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乡镇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范文 发布时间:2013/6/29
欠发达地区乡镇基层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镇是全省100个贫困乡镇之一,位于县北面,距县城40公里,总面积205平方公里,有7村1社区65个组,9400多户,总人口3.8万人。有2个总支,14个党支部,224个党小组,党员774名,其中农村党员622名。近几年来,该镇党委按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全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也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通过采取听、看、查、访、谈等多种形式,对该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一、存在的问题
1、农村基层班子建设问题。一是基层班子自身素质需要提高。针对农民群众普遍感到“钱越来越难挣”,对如何发家致富迷茫发愁。他们渴求致富信息和技术,渴求找到一条好路子,渴求为他们提供有效服务。因此对基层领导班子提出了更高的希望和要求。二是该镇党政班子缺编,镇党政班子应有13位。党政领导实有11名,差2名领导。工作量就加重在其它领导身上,造成一个副书记顶三个副书记用。工作量加大,人的精力有限难免给工作的开展带来不便。三是村级班子建设标准降低。该镇干部职工有72人,研究生1人,本科文化7人,专科文化18名,中专文化29名,高中文化11名,初中6人。任村支部书记的公务员和党的机关工作者有6名。民选干部有41名,中专文化有1名,高中文化有7名,初中文化有33名。民选干部学历层次低,政策理论水平低,导致村级班子水平参差不齐。
2、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问题。一是基层干部队伍素质偏低的现状,突出表现:观念陈旧、思想保守,市场经济意识淡薄,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村干部普遍缺乏紧迫感和压力感。二是村级后备干部不足,教育、管理松散,经常使班子配备面临“两难”境地。受传统思想、宗族观念和既得利益影响,在职班子对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变得被动和消极。同时,由于工作指导上的缺陷,导致农村后备干部选拔不规范、管理不到位,使有些村级班子经常出现“不调整不行、调整无合适人选”的问题。三是随着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加快,转变工作方式和领导方法变得日益迫切。部分基层干部在对待老办法、新办法的态度上,更加倾向、留恋计划经济时代“行政命令”的老办法,认为“简单、实用、省劲、无风险”,而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示范引导、说服教育”的新办法,认为“复杂、乏力、费时、不讨好”。“老办法不能用、硬办法不让用、新办法不会用”成为不少基层干部的借口。四是收益与付出的反差,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村级干部管理难度。村级干部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人员多、分布广、变动频繁、构成复杂,因而给干部管理带来不少问题。当前尤其以“工作任务比较重、工作难度比较强、工资待遇比较低”最为突出。对该镇干部队伍状况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各村、社区干部中,二分之一干部工作积极性高,但对于离职后的待遇有顾虑;四分之一干部对待工作没有激情,处于被动应付;四分之一干部不安心工作,有流失倾向。影响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主要因素有:心理压力增大,工作负担过重,导致工作缺乏积极性。农村工作负担重,临时任务又多,工作量大,工作时间大大超时,上班时间完成不了的工作,还得带回家里加班,中心工作任务重、责任大,使得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同时,民选干部待遇、报酬低,严重制约了工作积极性。该镇有2个村(社区)民选干部选村支部书记,报酬为500元/月,其余主任、副主任、委员报酬均在200元/月以下。同样的工作,却得到不同的经济待遇,心理的不平衡给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被动。该镇
41
名民选干部年平均报酬为3300元,但工作量和辛苦程度比国家干部要多。另外村干部的政治待遇不高。过去能力强的村干部可以安排进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化,这行路行不通了。有的产生一种“到顶”思想,认为干得再好,当上支部书记或主任就不错了,觉得没前途。
3、党员队伍建设问题。一是党员平均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在农村党员中,55岁以上党员的比例达到了38.8%。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的占61.7%,依然是农村党员队伍的主体。青年党员、尤其是高素质青年党员比较少。有的老党员心有余而力不足,更多地当起了“举手党员”。这种状况影响了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发挥。二是党员管理工作不适应新形势。表现在观念不适应,对新形势、新矛盾、新问题缺乏足够的理论和思想准备,管理粗放,忽视党建中难点问题的研究,创新意识不足。三是思想政治工作相对薄弱。重视经济发展、轻视思想政治工作在一些基层党组织中依然存在。一些村党支部书记谈经济发展思路清晰,头头是道;一说到党的建设就支支吾吾,让人不知所云。个别党支部把思想政治工作当成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表面文章,抓不抓无所谓。面对党员思想上出现的问题,基层党员干部主动谈心的少、听之任之的多,个别教育的少、普遍教育的多。党员在一些涉及到村级发展的重大问题上,不能与支部同心同德,共谋发展。四是民主评议工作流于形式,对不合格党员处置不力。个别基层党组织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不能正常开展,往往是轻描淡写的自我批评多,诚心诚意的相互批评少。特别是在评议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对不合格党员的认定缺乏统一的标准,把纪律处分等同于组织处理,没有违法乱纪就认为是合格党员,标准过宽,使一些本来不合格的党员得不到处理。不合格党员长期滞留在党内,不但侵害了党的健康肌体,而且对那些合格党员、优秀党员发挥模范作用的积极性也是一种打击。
4、农村党支部的领导问题。一是党支部实施有效领导缺少必要的“抓手”。村党支部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富民政策,使群众得到实惠的同时,对少数政策、大局观念不强,不愿接受领导、不愿履行义务的群众,没有切实有效的管理措施;对极个别无理取闹的“村霸”,村支部更是顾虑重重,有的不敢管不敢问,有的委曲求全,避而远之,有的只有依靠公、检、法部门依法集中教育打击,工作起来力不从心。因此,在人、财、物等各方面难以制约的情况下,对农村工作实施有效领导显得比较脆弱。二是集体经济薄弱,难以提供到位的服务。实践证明,集体收入多的村,就能够为村里多办一些公益事业,为群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党支部就有凝聚力和号召力。据统计,该镇村集体年收入只有几千元,而且多是靠果园、土地、四荒承包,增加集体收入的渠道很窄,严重制约了党支部职能作用的发挥。三部分村“两委”关系不协调,影响了党支部领导地位的巩固。
5、财政困难,严重制约党委“龙头”作用的发挥。镇财政困难,牵扯了党政主要领导大量精力。财政切块管理之后,乡镇财政的调控功能明显减弱,可用财力严重不足,党委、政府面临“还旧帐、干新事、保饭碗”三大难题。该镇属全省100个贫困乡镇之一,人多地少,经济基础薄弱,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农民群众素质低。这些因素严重制约党委“龙头”作用的发挥。
二、建议
1、经济发展是主题。在抓发展问题上,基层党组织要着力解决好两个问题。一是认识问题,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是严重制约镇摆脱贫困的瓶颈。要解决和改善这一状况,是镇摆脱贫困的捷径。为此,镇党委务必切实抓住扶贫机遇,用好这一机遇,加快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镇党委要以脱贫为己任的目标不放松,把党员、干部、群众等一切技术培训,思想教育等都要围绕抓住机遇,发展这一个大前提展开。二是思路问题,即发展经济要有正确的思路,思路决定着出路。(1)看住市场抓产业结构调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力争把品种调优、规模调大、层次调高,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路子。(2)用好优势育特色。发展农村经济各村有各村的实际,要结合各地实际,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特的地方特色。(3)增强科技后劲。坚持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引进农业专家型人才,同时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加大乡土人才和农村能人的培训力度,采取科技人员挂产业、挂村等形式,为科技人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走科技兴农的道路。(4)富群众的同时富集体。在鼓励、带领群众致富的同时,基层党组织必须考虑和抓好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只有集体有了积累,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才真正有基础,也才能真正落到实处。(5)采取依法清欠和盘活资源资产的办法,如对土地二轮承包时收回的农转非地进行认真清理,规范转承包关系,逐步壮大村级积累。
2、领导班子建设是关键。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能不能抓好,关键在领导班子。作为县委,要尽快配齐乡镇领导职数,按照《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规定,明晰乡镇党委、村“两委”之间的职责权限,使他们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乡镇要把抓班子、带队伍作为第一职责,切实解决好基层干部队难选、难当、难留的“三难”问题。一是健全选拔机制,解决好农村基层干部“难选”问题。在基层干部的选拔任用上要大胆进行改革,通过全面推行“两推一选”和“海选”的办法,选拔懂经营、善管理、能带领一方群众共同致富的人进村级班子。要健全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机制,坚持继续选拔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到村工作和有目的地引导回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和长期在外打工回乡的人在农村创办领办经济实体,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为村的干部储备人才。二是完善教育培训机制,解决好农村基层干部“难当”的问题。农村基层干部难当,有客观环境的原因,要通过理顺关系、发展经济来逐步加以解决。同时,也有主观因素的原因,那就是针对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干部自身思想政治素质、能力水平难以与新形势相适应,存在“本领恐慌”问题。切实帮助基层干部更新观念、增强致富本领。要加大典型的培植力度,选树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村级干部典型,用身边典型现身说法,发挥示范、辐射、教育、带动作用。要加强经常性的思想作风建设,强化基层干部的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三是建立激励约束机制,解决好农村基层干部的“难留”问题。建立科学、合理、配套的村级干部管理制度,促进农村工作规范化。要探索与村干部任务轻重、政绩大小,工作难易等紧密联系的配套管理制度,推行任期目标管理,做到绩效挂钩,严格奖惩。四是正确处理好村“两委”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