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村级干部保障激励机制的调查报告

调研报告范文 发布时间:2010/11/4

建立村级干部保障激励机制的调查报告

建立村级干部保障激励机制的调查报告

在建党85周年之际,商城县余集镇对在农村党支部书记岗位工作20年以上的11名同志予以隆重表彰,为他们披红挂彩、颁发荣誉证书、发放生活补贴,并将先进事迹编辑成书在全镇范围内进行宣传。余集镇的这一举措,开创了该县村级干部老有所为、老有所养的先例,为今后解决村级干部的生活保障、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引起了广大村级干部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
一、原因和背景
余集镇对在农村党支部书记岗位工作20年以上的同志予以精神奖励和物质补贴,是该镇党委、政府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实效的充分体现。
一是稳定在职农村干部队伍、激发他们干事创业工作热情的需要。余集镇位于商城县西南部,地处两省三县七乡结合部,全镇总面积89.37平方千米,总人口45663人,辖24个行政村,2个街道居委会。现有在职村干部91人,各村平均3至4人。由于地处山区,又受到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没有大型的厂矿和企业作支撑,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每年县、乡财政对各村转移支付的2.5万元,在扣除办公经费等必要的开支以后,作为工资报酬能落实到每个村干部身上的为数不多。在职村干部的经济和政治待遇较低。农村税费改革后,各村普遍存在着人手少、工作重、债务缠身、经济压力大等诸多问题,一部分村干部思想上产生了不稳定情绪,认为村干部当不当无所谓,干不干都一样;相当一部分揣着“等一等、看一看”的矛盾思想而观望,人心不稳,人心思走。个别村支书甚至摞挑子、卸担子。另外,出于种种原因,大部分村干部的家属和亲友对村级工作缺乏必要的理解和支持,极大地挫伤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削弱了村级干部队伍力量。因此,如何稳定村级干部队伍并发挥这支队伍的作用,是乡镇党委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是进一步发挥卸任村干部作用、树立正确导向的需要。余集镇表彰的11位老同志,在村支部书记岗位的工作时间都在20年以上,有的还长达34年,其中有5人至今仍担任着村支部书记职务。有的卸任村支书经历了人民公社以来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重大变革,但他们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领导,紧跟党走,表现出了一名老党员对党的事业的无限热爱和忠诚。在职期间,他们勤勤恳恳,躬身自勉,无私奉献,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离职以后,他们继续关心党的事业,关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动对年轻的村干部进行“传、帮、带”。但是,因主、客观条件所限,上级对他们离职后生活补助、建立老有所养的保障机制方面没有明确政策,这让他们——特别是一部分年老体弱、积劳成疾、生活困难的老支部书记产生了失落感和无奈感。个别离任的村干部,因为现实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没有及时得到党组织的关心和帮助而心灰意冷,产生了“人走茶凉”的错觉,并伴有牢骚情绪。他们迫切要求得到党组织的肯定,给他们任职多年一个明确的说法。因此,对于这些为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贡献的老支书,人民不应忘记他们,党和政府更不能忘记他们;特别是对那些长年奋战在农村建设第一线,现在生活困难的老支部书记,我们更不能漠不关心,视而不见。
三是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涉及到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离不开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广大村级干部的引导和示范,需要农村基层党组织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进行长期的努力才能实现。农村基层党组织处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第一线,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导力量。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就需要把村级组织建设成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配齐配强善谋事、会干事、想干事、能干事的村干部,尤其要选准配强一个一心为民、能带领群众致富的优秀党支部书记。
二、做法和措施
1、精心制定方案。一是广泛调研,吃透情况,掌握了现任和离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基本情况,包括数量和任职年限。二是召开了不同类型的座谈会,充分讨论,集思广益。三是缜密思考,多方征求意见,多次召开党委会,研究和讨论方案;镇主要负责人多次向县委有关部门作专题汇报,主持召开村干部座谈会,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经过反复酝酿,形成了科学周密、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
2、严格操作程序。一是公布入选条件。凡在村支部书记岗位工作时间在20年以上的同志,无论是在职或离任,均可参与。二是对符合条件的人选进行核实。镇党委成立资格审查领导小组,通过查阅档案资料、实地调查走访、与群众座谈等方式,核准候选人的身份、年龄、任支部书记年限。三是公示。镇党委把符合条件要求的村支部书记在全镇范围内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经过严格评审,有11名原任、现任村支部书记符合表彰条件。
3、建立长效机制。为防止“一阵风”和“雨过地皮湿”,镇党委专门下发文件,把村级干部保障激励机制作为一项长期措施固定下来。决定从7月起,对凡是在农村党支部书记岗位工作满20年的同志,届时都将颁发荣誉证书予以表彰,并由镇财政出资,为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贴50元。镇党委同时还要求,各村街党支部要采取一切措施,尽力做好老同志的老有所为和老有所养工作。
4、隆重表彰,广泛宣传。镇党委借庆祝建党85周年之机召开隆重的纪念表彰大会,为受表彰的11名老支部书记披红挂彩,颁发纪念品。表彰大会上,镇党委还专门邀请了县委组织部、县委老干部局的同志参加并作重要讲话。会后,镇党政领导与受表彰人员合影留念。同时,镇党委组织力量,对11位老同志的先进事迹进行挖掘整理,汇编成《堡垒%268226;旗手》一书在全镇范围内进行广泛宣传介绍。如书中以《勤勤恳恳,为民谋富》为题,反映了原西湾村党支部书记张宗银,在任支部书记的24年里,团结和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开展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积极发展民营经济;以《做自己该做的事》为题,记述了仍在职的迎水村党支部书记余甫成,把带领群众致富当作自己的首要职责,组织全村群众养牛、养羊、承包经营山林,使该村成为了养牛专业村和全县最好的绿化村。对11名老支部书记先进事迹的广泛宣传,为广大村级干部和群众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三、初步成效和意义
一是干部群众思想触动较大。无论是受表彰的老支部书记还是一般的村干部,对镇党委的做法都给予热烈地响应和积极地支持。现年70岁、曾任何冲村支部书记长达34年的皮明芳认为:钱不在于多少,在于党委和政府心里装着我们。虽然我们离职了,但是我们心里很坦然,因为党委和政府没有忘记我们。我将尽力做好年轻干部的“传、帮、带”工作,不忘初心里不安。任职32年的余集街现任支部书记杨厚超认为:人在名利上应该淡泊,个人再苦再累,只要有党组织的肯定那就足够了;每月50元的生活补贴不是很多,但是意义很大,它让我时时想起我的入党誓词。东门街居委会主任雷炳强认为:建立村级干部老有所为、老有所养的保障激励机制,对于在职村干部是一个很大的震动,它让我们在工作上不能“混”,“混”就上对不起镇党委,下对不起群众。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丁达开认为:推行这项机制,对村干部有很好的激励作用,虽然实行的时间很短,但是目前村级干部队伍的思想稳定,积极性高,镇、村两级的各项工作开展得十分顺利。
二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认识加深。原雷冲村支部书记詹绍祥说:担任村支部书记20年,我工作上很累,生活上很苦,思想上有负担;但是现在一想,我很满足,因为组织上没有忘记我,我的心没白操、急没白着、骂没白挨;表彰那天,我上台又领匾又戴花,乡亲们在台下都说我干得值,都为我高兴。村干部余启宏说:表彰老支书,实际上就是激励我们年轻人;我到村里工作虽然只有3年,但是我不想“熬”到20年,我要“干”到20年,到时候披个红,戴个花,为乡亲们争荣誉。镇党委委员岳克峰说:余启宏的看法很具有普遍性,镇党委为所有的村干部做了一件好事、实事,现在全镇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非常高;原来农村工作中的诸多矛盾正在逐步化解,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正在解除,余集镇将迎来一个较快的发展机遇期。
三是基层干群关系进一步和谐。建立村级干部老有所为、老有所养的保障激励机制,使各村党组织和村干部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动力。干部的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工作动力进一步增大,工作思路进一步明晰,为群众办好事、干实事的责任心进一步增强。广大村干部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把群众的小事当大事,尽心尽力,任劳任怨,表现出了基层党员干部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四、启示和建议
余集镇做出的此项举措,对于如何进一步建立健全全县村级干部保障激励机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建机制,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推广余集镇的经验做法,建立全县范围内的村级干部保障激励机制,扩大保障和激励范围,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村级干部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建议建立县级财政和县级党费适当支持、乡镇财政为主的保障供给机制,将村级干部的保障激励范围扩大至任职20年以上的村委会主任或村“两委”副职干部。
2、抓培训,提高村干部的基本素质。坚持新任村干部岗前培训、在职村干部和村级后备干部定期学习培训及学历达标培训制度。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由县、乡两级每年分期、分批对村干部进行政治理论和实用技术培训,进一步增强村干部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
3、解顾虑,提高村干部的政治和经济待遇。坚持既用事业留人、也用待遇留人的原则,适当提高村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制定激励措施,让政绩突出的村党支部书记享受副科级待遇。参照企事业单位做法,为村干部购买养老保险,解除后顾之忧。对先进村级党组织和优秀村干部进行表彰奖励,推荐优秀村干部担任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定期开展走访慰问,让村干部在生活上稳定、政治上光荣、工作上安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