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国土局接受县人大工作评议报告

汇报材料范文 发布时间:2010/12/3

县国土局接受县人大工作评议报告

认清形势 创新机制努力构建和谐国土
自治县国土资源局局长
(2010年10月19日)

自治县国土资源局系于1987年成立的县土地管理局经机构改革而成;省以下国土资源管理机构实行体制改革;至我局设有1个副科级执法监察机构,3个事业机构,1个局属企业,10个派出的基层国土资源管理所,8个机关内设股室,共有各类员额编制71名;主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全县7550平方公里内的土地、矿产、测绘、地质环境等国土资源履行管理职责。收到《关于开展部门工作评议的通知》后,我局高度重视速动员,组建机构收资料,深入调研做企划,多方征询几易稿,会议通过成报告,建立台帐求完善。现将以来的情况作报告。

一、工作情况

(一)分析形势识县情,结合实际理思路。县国土资源局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切实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在县委、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在历届局党政班子和历代国土人的辛勤努力下,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以来,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如何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是摆在国土资源工作中的首要问题。为此,局党政一班子人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所面临的形势,与时俱进,在实践中确立了“建章立制抓管理、调整机构理顺人、规范运作求发展、强化学习提素质、搞好宣传做服务、转变作风树形象、科学定位增凝聚、团结干事建和谐”的工作思路,为构建管理规范人为本、发展保障为民生的和谐国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二)建立制度真落实,签订责任保耕地。按照市政府下达的在—2010年规划期内,全县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09630公顷,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不低于84733公顷的考核指标的要求,印(补)发《进一步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的通知》制定基本农田保护六项制度,设立了30座基本农田保护标志标识牌,并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将全县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分解到各乡镇,分别组织县、乡(镇)、村、组、农户层层签订责任书60000余份,对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真正实现了定量、定位、定人的管理模式。

(三)转变观念解问题,规范报批做项目。现实均是通过历史而来,面对以来已征但未完善相关手续的700余亩土地和以来所实施钟山河东等4个均未验收的土地整理项目的情况,局党政一班子人提出视问题为财富的观点,并要求干部职工加以正视。同时积极向上级汇报争取指标,主要领导亲自抓,按规范要求完成5个批次的土地组件报批工作,目前有2个批次350亩土地已获准实施供地。设立国土整治中心,指定分管领导,明确工作责任,编制了中低产田地改造的十年规划,对以来所实施的钟山河东等4个土地整理项目做好内业资料的收集和扫尾工作,并完成65000亩中低产田地改造任务,目前4个项目已基本达到可以申请验收的要求。

(四)创新机制大胆试,破解人少难事多。按照机构“三定”方案,局机关编制15名,其中局领导职数5名,内设机构8个。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国土任务越来越繁重,压力越来越大,人少事多的矛盾日趋凸现,工作链时常断裂。经多方征求意见,5月,在局机关开展了“优化组合、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合署办公”工作;通过一年的运行,结合责任政府、阳光政府和效能政府的实施,对合署办公进行了“回头看”,并在不断总结分析的基础上,今年重新优化实行综合办公,将局属的11个机构(含3个事业机构)调为5个综合机构。通过机制创新,实现了角色互补,缩短办事时限,形成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心中有目标,达到了群众来了有问处,电话响了有人接,工作任务能完成的局面。据统计,今年1-8月局机关完成各种业务1104件,强有力地推动了国土工作的全面开展。

(五)积极主动分缓急,保障重点盘资源。通过深入基层和有关单位进行用地调研16次、召开用地座谈会5次、发放办理国土事务须提交材料的告知函151份和用地告知函300余份等方式,全面掌握用地需求。积极做好工业大道、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县医院迁建、宁景和景临二级公路及连接线等重点建设项目的征地和报批工作。其中完成工业大道、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宁景和景临二级公路及连接线等重点建设项目的征地5608.73亩,保证重点工程项目用地。完成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建制镇的外业调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修编、矿业权实地核查、矿产资源储量核查等工作。做好曼转河水库征地报批组件的前期准备工作。按程序通过出让、转让共盘活土地156宗,总成交金额为18070.35万元。其中2010年1-9月按程序通过出让、转让盘活土地51宗,成交金额为14215.88万元,实收7831.47万元,为地方建设筹集了资金。

(六)加大巡查打违法,搞好调处保稳定。开展动态巡查536次,制止土地违法苗头245件,制止无证采砂、采石等行为70余起,设立“12336 ”国土资源违法行为举报专线,依法立案查处100件。依法调处土地权属纠纷争议370件。并按要求完成了建立绿色通道做好“百日行动”完善用地手续专项行动工作和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七)齐心协力抓日常,服务群众传政策。办理土地使用权转让234宗,抵押登记546宗,评估土地554宗,土地登记发证1738宗,审批农村建房421宗。制发《地质灾害防灾减灾预案》开展地质环境巡查210次,发放“防灾工作明白卡”873份,“防灾避险明白卡”8501份,做好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完成抗旱救灾找地下水打井工作,打井出水27口,解决7199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完善探、采矿权的申请、延续、变更、年检、注销等相关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矿业权市场,切实加强对矿产资源开发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完成250万元的矿产资源补偿费的收缴任务。设立窗口办文中心,开通“96128”政务信息查询专线,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体及地球日、土地日、法制日等主动公开信息,开展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和国土资源知识宣传,全民关心、理解、支持国土资源工作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

(八)方法多样广开言,实事求是办建议。积极参加县人大组织的各项活动,自觉接受检查和监督,认真落实县人大的决议、决定,办理县人大代表建议16件。在办理过程中始终坚持主要领导亲自抓,并进行实地调研、分类把关、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机构,分解任务到人,通过召开面商会听取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与代表进行交流沟通及时答复办理,对于一时难以解决或落实的,诚恳说明理由,待条件成熟时予以解决,代表较为满意。

(九)发扬民主多沟通,团结干事建和谐。建立交心谈心制度,结合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合署办公、综合办公改革、规范管理发展保障讨论和互帮共建活动及为民服务五项制度的实施,我局开展了不同形式范围的交流互勉、减压减负、文体联欢、红色革命教育、中华文化专题讲座等活动410余人次,逐现任务繁重加班干、选先评优相谦让的好风气。局党政班子成员分工结合个人专长合理安排,落实责任,建立协作,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健全党组会、局务会、办公会、专项会等各种会议制度,坚持民主集中制,对重大问题坚持集体讨论,坚持少数服从多数,一旦形成决议就坚决执行。营造了班子成员之间和全体干部职工之间,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氛围,激发了干事热情,形成了心齐气顺,积极向上,共谋发展,团结和谐的局面。

(十)开展学习搞活动,强化纪律见成效。健全周五学习制度,坚持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三增强”、“三个一”、“学习宣传刀会祥同志先进事迹”、“公务员七个一”、“创先争优”等主题教育活动,横向搞好业务交流合作,使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大局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得到增强,自身素质得到提升。目前,有3名同志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制定《县国土资源局工作规则》和《县国土资源局党建工作制度》等17个内部规章制度,做到制度管人、管权、管事。制作工作动态展示栏,对工作事项进行公布,明确承(协)办人员、办理时限、督办人员,分管领导,极大地增强了干部职工的责任心,提高了工作效率。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制,开展警示教育,率先在全市开展并严格执行签审会审制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透明,目前无违法犯罪和违法批地批矿行为发生,促进了廉洁从政。为10个基层所配备了电脑、打印机、数码相机、公务用车等设备,筹集160万元建设碧安所,基层所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通过努力,被省国土资源厅表彰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先进集体;局党支部被县直机关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5名党员分别被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党建工作在全市机关党建工作会上做了经验交流,并被确定为参观点之一;综合目标考核档次从的第三等跃居第二等;2010年被省国土资源厅表彰为抗旱救灾地下找水突击行动先进单位并有一名同志被表彰为先进个人。根据2010年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问卷调查,社会各界对我局工作的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99%。

二、困难和问题

以来,我局围绕理思路、建制度、抓规范、打基础、求发展的工作要求,认真落实各项工作目标,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逐步形成了思想统一认识高、行为规范工作进的良好格局,但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也与之并存。

(一)人少事多经费紧,学习不够难适应。据统计,今年来仅局机关窗口办文中心每月接收的各类需办理的业务就达130余件,加之我县建设项目多、时间要求紧、征地任务重,国土资源交易活动频繁。而我局各类员额编制只有71名,每106.3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只有1名管理人员,既要肩负保护资源,又要保障发展的重任更显心有余而力不足。加之国土资源新老政策多、变化发展快,而我局创新人才少,工学矛盾突出,工作压力比较大。特别是 “上管帽子,下管票子”管理体制和我县又是不是贫困县的“贫困县”的实际,从而导致经费、编制等难以适应发展的需求,影响了工作。

(二)规范管理要求严,保障供给难度大。地方要建设要发展,势必占用大量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