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地方税务局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发布时间:2011/7/16

市地方税务局工作总结

市地方税务局工作总结

20年,瑞昌市地税局在九江市局和瑞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聚财兴赣、执法为民”的工作宗旨,按照上级的工作部署,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入推进“两项建设”(规范化建设、地税文化建设),着力提升“三个水平”(依法治税水平、税源管理水平、队伍建设水平),全力夯实税收征管和内部管理基础,团结拼搏,锐意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20年度工作总结

——地税收入大幅增长。全年共组织入库地方税收收入1.85亿元,同比增收5000万元,增长37%。地税收入占地方gdp的比重和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分别为4.6%和35.7%,分别新增0.8和0.2个百分点。

——依法治税深入开展。干部职工学习和运用最新税收法律法规蔚然成风,依法治税能力有新的提升。纳税人掌握税法,按时申报缴纳税款的自觉性切实增强。各项改善和发展民生的税收优惠政策有效落实,税收调节经济、调节分配的职能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

——税源管理日益精细。税源基础信息采集规范,数据准确,基础信息录入及时, 部门和个人对税源情况更加清楚。征管资料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全面。纳税评估工作有效开展,评估质量和水平大大提高。

——“两项建设”推进有力。地税文化建设持续开展,干部职工参与建设的热情高涨,地税核心文化理念入脑入心。文化活动内容更加丰富,文化载体进一步拓展,全局创新创造活力迸发。规范化常态管理有序进行,持续改进及时,执行最新文本行动迅速,管理体系的开放性得到充分体现。个人绩效管理试点工作成效明显,绩效管理有力地推动了全局各项的工作。

一年来,我局主要做好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坚持依法治税,税收法制环境进一步优化

一是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力度,服务全民创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贯彻落实《江西省地方税务局支持全民创业措施100条》、《江西省地税系统“三个服务”措施100条》,认真做好了特大雨雪冰冻灾后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减免审批,按照要求提高了城乡营业税的起征点。对下岗失业人员、福利企业等办理税收减免,切实把各种税收政策执行到位。全年共办理下岗税收优惠纳税户290户,累计减免税额66.2万元。严格减免税审批手续,对不符合减免税条件的坚决不予批准。对已到期的减免户进行了定期清理,及时恢复征收税款。二是深入开展税收检查。全年共开展3次专项检查,查补税收393.7万元,对55户被查单位进行了处罚,处罚率达100%,共收到罚款11.2万元。进一步强化了稽查局的职能作用,加大了对大案要案的审理力度。20年,我们在对全市建筑安装行业进行检查的过程中,查出了上海广厦集团涉嫌偷漏税1200万元,目前此案还在进一步的审理。稽查重大案件受到省局的表彰,并在全省作了经验交流。三是进行税收执法检查和执法监察。对内部制定的税收规范性文件、税收执法程序、适用政策规范等方面进行了执法检查。严格执行“一案双查、一案两报告”制度,贯彻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和过错追究制。四是加强社会协税护税。健全了协税护税网络。定期向瑞昌市委、市政府汇报工作,获得强有力的支持与配合,促进了各部门与地税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协作。20年10月份,在政府的主持下,我们组织召开了相关部门和纳税人座谈会,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纳税人的意见,初步拟定了对非煤矿

山和资源型税收的两个征收管理办法。目前正在组织对这两个办法作进一步的修订,预计年初报请瑞昌市政府批准,即可在瑞昌全市范围内公布施行。11月份,通过政府协调,我们与瑞昌市财政局和劳动人事部门加强了联合,由财政局根据核批的本市行政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发放额度情况,在拨付工资时代扣代缴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所得税,建立了行政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的源泉扣缴机制。

(二)强化税源管理,税收征管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是全面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实行了属地管理基础上的分类管理,明确管户责任。按片区、按路段、按行业进一步明确管理员的管理职责,细化管理工作的内容。征管科每月对管户巡查、征管质量等进行抽查和通报,及时督促整改,并以通报情况为准,强化了征管考核,有效地解决了“疏于管理、淡化责任”问题。加强了对税收管理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全年共举办税收管理员岗位技能培训班4期,对全局税收管理员分批进行了为期6天的培训。每季举行了一次征管业务竞赛,奖励征管业务先进典型,促进了全局税收管理员税源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二是大力夯实征管基础。全面开展了税源普查和漏征漏管户的清理工作,完善了瑞昌市局、基层分局和税收管理员三级税源数据库,做到了税源底数清、户数明。及时对征管信息系统中的垃圾数据进行了清理,确保机内基础信息与实际信息的一致。加强了征管资料档案信息化建设。20年下半年,我们对征管基础信息重新进行了梳理,对不符合规范化要求的资料全部推倒重建,分户建档,分类编码,制作了检索目录,大大方便资料的查阅,提高了基础信息的使用效率。三是认真开展纳税评估。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合理制定纳税评估计划,确定评估重点,加强评估案例的编写。全年共评估138户企业, 评估发现问题户27户,评估税款327.7万元。案例编写质量大大提高,优秀案例在数量上有新的突破。全年入选九江市局纳税评估优秀案例库5篇,并经九江市局推荐,入选省局纳税评估案例库3篇,占九江市地税入选省局优秀案例库数量的一半。四是加强行业和税种管理。车船税代收代缴工作有序进行。从20年4月份开始,同我市7家保险公司签订了代收代缴协议,对拖延履行扣缴义务的单位进行了处罚,规范了车船税的收缴工作。全年共征收车船税70万元,同比增收70.7%。进一步强化了对建筑安装和房地产业的税收管理,建筑安装企业所得税征收997万元,同比增长411.3%,土地使用税累计征收1790万元,同比增收1384万元,增长340.9%。个体税收管理有新进展。在全局范围内广泛开展了调查研究,组织制定了《加强和规范个体税收征收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了个体税收管理的工作任务、工作程序和工作要求,对个体税收全面实施了分类管理,管理的精细化程度得到大大提高。

(三)加强纳税服务,地税社会形象进一步提升

一是加强税法宣传教育。去年4月1日,借助瑞昌市委、政府在人民广场隆重举行“铜城清风”廉政文化节活动,地税干部冒雨向参加节日活动的各级党政领导宣传税法,散发资料和传单,当天省电视台一套《江西新闻联播》栏目报道了此事。税收宣传月活动期间,在各街道、人群密集的地方宣传税收法律法规,激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强化了全社会的依法纳税意识,提高了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二是强化园区企业管理。适应瑞昌市招商引资规模不断扩大的趋势,20年7月份,我们在机构和人员的编制定额内调配了精干人员,成立了工业园分局,专门负责工业园区税收的征管。草拟了《瑞昌市工业园区地方税收征收管理办法》,并经瑞昌市第38次市委常委会和第24次市政府常务会同意,向全

市印发,强化执行。工业园分局成立以来,园区企业按期纳税申报率、入库率都达到了100%,分别比以前提高了3.5%、5.8%,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房产税、企业所得税等各税种收入也都大幅度增长。三是全力做好纳税辅导。开展了税收管理员送税法上门服务的活动,辅导企业财会人员加强纳税申报,准确计算税额,及时足额缴纳税款。针对各专门税种如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申报和规范代扣代缴工作、企业所得税新的政策规定等,开设了培训班,传达讲解国家税收政策,提高了纳税人申报缴纳税款的水平。四是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充分发挥办税服务厅的窗口作用,及时更换了电子显示屏和纳税人自助查询系统的内容,对税收政策、收费标准、行政许可审批等涉税事务及时进行了公开。定期向社会公告纳税人申报纳税和地税行政处罚的情况,为纳税人了解涉税信息、监督地税规范执法提供了开放的平台。五是采取多元化申报缴纳方式。全年共实行批量扣税502户,批扣成功率达96.42%。在办税服务厅(点)推行使用pos机刷卡缴税,节省了征收人员的办税时间,也大大方便了纳税人。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11月份,通过前期加强宣传和辅导,部分纳税人正式进行了网上申报纳税,网上办税迈出了重大步伐。

(四)推进两大建设,干事创业氛围进一步增浓

一是文化建设又有新意。地税文化核心理念继续深化。以“和谐聚力、诚信服务、争做第一”的地税文化核心理念着力培养地税干部职工大局意识、忧患意识、服务意识和效率意识。通过领导的示范带头作用、表率作用,凝聚了人心,形成了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文化活动增添新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干部,在全局组织开展了登山、棋牌、球类等活动,丰富了干部职工的业余生活,活跃了气氛。5月30日,我们组织了45岁以下干部职工就新时期地税工作、个人绩效管理两个主题进行了作文竞赛,遴选出观点独特、质量较高的作品6篇,刊印了《瑞昌地税》增刊,扩大宣传造势,搅动了全局干部职工的思想,激发了干部职工积极思考、创新创业的热情。结合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纪念活动,进行了“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征文活动,征集到包括退休老干部在内的文章40多篇,编纂成《岁月印痕》一书,今年元旦前付梓印刷完成。定期更换地税文化长廊,通过图片和资料,形象客观地展示地税发展的成果,反映全局干部职工的工作动态,激发干部职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税收调研工作实现新突破。全局干部职工结合自身工作岗位的实践,不断提出问题,积极思索解决的方法,进行税收调研,撰写调研文章。在如期完成市局下达的调研课题任务外,全年还在各级各类媒体上刊发调研文章共计10篇,其中国家级刊物1篇,省级刊物2篇,省局网站4篇,市局网站2篇,数量和级别均为瑞昌地税成立以来之最。

二是规范化建设常态化管理。坚持持续改进的原则,按iso9001——国际质量认证体系的标准,按照业务的需要和日常工作的现状,对各岗位和职责进行了调整,修订了本局部分f类文本,进一步优化了工作流程。借助信息化管理的平台,20年,我局f类文本导入了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