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经济技术工作“四个专题”调研情况汇报

调研报告范文 发布时间:2010/9/30

工会经济技术工作“四个专题”调研情况汇报

动员组织职工为海西建设立新功

——关于“四个专题”调研情况汇报

省委在提出的“四个调研专题”对我们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同样适用,对打开工作新局面有很强的针对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也有后劲问题,有提高服务质量、更好地服务基层问题,有增强活动的生机与活力、提高活动的实效问题。这些年,我们在不断探索实践,不断增强和提高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后劲、服务质量、活力、实效。

按照省委的四个专题的内容,我们将近年来工会经济技术工作作一个简要汇报。

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国家和我省“十一五”规划,以“四个重在”为指导,结合福建省中心工作,围绕提高职工综合素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主动站在海西建设的前列,深入开展“当好主力军、海西立新功”系列活动。

一、在增强发展后劲方面

主要是实施了职工素质工程。表现在:

一是职工技能培训机制逐步完善。以岗位练兵、技术培训、技能竞赛、技能鉴定、创争活动、名师带徒等活动为载体,引导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全面提升职工的综合素质水平。

二是创造学普及进一步推广。我们通过传授“创造学知识”,为培养一批创造学师资队伍,培养一批技术发明骨干打下基础。还指导他们结合生产经营、企业管理的实际,开展技术创新、发明创造活动,做到学用结合。漳州市的特种工培训有10多个工种,一年举办100多期,质量高、信誉好,企业满意、职工欢迎。我们在全国逐步推广厦门市职工技协创新的“职工创新协作体验式培训”,全国各兄弟省市工会经济部、技协办和疗休养院所、部分企业,纷纷来电咨询要求参加师资培训。

三是技能比赛示范效应逐步凸显。联合省劳动保障厅等6个厅局共同举办第三届全省职工职业技能竞赛,竞赛坚持“上不拨款、下不收费、市场运作、公平公正”的原则,充分利用政府资源、社会资源,每年全省平均举办300多场次各级各类竞赛,去年省级竞赛工种达33个,共有300多万名职工参与竞赛活动,还选拔了一批选手参加车工、铣工、钳工、焊工、数控车工、数控铣工、电子商务师、砌筑工、钢筋工等全国性赛事。今年将办全省职工技能运动会和首届网络技能运动会。

二、在提高服务质量方面

这方面主要是为职工发明人服务,帮助他们的项目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去年省总工会首次举办6·18“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共征集职工创新项目700多项,展出海峡两岸职工创新项目200多项(其中台湾项目45项),成功对接签约29项、总合同金额3.5亿元人民币。6·18后,各级工会畅通渠道、建立平台、完善机制,做好项目的跟踪服务、申报立项和宣传推介工作,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促使成果转化。各市总工会正在把有市场前景、符合条件的项目排队,争取省政府的项目资金扶持。截止目前,共有8个项目获政府100多万元项目资金扶持。今年6·18各级工会报送项目733个,650个项目编进《项目册》,140多个项目参加展览。我们加大项目对接合作力度,目前已有35个职工发明项目达成对接合作协议,同时正在积极帮助台湾、香港项目寻找与我省企业的合作机会。我们还选送78个项目参加第十六届中国发明展,获得14金、15银、27铜的好成绩。福州市政府还给予金奖项目每项一万元的奖励。

除了充分利用6·18项目成果交易会,我们还建立职工技术交流平台和职工技能人才、技术项目资源库;积极参加全国发明展,组织劳模专家顾问团推介会等平台,建立职工科技成果和发明创造转化的服务网络,展示、推介职工优秀创新成果,促进技术成果转化。

这几年,经济部每年都有1、2篇调研报告,每天都通过“劳动·创造”网站贴发信息,对基层工会和企业开展经济技术创新活动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

三、在增强活动的生机与活力方面

一是抓重点、抓特色。工会在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大盘子里,“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各设区市工会首先是结合本地实际,深刻认识自身的地域优势和产业特点,开展活动提出的口号既要结合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战略目标和重点工作,又要有广大职工喜闻乐见的载体,这样活动才会有浓郁的地方特色、鲜明的时代特征、突出的工会特点,从而融入到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大潮中。具体到每一个阶段,工会要知道党政的重点工作,那工会也要围绕这个重点开展活动,比如各地把“两个基地”(厦门)、“三大主导产业”(泉州)、“四个中心”(厦门)、“五大基地”(泉州)、“六个重点产业”(福州)等结合起来,比如三明把清洁生产试点城市结合起来,莆田把节水试点城市结合起来。其次是充分用足用好社会资源,来发展工会事业,壮大工会力量,扩大工会影响。第三是统一部署,协同作战。许多重点工作都是互相交叉、互相渗透,如劳动竞赛和提高职工素质、班组建设和提高职工素质等。

二是抓典型、抓示范。各级工会把技能竞赛、创争活动、重点工程立功竞赛、非公企业经济技术创新、“建设节约型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活动、职工创新成果评选等活动做大做强,造成声势,形成福建省委书记卢展工同志所说的“墨渍”和“虹吸”效应,使之示范性更好、影响力更大、辐射力更强,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从而形成化学反应、乘数效应,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各级工会在党委的领导下,争取行政的支持,把群众性的活动与行政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是抓学习、抓调研。只有加强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自如地应对新的局面,拿出新的举措。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创新之源,是做好经济技术工作的基本功。我们通过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树立先进、总结典型,发挥各类典型的示范、引路作用。真正扎下去、沉下去,尽可能深入到生产一线中,倾听职工群众呼声,反映职工群众意愿,集中职工群众智慧,使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实际和职工群众的要求。

在活动的方式方法上,当前各单位开展的劳动竞赛大致分为集体和个人、综合和单项、长距离和短距离等三种形式及合同式、招标式、攻关式、达标式、夺魁式等多种类型。各级工会在组织竞赛时,要从求实效的角度,根据需要,长短结合、大小结合、动静结合、纵横结合,灵活运用,才能使劳动竞赛呈现出一派繁花似锦、生机勃勃的崭新局面。

在方式方法上,一是周期要尽量短,市场经济的风云是变幻无常的,竞赛就要适应这个变化,变长周期为短周期,变长线为短线;二是要选准主攻方向,要从“四面撒网”变成抓“牛鼻子”,改变劳动竞赛这个“火车头”拖着几十节车厢在企业跑的现象,“减肥”轻装上阵;三是要低重心,把竞赛经费的管理权、会员会费的使用权、竞赛决策奖励权下放到三四级工会。这种新方法,有利于企业落实奖励资金,有利于做到竞赛的考核和奖励及时到位。

近年的劳动竞赛的方式方法是长赛不断线,短赛攻关键,年年有新招。长赛不断线,就是要把系列竞赛与短而快的竞赛融为一个整体,以群众性为前提,使竞赛具有广泛性。所谓群众性是指那些能被广大职工群众所接受的能够吸引职工踊跃参加的竞赛内容和形式。短赛攻关键,就是从实际出发,以灵活性方法,科技人员与生产工人联手,针对企业质量、品种问题,在主生产车间和关键岗位开展项目攻关赛。年年有新招,就是要随着经济结构和产品结构的调整,以科学性为保证,实现劳动竞赛转轨变型。

围绕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各级工会不断适应企业所有制形式、组织形式、经营方式、用工方式、分配方式等多样化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继续探索新思路和新方法,创新载体,开展灵活多样、各具特色的活动,从而进一步增强活动的感召力和推动力。
四、在提高活动的实效方面

据不完全统计,每一年,全省有263万名职工参加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其中有146万名职工参加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有0多万人次参加了各级工会举办各类培训班。涌现了职工创新示范岗401个,创新能手969人,有1.6万名职工参与创造学知识培训普及,有6.5万件合理化建议投入实施,创经济效益20.1亿元。

一是推动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向非公有制企业、向新兴产业和事业单位发展。我们通过指导制订创新活动实施方案和内部激励机制,提高职工通过技术创新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的能力,推动了非公企业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继续向纵深推进。在福州市召开了一场“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现场经验交流会”,推广了30家典型经验。福州市总工会还编发了《发展之光——福州市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实例》。

二是“功臣杯”立功竞赛活动逐步推进。动员项目参建单位、业主单位,继续在全省重点项目中大力推进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功臣杯”劳动竞赛活动。各级工会提前介入预备重点项目,扩大前期参与力度,加强中期管理力度,强化后期评选表彰力度。

三是学习型班组、节约型班组创建力度逐步加大。广泛开展班组活动,推动非公企业的经济技术创新活动的全面展开。在全省班组中推广“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块煤、一寸材、一张纸”等节能降耗活动,推进班组的成本管理、质量管理、现场管理和经济核算,建立健全班组民主管理、班务公开等群众性监督制度,让职工在“创建学习型、节约型班组”的氛围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四是“建设节约型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活动逐步推广。在联合省经贸委等8家单位共同开展“建设节约型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活动的基础上,选择了50家试点企业作为联系点,帮助总结经验,典型示范引路,推动企业构建“资源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和“企业、员工、社会和谐发展”的企业发展战略,为我省建设资源节约型的省份贡献了一份力量。

五是职工技协服务企业服务职工的网络逐步形成。充分发挥职工技协在人才、网络、技术方面的优势,建立了职工技能培训基地和创业培训示范点。

六是为劳模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的机制进一步健全。建立健全为劳模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的机制。进一步完善劳模的困难补助、体检和疗休养、进修等劳模管理服务三项制度。积极争取省政府对劳模的关爱,提高了全国、省劳模的退休荣誉津贴(全国、省劳模津贴每月分别提高50元)。做好全国劳模的“三金”和省级劳模的困难补助金发放工作。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企业自主创新仍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