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委十五届七次全委会上的工作报告

工作汇报范文 发布时间:2010/9/13

在县委十五届七次全委会上的工作报告

各位委员、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和市委一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回顾总结过去一年工作,安排部署各项工作任务,审议通过《中共县委关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决定》,团结和动员全县人民为实现“十一五”良好开局而奋斗。
现在,我代表县委常委会向十五届七次全体会议作工作报告。
一、过去一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我县全面完成“十五”计划、衔接“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一年来,我们紧扣第一要务抓发展、第一责任保稳定、第一工程抓党建的要求,按照县委十五届四次全委会既定的工作思路,凝心聚力搞建设、心无旁骛谋发展,全县三个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都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1、总揽全局作决策,确保了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发展。去年以来,县委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在准确把握县情实际和阶段特征的基础上,以科学务实的态度定方向、作决策、抓大事、促落实,确保了全县各项工作始终沿着又快又好的方向不断迈进。在去年初召开的十五届四次全委会上,县委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既定的思路进行了深化、细化和完善。在坚持优先发展三大产业的基础上,强调要突出工业这个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重点培育两大工业支柱和具备一定基础条件的强势企业。同时,提出将林果、畜牧、绿色农产品和劳务四个农民增收重点项目作为三大产业的重要补充。在实施城镇带动战略中,按照有所侧重、逐步发展的要求,提出了现阶段要重点抓好一城六镇建设的意见。实践证明,上述思路和决策符合县情实际,已被全县大多数干部群众认同和接受,也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产业开发、工业发展、城镇建设等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和明显成效,三大产业支撑县域经济的格局初步形成。在统筹经济社会、城乡协调发展上,县委根据不同行业、区域的基础和特征,先后对产业布局、工作重心、社会事业发展的突破口等方面适时作出了相应决策或必要的调整,在河川沿线重点实施产业开发和城镇建设,边远高寒贫困地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并通过“普实”攻坚、创建国家级卫生县城、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有力地推动了城乡之间、社会事业与经济建设的同步协调发展。为了保持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县委作出了创建“安定”、“和谐”的决定,同时在“10.1”洪灾等紧要关头,适时果断地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有效化解了来自各个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正是由于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并加强了阶段性工作的研究部署和措施落实的协调督促,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快速发展。全年实现生产总值9.88亿元(现价),同比增长13.4%;财政总收入完成6025万元,同比增长3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218万元,同比增长27.8%;地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4亿元,同比增长12.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71元,净增144元,各项经济指标在全市总量位次前移,人均gdp和财政收入处于全市领先水平,“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经济指标均超额完成,为“十一五”实现突破发展、率先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狠抓三大产业不放松,县域特色经济体系初步形成。继续把医药、旅游、矿产三大主导产业放在优先发展位置,实施突破发展,三大主导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60%以上。医药产业按照“建园区、抓龙头,建基地、抓示范”的思路,主攻山地木本药材,“订单”发展、示范种植平地草本药材,大力推广林药结合模式,全县累计发展中药材23万亩,其中以五味子为主的木本药材野生抚育和人工种植达到18.8万亩。全县以山地木本为主的中药材规范化基地建设在陕南有了影响,南五味子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已报国家待批,特别是去年后半年国家药监局把全国野生中药材标准修订会议安排在召开,并以我县野生五味子抚育改造的规范做法为基础来修改、制定全国标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医药产业的知名度。同时,全力加快盘龙生态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项目开发工作,并以此为平台,成功地举办了西柞联谊活动和项目洽谈会,引进了一批有影响的招商项目,使园区的医药工业生产能力达到10亿元以上。我县实施林药结合和建设园区发展医药产业的做法,在陕南中药现代化基地建设会上,被省政府领导称为“模式、经验”。旅游产业明确了休闲度假和生态观光特色定位,明晰了“一带三区一镇”的发展格局,加快了基础设施、旅游景点和配套服务项目开发步伐,特别是引进的6个招商项目中,锦苑盘谷山庄、高砭沟休闲度假2个项目已经启动建设,其余4个项目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牛背梁森林公园、秦楚古道等一批景区景点完成了规划设计和启动建设的准备工作,溶洞景区国债项目和以景区道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顺利。矿产业继续坚持“扶优扶强、限小治乱”的思路,理顺充实了矿区管理机构,加强了矿权管理和矿山纠纷的调处工作,实施了部分矿产企业的重组和矿产秩序整顿,加大了环境治理特别是治污力度,使矿区秩序有了好转,矿区环境逐步改善。特别是加快了一批决定发展进程的重大矿产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提出了大西沟铁矿矿钢一体化项目的宏伟设想和开发计划,并开始逐步实施。其中90万吨菱铁矿采选扩能项目已全面开工,800万吨菱铁采选项目正在抓紧进行前期工作,200万吨钢铁项目的论证工作也已提上议事日程,为矿产业的大开发、深加工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3、高度关注农村发展,“三农”工作稳步推进。认真贯彻落实两个中央一号文件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八项政策”,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和落实了十项支农措施。捆绑使用扶贫、交通、农林水等涉农资金3000余万元,加大对金井河、社川河流域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启动了23个重点村和高寒边远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一批村组公路修复改造工程、移民工程、新能源建设工程等顺利完成,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工赈移民和扶贫移民的一些创新性做法得到了省、市的充分肯定。大力推广农业新技术,粮食单产稳定提高。狠抓四个农民增收重点项目,农民的林果收入、劳务收入、畜牧业收入都有一定提高。特别是绿色农产品开发较快,品牌效应和营销网络初步形成,绿色农产品在西安等大中城市的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受到市委、市政府的表扬。与此同时,我们还加大了对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扶持力度,启动了农村贫困人口生活的最低保障工作,使受灾群众、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生活问题得到了一定保障。
4、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围绕产业开发和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加大了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实施城乡油路建设和通达工程,一批县乡重点油路通过验收并交付使用,使境内交通条件得到改善。围绕重点工程建设和移民搬迁安置,搞好供电服务,完成了一批重点村的农网改造任务,保证了产业开发和群众的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实施了一批通讯广电光缆工程,使通讯、电视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按照“一城六镇”建设规划,加快了城区扩能改造和城市美化工程,完成了县城街巷路灯改造、地名标志、绿化美化和“穿衣戴帽”一期工程,县城被省政府命名为园林式先进城市。凤凰文化古镇保护工作有序开展,市场建设即将投入使用,营盘终南首镇规划工作正在抓紧进行,部分项目已经启动建设,小岭工业经济强镇中心区建设已具雏形,新民居示范小区建设正式启动,城乡面貌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保持较大增幅,招商引资和项目争取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上报争取项目31个,争取国家各类资金8200万元,招商项目到位资金1.6亿元。
5、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把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摆到重要位置。积极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大力推广实用技术,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坚持把教育放在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在巩固“普九”成果的同时,开展了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实施了“普实”攻坚并顺利通过省政府验收。基层文化设施和阵地建设取得新的进展,老年活动中心、中医药展览馆建成投入使用,文化艺术中心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影剧院建设已经开工。公共卫生体系和农村卫生网络建设得到加强,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开始启动。在巩固省级卫生县城成果的基础上,举全县之力、集全民之智实施了国家卫生县城创建工作,已被国家爱卫会正式命名,县城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城市居民的文明意识有所提高。继续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强流动人口和出生性别比治理工作,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与此同时,体育、广电等社会事业也都有了新的进展,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6、积极创建安定,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始终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认真落实市委关于维护社会稳定的三个责任追究《办法》,主动超前研究涉及稳定的重大事项,切实加强薄弱环节和薄弱部位,全力做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深入开展了“安定”创建活动和“一破二排三治四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活动,不间断地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刑事、治安案件明显下降,群众对公共安全满意度有所提高。积极探索化解和处置各类矛盾、越级上访、群体上访问题的途径和办法,加强基层基础工作,落实领导干部包抓责任,实行党政领导联系督办重点**案件制度,有效化解了各类社会矛盾,使无理缠访、群体上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种防范措施,扎实开展了道路交通、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等专项治理,夯实了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认真做好“两个确保”、“两个保证”、城市低保、社会救济和优抚安置等工作,化解了一批潜在的社会矛盾和问题,确保了社会大局稳定。
7、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发展合力明显增强。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广泛深入开展了“兴产业、树形象”大型系列宣传活动,认真开展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理论和公民道德教育,使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有了新的提高。深入开展“提高全民素质、促进共同富裕”为主题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突出抓好乾佑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