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工作汇报

工作汇报范文 发布时间:2010/10/14

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工作汇报

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工作汇报

我市人口计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指导下,在省人口计生委的关心支持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和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稳定、提高、统筹”工作方针,围绕“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和应对人口老龄化”五大任务,不断完善人口计生工作新机制,紧扣年度目标任务,采取有力措施,扎实做好各项工作。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10月至9月底止,据人口计生统计报表显示,全市人口出生率为9.66‰,低于省下达目标值(10.94‰)1.28个千分点;全市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8.06%,高于省下达目标值(96.5%)1.56个百分点;村(居)民自治实现率为87.9%,高于省下达目标值(60%)27.9个百分点;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31‰;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0,在去年基础上呈下降趋势。圆满完成省、市下达的人口计划和计划生育各项目标任务,继续保持稳定低生育水平。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加强领导,为人口计生工作健康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提供坚强保障。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加强人口计生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要内容,及时研究解决存在困难和问题,提供坚强保障。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李军强调指出:人口计生工作非常重要,万万不可松懈。要切实做到工作标准不降低、工作力度不减弱。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干部“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中央和省委要求,各负其责,落实责任,努力开创工作新局面。市长袁周要求各级党政一把手对人口计生工作要真正做到亲自抓、负总责,牢固树立“国策用、国库保”意识,进一步加大对人口计生事业的投入力度,加强队伍建设,关心、爱护人口计生干部,为人口计生工作提供人财物保障。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意见》,明确了新时期加强人口计生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保障体系和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建立完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五大任务。出台《关于进一步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民生问题的意见》、《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决定》,都专门明确人口计生工作任务,推动各项人口计生政策措施、工作机制建设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确保落实。

连续出台重大举措:一是从开始,对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落实了长效避孕节育措施的农村独生子女户家庭年满40周岁的夫妇提前兑现奖励扶助金;二是由政府买单,从开始实行免费婚前医学检查;三是对连续从事人口计生工作满、年龄达到55周岁、已离开计生岗位的原村(居)计生专干给予适当的生活补助或一次性补助;四是市委、市政府每3年对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一次;五是将开工建设市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指导所业务楼列入市政府“十件实事”之一;六是市人大、市法制办开展对封闭式住宅小区计划生育管理立法的前期调研。七是将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服务机构,为计生技术服务机构拓宽服务领域创造条件。

各级财政不断加大对人口计生事业的投入。市级投入计生事业费2974.56万元,人均达到8元,比上年人均增加1.2元;县级计生事业费投入3114.31万元,人均投入达9.38元,比上年人均增加0.5元以上,流入人口计生工作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社会抚养费执行“乡收、县管、财政督促”,全年征收社抚费353.61万元,全额返还用于计生事业。中央转移支付资金7585.6万元,10%用于计生事业经费758.6万元,已及时拨到各区(市、县)人口计生局账户的资金为721.6万元,下拨到乡(镇、办)资金为720.4万元。根据黔计生发〔〕3号文件精神,贵阳市的计生手术减免费按3∶3∶4的比例,已足额匹配到位。各区(市、县)加大投入,确保落实“关爱女孩奖”、提高村(居)计生专干报酬、为在岗临聘计生工作人员办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等所需经费。乌当区全区136个村(居)妇幼保健员的报酬从每月100元提高到300元;小河区将村(居)计生专干报酬提高到每月600元,村(居)两委主要负责人参与计生工作的,每人每月加发100元补贴;清镇市将计生临聘人员的工资从600元提高到800元,在为其办理养老、医疗保险的基础上办理失业保险(增加的工资及保险经费按市、乡财政1:1比例解决),

(二)落实四个坚持,确保稳定低生育水平。

1、坚持强化宣传教育,为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营造新环境。中央《决定》和省《意见》下发后,市、县两级分别制定学习宣传方案,采取切实措施,加大宣传力度,使《决定》和《意见》精神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一是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市人口计生局印发合订本6000多本,分发至市四大班子主要、分管领导和市直各部门、各区(县、市)、乡(镇、办)、村(居)社区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以便各级各部门组织学习。充分发挥媒体作用,与《贵阳日报》、贵阳电视台开办人口计生专栏专题节目,加大人口计生新闻报道力度,全年共发表122条(篇)。同时,以“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为载体,围绕宣传《决定》开展以“三新家园”、“温暖农民工”为主题的计生文艺节目巡演及慰问活动和“生育关怀行动”宣传活动、“五个100”工程宣传教育活动等。开展以11个区(市、县)县、乡两级组队参加的宣传《决定》知识竞赛。成立计生文艺小分队,常年深入乡(镇)、村(居)演出,使全市人口计生宣传工作经常化。在中秋节组织计生特殊家庭召开慰问茶话会,对特殊家庭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二是抓提高党政领导和部门的认识。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分别邀请国家人口计生委金小桃司长、张春生副司长,南京人口学院孙晓明、王承宽副院长和陶勃教授,省人口计生委曾祥权主任、廖昌晖副主任到筑,开展“专家谈中央《决定》”和“省计生委领导谈省《意见》”专题讲座,对市级分管党政领导、市直部门和县、乡党政一把手、分管领导、人口计生局长、计生办主任(科长)共计多人次进行培训,解读中央《决定》和省《意见》,提高对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理解,更加注重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同时,采取“走出去”的形式,组织新上任的区(市、县)分管领导、人口计生局局长到南京人口学院进行业务培训,强化新理念。三是深化人口计生系统的认识,牢固树立大人口观。市人口计生局组织大规模的全员培训活动,通过会议、举办培训班、开展学习竞赛、计生技术比武等多种方式,共计培训3000多人次,全系统人员基本能全面掌握中央《决定》和省《意见》精神实质。

2、坚持依法行政,加强法制管理。一是召开全市人口计生依法行政暨**工作会议,市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工作构建和谐社会的意见》,总结推广了开阳县依法行政、清镇市社抚费征收、白云区**工作等经验,推进了法制进步。二是协助省人大、省政府法制办和省人口计生委开展修改《贵州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立法调研。认真做好对封闭式住宅小区计划生育管理的调研工作,积极争取市人大列入立法范畴,目前,市人大、市法制办已开展前期立法调研工作。三是进一步加大人口计生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围绕“一法三规一条例”、《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工作若干规定》和《贵阳市禁止选择性终止妊娠规定》,既注重对人民群众的广泛宣传教育,也注重对广大人口计生干部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干部群众法律意识,为依法行政奠定法律基础。四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依法治理水平。严格执行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行政执法公示制、**接待工作制等一系列制度,依法治理,依章办事。明确要求并协调各区(市、县)人口计生局配备1名法律专业毕业本科生,政策法规工作人员必须是国家正式干部。目前,云岩区、花溪区人员已到位。市、各区(市、县)与法制部门联合对769名人口计生干部进行执法证培训,并颁(换)发《行政执法证》。五是建立法律援助制度,切实为民维权。各级司法部门与人口计生部门建立司法援助制度,司法部门派出1名律师作为人口计生法律顾问,在市、县、乡三级设立法律援助电话并在媒体上向社会公布,搭建人口计生、司法部门联合维权平台。同时,坚持在市、县两级设立政策法规和**工作机构,公布政策法规咨询电话,依法做好**工作和行政复议工作。建立案件主办人责任制和首问责任制,杜绝推诿现象,畅通维权渠道。六是严厉打击违法生育和破坏计划生育管理秩序的当事人。开展社会抚养费征收申请法院强制执行试点工作。全市共申请强执征收241件,法院立案123件,强制执行78户(其中拘留9人),征收社抚费62万元。认真查处违法生育案件,全市查处168件。按照省人口计生委部署,开展名人、富人超生排查工作,确保我市人口计生工作健康发展。七是做好**工作。坚持**分级办理原则,推行案件主办人负责制,进一步提高办案质量。全市全年共接待来信来访5293件,立案168件,结案168件,结案率100%。市、县、乡三级无因来信来访不作为引发的行政诉讼案,无越级上访,无到省集体上访和进京上访。

3、坚持全面推行村(居)民自治,夯实基层基础。一是进一步完善自治网络。加强村(居)班子建设,选准选好能抓善管计生工作的村(居)两委和村(居)计生专干、育龄妇女小组长,健全计生协会组织。继续全面推行“有事找计生、办事你放心”服务模式,对计生户实行“一卡通”,解民情、帮民困,帮助群众排忧解难。二是大力推广以“协会联谊自治”为主的村(居)民自治模式。利用协会户联管理流动人口,通过联户小组长和联户成员的督促,外出妇检对象主动寄回妇检证,流出人员主动要求办理流动人口婚育证,流出人口政策外生育得到有效控制。三是发挥协会优势,开展“六进家”活动,提高自治能力。在全市发动协会会员,开展以政策法规宣传进家,生育关怀服务进家,利益导向落实进家,整合资源富民进家,发挥协会优势进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