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农业产业化深层次问题的有益探索

学习材料范文 发布时间:2013/3/6

解决农业产业化深层次问题的有益探索


如何建立稳定的农产品基地,建好龙头企业的“第一车间”,形成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这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必须解决的深层次问题。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居于主导地位,依托龙头企业建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并着眼于解决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是一条有效途径。
着眼于保证龙头企业和农民双方的利益。,四川省遂宁市一家公司投巨资在外地建设菌种场,但应收蘑菇大部分被其他公司抢购,该公司损失惨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订单缺乏约束,公司与农户联系松散。因此,与农户形成紧密的利益关系,保障原料供应,是龙头企业的当务之急,而这又需要从帮助农户解决实际困难、保证农户的利益入手。有的养殖业龙头企业组织养猪大户成立养猪合作社,坚持“统一提供良种、统一供应饲料、统一防治规程、统一猪只档案、统一收购生猪”的“五统一”,出资扶持社员修建圈舍,免费进行技术培训和防疫治病;社员出栏的优质肥猪,公司按适当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这就减轻了农户养猪的风险,也使企业与农民形成紧密的利益关系,保证“第一车间”按照质量标准、产品规格、时间要求为“第二车间”提供充足的农产品。近年来,遂宁市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大力实施万户无公害生猪、优质肉牛产业化、肉鸡产业化和肉鹅产业化等工程,建成一批优质农产品基地,基本满足了龙头企业的原料需求,促进了企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着眼于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农产品丰收后的“卖难”问题,长期困扰着农业发展,其深层次原因是千家万户的小生产难以与现代大市场对接。实践表明,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建立新型合作机制,解决种养、加工、营销的利益连接问题,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稳固产业链,发挥龙头企业外连市场、内连农户的链条作用,就能确保农产品进入市场的渠道稳定、通畅。在这种合作关系下,农民种什么、养什么,不由政府下计划,也不靠农民自己“拍脑袋”,而是由加工企业根据科学的市场调查分析来决定,然后与农户签订协议,这就使市场定位更加准确。遂宁市一些龙头企业就是通过“订单”引路,实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有效地规避了农产品“卖难”的风险。
着眼于保障农民持续增收。保障农民持续增收,从纵向看,应拉长农产品加工转化产业链。农产品从粗加工到深加工、精加工,产业链条每一次延伸都可以实现一次增值。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农产品增值最大的环节在于加工转化。因此,建立新型合作关系,使龙头企业和农民紧密相连,形成“从田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链,实现农产品在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多次增值,并使农民分享到产业链条各个环节的利润,可以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从横向看,农民持续增收须走规模化生产之路,而这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对一般农户而言,解决资金困难的主要方式是申请小额贷款,但由于缺乏必要的贷款担保,农户很难得到贷款。遂宁市有的龙头企业为参加合作组织的农户提供小额信贷担保,解决了农民的资金难题。
着眼于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依托龙头企业建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龙头企业以“订单”指导农业,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什么赚钱就生产什么,从而把基地做大、产品做优、品牌做强。这使规模化、程式化、标准化的工厂化生产变成了现实,不仅能保证“第一车间”生产的原料符合“第二车间”的标准和要求,“第二车间”的产品适应市场需要,而且推动了科技创新和实用技术成果推广,使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品质进一步提高,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可见,建立新型合作关系,能把产业化经营、工厂化生产、市场化营销、项目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等工作落到实处,实现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