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压力大终日闲赋在家 探访古城“啃老一族”
模版范例范文 发布时间:2010/9/19
就业压力大终日闲赋在家 探访古城“啃老一族”
就业压力增大,找工作也越来越难,许多大学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就整日闲赋在家,靠父母养活,这类人就是人们常说的“啃老族”。“啃老”现象目前在城市中越来越严重。那么,古城有多少“啃老”一族呢?这一现象又该如何解决?日前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走近身边“啃老族”
家住区夫子庙附近的周伟(化名),今年33岁,至今还与父母合住,连对象都找不到。他的生活十分单调,每天睡到中午起床,等父母做好饭吃饱后,就去小区门口或者附近花园和退休老人一起打牌、下棋,吃过晚饭就在家上网聊天或玩游戏,直到半夜才睡觉。周伟的父亲为此伤透了脑筋,昨天,他一脸忧愁的对记者说,儿子自幼娇生惯养,不好好学习,职高毕业后,工作一直不好找。前些日子,亲戚托了熟人让周伟去一家单位当保安,可周伟喝酒打架被“炒鱿鱼”。父母曾经也让他参加下岗再就业培训,可是周伟觉得那些“低档次”的工作,让他无颜见人。现在,周伟每天以养老的心态在家里白吃白喝,身上没有钱了就伸手向父母要。用句戏言,就是在混吃等死。当然,这只是“啃老族”的一种类型。高不成低不就也是形成“啃老族”的另一因素。
去年从某重点大学毕业的小赵(化名),所学专业是被人羡慕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他至今还没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记者从小赵朋友处得知,在家待业的一年多时间里,小赵先后去过杭州、广州等大城市寻找创业的机会,但都无功而返。今年初,他和朋友去东北“扒分”,到临了还欠了一屁股债。直到现在,小赵还在人才市场上徘徊,靠父母每月接济度日。
在像这样的还很多,面对这些要靠上辈养活的“啃老族”,他们的父母或长辈又是持何种态度呢?“现在的孩子个性很强,逼他去做他不想干的事,家长又舍不得,看着孩子整天在家混日子,心里虽恨,可又没有办法,既然生下了孩子,那只有养着吧”家住白下区的刘先生说起“养小”经历,一脸无赖。“养儿防老,现在倒好,女儿已经二十好几的人了,还不能自立,夫妻俩那点可怜的退休工资,已很难应付女儿要吃要玩所需的开支”王女士也是一肚子的苦水。
“啃老族”现象剖析
大学社会学专家朱力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说,“啃老族”中绝大部分是最初的几代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从来没有受过任何委屈,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受传统观念影响,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在社会化过程中产生了偏差,大多数父母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更关心孩子生理性健康,比如衣着是不是避寒保暖,膳食是不是营养可口,而忽略了孩子人格是否成熟等精神性健康,不注重孩子的独立性、自我奋斗、家庭责任观的培养。也正是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造就了孩子“在父母面前永远是孩子”的性格依附心理,使得孩子从精神上无法“断奶”、经济上难以独立。
此外,随着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人们消费能力越来越高,有条件的家庭都尽量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即使家庭困难,也会先满足孩子的要求,“寒门养贵子”。在就业上,因为社会工作岗位有限,再加之对学历、岗位的要求较高,那些从小就在高起点长大的孩子,虽然暂时离开了父母的保护圈,但每当遇到困难与挫折,孩子还是希望回到父母的羽翼下挡风避雨。
有关专家还指出,受长期精英教育的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一定的偏差、就业能动性没有显著提高,而是执着于“公务员”、“白领金领”等热点职位或者“沿海城市”、“省会城市”、“开放地区”等热门区域,就业期望和社会需求差距较大。一方面,县、市中小企业和基层单位急需人才,另一方面很大一部分毕业生不愿去第一线工作,择业观念的偏差,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群体竞争力,应届毕业生往往即使没有工作,也不愿去急需人才的县、市中小企业和基层单位乃至广阔的农村和西部地区,因此,城市“啃老族”现象也就越来越严重。
如何对待“啃老族”
从伦理上看,成为“啃老族”固然都有各自的客观原因,然而,不管这些“新新人类”的家庭经济支柱是否坚实,就社会责任感而言,就业是成为成年人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个人信用建立的基础,正所谓工作是消费的基础。特别是在那些只有退休金作为生活保障的家庭,事实上,“啃老”的行为,不仅给父母造成极大的经济压力,同时,也是在没有支付社会保险的情况下占用着社会的公共福利,降低了老人的收入标准。有必要指出的是,就“新失业群体”自身而言,忽视自身就业本领的培训,本领不大而又好高骛远是就业障碍的根本原因,他们并没有意识到,长期的失业,不仅不可能“从天下掉下来个大馅饼”,而且对社会就业群体的长期游离,也会使自己边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不仅不会因而成熟,而且会钝化自身的生存嗅觉,最终成为无根的浮萍,愧对自己的青春。按老话说,此谓不孝不仁者也。
从经济的角度看,相对于正在向城市转移的农村劳动力而言,这部分人大多是有就业意愿却找不到工作,或者至少是找不到令自己满意的长期工作。在目前高速发展的中国,由于许多产业的发展,对劳动力质量的要求大大提高,劳动力的市场已经出现一定分化。一方面大中型企业的为高端人才以及技术工人提供着比较稳定的就业机会,只有初步文化技术水平的新增劳动力难以涉足其间;另一方面,“普通工”的就业市场,由于许多企业为节约成本,宁愿雇佣农民工,这使得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更为困难。事实上,我们只有像江中联提出的那样,一方面对所谓的“新失业群体”进行培训,而另一方面,鼓励企业主使用高效率的劳动力,为经过培训的劳动力提供出路,才有可能缓解目前的结构性就业问题。
就业压力催生“啃老”现象
记者采访今年应届毕业生了解到,大学毕业生的薪酬底线已经跌破1000元,已不是什么新闻了。一家软件公司的负责人认为,学历迷信的年代已经过去,工作能力、经验以及社会竞争力才是他们选才的标准。据了解,对应聘者要求有工作经验的企业和单位占了用人单位总数的66%;明确表示“没有工作经验不予考虑”的占21%。
针对应届毕业生供过于求的就业问题,市人才市场副主任张军告诉记者,中国高校毕业生为280万人,截至去年9月,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73%,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338万人,比增加58万人,毕业人数增幅达20.7%。近几个月,每逢周六都有大约350家单位前来招聘,可是应聘的青年大约有7000至8000人,其中应届毕业生就占40%。应届毕业生由于缺乏工作经验,在劳动力市场上竞争力不强。
市再就业办公室的有关人士昨天告诉记者,今年就业压力普遍高于去年同期水平。据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再就业办公室统计,截止今年5月,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已达6.2万。今年1月到5月,实现再就业人数达3.08万。如何解决“啃老族”这一社会现象?社会学专家朱力教授指出,政府首先应成立专门机构帮助青年就业,建立“新失业群体”的动态档案,建立有效的管理办法,为妥善安排培训、就业打好基础;其次,要就业,须有“一技之长”,政府要加大各种职业教育培训的投入,这些“啃老族”没有经济来源,技能培训就应该免费;同时,我国应推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从根本上解决青年就业问题。
相关链接:“啃老族”六大特征
据了解,目前“啃老族”的构成主要有六类人群:一类是高校毕业生,对就业过于挑剔,总认为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这一类约占20%;二类是以工作太累太紧张、不适应为由自动离岗离职的,占10%左右;三类是“创业幻想型”的青年人,他们虽有强烈的创业愿望,但没有目标,缺乏真才实学,总是不成功又不愿“居人篱下”当个打工者,这一类约占20%;四类是频频跳槽者,跳来跳去最后“漂”到无事可做,这一类占10%;五类是单位里下岗的年轻人,习惯用过去轻松的工作与如今的紧张繁忙相对比,越比越不如意,干脆不就业,这一类占10%左右;最后一类是文化低、技能差,只能在中低端劳动力市场上找苦脏累工作,因怕苦怕累索性躺在家中“啃”父母,这一类占30%。
在美国和日本,也存在20多岁、大学毕业的成年子女仍靠父母养活的现象。他们被称为“neet族”。“neet”(notineducationemploymentortraining)一词最早产生于英国,专指那些在义务教育结束以后,不升学、不工作、不参加职业培训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