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设健康城市试点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发布时间:2013/5/10
市建设健康城市试点工作总结第2页
市等各方面的知识,对全市健康教育工作作出了系统的归纳和梳理。参赛选手身份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来自医务人员、普通居民、企业职工、镇街干部、村干部等各个行业。四是制作宣传展板开展健康宣传。根据《浙江省爱国卫生促进条例》和《健康66条》的内容,精心制作了健康素养知识展板30块,先后在义乌中学、市民广场、市政府各行政楼巡回展览。同时,利用展板,配合市委组织部、市纪委等部门开展七一建党纪念日、625生态环保日等一系列的宣传活动,深受广大干部、职工、师生和市民的欢迎。三、攀高提质,进一步提升医疗卫生水平,打造健康人群。
一是进一步提升卫生发展规划,提高全市的卫生工作质量。市委书记黄志平专程对医疗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工作进行调研,强调要树立“大卫生观”理念,突出抓好医疗卫生民生工程。为此,我们修改完善《市“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在广泛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各部门意见,并经专家论证后上报市政府。拟定《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市医学重点学科建设规划》、《市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市卫生信息化建设规划》等专项子规划。市政府下发《市进一步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二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向农村延伸,提高服务农民就医的质量。首先是基本药物制度向农村延伸。13个镇街中心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实行一体化管理,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并做好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前期各项准备。截至10月底,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机构总诊疗386.277万人次,出院16381人次,门急诊均次费则同比下降12.30%;累计药品销售总收入17169.67万元,药品让利8294.33万元,药品让利率48.31%。其次是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向农村延伸。浙大医学院附属义乌医院工程主体一期结顶,专家宿舍、学生公寓、2号楼(感染楼)等配套项目已获发改局批复;中心医院二期完成设计招标;中医医院迁建工程6月21日启动。中心血站等项目已完成项目建议书批复。大陈中心卫生院完成整体搬迁并启用,上溪中心卫生院工程结顶。市政府组织召开全市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现场推进会,有力的推动了卫生服务站建设,目前共开工建设56家,建成投用27家。各镇街中心卫生院建立全科医生团队,为辖区居民提供方便、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提高服务效率。第三是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向农村延伸。加快以社会保障卡为基础的“一卡通”工程,对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在医保支付比例上给予倾斜,小额保险住院报销比例,镇街中心卫生院为70%,其它医院为60%。大额保险住院报销比例,镇街中心卫生院为85%,其它医院为75%。小额保险特殊病种门诊报销比例由35%提高至60%,大额保险由55%提高至75%。
三是进一步提升医卫技术,加快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首先是加强镇街卫生院与科研院校的联合,提升卫生院的服务特色。加快医院上等级,中心医院完成三乙复评,中医院、妇保院完成创三乙考核,二院、稠州、復元完成创二甲考核。北苑、后宅完成省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评审,城西、江东等5个单位完成省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创建,金职院医学院附属义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挂牌。后宅卫生院率先开展宁养项目,改善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其次加强医疗技术科研,提升医疗救治的能力。中心医院骨科《不稳定骨盆后环骨折微创固定方式的研究》、五官科《鼓膜外伤性穿孔修复过程创缘动态观察及临床应用》课题达到了同类研究国际先进水平,《孤立性u型骶骨骨折伴骶神经损伤的治疗》一文在美国sci杂志发表。中医院《天麻钩藤饮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中风科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病专科建设项目评审。疾控中心《市户籍人口死因流行病学分析和研究》等三项课题、精卫中心《市民工子弟学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心理干预研究》、义亭卫生院《社区糖尿病规范化管理研究》课题通过市科技局评审。北苑卫生院完成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高血压综合防治研究。第三是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提升医疗服务社会的水平。围绕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任务要点,加快症状监测系统和卫生核心数据监测系统建设。完成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中心二期硬件建设。完成健康记录共享平台建设和健康档案升级工作,对全市健康档案信息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推进区域协同医疗,完成国家数字卫生课题建设。启动一卡通“双卡合一”改造工作,将就诊卡的医院诊疗、付费等服务纳入社会保障卡,持卡人员凭“一卡”实现诊疗全过程和实时结报。
四、协调提效,进一步统筹部门协作合力,打造健康社会。
一是以热点难点问题为突破,解决了一大批创卫节点问题。加大老旧小区环卫设施改造提升,市财政投入巨额资金,对凤凰社区、兴业社区、下车门社区、幸福社区、胜利社区启动了老小区改造。稠城街道词林、市场等社区投入230余万元,对破损路面和雨污管网进行了改造,有效化解居民出行不便的生活难题;协调有关社区、执法大队、园林、物业公司等单位,开展小区毁绿种菜专项整治,平整空闲地8万多平方米,清运建筑垃圾余吨,补栽树苗5000余棵,补种草坪4000余平方米;开展废品收购点和违法搭建物专项整治,以社区和农村为单位,实行分片治理、各个击破。稠城街道对商城大道、阳光大道两侧36家废品收购点脏乱现象进行了整治。江东街道对宗塘村非法搭建窝棚区进行了拆除,重新进行绿化,整治面积达700多亩。开展建筑工地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对全市472个建筑工地的围墙高度、出入口道路硬化、冲洗设备、建筑材料堆放、建筑垃圾清理、工地生活区卫生管理制度等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工地进行下发整改意见书86份,改善了各建筑工地的环境卫生面貌。
二是以部门工作职责为重点,构建了一道道健康防线。市人劳社保部门先后多次组织召开部门医保协调会议,在做好医保数据测算分析的基础上,启动以总额预付为主的支付方式改革。团市委、妇联等单位以自身服务对象为重点,利用各条线上的工作优势,合作新开通中高考热线、女性心理健康咨询热线,接受咨询电话700余个,群众知晓度不断提高。不断发展献血者队伍,全市固定无偿献血人数已达3000人以上。截至10月31日,向临床供应血液35757单位,成分输血率达99.7%,连续八年临床用血100%来自无偿献血。妇联积极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适龄妇女“两癌”筛查,共检查27700人,完成任务数的10倍以上。各司法机构积极配合卫生事业打击非法行医力度,共受理投诉举报338起,取缔无证行医55家次,立案处罚28家次,移交公安3起。统战部、残联、老干部局等一批单位以“双百结对”为载体,向结对单位赠送体育用品、健身器材、轮椅和送医药等形式开展送健康和免费体检服务,营造了浓厚的健康城市氛围。
三是以“十小行业”为重点联动整治,保障了一大批民生问题。重点对小液化气供应点、小食杂店、小药店等薄弱环节实施重点整治。建设局组织开展液化气安全使用知识宣传活动,发放液化气安全使用手册1300余份,提高市民液化气安全使用意识。建立液化气行业动态监管制度,下属燃气管理处对全市72家瓶装液化气门市部开展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定期对无证经营、缺斤少两、劣质液化气的行为等进行整治,切实解决当前液化气市场质量、安全和服务质量方面的突出问题。市工商局牵头出动1800余人次,按照《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对各类食品经营户进行了拉网式集中整治,共检查各类小食杂店2600余户,整治规范600余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