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银行市支行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范文 发布时间:2011/10/23

人民银行市支行工作总结第2页

反洗钱保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被武汉分行作为专报信息向总行上报等。

2、抓好比赛,着力提升竞争力。20年,支行积极挖掘人才、培养业务尖子,为配合上级行各项比赛选送优秀选手。6月,根据中支在全辖开展综合业务大比武的活动安排,支行党组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实、抓好。为此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讨论备赛方案,合理安排工作,抽调精干人员进行赛前训练工作,为参赛人员提供后勤保障。同时,根据比赛各阶段的进展情况,及时调整训练方案,采取与参赛人员谈心增强信心、封闭集训、定期加量测试等方式促进备赛进程。与此同时,针对此次比赛,为鞭策、鼓励参赛人员赛出好成绩,支行在经费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划出专项基金对取得前五名的选手进行奖励,未取得前五名选手的则加以重罚。最终支行在此次比赛中取得团体第一名,单项三个第一名、一个第二名的好成绩。比赛结束后,支行徐瑞华、朱敏被中支选拔,分别参加总行举办南昌中支承办的江西赛区“和谐金融、青春献央行”知识竞赛、南昌中支举办的国库业务比赛,并分别获得三等奖。由于支行在员工教育方面注重人才培养,20年支行徐瑞华被武汉分行抽调,参加人总行举办的金融知识展览武汉分行巡展活动,并受到武汉分行通报表扬;陈瑞军在中支廉政文化演讲比赛中脱颖而出,经过层层选拔,代表江西省人行系统参加武汉分行廉政文化演讲比赛总决赛,并取得一等奖的好成绩,为江西省人行系统赢得了名誉。

三、履行三大职能,树立基层央行形象

20年,支行积极发挥基层央行货币政策传导作用,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维护一方金融平安,有力地促进瑞昌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1、增进银政协调,强化政策传导。一是起草了《瑞昌金融支持经济发展部门联动机制》、《金融机构帮扶责任制》文件,并请求政府批转。其中《瑞昌金融支持经济发展部门联动机制》是由人行牵头,各金融机构参加,与市政府办、发改委、经贸委、招商局、民营局、园区办等经济管理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对重大项目、招商引资、金融债权维护、信贷资金投向等内容明确部门职责,做到信息互通;《金融机构帮扶责任制》是倡导商业银行帮扶企业财务管理,提升信誉等级,以符合银行信贷准入条件。目前已有20多家企业被商业银行确定为帮扶对象,并对企业授信1.7亿元。联动机制和帮扶责任制的建立,强化了银政沟通与协作,发挥了央行窗口指导作用,有效引导了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投入,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得到市政府的充分肯定;二是编发《瑞昌金融情况反映》,定期发布全市金融运行的主要指标,对重大金融政策新业务的出台进行宣传推介,对经济金融运行中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研,并形成个案调查与专题分析,及时向政府反映金融风险,为领导决策提供智力支撑。三是设定《金融服务》宣传栏,对货币政策、金融业务、金融知识进行宣传解释,普及金融知识,扩大社会影响。四是建立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联动机制。成立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筛选、申报当年应支持的重点项目和企业名单,并予以发布,各金融机构从项目中自主选择支持项目,进行资金扶持,对贡献突出的金融机构由政府给予奖励。10月末,全市金融机构累计发放贷款112990万元,贷款规模达23.3亿元,比上年净增6.44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2.83亿元,比年初增长38.2%。

2、融洽银企关系,改进金融服务。一是积极寻求银企合作切入点,破解企业融资难题,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我们进行了深入调研、剖析,发现缺乏完善的信用担保体系是融资难的症结

之一,因此,根据瑞昌的特点和实际情况,积极与有关职能部门协作,筹办建立三大信用担保体系,以破解企业融资难题:配合民营局筹办中小企业担保基金、与工商联合会筹办总商会会员制担保基金、与南义镇养猪协会筹办成立农民会员担保体系。二是搭建服务对接平台。由人行和政府办牵头,分管金融的常务副市长参加,请辖区金融机构就信贷政策、准入条件,金融业务新产品进行宣传推介,到会的40多家园区企业、民营企业进行项目对接,达到银企沟通的目的。三是加强“诚信瑞昌”建设,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积极维护金融绩权,利用人民银行参与企业改制领导小组的有利条件,及时向金融机构通报改制信息,落实绩权,维护银行合法权益。同进,由人行牵头,与政府办、经贸委、法院、信用联社一起,组织开展对全市信用乡镇创建工作进行评比检查,共评选出信用乡镇6个,瑞昌市还被九江市政府评为信用县(市)。四是是建立重点创汇企业联系制度。对重点创汇企业落实专人,上门服务,开展适时调研,帮助企业规避汇率风险,同时,加强外汇监督、规范外汇经办银行的业务经营,对外汇业务知识进行培训,强化外汇政策宣传,为创汇企业提供便利服务。10月底,全市银行贷款增长高出gdp增长22.6个百分点,万元贷款gdp产出率达119.3%,新增贷款对gdp的贡献率为494.4%,重点支持了亚东水泥、江联造船、凤竹纺织、宏益冶炼等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

3、增进银银协作,维护金融稳定。一是召开金融保险工作座谈会。3月6日,由政府办,人行牵头,市政府分管金融工作的副市长主持在全辖第一个召开辖区金融保险工作座谈会,除了辖内银行类金融机构全部参会外,还邀请了辖内8家保险公司及营销部负责人参加会议,同时邀请经贸委、招商局、民营局、园区办等经济管理部门列席会议,市长熊起栋亲自到会并讲话,会议的规格高、规模大,影响深远。会议的中心议题就是贯彻落实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各机构上级会议精神,提出各自贯彻意见和今年的工作思路和打算,人行在会上作主题报告。就履行央行职责,改进金融服务提出了贯彻意见,为支持经济发展而提出的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得到市长的充分肯定。二是制定《金融机构业务监督考评办法》,将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金融统计、国库经收处业务、会计资料报送、征信管理、金融稳定等工作列入考评范围,实行量化管理与考评,由各金融机构缴纳考评风险基金,年终由政府与人行组织考评和奖励,通过考评机制,将上级行的工作目标要求和人行监管职责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11月份,支行开展功能检查月,将对金融机构的业务考评与综合性检查相结合,抽调骨干力量,集中对金融机构反洗钱、人民币管理、经收处业务管理、帐户管理、征信系统、外汇业务、统计业务等进行综合性检查,既促进了商业银行业务的规范运行,又提升了央行地位和形象。三是开展金融知识宣传。6月3日,支行组织辖内金融机构开展金融知识宣传,将反洗钱、征信知识、反假人民币三项宣传相结合,采取电视台游动字幕宣传、手机短信提示、腰鼓队游行宣传、宣传车沿街广播、金融机构集中解说等形式进行,取得极大的社会宣传效果。

四、抓实四项创建,推动支行工作上台阶

1、抓“职工之家”创建,增强团队精神。模范职工之家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民心工程,是对党组班子和工会的考验,也是对员工素质的检阅。支行党组一班人深知:“创建出成效,关键在领导,民主要搞好,关键靠引导”。为此,党组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转变观念,变行政

命令为谈心交心。推行“每周一谈”:每周一早上利用1小时,行领导与中层干部开展圆桌汇谈,进行具体的工作协商。每周五召开员工座谈会,广泛征询员工对支行决策的意见和建议。每季一评:每季末组织二线员工和中层干部,开展述职评议活动,对照《述职评议测评表》,对德、能、勤、绩、廉进行评议,作为绩效考核依据。年中汇谈:党组举办集体学习活动,吸收党员股长参加。以封闭+脱产、学习+交心形式,进行双向或多向沟通,消除顾虑、误会和隔阂。形成全行“一盘棋”格局;二是转变角色,变“领导者”为“参与者”。在创建工作中,党组和工会始终以参与者身份,主动征询员工的意见和建议,不搞行政命令,不下“硬指标”,形成了全员共创建的良好氛围;三是转变方法,变“领导”为“引导”。党组和工会正确“引导”创建思路,调动员工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达到了“领导”效果。如20年,在实施机构岗位整合时,工会经过广泛征询意见,选拔职工代表参与监督,使这项涉及四个股室合并,12名员工岗位变动,工作难度较大的工作,在党组的指导下顺利推进,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抓“央行文化”创建,提升支行形象。20年,支行深入开展文化创建活动,编印《企业文化手册》和《员工文化手册》,将支行治行理念、管理理念、服务制度等十一方面的主要内容汇编成册,印发给员工,统一全行的思想,规范和约束员工的行为。在编印《员工文化手册》的同时,支行大力推进七项文化建设:一是历史文化。大力弘扬瑞昌的商周青铜文化,培育员工对历史文化的学习和研究兴趣,塑造和弘扬“勇于开拓、善于创新、敢为人先”的青铜精神。在三楼会议室摆设青铜工艺品,以弘扬青铜文化为主题,开展铭记历史的民情教育与宣传。二是民俗文化。大力弘扬瑞昌的民俗文化,以独具瑞昌特色的剪纸文化、诗歌、书画文化为主体,培育员工的文化兴趣和文化品味。在行长室悬挂剪纸艺术品,在支行办公大楼二、三楼走廊及大、小会议室,悬挂格言警句,成立支行锣鼓队,在重大节日进行表演,增添节日气氛,塑造支行的团队精神。三是管理文化。以支行规范化管理为重点,提炼支行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模式,体现支行建设效能机关的文化品质。在四楼会议室设立员工早校和管理文化园地,以央行精神、管理理念、服务理念等为主题,开展素质提升的团队教育与宣传。四是服务文化。以金融服务为重点,探索新形势下,支行为金融机构、地方政府、社会各界,提供优质服务的新方式、新方法、新途径。在办公楼二楼墙上设立金融服务文化园地,在支行营业大厅建立行政许可实施条件、办事指导监督岗,按政务公开的要求,设立行务公开、党务开栏,强化社会、员工的民主监督与管理。以员工行为规范、优质服务程序和标准等为主题,开展以执政为民的职业道德教育与宣传。五是党建文化。以切实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重点,提高党建工作水平。在办公楼三楼走廊设立党建文化园地,以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三级联创、双培双带、典型宣教”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