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乡镇机关党组织 建立先进性长效机制

学习材料范文 发布时间:2013/1/3

健全乡镇机关党组织 建立先进性长效机制


乡镇机关处在基层一线,担负着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重任。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积极探索建立体现时代要求的乡镇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既是做好“三农”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又是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客观需要。

一、建立健全乡镇机关党组织和党员保持先进性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客观要求。乡镇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为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理应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方面走在前面,为农村广大党员干部做出表率。必须从制度机制上确保把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转化为乡镇机关党组织和党员的自觉意识、自觉行动,落实和体现到农村“三个文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工作实践中,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农村基层的全面落实。

二是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保证。乡镇机关处在农村工作的前沿阵地,职能调整转变后,机关干部还面临如何提供有效引导服务,提高农民致富的组织化程度;如何扩大基层民主,提升民主政治建设水平;如何转变方式方法,有效化解农村矛盾纠纷,建设和谐乡镇,维护社会稳定等大量、复杂而艰巨的工作任务。必须引导乡镇机关干部充分认识和把握农村工作规律,有针对性地提出治本措施,为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三是提高乡镇党委执政能力的现实需要。乡镇作为“共和国大厦之基”,其执政能力和水平如何,机关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得怎样,直接决定着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执政基础是否牢固。从乡镇面临的实际情况看,目前存在不少与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要求不符合、不适应的地方,领导方式、执政方式亟需改进。必须着力解决执政体制上的问题,规范执政行为中的问题,提高乡镇党委的执政能力和机关干部的执政水平。

四是加强乡镇机关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根本举措。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永不竣工的工程,不能期望通过一次或几次教育活动解决所有问题。必须将经常性教育与适当的集中教育有机结合,把教育活动创造的经验转化为经常之举,把实践成果上升为制度规范,并随着形势发展不断完善,使乡镇机关党建工作始终保持旺盛的生机和活力。

二、把握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新形势下,建立乡镇机关党组织和党员保持先进性长效机制,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加强乡镇机关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乡镇党委的执政能力为重点,以转变工作职能、加强民主法制、改进方式方法、服务农民群众为核心,不断强化乡镇机关党员的党性意识、改革意识、发展意识、奉献意识、依法办事意识,推进乡镇机关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为农村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和组织保证。按照这样的指导思想,在建立乡镇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中,应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继承与创新相结合。长效机制建设有着与时俱进的鲜明特点。要继承和发扬多年来形成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并紧密结合乡镇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需求,着眼乡镇机关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发生的新变化,以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探索新办法,解决新问题,做到思想观念、方式方法、运行机制“三个创新”,建立符合上级要求、切合乡镇机关实际、体现时代特点的工作制度。

共性与个性相统一。乡镇机关先进性建设系统性强,内涵丰富,既要整体把握、全面推进,又要突出特色、单项突破。特别要抓住创建“学习型”机关、强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进党务政务公开、加强乡镇机关干部能力建设等内容,重点研究“攻关”。坚持系统配套,把健全完善党建工作制度与乡镇其它工作制度紧密结合,统筹考虑,整体推进。

当前与长远相兼顾。既要紧密结合实际,努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以及影响乡镇机关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的突出问题;又要着眼长远,超前考虑今后工作可能面临的问题,加强战略性、前瞻性研究,形成规范完善的制度体系,长久地坚持下去。

系统与操作相衔接。制度建设要有整体性、系统性,但关键是增强可行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要从实际出发,注重乡镇地域、经济、社会、人文的差别,注重不同党员岗位和职业特点的差异,形成内容具体鲜明、操作简便易行、成效见真着实的工作机制。

三、建立健全乡镇机关党组织和党员保持先进性长效机制的主要内容

立足于推进乡镇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结合先进性教育实践,建立完善乡镇机关党组织和党员保持先进性长效机制,应重点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研究。

——着眼于增强乡镇机关功能,建立健全党组织建设工作推进机制。健全理顺党组织机构,合理调整党组织设置和党员组织关系,市、县直部门单位在乡镇派出机构的管理,其党组织关系原则上实行属地管理。乡镇机关党组织都要达到有工作经费、有活动场所、有电教设施、有学习园地、有规章制度、有活动记录。注重运用示范引导、说服教育、民主管理、依法行政等工作方法,发挥党组织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统领、支持、保证作用。

——着眼于建设坚强的领导班子,建立健全乡镇机关干部选拔培养机制。探索推行部分乡镇党政班子成员“一人兼”和交叉任职等做法,乡镇党政正职大学本科以上的应占一定比例,形成以30至45岁干部为主体的年龄格局。保持班子特别是乡镇党委书记的相对稳定,按规定比例要求抓好后备干部培养。每年选调一批品学兼优的大学生充实乡镇机关干部队伍。探索人员分流的方法途径,进一步精简乡镇机关工作人员。突出加强能力建设,着力提高服务“三农”的能力和水平,以大中型企业和发达乡镇为实践基地,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乡镇领导干部能力培养。

——着眼于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建立健全党员学习教育机制。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强化农村政策、管理知识、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科技知识等岗位学习培训。改进教育方式方法,利用党校、农广校、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党员电教网点,进行电大、函大、在职自学等学历教育、技术职称教育。并实施每周固定半天进行一次集中学习、每月组织一次学习交流、每季度举办一次专题辅导、每年开展一次集中教育活动等“四个一”活动,推行实名签到、笔记展评、考试测试等有效办法,确保学习教育实效。

——着眼于提升民主政治建设水平,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推进决策民主化、科学化,涉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干部推荐任免、大额资金使用、集体资产处置以及关系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都由乡镇党委(扩大)会议集体讨论决定。重大决策要采取社会听证、专家咨询等方式,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推进乡镇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工作。深化党务政务公开,采取定期向党员通报情况、推行党员议政日等制度,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真正重视、真情关怀、真心爱护乡镇干部,切实保护和调动乡镇干部的积极性。有效化解乡镇债务,解决工作运转、事业发展问题。注重解决乡镇机关干部提拔使用、工资报酬、子女入学、家属进城等实际问题。完善乡镇党员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奖优罚劣、奖勤罚懒。实行发展党员预审、公示、票决和责任追究等制度,严把发展党员关;加强对在职党员的考核督促,实行末位淘汰;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

——着眼于群众得实惠,建立健全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机制。联系帮扶群众,健全完善**接待日、工作联系点、包村寄宿等制度,推行民情日记、民情联络、民情恳谈等办法,乡镇党政“一把手”原则上每月接访不少于一次,乡镇领导干部每人联系2-3个村,一般干部每人联系5—10家不同类型的农户。深入开展“上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为主要内容的“四百”活动。提高服务质量,有条件地方探索实行“一站式”服务,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健全岗位责任、办事公开、首问负责、服务承诺等制度,围绕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大力推行管理式服务、代理式服务、经营式服务、菜单式服务和农村社会事务合同契约化管理,推行公共服务招标采购,探索采取组建产业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及兴建领办农业龙头企业等有效形式,积极开展送技术、送资金、送项目、送门路活动。

——着眼于党建任务落实,建立健全乡镇机关党建工作领导机制。强化党建工作责任,明确县、镇党委书记、基层党支部书记基层组织建设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具体责任人的职责,县、乡党委每年至少听取两次乡镇机关党建工作情况汇报。推进党建工作创新,大力实施“样板工程”,加强示范点和示范基地建设,发挥示范、导向、辐射作用。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配齐配强乡镇机关党组织党务干部,营造“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当待遇留人”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