力引进一批域外投资者。把政府信用和银行信用结合起来,建立健全担保机构,提高信贷融资能力。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直接融资。支持非公有制企业以产权转让和股份制等形式,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到“十一五”末,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经济总量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
四、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精心培育“人文平凉”
坚持以人为本,围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全民综合素质,继续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抓好一批社会事业发展精品工程,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加快科技创新与推广。推进科研事业单位体制改革,鼓励科技人员积极参与产业开发,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进步和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突出农业、能源、资源、环境等重点领域,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努力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不断增加教育投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水平,推进素质教育,完善现代远程教育,稳步扩大高中教育规模,加快社会力量办学和一些重点乡镇建办独立高中步伐。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做好平凉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筹建工作,把平凉建成辐射周边地区的职业教育培训基地。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多层次培养、引进、开发各类人才,为加快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网络建设的投入,对乡镇卫生院进行全面改造建设,完善基本公共医疗和卫生服务体系,为城乡居民提供预防、医疗和保健服务。实现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全覆盖,完善管理和运行机制,稳步实施农村贫困家庭医疗救助制度,尽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深化药品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对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等行业的安全监管。“十一五”末,全市城镇居民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覆盖率达到80%以上。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完善市、县(区)、乡(镇)文化设施体系,建成市级“三馆三中心”,加强基层文化馆(站)、群众体育等公益性设施建设。抓好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馆、泾川南石窟、灵台皇甫谧陵园等历史文化遗产的维修保护和开发利用。挖掘纸织画等民间工艺文化资源,精心打造崆峒道教文化、大云寺佛教文化、西王母文化、皇甫谧文化等四张文化名片,形成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事业,鼓励精品创作。加强文物保护和文化市场的管理。
五、正确处理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积极创建“生态平凉”
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重视解决资源约束、生态环境安全和承载力问题,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相协调,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行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等资源节约制度,降低消耗,提高资源、能源利用率,走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在工业集中区、生态农业示范区实行清洁生产和废物的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等循环经济示范区(点)建设,积极探索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模式。
切实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合理确定矿产资源开发总量,提高回采率和综合利用率。切实加强耕地保护。强化从源头上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排污许可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城镇污水处理、企业排污、生活垃圾和危险废物处理设施建设,综合防治城区、工矿区、河流和农村环境污染,尽快改善泾河等重点流域水污染状况。
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继续实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绿色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提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加强流域综合治理,高度重视水源涵养林保护,使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环境不断优化。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稳定现行生育政策,强化管理与服务,落实各项奖励扶助和优惠政策。“十一五”期间,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全市整体达到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市,争创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区)。
六、高度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着力构建“和谐平凉”
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加快和谐平凉建设,努力让全市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和社会服务业,广开就业渠道,促进多形式就业,在抓好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工作的同时,努力做好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逐步提高城乡统筹就业水平,探索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
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基金,不断完善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高度关注困难群众生活,全面落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农村特困户救助和城乡医疗救助,解决好城乡特困群众、困难企业职工的生活问题。
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加快完善各级政府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公共管理制度,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增强公众的危机意识和自救互助能力,提高政府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公共危机的水平。
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和谐社区、和谐村镇建设,倡导人与人和睦相处,增强社会和谐基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间的关系,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重视和加强**工作,不断完善社会利益协调和社会纠纷调处机制,认真排查调处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切实抓好矿山等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健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和长效工作机制。

的政府工作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九次全委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实干攻坚抓突破,确保增长两位数,促进块状经济和带状经济快速成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为全面落实“十一五”规划开好头、起好步。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20亿元,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9亿元,增长18%;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6.5亿元,增长15%;大口径财政收入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