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汇报材料范文 发布时间:2012/3/22

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全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全区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超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初步预计,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81.69亿元,增长13.1%,超目标任务2.1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0.38亿元,增长31.5%,超目标任务20.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完成33.03亿元,增长16.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5亿元,增长25.59%,超目标任务5.59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41亿元,增长25.23%,超目标任务10.2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99元,实际增长8.0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32元,实际增长8.02%。第三次荣获“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强县”称号。主要执行情况是:

(一)现代服务业发展进一步显效

提升商贸服务业品质,金格百货品牌效应进一步发挥,白塔片区改造进展顺利,重点打造的金格百货、汇都国际等商贸街区成效明显,以白塔片区为核心的主城商贸服务中心区品质进一步提升,城市中央商务核心区(cbd)前期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中汇商业中心投入运营,北京路北段、北辰大道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及商业网点设施布局得到改善,市场培育及北市区商业副中心建设进展良好。初步形成以主城区中高端商业核心和北市区娱乐、餐饮消费区域为主要形式,仓储、物流及连锁式经济度假酒店为补充形式的多层次、广覆盖现代商贸服务业发展格局。

积极推进旅游二次创业,全力支持世博集团创新发展,将世博园景区改造列为我区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完成了世博集团“东方影视城”建设项目签约等工作。双龙乡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野鸭湖旅游小镇建设加紧推进,野鸭湖休闲公园正积极申报aaa级景区。大力支持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积极推动旅游业从观光型向复合型转变,全区预计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48.25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37.43亿元。我区服务业出现了恢复性增长的趋势,服务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达到86.55 %,拉动经济增长11.34 个百分点。

加快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对拟建设和打造的“一园多基地”产业园区进行前期规划及研究,其中云南省信息产业资源服务基地项目已通过市发改委核准。大力推进产业发展,昆明玉器城项目开工建设,保护昆明花市知名品牌,促成尚义花市迁移联盟商圈;加大科技扶持力度,争取省市各项扶持资金1219万元,支持沈阳昆机、醋酸纤维、云内动力等企业发展;大力开展节能减排,推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做好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清理整顿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工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26%;绿色经济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加紧进行,引进24个新品种试验示范,完成区生态农业科技展示园建设。

(二)城乡一体化建设较快推进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积极开展新品种示范种植,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和优质花卉,全区主要粮食作物的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蔬菜种植3.003万亩,完成计划的100.1%(包含复种面积);烤烟种植7000亩,完成计划的100%;花卉种植1561.65亩。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以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农村人饮解困为主,实施松华乡马劳力、雷打石、洄流村等5项人饮工程,解决了3030人的饮水困难。启动江综合整治、金汁河截污及松华乡农村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等水环境治理工程,编制《江排洪及截污综合治理设计方案》、《金汁河截污及水环境治理工程初步设计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金汁河截污及水环境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方案(北辰小区—昆河铁路段)》,封堵整治江、金汁河沿岸排污口278个,并口48个,完成廖家庙片区园丁小区地下水管网的普查及雨污混接、错接改造工程,开工建设麻线沟雨污分流治理工程,并率先在全市启动江、金汁河沿岸居民小区和单位再生水设施建设工作,建成再生水利用设施30家。加大入滇河道的整治,拆除江、金汁河两岸临违建筑15万余平方米,打开覆盖河道1200米,修复加固河堤1730米,建设牧羊河两岸永久性林带,关闭辖区入滇河道沿岸200米范围内养殖户91户,水源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完成金浑公路金殿至麦冲段路面大修和大摆、新街区乡公路油路建设,实现全区行政村“村村通”油路。稳步开展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累计发放扶持资金656.4万元。继续抓好农户液化气安全稳定供应工作,推广“一池三改”工程,建成沼气池200口,完成年计划的100%;推广节柴灶665眼,完成年计划的222%。林改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明显,认真开展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程,完成绿化造林7382亩,义务植树50万株。

(三)重大项目建设完成较好

加强对重大项目建设的检查和指导,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已审批、核准、备案各类建设项目总投资规模约210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项目16个,投资额约71亿元,占已审批、核准、备案各类建设项目总投资规模的34%。区政府投资项目已完工22项,其余在建项目进展顺利。重点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昆十中求实校区、粪便综合处理厂等投入使用,北金大道建成通车,江东岸扩路绿化、第三期道路微循环22条道路综合整治改造、东部及北部汽车客运站、市第一人民医院北市区医院、东绕城线支线一标段征地等工作圆满完成。沣源路(原7204道路)改扩建、昆明玉器城、吹箫巷旧城改造及凤凰新村、老李山、唐家营、张官营城中村改造等一批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区新医院项目完成可研等前期工作,昆明新机场专用高速公路(南段)及主城二环快速系统改扩建段征地工作、城乡绿化、入滇河道整治、滇池面山生态恢复等一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面推进。

(四)“创建”工作取得新进展

积极开展“四创、两争”工作。巩固提高创园成果,全面开展“零申报”工作,拆除临违建筑89.7万余平方米,建绿12.5万余平方米,主城规划区新增绿地面积149.65公顷,建成区绿地率达36.35%,绿化覆盖率42.0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2.98平方米,提前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加大“创模、创卫、创城”工作力度,狠抓各项指标的落实,“创模”指标完成83.8%,“创卫”指标完成92.6%,“创城”指标完成82.8%。完成十三个片区控详规修编,开展双龙乡总体规划修编,启动松华乡总体规划、主城农村住宅“迁村并点、统规统建”规划编制,逐步形成覆盖全区的城乡规划体系。完成北站棚户区综合整治及小庄、蒜村、金汁河等24个小游园建设,绿化美化城市道路,种植攀援植物22.8万余株,栽种大树32.7万余株,完成昆曲高速、龙泉路、浑阿线入城口综合整治及麻线营小区等190个住宅小区的绿化改造工作。建立起片路长、楼栋长、城中村卫生责任制,实施“组保洁、村收集、乡运转、区处置”的垃圾处置机制,城市环境进一步改善,烟尘控制区覆盖率为100%,噪声达标区覆盖率为 90.9%,建成区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环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不断加大,建成2座垃圾中转站和10座公厕,对12座垃圾中转站和13座公厕进行修缮,购置22辆环卫专用车及10辆高压冲洗车。做好道路路灯设施建设,全区平均亮灯率达98%,设施完好率达98.5%。亮化美化等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工作不断加强,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五)体制创新及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

创新投融资方式,完善投融资平台建设,在区财政局挂牌成立区金融办公室,成立区城建投资有限公司,进一步加强“银政合作”,与建行等6家银行签订合作协议,扩大信贷规模,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及政府采购管理制度改革,开展公务卡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建立区公共资源交易统一平台。大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原有296项行政审批事项压缩为48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由85项减少为52项。完成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搬迁和改造,“两集中、两到位”工作目标顺利实现。建成区行政审批电子监察系统,对全区所有行政审批事项进行在线监督,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深化企业改革,继续做好昆明樱花宾馆、宾馆国有产权转让后续协调工作,广州海珠大厦国有资产进入公开拍卖程序,完成春城机电设备公司等5户集体企业改制备案工作,推进昆明市民利企业总公司改革。不断优化区域发展环境,加快非公企业发展,将金格百货等 8家非公企业上报列为市级挂牌保护的重点非公企业,给予云南万家欢食品集团有限公司、昆明耀龙塑胶有限公司、昆明龙泽制胶有限公司等企业创名牌奖励。

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加强,共引进内外资项目515个,引进国内资金36.99亿元,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84.95%;实际利用外资5446.97万美元,完成市下达任务的259.38%。继续强化项目对招商引资的载体作用,在第十六届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上,加拿大亿万豪综合商业中心项目、沣源路(原7204道路)改扩建bt项目、省农产品博览中心、“东方影视城”等项目签约。

(六)民生事业进一步加强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昆十中求实校区、小学映象校区秋季正式招生,双龙中心学校、小河中心学校综合楼建成并投入使用,源清小学迁建(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项目)完成选址工作,金沙小区配套学校工程开工建设。认真执行“两免一补”政策,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办和经批准的民办学校学生免除杂费、教科书费和寄宿学生生活补助,城市学校118268人次学生享受了免杂费政策,农村学校5354人次学生享受了“两免一补”政策的优惠,免交杂费及生活补助894万元。按照“两为主”原则,落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对报名登记的适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全部安排到公办学校就读,免收10240人次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借读费396万元。积极做好四川地震灾区学生就读工作,共接收安置91名灾区学生就读。

科技、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不断完善区域自主创新政策体系,实施一批科技计划项目,评选产生了区—科学技术奖,制定了区科技创业中心扶持及管理办法。对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实施医疗资源整合,区人民医院新建项目已完成征地拆迁协议及规划前期手续。社区卫生服务及国债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已完成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10个社区流动人口卫生服务站及双龙、小河2个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