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政经营如何适应市场的需要
邮政经营如何适应市场的需要
关于邮政经营如何适应市场要求的思考
河南省郑州市邮政局郭用福
市场经济的建立,已经把邮政全面推向市场。怎样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站稳脚跟,立于不败之地,是我们需要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就邮政经营如何适应市场要求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以市场为导向,转变经营观念
邮政企业要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充分了解自身条件和内外部环境变化,树立适应自身的发展观念。首先,要树立市场观念。在市场化条件下,邮政不仅是公益性企业,更是商用性企业,在市场化的商流、物流、信息流中肩负着社会代理商的重任。邮政这种商业性的市场定位,决定了它商业化运营的必然走向。因此,邮政同样是市场竞争中的主体,它同样面临着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消费者的好恶取舍。邮政企业被推向市场,我们经营工作者的任务就是研究开发市场、拓宽市场和占领市场,在浩瀚的市场经济中捕捉商机,寻求发展。其次,要树立竞争观念。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邮政面临全方位的竞争。这种竞争既有国内的竞争,又有全球经济一体化引发的国际竞争;既有官方的竞争,又有民间的竞争。邮政市场份额越来越小。纵观邮政业务,不论传统业务,还是新型业务,无不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就连《邮政法》规定由邮政部门专营的信函业务,一些非邮政的速递公司也在变相经营,邮政的专营权已是名存实亡,而且现实的竞争还会越来越残酷。但是,我们相当一部分职工并未认识到这场竞争的残酷与无情,还处在自我陶醉状态,认为邮政目前效益不错,即使服务中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事情,也不致于砸了饭碗。试想,我们的竞争对手提供的服务,时限比邮政快,手段比邮政新,经营比邮政活,态度比邮政好,用户都上了别人的门,邮政还怎么生存发展?所以,当务之急是使全体职工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和竞争观念,把市场竞争这根弦绷得紧紧的,不能有丝毫的松弛。再象过去那样慢条斯理,板起面孔等客上门,中国邮政就不只是萎缩的问题,而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操起手来卡自己的脖子。邮政永远存在,但不一定是我们干!第三,要树立“三商合一”的经营观念。“三商”即坐商、行商、代理商。邮政是坐地商。全国7万多个局所,大多居黄金码头、繁华闹市,还有遍布城乡的委、代办点,为邮政开门经商、坐等候客创造了条件。邮政又是行走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必须改变过去那种等客上门,你来我办的被动经营思想,变被动为主动,变坐等为出击,走出柜台,参与竞争,放手扩展市场份额。如包裹业务开展点对点直运,特快采取门对门、桌对桌服务。上门宣传揽收,为用户提供收寄、书写、封装、运输等一条龙服务,颇受用户欢迎。可见邮政走入市场天地宽,只要一切为消费者着想,就能得到市场丰厚的回报。邮政还完全可以利用得天独厚的网络、信誉、信息诸多优势成为大代理商。为所有商家或消费者代购、代销、代办、代运、代储等,构筑网络化营销大格局。只要我们从“三商合一”的角度去思考经营问题,就会看到邮政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和美好的发展前景。
二、以市场要求为准则,改革管理体制
邮政企业要全面步入企业化和商业化的时代,在本世纪末实现扭亏为盈的目标,建立起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管理有序的管理新体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管理干部队伍,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现行的管理体制依然深深打着计划经济的烙印,突出表现在管理模式僵化、人才利用失调、部门过多、人浮于事、办事拖沓、忙闲不均、官僚主义等方面。这些都严重制约着邮政通信的发展。因此,必须进行管理机构的改革。1999年3、4月份,我局按照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的原则,对原来的管理机构进行改革,把原来的处室管理模式改革为部室制组织机构,管理机构由原来的23个精简为12个,机关管理人员编制由原来的138人精简为111人。基本建立起了一个职责明确,运转灵活,适应市场要求的新的管理机制。在进行管理机构改革的同时,还必须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下功夫解决好用人上的“铁交椅”,用工上的“铁饭碗”,分配上的“大锅饭”,在企业内部建立管理者能上能下的岗位竞争机制,职工能进能出的合理用工机制,收入能高能低的按劳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邮政发展不断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三、以市场变化为根据,转换经营机制
在我国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保守的传统观念和落后的运营机制使邮政越来越不能适应急剧变化的市场需求,变得越来越被动和困惑。邮政传统业务下滑,邮政全行业亏损,中国邮政走到了历史的转折关头。因此,适应市场要求,调整经营策略,转换经营机制,已是势在必行。当前,转换经营机制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实施专业化和商业化经营
长期以来,中国邮政的传统经营模式是混合经营。混合经营模式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专业化规模经营已成为当今社会化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客观要求。这里讲的专业化经营是全网专业化经营,各地面局专业化经营核算的发展模式。将市场潜力大且竞争激烈的一些专业,在企业内部模拟实体管理,这样既有利于全网运作,发挥全网优势,也有利于企业内部资源的充分发挥。专业经营核算还有利于进一步贴近市场,根据市场情况及时作出反应,还可以避开在企业内部一些激励措施上和专业方面相互牵扯的弊端,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因此,我们必须实行专业化经营,改变过去按地域横向切块的传统思维,树立邮政大系统观念,强调全网的规模效益。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邮政粗放经营向集约型经营的转变,才能打破邮政经营的“大锅饭”局面,邮政商业化经营的步子才能迈开。
2.优势互补,走联合经营的发展道路
联合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邮政经营要适应市场要求,也必须走联合发展的道路。对于邮政来说,联合应该是“强强联合”的合作方式,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与电信部门联合,利用电信计算机通信网搭建邮政的信息及业务网络平台;二是和一切有利于邮政长远发展的,有利于提高邮政市场占有率的行业和企业联合。用联合的方式去开拓未曾开发的业务,去占领未被占领的市场,增强邮政的竞争能力和整体实力。现在开展联合,邮政有优势、有主动权。因为当今社会上还没有出现第二家象邮政一样拥有7万多个网点、庞大经济实力的网络企业。但在开放的市场经济面前,邮政企业要加快联合步伐,占据主动局面,必须克服三种倾向:第一,克服市场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独家经营”,“唯我独尊”的盲目观,放下架子,认清形势,走出绿色围墙,借助社会之力,取他人之优势,促进邮政的多元化发展,把邮政服务网点办成多功能的通信服务点。第二,克服垄断经营条件下遗留的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官商意识。面对竞争,早一天合作,早一天受益,如果继续持有这种陈腐观念,新市场的开发权迟早会被丢失殆尽。第三,克服计划经济下形成的独享其成的狭隘利益观,在市场经济下,共同利益是联合的动因,每个利益主体的任何付出都是要讲究回报的。因此,联合一定是“让利得利、互惠互利”基础上的联合。邮政与社会各界的联合,得到的将是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蓬勃生机。
3.合理设置经营机构,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
走专业化、商业化和联合发展的道路,是邮政经营从宏观上、战略上的调整,就邮政企业内部而言,还应合理设置经营机构,建立快速灵活的市场反应机制,成立营销机构,建立营销队伍,主动开发市场,加强市场营销预测,掌握经营主动权。我局这方面的具体做法是在搞好市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各专业局按照目标市场进行细分,将专业局人、财、物机构设置进行细化,使之实现在市场的有效对接。如我局商函处理中心,原来设在信函分拣局,按班组管理。1997年10月,我们成立了郑州邮政广告信息公司,把它从原来的附属地位上升到一个有职有权的专门经营机构,内部管理部门也由原来的2个部拓展为6个部,使之适应市场,顺应潮流,因此,商函广告业务出现了超常规、大跨度的发展局面。1997年业务收入完成237万元;1998年完成业务收入1400万元,1999年业务收入计划为3000万元。集邮公司、报刊零售公司、速递局、大宗局等单位的经营管理模式也分别按照目标市场进行了调整,给邮政业务的发展从机制上、管理上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合理设置经营机构的同时,还应在企业内部建立和完善经营激励机制。如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实行工效挂钩、改革分配制度、制定业务发展奖励办法等,调动职工发展业务的积极性。
四、以市场需求为基点,优化业务结构
邮政经营要适应市场要求,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面向市场,面向未来,合理优化业务结构,不断开拓新的领域。1999年,国家邮政局确定的经营工作方针是突出重点,协调发展。即以效益为中心,以邮递类业务为重点,适应市场需要,协调发展各类邮政业务。按照这个方针,我们应及时调整业务结构,以商业函件为突破口,带动邮递类业务的全面发展;确保集邮、邮储等业务稳步增长,依托网络优势,积极发展新业务。本着“老业务新功能”,“新业务多功能”的思路,抓住有利时机,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扩大市场占有率。在传统的函、包、汇、发诸业务方面,我们的经营策略应放在深层次开发上。函件要把发展商函广告业务作为重点,加大对商函的科技投入,将重点放在开发明信片及帐单业务上。包件要由民用向货运扩展,成立包裹收寄局,利用全网互联,快捷便利的优势,积极投入货物零担市场、开发网上购物服务市场,推出直递业务。报刊发行重点发展报刊批零业务,发挥网络优势,搞好批销及零售,以联营批销方式达到规模经营效果。汇兑向多功能金融业务拓展。在新业务的开发上,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邮政通信的网络资源优势,突破函、包、汇、发业务范围,积极开发新业务,拓展新领域。市场需要什么业务,我们就办理什么业务。如速递业务,开办代送鲜花、代送生日蛋糕、入学通知书、长途货运、邮送新娘、礼仪策划、与公安部门联手使身份证制作走快递等速递套餐服务。邮政储蓄业务,在“代”字上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