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州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工作汇报范文 发布时间:2010/9/14
自治州人民政府工作报告第3页
企业产品争创州、省和国家名优品牌、名优商标工作,加强企业质量信用体系建设,提高州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实施人才强州战略。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人人可以成才和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才观;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环境;大力推进人才工作政策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扩大人才总量,改善人才结构,着力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专业技术技能人才队伍、企业管理人才队伍和乡土人才队伍,为全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第四,继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为加快发展提供动力支撑
改革实现新的突破。推进政府管理创新,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深化企业改革,引导一批民营企业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形成一批企业集团;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基本建立公共财政体系;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明确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放宽社会资本投资领域,形成多元投资的新格局;深化农村各项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障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产权、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健全现代市场体系。
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战略。全面优化对外开放的政策环境、法治环境和人文环境,努力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十一五”期间,力争招商引资累计到资60亿元以上,全州外贸出口创汇企业达到100家以上;加快武陵山区经济合作,积极参与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
第五,争取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全面拉动经济,增长
“十一五”时期,突出抓好能源、交通、工业、高新技术、农业和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重点项目109个,总投资700亿元。对于这109个项目,各级各部门整体联动,专班运作,科学论证,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确保国家和省重大项目的立项,争取全面开工,促进全州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三认真做好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8%,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12%和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按可比口径增长8%;外贸出口增长10%,外商直接投资1000万美元;城镇化率提高1.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0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解决绝对贫困人口2万人的温饱问题和5万低收入人口的基本脱贫问题;城镇新增就业3.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率达到95%以上;建成寄宿制学校校舍6万平方米;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县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90天以上,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5个百分点,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50%。
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州域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继续实施扶贫攻坚,努力探索具有恩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模式。大力推进新阶段扶贫攻坚,新启动149个重点贫困村整村推进工作,完成整体搬迁扶贫3350户,稳步解决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和低收入人口的基本脱贫问题。抓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科学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将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生态家园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抓好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每个县(市)办2—3个示范村,有条件的乡镇办1个示范村。建立和完善地方粮食储备体系,在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50万吨的基础上,新发展特色农产品板块基地33万亩,新增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0万亩以上,建立20个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继续支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快发展,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大力实施“阳光工程”,培养新型农村劳动者,发展“打工经济”,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3万人以上。
继续采取得力措施促进工业经济发展。切实抓好“十一五”10个重大工业项目启动实施和100个工业发展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年内有60个以上工业项目开工建设,确保年内有2—3个“过百万、超千万、达亿元”项目竣工投产。支持企业提档升级,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户。加快工业技改,全年实施工业技改项目80个以上,确保完成技改工作量10亿元。推进企业质量品牌认证和贯标工作,全州新增20户企业通过质量体系认证,努力提高工业产品市场竞争力。突出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完善园区配套设施,建设标准厂房,引进一批优势项目、优势企业进园,加快推进优势企业“退城进园”。
进一步扩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继续支持铁路、高速公路、利川建深1号天然气井等重大项目建设。安排重点建设项目50个,计划完成投资66.5亿元,不含“两路”计划完成投资36.5亿元。农业项目:继续实施农村沼气池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工业项目:继续抓好鹤峰长宏年产40万吨旋窑水泥生产线、恩施90万担烟叶复烤线项目建设,抓好山泰锅炉钢结构生产、湖北恩华青蒿素提取项目、建始爱茵木塑和膳食纤维项目和高磷铁脱磷中试工程建设、来凤硼氢化钠、鹤峰氨基酸系列产品生产;能源项目:继续服务水布垭电站、江坪河电站、500千伏恩施输变电工程等重点在建项目,继续抓好来凤纳吉滩电站、巴东麻线坪电站、宣恩桐子营和鱼泉河电站、咸丰小河电站项目建设,抓好利川龙桥电站、恩施云龙河三级电站、鹤峰桃花山三级电站、来凤金龙滩电站、建始广润河电站、利川风电一期工程、利川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宣恩220千伏输变电工程、龙桥220千伏输变电工程、与500千伏变电站联网的双回220千伏输电工程等电力建设工程;交通项目:抓好通乡油路工程建设,继续推进通村公路建设,实施好省道白奉公路石乳关隧道工程;城建环保项目:继续抓好恩施老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巴东新城供水、咸丰二水厂,咸丰、鹤峰、利川、宣恩、来凤、建始垃圾处理场,恩施凤凰大桥和凤凰山隧道等在建项目建设,抓好恩施市污水处理配套管网、施州大桥及接线工程、恩施市金桂大道项目建设;社会事业项目:抓好州中心医院外科大楼、中小学寄宿制工程建设,做好州体育中心扩建的前期工作;抓好巴东地质灾害三期治理项目。同时,做好项目的储备工作,加大优势资源的详查和项目开发的可行性论证的力度。加大对项目的监管力度,提高项目的实施效益。
大力发展旅游等第三产业和民营经济。加快神农溪、腾龙洞、恩施大峡谷(即沐抚大峡谷)、清江闯滩、恩施土司城等核心景区建设,使全州3a级以上景区达到5—6个。力争全年游客接待量达到250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13.5万人次,实现综合旅游收入8亿元以上。积极发展现代物流、金融、通讯、商贸、房地产、中介等第三产业,加强各类专业市场和要素市场建设,建设好恩施州特色产品展示销售中心;进一步做好国家“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试点工作。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培育一批集约型、外向型、科技型民营企业,进一步提高民营经济的发展水平。
扎实做好财税金融和物价工作。抓好财源建设,围绕实施“过百万、超千万、达亿元”工程,培植新的财税增长点;强化税收征管,严格依率计征,依法纳税;加强支出管理,严格执行部门预算,确保法定支出和公共支出;严肃财经纪律,加强专项资金监管。落实中央缓解县乡财政困难政策,增强县乡财政保障能力。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继续开展争创a级信用州和全省最佳金融信用县市的工作,全州金融机构确保实现存、贷双增20%的目标。进一步发挥物价部门的监管作用,抓好农资、医药、能源等价格和教育、医疗、住房等收费的监管,进一步完善价格听证会制度。
第二,深化各项改革,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加快推进各项改革。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积极引导民营企业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以推进公共财政体系建设为重点,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收支两条线制度改革;全面启动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商业欺诈和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护合法经营,打击非法经营,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开展“红盾护农行动”,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积极推动酒类、肉制品、食品、药品等放心工程的深入开展。
继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扩大对外招商,以优势资源和优势项目招商,新签和落实一批招商项目。努力扩大外贸出口,大力扶持自营出口的外向型龙头企业。
第三,加大城镇建设力度,努力提高城镇化水平
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规划。科学地制定出全州城镇建设规划,逐步建立起等级规模有序、功能互联互补、基础设施完善的城镇规划体系,真正做到“铁规划、铁管理”,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加强城镇建设和管理。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充分利用城投公司的融资平台,加大县(市)城区和重点集镇的建设力度。州城重点建设凤凰山隧道、施州大桥、凤凰大桥,改扩建东风大道北段和恩施机场入口道路以及金桂大道,整治改造州体育场片区、施州大道西南片区、舞阳坝北片区、挂榜岩片区,启动恩施火车站建设及新区开发。继续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工作,州城新建筑节能的推行率达到100%。
启动“百镇千村”示范建设工程。加快全省“百镇千村”示范工程的8个集镇和42个行政村的建设。
第四,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抓好科技型企业的技术创新,力争有10户企业进入省“五个一百”计划笼子,20户重点骨干工业企业逐步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加快以恩施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龙头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大力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加快“电脑农业”推广应用。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全面落实国家和省支持农村义务教育的各项政策,初步构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免除农村中小学杂费和贫困生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标准,建立校舍维修长效机制,确保全州“普九”通过国家验收;加大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寄宿制中小学建设力度;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各类民办教育,象支持发展民营经济一样,支持发展民办教育;推广巴东农广校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