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铁路职工素质问题的思考
提高铁路职工素质问题的思考
内容提要:
随着中国加入wto和社会主义改革步伐的加快以及铁路跨越式发展目标的提出,铁路运输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企业如何提高职工素质,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紧迫课题。
一、提高企业职工素质的必要性
1.1时代需要高素质的职工队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客观上加快了全球一体化的进程,随着国内市场竞争的国际化趋势,铁路运输面临国内外运输业的挑战与冲击也日益严峻。企业能否建立一支适合时代许可的高素质职工队伍,不仅影响职工与企业的前途,而且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全局与发展。
1.2技术创新客观上要求职工队伍的高素质。近年来,随着铁路全面提速,新技术、新设备的广泛应用,新技规等新规章的全面实施,新科技与新知识的含量不断加大,知识的半衰期迅速缩短,知识的老化过程加快,职工素质与岗位不适应的矛盾日益尖锐突出。而重视教育、强化职工素质,则是缓解这一矛盾的唯一途径。
1.3企业改革的纵身发展强烈要求职工素质的同步提升。“十五”是我国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铁路改革与发展的攻坚阶段。随着“网运分离”总体放案的基本确立以及铁路跨越式发展目标的提出,铁路运输管理体制的改革已进入实质性阶段,运输业的减员分流再就业工程进一步展开,职工保岗与竞岗的成败完全取决于职工的素质。
1.4铁路运输安全的长期稳定必然要求过硬的职工素质。安全是运输业永恒的主题,安全能否确保,起决定作业的是职工的素质。纵观每一次事故的发生,表面上看是这样那样的原因,就深层次而言,无不归咎于职工素质的薄弱。没有过硬的职工素质,安全就如大海上的破木船,灭顶倾覆将成为可怜的必然。因此,固本强基,夯实安全基础,最首要的任务是强化职工的素质。
2企业职工素质存在的问题
2.1思想观念滞后。一是忧患意识差。职工的“铁饭碗”思想严重,对铁路面临的挑战与冲击的严峻形势缺乏应有的认识,没有危机感。二是竞争意识淡薄。随着铁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健全与机构改革改组的进一步实施,竞聘将成为企业哟内人的主要方式。职工缺乏竞争意识,对岗位的撤并及人员调整,束手无策。三是学习观念落后。知识经济的到来与终身教育理念的提出,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与现代企业相适应的新知识、新文化,需要全面加强综合素质培训。铁路职工临时突击、应付考试的学习态度远远落后与现代企业的终生学习观念。
2.2业务素质薄弱。一是理论基础不实。铁路,特别是车辆部门多为熟练工种,岗位技术性相对偏低。部分职工没有经过规范、严格的专业教育,对规章的学习教条、孤立,无法达到前后联系、融会贯通,完全凭经验干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二是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差。主要表现为:心中没底,不敢处理;根本不会,无从下手或没有头绪,程序错乱。甚至日常的基本作业技能也不过硬,与岗位技能标准还有一定差距。三是发展潜力不足。职工在新技术、新设备面前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在实现现代知识与技能高度一体化的进程中困难重重。
2.3缺乏现代科学知识。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科学技术在铁路运输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特别是近年来,hmis(车辆信息管理系统)、dmis(铁路调度指挥管理系统)、tpds(铁路货车运行状态地面安全检测系统)等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立坚强,使计算机知识的普及越来越迫切。而讨论相当一部分职工不懂计算机、不会使用计算机的现状,客观上延缓了铁路实现市场营销、运输生产、社会服务、运行维护、管理决策的现代化进程。
3职工素质问题的原因分析
3.1职工教育受重视的程度不够。虽然职教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职工素质也比以往有了显著提高,但职教工作并没有因职工素质在企业中的核心而受到应有的重视。职工教育仍然是说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忙起来就可以不要的“软任务”。致使职教工作时紧时松,缺乏长期有效的实施策略,特别是在财力物力投资、制度落实、远期规划等方面距现代企业教育制度的要求和标准还有很大差距。
3.2职工文化基础差、起点低。职工的文化水平是业务技能全面提高的基础。部分职工基本上来源于社会招工、部队转移和及少数政策性子女顶替,他们对铁路运输专业的理论缺乏系统的学习,理论根基不实,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业务技能的全面提高。还有部分职工虽然具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但随着近几年科技发展及设备更新的加快,他们的专业知识日趋老化,而理论基础的先天薄弱恰恰是他们进行知识拓展和更新的最大障碍。
3.3培训质量不过硬。培训是提高职工素质的主要手段,“2—1—10”做为局、分局以及基层站段职工培训的一项重点工程,确实有着某些应急培训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培训质量的不理想仍然是某些部门盲目完成培训任务后的突出问题。“2—1—10”实施两年了,部分站段仍然存在着任务思想和畏难情绪,过分夸大培训困难,缺乏强化培训质量的积极能动性实效性措施,在计划安排、师资配备、教材选編、组织实施及质量考核等重量环节疏于管理或流于形式,导致职工培训质量低,效果差。
3.4职教干部自身素质不适应。从整体上看,职教干部队伍是能够胜任工作的,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为推进职工教育工作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还有相当一部份职教干部自身素质不高,文化程度与教学水平偏低,实作技能和实践运用能力较差,这种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相差甚远,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培训的质量和职工素质的提高。
3.5机制作用发挥不充分。基层站段机制落实不到位是职工素质徘徊的重要因素。各种培训、考核机制虽然齐全,但由于逐级负责、考核奖惩等运行机制在车站、班组的落实没有完全到位,致使部份干部缺乏足够的压力和应有的动力,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抓工作蜻蜒点水,很少想实招、使实劲、求实效,导致职工达标质量反复,职教工作进展缓慢。
4提高职工素质的对策
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铁路运输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如何提高职工素质,建设一支政治合格、技术过硬、作风优良的职工队伍,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4.1转变领导的教育观念,是提高职工素质的前提与基础。
领导是企业的管理者和决策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领导的观念就是企业的观念,提高职工素质,首先要从转变领导者的教育观念做起。
4.1.1树立企业发展,教育优先;企业竞争,素质为本的观念。教育是企业发展和主要途径,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邓小平同志早就告诫我们:“一个地区、一个部门,如果只抓经济,不抓教育,那里的工作重点就没有转移好,或者说转移得不完全。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党的十六大报告更明确地指出:“教育是发展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因此,企业领导必须切实转变教育观念,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大局观念,把提高职工素质作为企业发展的一项基本策略,洽的贯彻执行,职工教育才会有一个长抓不懈的驱动力。
4.1.2树立职工教育投入是生产性投入的观念。职工受教育的过程是职工不断企业化的过程,职工企业化的程度决定企业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从这个意义上讲,企业对职工的教育投入实质上是优化企业产品的生产性投入。因此,企业领导要站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教育的投入与产出问题,并加大教育的思想资金投入,多一些职教管理的深层次思考,多一些创新,职工教育始终处于领导思想的前沿。在资金投入方面,铁路企业应在不断完善基础教学系统的前提下,加大有线电视及多媒体教学设施的完备力度,构建以电视机和计算机为主体硬件的教学系统,确保职工教育远程教学和局域网的建立,以全面推进职工素质的现代化进程。
4.2强化培训质量,是提高职工素质的主要途径。
培训是职教部门的重点工作,局、分局站段规范的“2—1—10(5、15)”(即:每两年每名职工不少于10(5、15)个工作日的脱产培训)运作与职工离岗学历教育的有机结合是职工素质从根本上提高的长期策略。
4.2.1硬性推进离岗学历教育。离岗学历教育以其基础性、长效性、超前性和储备性的特点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必要的充电与储能作业。35岁以下的职工是企业生产的主题和远期发展的动力资源,强化这部分人的岗位学历标准是学历教育的重点,也是企业从根本上提高职工素质的重要举措。青年职工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是他们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前提与基础,企业必须硬性推进。
4.2.2规范全员培训运作。2—1—10(5、15)是铁道部提出的实用性、针对性、灵活性和时效性兼具的企业发展的安基工程。提高2—1—10(5、15)的培训质量,应着力抓好以下四个环节:①、培训规划安排。车辆部门点多、线长、岗位分散、集中脱产难度大、企业必须从职工的年龄结构、文化程度、工作时间和岗位分布等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超前分析,并本着主要工种、关键岗位和素质较差人员优先的原则,制定全年培训规划,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②、教师队伍建设。建设一支覆盖企业主要生产、技术工种,以专职教师为主导、兼职教师为主体,能胜任理论教学和技能指导,敬业爱岗,作风扎实,富于创新的职教教师队伍,是提高职工培训质量的必备条件。站段应严格按照本单位专职数量和质量标准,配齐配强专职教师,并高度重视专兼职进修学习和等级评定,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更好地为企业教育服务。③、教材编写质量。教材是知识的载体,高质量的培训教材是确保培训质量的关键。企业应在广泛进行现场调查,突出岗位需要的基础上,发动工程技术人员、管理干部、专兼职教师和工人技师共同参与教材的编写与制作,力求培训教材具有企业特色,形式多样,既能突出岗位的基本业务知识和应变技能,又要加大政治形势及思想教育的内容,同时还可以根据企业新技术、新设备的采用,实现培训教材的动态升级与完善,以全面适应企业提高职工素质的需要。④、组织实施模式。培训实施是职工培训的最后一工序,也是实现培训质量的主要环节。企业必须不断探索适合职工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