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协关于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

调研报告范文 发布时间:2010/10/27

县政协关于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县农村劳动力

转移情况的调查报告

近日,县政协组织部分委员,在副主席赵义峰的带领下,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办公室领导的陪同下,深入到塔子城镇、江桥镇、胜利乡及县农广校、职教中心等地,对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逐步加快,规模不断扩大,劳务经济对整个农村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大。截止六月末,全县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60220人,其中转移到第二产业的32392人,占累计转移总数的54%;转移到第三产业的27828人,占累计转移总数的46%。转移至省外30946人,占累计转移总数的51%;有组织转移28423人,占累计转移总数的47%。实现转移收入11472万元。今年新转移农村劳动力7172人,其中第二产业3075人,第三产业3447人;转移至省外3719人,有组织转移2765人。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认识明确,领导重视。一是思想上高度重视。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劳动力转移是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是一个不断延伸的产业链,能刺激和带动农村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列入全县六项重点工作之一,切实加强领导,制定出台了《泰来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专题推进方案》、《泰来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性文件,在全县上下形成了“抓劳转、谋发展”的新局面。二是组织领导和信息服务体系比较健全。各乡镇都成立了领导小组,村也都设立了相应的机构和办事人员,形成了县、乡、村三级配套联动的组织领导体系。同时,部分乡镇能够逐村逐户普查摸底,对全乡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和求职愿望进行了普查,建立了个人档案,摸清了劳动力资源底子,为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三是重点推进了劳动力转移模式化乡镇建设工作。6月9日,在塔子城镇召开了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现场会议,系统地、科学地规范了劳转工作各个步骤和环节,形成了劳转工作系统化、科学化的运作模式。

(二)健全机制,强化服务。一是各部门形成了联合推动的机制。各部门都能把劳转工作切实抓到手上,落实到工作之中。县妇联、团县委充分发挥了联系界别的优势,积极组织、引导妇女、青少年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几年来,县妇联共转移农村劳动力825人,团县委共转移农村劳动力800余人,有力地推进了我县的劳动力转移工作。二是强化了劳务输出后的管理服务机制。我县十分注意做好外出务工人员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切实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办公室积极与用工单位联系,协助用工单位妥善处理外出务工人员的管理教育、劳务纠纷、回流辞退等各种问题,帮助广大务工人员排忧解难,达到了用工单位、劳务人员及其家属“三满意”。有些乡镇还建立了定期走访制度,每年都多次到劳务输出人员相对集中的村屯进行走访,看望务工人员家属,征求他们的意见。三是建立了备案服务机制。各乡镇、村都把摸清劳动力人数做为实现劳转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江桥镇呼勒村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健全的服务登记体系,全村的劳动力、富余劳动力全部登记在册,而且注明了哪些是可转移的,哪些是已转移的,使抓劳转工作达到了有的放矢。

(三)开展培训,提高能力。为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和整体素质,我县积极发挥了农广校、职教中心及社会办学资源的作用,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工作。一是积极探索培训的方式和方法。县农广校和职教中心积极面向外埠和当地市场,开展了以便民为主,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县职教中心实行了与用工企业联合办学的方式,开设了电工电子、餐饮服务、焊接、保安、计算机、财会等专业,做到了有教师、有教材、有教室、有实训;县农广校坚持引导性培训广泛搞、职业技能培训订单搞的原则,采取“请过来,走下去”和中心城镇集中培训等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全面推进了农民工培训工作。二是把培训与就业挂钩。建立起学习、考核、发证、上岗等一系列管理机制。培训学校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大胆进行教学改革,与多家用工企业签订用工培训协议,探索“适应市场、依靠社会、服务经济、联合办学、开拓发展”的办学路子,确保了他们“出得去、用得上、留得住”。

(四)内外结合,培养基地。一是实现就地转移。几年来,我县加强了招商引资和工业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加工制造业,兴办了一批劳动相对密集的企业。东响玻璃纤维公司与江桥镇及周边地区积极合作,共转移农村劳动力228人。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县的商贸流通、餐饮等服务业发展较快,实现了部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二是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外埠基地。县劳转部门积极与外地进行广泛的联系,通过考察等有利契机,经过有效沟通,已建立大连、青岛、北京、广东、天津、烟台、沈阳、哈尔滨、大庆等50处劳务输出基地和输出点,为农村劳动力外出提供了充足而广阔的就业空间。

(五)树立典型,增收致富。一是打造了一批抓劳转工作的骨干队伍。县劳转办自成立以来,克服了人手少,任务重的困难,他们不辞辛苦,逐村宣传、引导、提供信息,保证了我县富余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工作的顺利开展。县农广校、职教中心也从提高教师的能力入手,狠抓了教师队伍建设,他们针对教育培训的对象和内容,确立了灵活多样、面向农民、宜于农民的教学模式,建立了一支适应于向农民教学的师资队伍。二是培养了一批输出的典型。劳务经济已成为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相继涌现了一批劳务输出的典型。胜利乡三合村农民陈立坤于1998年起开始到大连务工,目前已创办坤宇车轴机床厂,拥有固定资产120万元,通过他的牵线搭桥,共带出本乡、本村富余劳动力132人。通过他的拉动全村已有80%的农户已脱贫致富。江桥镇胡勒村村民李宝权通过在大连打工几年,不仅还清了所欠的4、5万元借款,还通过关系将儿子送到新加坡打工,每年能寄回5万元。和平镇和平村村民张喜经过几年的拼搏,在广东东莞开了一家年效益在75万元左右的东北风味饺子馆,他自己富了,没有忘记众乡亲,这些年来由他带出去的89个在东莞打工的人,每人每年平均都能挣到8000元钱,其中张宝在他的资助下开了一家餐馆,年效益在30万元左右。三是形成了一批依托优势促劳转的典型。克利镇曙光村依托与韩国联系密切的优势,全村农民都纷纷到韩国打工。据统计,全村已转移劳动力725人,占全村劳动力总数的83.8%,转移年收入达1300万元,人均收入近万元。随着东响玻纤、翔宇玻纤落户我县,也带动了周边村屯的劳动力转移工作,实现了大批农民工向非农产业的转移。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与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认识不足,观念陈旧,严重影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步伐。有些乡镇还没有认识到劳转工作的重要性,没有纳入工作日程,只是为了完成任务抓劳转,没有真正地去抓,完成的任务数有很大水份。农民的就业观念比较陈旧,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粮价的上涨,出现了新一轮的土地热,有的农民虽然已经转移到二三产业,却把土地作为退路,作为一种就业和生活的保障手段;有的把承包的土地当作一份福利,“脚踩两只船”,既从事非农产业,又经营农业,这虽然增加了抗御风险的能力,却抑制了土地的流转和集中,而且还影响了用工企业的正常生产。还有的农民对土地有着浓厚的眷恋心理,宁肯在家受穷也不愿轻易离开土地。这些观念都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很难适应非农产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一是农民技能培训力量薄弱,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当前,劳动力市场正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术技能型转变,低素质劳动力就业的难度增大。但从当前情况看,对农民的素质教育普遍重视不够,特别是缺少时间短、见效快的务工技能培训,培训机制不健全,培训专业不足,培训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二是目前仍有相当数量劳动年龄内的剩余劳动力无业可从,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依然滞留在土地上,并且由于素质较低,所能选择的就业机会十分有限,若有机会也只能主要转向非农行业的苦、脏、累等岗位从事简单劳动,这样不仅限制了农村劳动力的深层次转移,还降低了转移的巩固率。三是资金投入不足。农广校、职教中心等培训机构资金缺乏,实训设备短缺、师资力量薄弱、基础设施不完善。一些专业课教师都是“半路出家”,严重缺少“双师型”教师,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急需的高级技工人才,我县缺乏相应的师资力量和培训设施。

(三)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管理和扶持力度不够。一是对外开拓劳务基地、搜集用工信息的力度不够大,上下内外有机结合的联动机制不健全,由此而出现了劳动力转移信息不畅、工作脱节、有组织劳务输出比例低的局面,影响了农村劳动力劳务收入的提高、权益的维护和输出的稳定性。二是有组织转移仅占累计转移总数的48%,多数还是靠投亲靠友外出打工的,缺少对农村劳动力的规划和调节。三是劳动力转移工作宣传不够,在帮助农民消除思想障碍、增强就业意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等方面,还没有形成浓厚的舆论氛围。

三、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要切实增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根本措施,也是切合我县县情的现实选择。我县单纯依靠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十分有限,只有减少农民数量,实现富余劳动力充分就业,才能富裕农民。同时还要看到,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我们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战略范畴,要像抓农业结构调整一样,千方百计地组织劳务输出,实现农民增收的新突破。要把统筹城乡就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