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地方税务局征管改革和信息化建设经验材料

经验交流范文 发布时间:2010/10/22

市地方税务局征管改革和信息化建设经验材料

以信息化为依托,积极深化征管改革,推进地税事业的腾飞

——市地方税务局征管改革和信息化建设经验材料

近年来萍乡市地税局大力推进以信息化为依托的税收征管改革,充分利用当前信息化建设全面展开、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的有利时机,创新征管方式,抓好网络管理,积极开发征管应用软件,税收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不断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大幅度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的极大提高,推动了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变革,促进了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税收管理工作走上了一个新的的台阶。

一、抓征管改革,大力推进制度创新

(一)全面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

税收管理员制度是适应当前税收征管变革的一项重要制度。我局适应形势,积极贯彻落实总局、省局的有关要求,适时推出《关于全面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市地税征管工作实际,从完善户籍管理、加强税务审批认定、规范和完善地方税源管理、加强税款申报征收管理、重视纳税服务的方式和内容、积极推行和不断完善纳税评估工作、建立和完善税收管理员工作管理制度等七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操作要求,内容涵盖了日常税收征管的方方面面。同时,制定并下发了一整套的配套制度和相应的考核办法,加强税收管理员的工作考核,防止制度落实走过场、流于形式。该办法的出台,有效地解决了目前地税征管工作中存在的“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的问题,推动了地税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规范了税收管理员的管理与服务行为,切实提高了税收管理员的整体素质。

(二)狠抓税源管理,夯实地税税基

国家税务总局提出的“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加强管理”的新的税收征管模式,以及发布的《税收管理员制度》和《纳税评估管理办法》,其深刻内涵就是要进一步理清税收工作思路,以户籍管理为基础,以税源管理为前提,实现管事与管户相结合,加强税收监控管理。我局坚持以税收征管为龙头,创新税源管理方式,完善税收管理制度,力求通过加强税源监控管理,促进税收管理工作的落实到位,推进整个税收工作的全面规范和联动高效。

1、建立和完善制度,明确税源管理的工作责任。我们通过进一步理清税源管理工作思路,出台了税源管理办法,建立了三级同步税源管理和两级分析报告制度,明确了税源管理的内容和相关要求。市局首先对全市地税系统的税收管理模式进行了规范与统一,并严格按照《税收管理员制度》要求,对所有负责税收管理工作的税管员必须按照一定行政区划范围,明确税收划片管理模式,税管员对所管辖区内的税收管户情况和税源管理情况负全部责任。同时,根据个体税收和企业税收的征管特点和税管员的业务素质不同,明确了个体户税管员和企业税管员,对个体户的户籍管理和税收定额、税款征收及欠税情况,以及企业的基本情况和税源规模与结构、欠税情况及其动态变化,都提出了具体工作程序和管理要求,分别对个体税收的税源情况和企业税源情况,从其税源规模和结构上进行了分类及监控管理,明确了税管员的工作责任、工作思路和工作要求。

2、建立税源管理台帐,规范税源管理操作平台。我们对个体户和企业的户籍管理、税源管理和欠税管理台帐进行了规范与统一,不仅明确了征管基础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税源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而且为税管员进行税源管理提供了可操作的计算机工作平台,对个体户的税源管理,我们建立了三个基本台帐:《个体户税收征管台帐》、《集贸市场税收征管台帐》和《房屋出租税收征管台帐》;对企业的税源管理,主要是建立企业分户基本情况表(包括分户情况表和电子目录)、企业分户税源情况表(包括分户情况表和电子目录)、企业税源管理台帐。

3、建立欠税对帐制度,严格规范欠税管理。个体户的欠税情况,可以直接通过《个体户税收征管台帐》、《集贸市场税收征管台帐》和《房屋出租税收征管台帐》三个基本台帐进行即时动态管理。

企业欠税情况则建立了欠税对帐制度和欠税台帐动态管理制度。欠税对帐制度要求所有税管员每年年度终了二个月内,对其所管辖的所有企业的欠税情况进行一次对帐工作,由税管员根据征管软件系统反映或税管员日常管理掌握的欠税情况,填制《欠税对帐单》,送交企业进行核对无误后,由企业财务负责人和税管员在《欠税对帐单》上进行签字和盖章,以示对欠税数据负责,并由税管员与欠税管理台帐进行审查调整后,归入企业征管资料档案。企业欠税管理台帐主要是动态反映税管员或税务机关所管辖企业分税种的欠税情况,它由上年累计欠税金额、本年分税种分月份欠税金额、本年累计欠税金额组成。通过加强管理,可以确保欠税数据的真实可靠和催缴征收管理。

另外,我们还结合实际选择了一些税收征管工作项目进行试点,在此基础上,我们建立和完善了一系列征管办法。如我市目前的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均实行了项目申报征收,项目管理工作得到了有效规范。

通过一整套制度的落实和施行,增强了税收征管工作的责任性和主动性,全市税源管理工作已成为所有税收管理员的日常征管工作行为,市、县、分局和税管员个人对各自的税收管户、税源状况和欠税情况都有一个全面而真实的掌握,以税源管理为主线的税收征管工作正日趋科学规范、有序高效。

(三)强化纳税评估,转变税收分析工作模式

纳税评估是地税部门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是税源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管理与服务的重要体现。纳税评估工作既要与时俱进开展工作,又要切合实际注重成效;既要明确岗位职责,又要强化部门配合,有效发挥税收征管机制的整体效能作用,尤其是要确保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的良性互动,充分激发税收征管工作活力。

我们在认真学习和研究总局《纳税评估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结合在兰州进行的纳税评估培训学习内容,参照北京市地税局长期以来开展的纳税评估工作经验,通过集中基层业务人员对我市纳税评估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后,又结合我市目前征管现状和人员素质的实际情况,系统地进行了大量的修改和完善,对我市纳税评估工作提出了《纳税评估实施办法》。该实施办法从纳税评估工作规程、评估分析指标体系、纳税评估文书和纳税评估工作考核等方面进行了工作制度的研究和操作平台的设计。

为了更好地开展这项工作,我们对我市开展纳税评估工作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布署,认为纳税评估应坚持“管理为先、服务为主”和“职责明确、规范统一、部门配合、整体高效”的原则,按照“全面启动、逐步规范、适时深化”的步骤开展工作。基本意见是:今年九月份制定出纳税评估工作实施方案,包括拟定纳税评估实施办法、设计评估分析指标体系、规范纳税评估工作文书、制定纳税评估考核办法。目前我们已设计制作了一套指标分析系统,能自动提示和确认指标异常户;十月上旬组织全市相关单位和人员进行纳税评估业务培训,系统规范纳税评估工作行为;十月至今年底,在全市推广施行纳税评估试点工作,市局将加强对基层实际纳税评估工作的帮助与指导,为纳税评估工作积累更多经验;明年初,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纳税评估工作,尤其是评估分析指标体系和工作模式,以及纳税评估管理方式等方面。

(四)规范征管资料,适应现代税收管理需要

为进一步适应税收征管科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的要求,充分发挥征管资料在税收征管中的作用,促进税收征管质量和提高纳税服务水平,我局按照上级局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地税征管实际,出台了《萍乡市地方税务局税收征管资料考核办法(试行)》,并批转了《芦溪县地方税务局税收征管资料规范化管理办法(试行)》推广到全市实行。按照规范统一、简明高效的原则,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行征管基础资料“一户式”管理,对全市各类征管基础资料的分类、收集录入、传递、整理归档、调阅使用和保管销毁进行了全面规范,建立了统一的征管资料管理制度,及时加强考核,确保了征管基础资料的全面完整、及时准确、管理规范,同时避免了各部门多头、重复向纳税人索要资料的问题。

在大力规范征管基础资料的同时,我们将信息化管理概念和“三个服务”理念融入其中,尽力使其管理更趋于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目前我们正在芦溪县地税局进行纳税申报审核系统的试点运行,该系统能对纳税人的申报资料从完整、齐全等方面进行即时审核,如办税厅受理纳税人的申报资料后经输入系统发现不完整、不齐全的,则系统将即时自动打印出提醒通知单,提醒纳税人在规定时限前补齐、填全纳税申报资料,从而有效地将为纳税人的提醒服务实现了关口前移。该系统试点运行一段时间以来,获得了广大纳税人的良好反映。我们将继续对该系统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规范并对全市地税部门进行推广运行。

(五)积极推进参数定税,完善个体税收征管手段

参数定税是国家税务总局对个体户进行税收核定的工作方向,也是省局今年的工作重点,实行参数定税由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从上半年开始,在安源区地税局进行参数定税的试点工作,我们根据要求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和管理办法,以及相应的考核制度等。根据经济发展现状和税收科学分类管理的需要,我们对安源区地税局管辖范围内的个体工商户暂划分为2大类(纯管户和共管户)20个小行业,纯管户类15个小行业分别为文化体育业—演艺厅、健身房;娱乐业—歌舞厅、茶楼、电子游戏、网吧;服务业—餐饮业、美容美发业、摄影扩印服务、广告、复印打字、旅店业、房屋出租业、个体医疗;其他纯管户行业。共管户类5个小行业分别为加工维修制造业;建材销售;药品销售;车辆销售;其他共管户行业。在划分行业的基础上,我们经过实地调查和测算,设置了相应的行业参数(分公共参数和个别参数)和单位系数(按照不同参数对纳税人的影响程度分析测定,同时另设行业利润系数和经营状况系数),以折算系数基本税额计算出纳税人应纳税额。

根据日常管理的需要,我们还对纳税人申请调整定额,系数的调整、参数及单位系数的修定等环节在参数定税管理暂行办法中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使基层部门和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有章可循,使我们的个体税款核定变被动为主动,有效地减少了工作难度和强度,杜绝了税收定额的随意性,实现了税负的公平、公正。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