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局年度工作总结及年工作要点

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发布时间:2012/12/24

财政局年度工作总结及年工作要点第2页

小金库”和规范非税收入专项检查整治工作。在全面开展自查自纠的基础上,组织了三个检查小组,分别对部分非税收入较多的乡镇和县级预算单位,以及上年度非税收入下降幅度较大或办有刊物、协会、学会的单位进行了重点检查,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五是认真按照省、州统一部署,积极开展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清理统计和核查工作,切实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管理、控制和消化工作,逐步建立完善了政府性债务管理机制,努力做好财政风险规避工作。六是认真履行国有资产监管职能,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抓好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改制工作,切实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的审批把关工作。七是积极配合纪检、监察、审计等有关部门,不断深化源头综合治理工作,切实推进了党风廉政建设。

五、发挥职能,努力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健康发展

(一)积极筹措资金,全力推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年初以来,县财政局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继续将建设财政效益型经济,加强财源建设工作作为财政工作的重心着力来抓,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战略发展思路和重点工作部署,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不断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等手段和措施,全力推动全县六大重点产业建设步伐。一是在增资政策频频出台、财政供养人员不断增加、财政刚性支出不断攀升、财政收支缺口巨大的形势下,统筹安排,努力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压缩行政运行支出,挤出有限的财力,全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及重点产业发展。,县财政除安排4,519.4万元用于偿还重点建设项目债务外,还投入4,000万元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入3,804.2万元用于支持重点产业发展。二是积极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努力争取省州相关部门的项目扶持和资金支持,不断推进全县基础设施及重点项目建设,促进了沙龙水库、工业园区、罗川土地整理、乡村道路硬化等一批基础工程的顺利实施,以及德胜集团、世界恐龙谷、勤丰钛项目基地等一批重点产业的迅速发展。1至11月,全县已累计争取到中央、省、州各级专项补助资金33,728.4万元(不包括财政转移支付补助),较上年同期增长36.4%。三是在精心组织,认真抓好上级下达的各种专项资金落实拨付工作的同时,切实强化财政资金调度管理工作,通过进一步加强与州财政的沟通协调,积极争取州级往来资金支持,努力筹措资金加快县本级预算安排的专项支出的拨付落实工作。1至11月,全县专项资金落实拨付率高达90.1%,其中,上级专项资金落实拨付率达94.7%,切实提高了各种资金的使用时效。重点项目的稳步推进及重点产业的蓬勃发展,为不断推动和促进县域经济的全面健康快速发展,拓展财政增收渠道和挖掘财政增收潜力,促进财政收入的稳步快速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关注“三农”,积极落实各项惠农政策。

一是积极落实各级有关支农政策,努力筹措配套资金,围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培植农业支柱产业和农业龙头企业,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稳步、快速发展,认真支持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扶贫整村推进、农村人畜饮水、村容村貌整治、农村安居、动物防疫、护林防火等工作的开展,继续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扶持工作。二是认真组织做好财政直补资金兑现落实的有关工作。在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1至11月,累计通过“一折通”财政补贴信息系统兑付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油菜良种补贴、新增粮食面积补贴、能繁母猪补贴、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退耕还林补贴、石油价格改革补贴达4,779.88万元,较去年增加了2,943.98万元,直接增加农民收入户均达540.26元,增加农村客运及城市客运经营户收入户均达15,002.80元。三是继续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投资1,332万元,完成了仁兴、碧城、土官、金山、中村五个乡镇项目区去冬今春土地综合治理及产业化开发建设任务;组织对至到期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有偿资金进行了清理核实,按照省、州要求办理了核减申报手续,进一步减轻了项目区群众的经济负担;筛选规划并按时上报了总投资达5,384万元的全县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项目。四是积极牵头组织做好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生猪产业项目的实施工作。根据省州有关文件精神,在积极牵头协调组织做好《县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生猪产业项目实施方案》编审上报工作的基础上,积极组织落实项目规划,在金山、碧城两个乡镇启动实施了建设规模达1,070万元的标准化生猪生产基地建设工作。五是积极贯彻落实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在调整充实机构、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宣传的同时,深入开展调研,认真制定实施方案,相继启动了两批共90个村社的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实施工作。

(三)构建和谐,积极支持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围绕促进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稳步扩大社会救济及社会保障水平,逐步完善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强化“五险”统征,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切实保障纳入财政社保专户管理的各项社会保险基金的及时足额发放,确保了各项社会保险待遇的兑现落实。二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补助,认真落实县级配套资金,累计投入3,068.3万元,从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自然灾害救济、困难群众救济、医疗救助等方面加强城乡救助体系建设。三是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认真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筹措资金,建立和完善就业和再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联动机制,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的健康发展。四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努力从根本上解决关系民生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除直接投入2104.9万元财政资金支持全县医疗卫生事业的正常发展外,累计筹集资金9,188.1万元,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以及农村卫生医疗体系、社区医疗体系等建设工作,其中:投入财政资金224万元,继去年在全县新建59个乡村卫生室之后,今年又对6乡镇卫生院进行了改扩建,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卫生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有效解决了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五是努力筹措资金,逐步构建城镇居民廉租住房保障体系。,筹措并投入财政资金324.44万元,开工建设了县首批城镇居民廉租住房。

(四)维护稳定,着力增强政法系统经费保障水平。

一是在做好中央政法专款项目实施验收的基础上,认真规划、统筹安排,积极落实配套资金,及时编制上报了实施项目,努力争取中央和省州项目补助,切实改善全县公、检、法、司等部门的办公办案条件。二是结合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和财力状况,采取有效措施,分步实施,积极落实县级政法部门及消防部队公用经费保障政策,逐步提高政法系统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切实为构建安定、和谐的社会局面,促进经济社会稳步发展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

(五)健全机制,努力促进教育事业稳步发展。

一是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州财政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的同时,积极筹措资金,继续加大对教育系统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用经费的投入,稳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保障水平,逐步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经费投入机制,努力了确保全县教育综合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二是积极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学预算编制保障制度、管理制度、经费审计制度,进一步规范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生活补助费发放管理工作及中小学校食堂管理工作,切实强化财政监管,着力促进全县教育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1至11月,全县投入教育的财政资金累计已达19,644.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9%,增支2,728.6万元;累计免除了49,999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向51,818名学习提供了免费教科书,向16,101名寄宿制学生提供生活补助并提高了补助标准,其中:小学阶段每生每年补助达500元,初中阶段每生每年补助达750元。

六、依法行政,切实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按照省、州、县的有关工作部署,自4月份以来,积极抓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贯彻实施工作,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构和具体办事机构,指定了专人,明确了职责,制定了具体的工作实施方案及相关工作制度,及时对县财政局及下属各股室、中心、财政所的职能职责、办事依据、办事流程等公开信息内容进行了认真清理,制定了《县财政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及《县财政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并通过建立县财政局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及时组织了公开,进一步畅通了财政部门与群众的沟通渠道,扩大了人民群众对财政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健全和完善了监督制约机制,积极发挥了财政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切实促进了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推进了法制政府、阳光政府建设和全县的财政改革与发展工作。1至10月,已累计通过县财政局门户网站发布政府信息达307条。

七、高度重视,认真做好议案提案办理工作

共受理承办人大代表建议、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14件,其中:人大代表议案建议7件,政协委员提案7件,办复率和满意率均为100%。在办理工作中,县财政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专人具体负责办理工作,并严格办理程序,确保办理工作规范化进行,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掌握第一手资料,加强沟通联系,坚持走访面商,努力扩大办理实效和提高办理工作质量,认真做好书面答复,努力提高针对性,做到书面答复材料文字简明扼要、表达准确,实事求是,力争满意答复,有效增进与广大人民代表、政协委员以及社会各届的沟通和联系,让广大群众加深了对县乡财政形势和财政改革工作动态的了解,进一步增强了对财政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为财政改革的稳步推进实施和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八、工作要点

1、建立长效机制,强化学习培训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工作局面,切实推动各项改革工作的顺利实施及各项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2、进一步完善督查、考核工作机制,认真贯彻落实行政问责办法及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等四项制度,努力增强全体财政干部职工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法制意识,切实改进财政机关工作作风,提高财政机关工作效能。

3、进一步建立、健全和完善财政系统内部管理及考核制度,增强财政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