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努力打造中央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范文 发布时间:2012/10/9

扎实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努力打造中央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努力探索,积极实践,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取得可喜成绩

近年来,中央企业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精神,紧紧围绕企业的中心工作,应对经济全球化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培育企业精神、提炼经营理念、推动制度创新、塑造企业形象、提高员工素质等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以培育先进的企业精神为核心,不断激发干部职工振兴企业、报效祖国的激情。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培育出了“铁人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青藏铁路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先进的企业精神,这是我们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和传统特色。这些精神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振兴企业、报效祖国的激情,体现了国有企业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产业报国、振兴中华的主旋律和核心价值观,展现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崇高境界和精神风貌,不仅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而且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动力,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宝库。

(二)以建立先进的经营理念体系为重点,不断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经营理念是企业经营哲学的具体化。改革开放以来,许多中央企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从战略高度认识转变企业经营理念的重要性,努力改变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模式和经营方式,逐步树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价值观,提炼和培育了具有现代气息和各具特色的经营战略、经营宗旨、经营理念,形成了“企业发展是企业第一要务”、“文化管理是企业第一管理”、“创新是企业第一动力”、“人才资源是企业第一资源”、“终身学习是企业第一需要”的核心理念,“高水平、高效益,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质量是政治、质量是生命、质量是效益”的质量理念,“客户至上,诚信服务”的营销理念,等等,丰富了企业文化的内涵,成为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思想先导和驱动力。

(三)以创新制度文化为基础,逐步实现企业管理升级。制度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企业文化管理如果缺乏制度力的支撑,就难以把企业的精神文化和价值理念转化为广大员工的价值认同和自觉行动。许多中央企业注重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相结合,制度刚性与管理人性化相结合,实现制度与文化理念的对接,把企业精神、经营理念与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广大员工的动力和自觉行动,渗透到管理过程的细节之中,逐步建立系统规范的管理体系,有效规范了管理行为,增强了执行制度的软性约束力,促进了企业管理升级。

(四)以导入企业识别系统为契机,不断优化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导入企业识别系统是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形象力日益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中央企业在导入企业识别系统时,注重优化企业形象和规范员工行为,以形象促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已有56家中央企业导入了企业形象系统,许多企业为确保企业识别系统导入的科学性、规范化,聘请了有关专家顾问进行具体指导,强调企业形象导入的实用化、标准化和模块化的设计思路,成为实施品牌战略的有力手段。各企业通过优化企业形象,打造企业品牌,增强了企业的美誉度、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五)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满足员工的文化需求。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员工科学文化素质,是培育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是中央企业的优势,注重挖掘和整合传统文化资源,加强企业文化阵地建设,是中央企业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显著特点。许多中央企业非常注重传统文化资源的挖掘和整合,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立了爱国主义教育、传统教育、厂情教育示范基地和文体中心等,通过营造健康向上、宽松和谐的文化氛围,满足员工的精神和文化需求,用文化纽带打造团队精神。许多企业努力美化和净化企业环境,使员工在优美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有效地增强了企业员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同时充分利用企业所属报刊、电视、协会等载体,为员工提供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提升了员工的文化品位,陶冶了员工的思想道德情操。

(六)坚持文化育人,典型引路,培育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促进企业的改革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的落脚点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才是企业兴盛之基,发展之本。坚持用先进文化凝聚人、培育人、激励人是国有企业的优良传统和有效做法。英雄模范是企业精神的人格化,也是企业的宝贵财富。中央企业在长期的实践中英才辈出、群星璀璨,不仅涌现出孟泰、王进喜、王启民、李黄玺、刘清华等一大批英雄模范,而且造就了一大批高层次的科技人才和优秀的经营管理者,培育了一支善打硬仗能打胜仗、勇于奉献的“四有”职工队伍,为中央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成为中央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骨干力量。很多企业已经建立了人才的考评指标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调动了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了企业的改革发展,经济增长稳步提高,国有经济不断壮大。目前,中央企业资产总量已经达到8.32万亿元。中央企业上缴税金和实现利润分别占到全部国有企业的44%和60.7%。

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目前整个中央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虽然有了一定的基础,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现状不容乐观。总体上说,企业文化建设发展不平衡,相当一部分企业动作缓慢,对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普遍滞后。许多同志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这方面的要求和热情,但认识不够到位,存在着一些模糊、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不少企业在实践中方法和措施不够得当,表层化、形式化的东西多,精神层面和制度层面的东西少,企业精神和经营理念照搬照抄雷同的多,精心提炼和培育自具特色的少,与企业的发展战略和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脱节,存在形神不统一和“两张皮”的现象。有些企业存在着短期行为,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经营效益好时就想起搞一点活动,效益差时就少搞或不搞,缺乏一种常抓不懈的机制。企业文化建设专业人才队伍缺乏,从事企业文化建设的干部队伍的专业知识和人员素质亟待提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注意研究解决。

二、认清形势,创新观念,充分认识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科学理论和哲学理念的创新和飞跃,这个概念引入我国20多年来,越来越受到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特别是近年来形成了新一轮的“企业文化热”。尽管目前国内外对企业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对企业文化所包含的企业精神、价值观、经营理念、行为准则、形象标识、产品品牌等基本内涵和功能认识大致相同,只不过认识高度、认同程度不一。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中央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呢?

第一,要从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全国人民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指针,已经写进了《宪法》和《党章》,成为我们党和国家在新形势下必须坚持的根本指导思想。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其本质要求和内涵来讲,与我们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要解决的课题是一致的。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要着眼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着眼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体现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着眼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中央企业大多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的重要骨干企业,是国有企业的排头兵,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发挥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央企业做强做大,既是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促进坚持以公有制为基础、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需要,也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中央企业不仅要做中国先进生产力的重要代表,也要成为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代表。

第二,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和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的内在要求认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紧迫性。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经过多年改革和发展,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涌现出一批具有相当规模和实力的大公司大集团。根据美国《财富》杂志公布,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只有11家,占2%;而美国有192家,占38%;欧盟150家,占30%;日本89家,占18%。我们中央企业进入世界500强企业的仅有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化工进出口总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粮油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6家,这与我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应有的地位、作用很不相称,而且在经营规模、赢利能力、创新能力、体制机制等方面与国际跨国公司相比差距很大。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央企业面临着国际跨国公司和国内其他企业的双重竞争压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参与竞争的必然选择。美国兰德公司和麦肯锡公司对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30家公司进行跟踪考察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世界500强胜出其它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凭借企业文化力,这些一流公司保持了百年不衰。”实践表明,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内可以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对外可以树立形象,扩大市场影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企业只有加快企业文化建设,才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更多的企业跻身于世界一流企业行列。

第三,从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认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做好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