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人民政府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汇报材料范文 发布时间:2013/11/1
县人民政府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材料
县人民政府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汇报材料首先,我代表县委、人大、政府、政协及全县20万各族人民,对您及罗科长前来我县调研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市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就基本情况和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向您作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县是一个典型的集山区、农业、民族、贫困为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有国土面积4109.38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97.7%;辖5乡4镇111个村(居)民委员会1658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20.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38万人,占总人口的89.3%;居住着22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0.67万人,占总人口的52%。
,全县实现生产总值(gdp)76487万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突破3.2亿元,比上年增加13.2%,第二产业增加值突破1.6亿元,比上年增加8.5%,第三产业增加值突破2.8亿元,比上年增加17.2%。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82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7445万元,粮食总产量7816.1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468元,人均口粮380公斤。
二、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一)“十一五”期间及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我县工业经济发展起步晚,起点低,基础薄弱。改革开放初期,全县工业只有生产农具和生活用具的小手工业,改革开放后,工业经济逐步得到发展,至“十一五”期末,全县工业产值达到24674.5万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2.2%;工业增加值达到8523.8万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0.4%,占全县gdp的13.3%;利税总额达到857.5万元,与“九五”期末的-1899.2万元相比,年均减亏551.34万元;上缴税金达到1903.5万元,年均增长12.6%。
“十一五”开局的,全县工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全县有209户工业企业,实现社会工业总产值32635万元(按现行价格计算,下同),同比增长32.3%,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1.8%,其中:轻工业实现产值5497万元,同比下降2.1%;重工业实现产值27138万元,同比增长42.4%。工业产销率为99.3%,同比增加了14.1个百分点。全年共完成发电量1580万千瓦小时,同比增长94.2%;生产人造板56639m3,同比增长6.4%;生产松香8804吨,同比增长51.8%;生产松节油1776吨,同比增长53.1%;生产水泥73611吨,同比增长45.9%;生产红砖3564万块,同比增长25.1%;生产成品金149千克,同比增长7.2%;生产精制茶182吨,同比增长90.6%;生产食糖2728吨,同比减少49.6%;生产酒精2169千升,同比减少2.5%;生产原煤10.2万吨,同比减少4%;生产含量金197.267千克,同比减少9.6%;生产锯材21178m3,同比减少46.5%。
,全县规模以上(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8户。有从业人员2181人,占全县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的35.4%;完成工业产值21403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5.5%;完成工业增加值7138万元,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65.8%;利税总额815万元,占全县工业利税总额的24.8%;利润总额-410万元,占全县工业亏损总额的41.5%。
分行业看,全县工业企业的行业分布情况及经营情况为:
矿产工业:全县有金矿、煤矿、铜矿、铅锌矿和非金属矿等矿业企业共20户。其中有煤矿企业5户,有色金属矿企业6户,非金属矿企业7户,金矿企业1户。有从业人员1308人,占全县的21.2%;实现产值7387万元,占全县的22.6%;实现增加值2884万元,占全县的26.6%;利税总额1205万元,占全县的36.6%;利润总额748万元。
林化工业:全县有林化工业企业1户。有从业人员191人,占全县的3.1%;实现产值6878万元,占全县的21.1%;实现增加值1250万元,占全县的11.5%;利税总额280万元;占全县的8.5%;利润总额70万元。
林产工业:全县有林产工业企业29户。有从业人员2439人,占全县的39.6%;实现产值10094万元,占全县的30.9%;实现增加值3661万元,占全县的33.8%;利税总额640万元;占全县19.5%;利润总额-39万元。
茶叶加工工业:全县有茶叶加工企业6户。从业人员834人,占全县的13.5%;实现产值817万元,占全县的2.5%;实现增加值429万元,占全县的4%;利税总额86万元,占全县的2.6%;利润总额59万元。
电力生产和供应工业:全县有电力生产和供应企业2户。有从业人员166人,占全县的2.7%;实现产值1613万元,占全县的5%;实现增加值627万元,占全县的5.8%;利税总额83万元,占全县的2.5%;利润总额-40万元。
食糖及酒精制造工业:全县有食糖及酒精制造企业4户。有从业人员149人,占全县的2.4%;实现产值1975万元,占全县的6.1%;实现增加值230万元,占全县的2.1%;利税总额为-170万元;占全县利税亏损额的5.1%;利润总额-257万元。
建材工业:全县有建材企业12户。从业人员493人,占全县的8%;实现产值2323万元,占全县的7.1%;实现增加值1002万元,占全县的9.2%;利税总额342万元,占全县的10.4%;利润总额131万元。
其他工业:除上述工业以外,全县有其他工业135户。有从业人员586人,占全县的9.5%;实现产值1548万元,占全县的4.7%;实现增加值758万元,占全县的7%;利税总额823万元,占全县的25%;利润总额315万元。
(二)上半年全县工业经济发展情况
上半年,全县工业经济总体发展趋势较好,大部分工业产品产量、产值增长幅度较大。全县工业企业共实现社会工业总产值19800万元(按现行价格计算,下同),同比增长24.2%,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9.9%,其中:轻工业实现产值4906万元,同比增长59.9%;重工业实现产值14894万元,同比增长15.7%。工业产销率为87%,同比增加了3.2个百分点。
国有及500万元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完成销售收入8269万元,同比下降19.1%,完成考核任务的36%(市政府考核,下同);完成工业增加值3767万元,同比下降6.8%,按可比价计算同比下降6.9%,完成考核任务的51.6%;完成利税总额507万元,同比下降37.5%,完成考核任务的50.9%;实现利润总额-401万元,同比增亏503万元。
全县工业企业共完成发电量1274万千瓦小时,同比增长2倍;生产人造板35467m3,同比增长18.6%;生产锯材15432m3,同比增长21.8%;生产水泥5.2万吨,同比增长26.8%;生产红砖2235万块,同比增长11.3%;生产成品金147千克,同比增长153.4%;生产精制茶100吨,同比增长63.9%;生产原煤5万吨,同比增长63.9%;生产锌精矿含锌800吨,生产铅精矿含铅300吨,生产铜精矿含铜5吨,此三项没有同期数;生产食糖2067吨,同比下降24.2%;生产酒精1730千升,同比下降19.8%;生产含量金71千克,同比下降33%;生产松香2326吨,同比下降46.4%;生成松节油464吨,同比下降47.6%。
(三)发展工业经济所采取的措施
一是对全县工业经济发展进行战略规划。在“十一五”期间,全县工业要实现增加值2.7亿元,年均增加13%,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继续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调整优化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提高产品档次和技术含量,提升整体技术水平和综合竞争力,促进全县工业经济健康发展。
二是把深化招商引资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切入点,切实增大工业总量。县委、县人民政府制定出台了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的优惠和奖励政策。,全县引进外来投资企业14家,引资9136.1万元,其中投资百万元以上的11家。上半年共引进外资4760万元。
三是把加快企业技术改造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切实壮大工业整体实力。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要求企业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企业发展的突出位置,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我县企业研究开发的“思茅松脱脂、防腐木”、“思茅松模压工业托盘”两个技术项目被市人民政府分别授予科学技术二等奖和三等奖。
四是把优化服务环境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推动县域工业健康有序发展。坚持定期督导检查制度,加强了经济运行的宏观调控和督查指导;强化日常监控,加强电力、煤炭等能源的调度工作;大力拓展企业融资渠道,完善银、政、企三方联动机制;制定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并主动与企业沟通,服务上门,协助企业尤其是外来投资企业办理土地、工商、税务、环保、城建和林业等相关手续。
五是把深化企业改革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促进传统企业焕发新的活力。先后对勐大白糖厂、黄金公司和松香厂等企业进行改制,逐步建立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目前改制后的企业均开始出现增效。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全面贯彻落实普洱市工业发展大会精神,调整思路,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
(二)调整产业布局,认真做好产业规划,对不同产业进行分类指导,培植支柱产业,壮大发展规模,带动全县工业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加大企业改革力度,加快改革步伐,进一步理顺企业管理体制,完善经营机制。
(四)认真贯彻落实招商引资和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各项优惠政策,搭建招商引资平台,优化招商结构,提高服务质量,招商引资与吸纳民间资本相结合,吸纳或引进资金,增加投入,壮大工业经济,加快全县工业发展。
(五)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改造传统产业,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六)加大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测与监控力度,加强经济运行分析工作,为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最后,再次感谢市政府长期以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一如既往地对经济社会发展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并请同志对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工业经济发展给予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