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与趋势

思想学习范文 发布时间:2010/10/17

金融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与趋势第2页

了15个百分点。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对中农工建四大分行及国开行的调查也显示,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中长期贷款中,上半年,机关团体单位贷款、市政公用设施单位贷款余额分别增长71.16%和23.84%,贷款累计投放额分别增长116.8%和42.56%,均远高于同期投资增速。 4、中长期贷款增速加快对保持货币信贷增长的压力较大 以来全省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呈现逐月加速增长态势。9月末,本外币中长期贷款余额7451.23亿元,同比增长27%,增速比上年末提高13.2个百分点,也比同期全部本外币贷款增速高8.6个百分点。中长期贷款这种逐月加速增长的态势已经成为防止贷款过快增长和再次反弹的主要难点。值得关注的是,以土地储备贷款为主体的房地产业中长期贷款反弹既增加了房地产业平稳发展的风险,也增加了信贷总体调控的难度;而在公共设施投资增幅减缓的同时公共设施中长期贷款持续增长,表明了政府主导投资和财务软约束的行业对银行贷款依赖大,且难以仅通过加息控制贷款增长。 5、票据市场潜藏风险有上升的势头 由于票据业务的特性,它已成为基层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重要金融工具,它对优化银行产品结构、方便客户融资及提高银行业务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票据市场所潜藏的风险有上升的势头,主要表现为:一是企业用贷款作票据保证金,隐藏信用风险;二是贴现率大起大落,市场风险较大。例如,8月、9月有个别基层金融机构为满足贷款集中的监管要求而要求压降票据持有量,但由于市场交易难以及时成交而只得向人民银行再贴现;三是同业恶性竞争,潜藏操作性风险;四是政策性风险突出,一些商业银行的贴现票源主要集中在钢铁、建材、化工等国家宏观调控行业,一方面削弱了国家调控过热行业的信贷政策效应,另一方面加大了银行的政策性风险。 6、信贷大幅紧缩可能带来的金融运行风险 信贷在一季度“大起”,与二、三季度大幅下降,对经济平稳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尽管从总量上看企业存款充足可抵御调控的冲击,但可能掩盖调控对部分行业及部分企业的影响。要重点关注行业信贷收缩对重点调控行业企业的影响,注意监测企业资金松紧变化,分析其可能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对信贷质量的影响,及时研究应对措施。同时,要重点关注票据压缩对中小企业资金运作的影响,继续增加对优质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对于限制支持的中小企业客户,引导其通过其他渠道获取资金。 三、对今年一个时期货币政策运行趋势预测 中国社科院10月发布“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秋季报告”预计,gdp增长有所回荡,保持在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较为合理的水平上。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亚洲开发银行、世行中国代表处等机构也预测中国经济增速将放缓,但仍将在高位运行。我们认为,11月至上半年的我省货币信贷运行应注重以下方面: 1、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保证经济的平稳增长 为了保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实现经济增长的“软着陆”,中央一定会坚持现有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央行也会保持稳健偏紧的货币政策,在通过利率、汇率政策调节市场的同时,加大对“窗口指导”的力度。金融部门应注意研究现行宏观调控政策所产生的后续影响,及考虑国家可能出台新政策的影响,及时地调整信贷结构,重点加强对房地产“假按揭”、打捆贷款、委托贷款、土地储备和“两高一剩”行业等不合规和高风险贷款的检查和管理,确实摸清这些贷款的数量和风险状况,并实事求是地制定出风险分类管理和化解措施。金融部门在完成国家宏观调控的同时,要积极地转变经营思路,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以积极发展小企业贷款和消费贷款业务为重点,有效地满足科技创新、苏北振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资金需求。 专栏3:利率上升与江苏经济增长 中国经济要继续持续稳定的发展,就要消除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物价上涨、投资过热、外贸顺差过大、货币流动性过剩等不稳定、不健康因素,上调利率已成为中央宏观调控的一个必选项。目前节节升高的央票发行利率反映出利率走高的预期,央行收紧市场流动性、提高短期市场利率的意愿也逐渐彰显,央行一直都没有放松对固定资产投资反弹和通胀压力的警惕,利率呈现上升的态势。 江苏省应对利率上调可行的措施: 1.增强企业经营效率。研究表明,中小企业对于利率上调的防范能力远小于大型企业,因此,政府应对有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给予适当的支持,使其平稳度过利率上调期。 2.防止消费大幅度下降,确保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我省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已经由1978年的46.20%下降到的22.89%。居民消费率下降会引起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而利率上调,如果不采取相应政策措施,从理论上还会进一步降低居民消费率,从而对经济增长不利。政府在有效地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及抑制房价增长的同时,可以从建立和完善个人资信评估和信用担保制度、完善和创新消费信用工具、培植多层次的消费信用体系等角度预防消费率下降,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3.防止投资过热,预防通货膨胀。虽然利率上升具有一定的抑制投资过热、预防通货膨胀的作用,但事实上热点行业的投资主体往往对利率上升并不敏感,从目前的投资情况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升幅度看,经济系统中通货膨胀仍然存在较大压力。政府要密切关注经济的走势,严格控制一些发展前景不好的行业的投资,监控产品价格变动态势,防止投资过热和通货膨胀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 2、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提高,防范汇率风险任务重 从7月汇率改革至9月,人民币累计升值超过4%,目前已突破7.90元/美元的心理关口,预计年底达7.85元/美元。10月份,我国的外汇储备达一万亿美元,国际收支大幅顺差加剧引发流动性充裕、贸易摩擦和人民升值压力。人民币汇率升值是大势所趋,问题在节奏的把握问题,包括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樊刚在内的专家预测:人民币汇率未来一年的上升幅度为3%-5%,特点是:渐进式升值,到累计升值大约20%。但其他学者、机构有不同的看法。人民币升值对我省进出口、过剩生产能力的消化及货币流动性过剩的影响还有待于有关部门进一步加以研究。金融机构要引导省内一般贸易类型的企业注意规避汇率风险,并提供一定种类的金融工具供企业选择使用。 专栏4:汇率、进出口与就业 江苏是一个外贸经济大省,汇率升值对它产生直接冲击,带来一系列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1)抑制出口增长。江苏服装、纺织品、玩具出口比重大,这类产品的科技含量小,附加值低,人民币升值在国际市场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将导致出口利润的下降。“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受到影响比较有限。(2)减少就业的机会。外资外贸企业是江苏提供新增就业机会的重要渠道,抑制出口生产将带来大量就业岗位的流失,也会减少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同时也增加外资企业生产性支出的成本,从而影响其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3)加大企业运营风险。汇率浮动对于一些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低附加值出口产品为主、抵御汇率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的未来生存与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江苏的应对措施建议: (1)改变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外贸出口的竞争力。必须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着力培养支持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提高加工贸易的增值水平与带动能力,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升传统产品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抑制竞相削价,恶性竞争;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符合国际惯例的外贸发展促进体系,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2)优化招商引资结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要冷静、理智地对待外资,力求引资结构的优化,通过引导资金流向,使引进的外资在江苏的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环境建设和循环经济建设中发挥真实的作用。 (3)加大对外投资的力度,继续推进“走出去”战略。政府要在政策上加大扶持,在业务上重视服务,在管理上加强监管,努力使对外投资逐渐成为江苏经济发展一个新的亮点。鼓励一些实力强大的企业,借助收购、兼并、上市、股权置换等方式对外投资,以实现企业技术突破、产品升级、管理提升、市场拓展。 (4)外贸企业应学习规避汇率波动的风险。银行业可引导外贸企业根据业务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金融衍生产品来规避汇率风险。目前金融衍生产品主要有远期结售汇业务、商业发票贴现业务、代客外汇买卖业务、押汇等形式。 3、积极练好金融行业“内功”,全面应对入世挑战 从1月1日起,中国金融业将履行入世承诺,全面对外开放。中资银行应对开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的关键,是要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金融业的综合经营要能够尽快地有所突破。国际商业银行已经纷纷走上综合经营的道路,随着外资银行的进入,这种综合经营模式也正在进入中国市场。政府决策机构要研究如何给中国的银行业松绑,减少制度障碍,创造一种可以促进金融创新的监管机制和法律政策环境。二是要解决好人才短缺的问题。中资银行应该积极练好内功,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借助现有的网点优势、本土优势及良好的客户关系,在细化市场、创新金融品种及打造服务品牌方面下大气力。 四、充分发挥金融业促进江苏经济发展的建议 1、发挥政府的领导协调作用,以“诚信江苏”及建设“新农村”为载体、契机,提高各级政府对金融生态建设的重视程度与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相关有硬性约束的考核机制。后发地区的政府要做当地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排头兵,力争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在“十一五”期间取得实质性进展。有重点地着力解决集体土地抵押登记难等历史遗留问题。 2、进一步建立健全“三农”与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综合制度环境建设。我省在建立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金融机构贷款业务税费减免、规范资产抵押和登记等中介机构行为、解决集体土地抵押问题、健全和完善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等方面的制度规章及运行机制仍不完善,金融服务的“瓶颈”还将长期存在。学习借鉴浙江省的经验,尽快落实支持支农与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水平提高的各项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