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区的疑惑和难点问题分析

思想学习范文 发布时间:2010/11/8

基层干部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区的疑惑和难点问题分析第2页

缴税费尾欠的农户,允许用粮食直补金抵扣其拖欠的农业税及附加,从而消除其在群众中的不良影响,不让大多数诚实纳税的农民产生“老实人吃亏”的思想,维护国家税收政策的严肃性。
6、深化村民自治,提高农村管理水平。农业税的取消,使乡镇与村组行政化联系的纽带不复存在,如何在村民自治的基础上,实现对村组的有效指导,成为乡镇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要适应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探索建立农村基层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在推动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村民自治,提高基层自治能力的同时,把不应该由政府承担的社会事务交给市场、中介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要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引导农民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要培育发展农村社区志愿者组织、民间矛盾调处组织、专业经济技术协会、老年人协会、读书会等各类群众组织,使其成为农民自我管理的有效组织形式。
(三)在当前大变革时期,人们思想上的趋利性普遍增强,部分村社干部和群众将个人利益作为追求的目标,国家观念、集体观念、大局观念退化,各行其是,人心涣散,削弱了基层组织基础。因此,团结农民,组织农民,教育农民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长久之计。落后地区农村由于产业组织化程度低,人口大量流动,贫富差距扩大,封建意识与外来文化,现代物质诱惑与小农经济思想相互交织,冲击着农村长期以来固有的文化传统和思想基础。免征农业税后,农民对村社集体事业关心得更少,参与意识更加淡漠,少数干部群众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政府的事,与己无关,等待上级的政策扶助、资金支持和项目投入;乡镇及村的干部与农民的联系更加松散,交流减少,干群联系不如以前密切,有的村干部觉得没有了农业税这个“撒手锏”,不愿意及时解决农民所反映的问题,遇到问题绕道走,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造成了不少村社事实上的管理者缺位局面,使农村的社会控制能力减弱;乡村干部疏于对农民进行经常性教育,群众平时接受教育主要是广播、电视、报纸,缺乏生动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宣传教育覆盖面狭小和传播过程中的失真,造成不少群众对党的方针政策精神吃不透,理解不准,出现了执行过程中的抵触,加大了做好农村各项工作的阻力。所以,在推动新农村建设中始终要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团结农民、组织农民、教育农民的工作。
1、加强培训和教育,增强广大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广大农村工作人员特别是村社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使广大农村工作人员履行好对农民群众的宣传和教育的工作职责,使广大农民群众牢固树立爱国、爱集体的思想意识,增强主人翁责任感,提高其参与集体和社会事业的积极性。要把“务虚”与“务实”两手紧密结合,在扎实抓好政策形势教育的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农村产业,以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过程中组织农民、团结农民、富裕农民、教育农民。要把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帮助农民解决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结合起来,使农民群众从感情上欢迎、从行动上落实党的方针政策,真正达到“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的目的。
2、积极繁荣农村文化,不断提高农民素质。目前,农民文体活动场所和设施缺乏,业余文化生活贫乏,乡村文化建设的任务相当繁重。要通过建设、发展农村文化,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先进文化占领农村主阵地。要加强基础设施和文化阵地建设,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体育活动,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技能培训,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立健全乡风文明的评比奖励机制,倡导健康文明的农村新风尚。同时,要挖掘农村现有文化资源,尤其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民俗文化、地域特色文化,使这些具有深厚积淀和内涵的民族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得以保护、传承、弘扬、发展;要努力发现、扶持、培养农村自己的文化人才,积极尝试创办“合作文化”,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利用乡土教材和身边鲜活的典型教育农民。
3、建立农村基层工作考评新机制,增强乡村干部的服务意识和工作责任感。过去,衡量乡村干部政绩大小,是把各种税费完成情况、各项达标升级情况列入对干部的考核内容,与干部的报酬和任用相挂钩,从而加剧了基层工作的恶性循环,加剧了干群矛盾,影响了党的形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对乡村干部的考评,对乡村干部的考评,要由过去重过程向重结果、重形式向重实效、重数量向重质量、重上考向重下评转变。要实行农民为干部打分,变过去上级部门定性考察干部为基层群众定量测评干部,把衡量评价乡村干部工作绩效的权力交给群众。同时,要强化乡镇干部知识更新培训,增强其为“三农”服务的本领。要实行竞争上岗机制,切实转换工作职能,提倡乡镇干部到村兼职。要加强引导,使乡镇干部的工作向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生产技术、产品销售、招商引资等方面的全程服务转变,并允许乡镇一般干部、鼓励分流干部、支持村社干部通过组建协会、充当经纪人等形式,在带动农民增收的同时,获取正当的经济收益,使乡村干部的工资待遇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