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调研报告
某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调研报告第3页
得“丢了脸面”,在社会上抬不起头。二是干部选任制度建设还不够配套完善。已建立的各项制度还比较单一,缺乏系统性。制度之间联系不够紧密,有的制度尽管在不断的完善和修改,不断趋于科学、合理,但仍然不能适应选任工作新形势和任务的要求。
三是实绩考核的标准还不够清晰,缺乏针对性。有些事业单位职工认为自己是正式工,工资标准是由国家政策确定的,经费是由财政核拨的,应该各拿各的。单位领导在改革政策的落实上显得底气不足,求稳怕乱,认为拉大分配档次会造成混乱,不利于团结,导致改革工作难以推进。有些单位政策措施提得很好,但没有得到落实。有些单位虽然分配拉开了档次,但力度较小,没有从根本上体现出多劳多得的原则。部分单位的考核评价制度还不够科学合理,不能为拉开分配档次提供客观准确的依据。
四是在解决干部“能下”问题上,还没有形成完善统一的认定标准,缺乏可操作性。干部为什么下的标准仍然是依靠群众测评率、是否出了问题,工作任务是否完成,或出现社会治安、廉政建设、计划生育等一票否决的情况,缺乏统一、完整、科学的认定评分标准,衡量干部“能下”的标准还不够具体,操作性不强,实施“能下”的出口尚未完全疏通。对领导干部是否胜任现职,只有原则上的规定,没有形成操作性强的标准和考核办法。对上述情形,没有比较科学的考核标准来界定干部是否胜任现职,应采取何种方法予以考核确定,还需思考探索。
五是“下”来后的干部出路少,难以做到妥善安置。相当一部分“下”来的领导干部,因年龄偏大,综合素质不高,缺乏专业知识,一般都很难自谋职业。
六是保障机制和经费问题制约着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进程。部分乡镇事业站所和卫生院定补资金不能按时到位,职工工资不能按时发放,对改革造成了不利影响;中小学教师工资、全额拨款单位实行工资统发,人员工资按月如数打入了个人帐户,个别单位为了进行二次分配,不得不从有限的经费中挤出一部分,无形中又增加了单位的负担,职工也有些怨言。另有一些单位二次分配差距不合理,效果不明显;部分事业单位失业保险、养老保险未纳入社会统筹,给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增加了难度。
四、下一步打算及意见、建议
针对以上问题,今后要着重抓好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推荐机制,进一步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改进委任制,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及省市委贯彻执行《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制定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尤其要在民主推荐、民意测验、民主决策、实绩考核等环节上制定更加详细、操作性更强的工作程序,逐步缩小委任制比例,建立定期民主推荐制度,全面地、辩证地、动态地掌握和分析干部的现实表现,使干部推荐形成制度,避免一次推荐定终身的弊端;扩大群众参与选拔任用干部的范围,使群众对选拔干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得到更好地落实。
二是建立科学的实绩考核体系。针对各类干部在不同岗位上履行职责的目标,制定详细的考核内容和标准,为干部的实绩考核提供科学的依据。改进考察手段,避免“一绩多用”的现象,根据各部门的考核要求,建立分门别类的干部实绩档案,逐步建立一个广泛的社会考核体系。进一步量化、细化工作指标,硬化工作措施,努力把工作任务落实到领导班子成员和全体干部职工头上,切实做到级级有目标、事事有人抓、人人有责任、个个有压力。对工作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全方位激发内部活力,加快工作节奏,提高办事效率。
三是着眼于管活干部,推进干部“下”的制度化。一要加强教育和宣传,引导干部转变观念,努力打破导致干部能上不能下的种种旧观念,使广大干部正确对待上与下,真正树立起“公开竞争、择优选贤”和“无功便是过,平庸就是错”的新观念,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正确用人导向,为干部能下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要制定确认干部“下”的标准。根据不同类型、不同职责、不同岗位的职务特点,进一步细化不称职、不胜任干部的认定标准,明确“下”的尺度,增强操作性。三要实行领导干部辞职制度,制定具体的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因病辞职、自愿辞职等辞职的标准和制度,促使因工作不得力、严重失职失误等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或对重大事故负主要领导责任的等各方面不适合担任领导职务的人进行辞职,不断完善退出机制,包括竞争退出,自然退出,辞职退出等。四要建立健全干部“能下”的政策保障机制。缩小领导干部“在位”和离开领导岗位后的待遇差距,妥善安排好他们的工作,合理使用被调下来的干部。五要实行领导干部免职待岗制度和离岗培训制度,让工作平平、近期又无合适岗位安排的干部,实现免职待岗。让年度考核中民怨较大、民意测评不满意率高、不胜任岗位工作、考核结果排位末尾的干部离岗集中培训。
四是以创新的精神进一步加大干部教育培训力度。通过外培及省、市、区党校集中封闭学习,中心组学习,参加专项培训等各种渠道,进一步加大对各类干部的教育培训力度,坚持培训与使用相结合,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按需施教,因材施教,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抓好专业知识与能力的培训,根据各级各类干部的业务素质要求,开展学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法规、项目建设和管理、现代科技等培训活动,每年对区委党校培训乡镇、区直机关的科级干部进行轮训。配合省市实施本文来源于那一世范文网站,更多精品文章请登陆那一世范文网查看好“全省万名基层党员、干部培训工程”,鼓励党员干部在职自学,提倡终身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理论水平和领导能力。逐步建立干部培训质量评估考核制度,培训基地申报认证制度,不断推进干部教育培训的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五是建立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在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上,区、乡、村和区直部门要有重点的层层建起后备干部队伍人才库,做到专业齐全、年龄适合、知识多样、分布合理,选用和补充结合,储备与培养结合,并多压担子,实行动态管理,抓好挂职和轮岗锻炼,并建好后备干部队伍档案,在后备和任用之间架起桥梁,给后备干部创造更多成长和成才的机会,达到随时选用,数量充足的要求。逐步推行公开选拔后备干部机制,通过组织、群众、个人推荐和“一推双考”、“竞争上岗”落选人员经筛选进入后备干部人才库的方式多渠道选拔,多角度培养,提高后备干部选拔任用的透明度。
六是在所有事业单位全面推行聘任制。对事业单位领导按管理权限采取任命、聘任或选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力争公开选拔比例达到事业单位领导的50%以上,扩大中层岗位公开竞争上岗范围,达到70%以上,工作人员实行全员聘用制,使责、权、利高度统一,经费总额包干,工资灵活分配。对部分未能整体改制的全额和差额拨款事业单位,如农、林、牧、水、计生等技术服务中心(站、所)按照一定原则确定财政补助标准。各单位将本单位工作岗位进行科学分类,并确定各岗位工作职责和薪酬标准,同时建立科学合理、易于量化的考核细则,在推行竞争上岗和全员聘任制的基础上合理分配工资,使管人与管事相结合,通过管人促进管事,通过管事实现管人。根据区上明确的教育、卫生、文化、农牧、林业等系统部分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任务和时限,加大事业单位改革力度和步伐。
七是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社会保障体系。研究解决差、定额拨款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参加养老和失业社会保险统筹的问题;逐步探索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退休养老社会统筹的问题,进一步疏通事业单位的人员出口渠道,安置好未聘、落聘人员,解决好人事制度改革中的各种问题,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得到稳步、彻底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