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与治理对策

经验交流范文 发布时间:2010/9/29

当前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与治理对策第2页

放纵了领导干部生活作风问题。前些年,对领导干部生活作风问题的管理近乎空白。近几年,虽然增加了几个制度,总体上看,制度建设远远滞后于形势发展需要,且明显缺乏操作性。由于没有一套完整的生活作风管理约束制度,领导干部“自由空间”过大,有的基本处于放任状态。
5、公车管理不善,为领导干部生活腐化提供了交通便利。现在每个单位或多或少都有小汽车,领导干部可以说时刻都在移动中,这既为工作提供很大的方便,也为领导干部异地享乐提供方便。华灯初上,酒店停车场就是公车展览处。有的为了掩人耳目,跑到附近县市去快乐,有些领导干部晚上干脆自己开车去玩乐,来去自如,行踪隐密。
三、惩处不力。这是关键性原因。一个时期以来,纪检监察机关为了遏制腐败蔓延势头,重视查办大案要案,特别是经济违法违纪案件,而对领导干部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过问不多,矫正不力,查处甚少;对引发领导干部生活作风问题的潜在因素注意不够,防范失当,处置欠妥。如对“小金库”问题查处力度还不够;对吃喝问题的查处收效不明显,对干部参赌问题的查处时紧时松,等等。即使查案中发现这方面问题,往往未作深究,致使一些干部错误地认为:只要不出大的问题,纪检监察机关是不会因生活作风方面的小事找我麻烦的,导致一些领导干部生活作风失检,行为肆无忌惮。
治理对策
总起来说,治理领导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突出问题,一靠教育,二靠制度,三靠监督,四靠惩处。要通过“多管齐下”,综合矫治,达到让干部不想为、不能为、不敢为的目的。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基础。只有使领导干部认识到生活作风这条轨不能越、不该越,才能从根源上去除生活作风腐化问题。
1、抓领导干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勤政廉政教育。领导干部在走上领导岗位之始往往还注意学习,对廉政都具有较强的自信心,但时间一长容易被工作、成绩等冲昏头脑,疏于理论学习,淡忘宗旨,在糖衣炮弹的连续轰击下,就会昏头转向。因此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工作要常抓不懈。要教育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筑起牢固的拒腐防变思想道德大堤。要务必使领导干部清醒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什么事做了受党政纪处分,什么事做了是犯罪;务必使领导干部认识到“八小时外”确是领导干部的自由活动空间,但领导干部的双重身份决定了他在任何时候都必须以高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绝不可自比于一般群众,绝不可放纵自己的言行。
2、抓教育的制度化、网络化建设。要使领导干部经常性接受思想教育,就必须使教育制度化、规范化,同时还应使教育内容丰富多彩,为干部喜闻乐见。在教育主体上,应党政齐抓共管,形成立体教育网络,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抓领导干部的家属教育。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对领导干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对领导干部配偶教育,不但使其成为贤内助、廉内助,而且能对领导干部进行再教育,强化领导干部道德感,增强自律意识。
二、构建防腐“铁篱”是保证。制度建设是筑起拒腐大堤的保障。完善的制度,可以大大减小腐败问题的发生,也可以保护领导干部免受腐败侵蚀。抓制度建设是我们治理领导干部生活作风问题的当务之急。
1、抓财政管理监督制度的建设。改革预算管理制度,积极推行部门预算;改革财政资金缴拨方式,健全收支两条线制度;健全财政监督制度等,加强对单位财务收支的管理,控制领导干部生活腐化的财源。
2、抓“八小时外”管理制度建设。如建立“节假日活动报告制度”,“外出活动报告制度”,“公务用车监督抽检制度”,“‘八小时外’行为督察制度”,“领导干部家属及工作人员监督协作联系制度”,“八小时外”活动规范等,逐步做到领导干部的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干部活动延伸到哪里,监督管理的“篱巴”就设到哪里。
3、抓权力运作制度改革,减少可作权钱交易的权力。改革审批制度、决策制度、权责制度、行政公开制度等。
4、抓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体系建设,促进各级领导主动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廉政建设。如建立“考核制度”、“定期汇报制度”、“巡视监督制度”等责任制配套制度。
三、监督惩处到位是关键。一方面,不断强化监督。制度只有被贯彻落实,予以认真执行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力,而监督就是执行的推动力。监督是一种威慑,它能防止一部分领导干部不被腐化,也是消除领导干部生活作风问题的关键。
1、加强党内监督。生活作风虽在党组织的视线之外,监督有一定的难度,但党内监督是众多监督中力量最强大、最直接的一种,有专门的组织力量,并且能够组织调动其它监督力量。同时党内监督要将生活作风同监督其它内容的各种方式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如将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列入廉政档案内容、列入干部考察的重要内容、列入年度考核内容、列入定期的汇报内容、列入巡视的内容等。
2、加强群众监督。这是最广泛的监督。群众监督的优势在于大大延伸组织的监督视线。要监督好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必须发挥群众的力量。
3、加强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机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强有力的推动催化作用是其独特的优势,对相对“显性”的生活作风问题的监督尤其有效。可以通过传媒对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问题进行点评,对个案进行典型曝光,从而吸引群众参与对领导干部生活作风的监督。
党内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是互补的,只有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严密无缝的立体监督网,才能使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置于全党全社会的有效监督之下,才能切实减少和避免领导干部犯生活作风错误,才能使生活作风有严重问题的干部得到及时查处,纯洁党的肌体。
四、加大惩处力度。惩处是监督的延伸,也是最具刚性的监督措施。对发现的问题不查处不打击,所有的监督措施就会流于形式,因此务必要不断加大惩处力度。要切实解决指导思想问题,在处理干部生活作风问题上,态度要坚决。要充分认识到生活作风腐败的危害性、严重性,要下决心做到有腐必查,有腐必纠,并选择典型向全社会公开曝光或内部通报,以儆效尤,形成强有力的威慑机制,促使领导干部不敢腐化。
要注意工作方法,明确处理界限。对《廉政准则》、《八条规定》中一些已明令禁止的,必须执纪到位,不打折扣;对严重违纪的,依照《纪律处分条例(试行)》规定,予以严肃处分;对一般性生活作风问题,凡情节轻微的,可以采用组织谈话、诫勉等方法,对情节较重的,果断采取调离岗位、责令辞职或免职等组织措施。
五、建立地方党委决定重大问题备案审查制度。党的地方各级委员会是本地区的领导核心。为了克服地方党委对中央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杜绝领导干部独断专行,个人决定重大问题;掌握下级党委班子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考察下级领导班子成员的政策水平和决策能力;增强下级领导班子成员参与决策的责任心;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健全纠错改正机制,落实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必须建立地方党委决定重大问题的备案审查制度。基本思路是:凡属方针政策性的大事,凡属全局性的问题,凡属重要干部的推荐、任免和奖惩,以及依据党内法规需要由地方党委集体讨论作出决定的其他事项,作出决定后,除按照规定应报上级党委批准外,要将酝酿、讨论、决定情况报上级党委备案。对违反政策法规的决定,由上级党委纠正,并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六、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制度。干部考察结论缺乏应有的权威性,造成考察人员责任心不强、工作不深入,谈话对象不愿如实反映考察对象的缺点和不足,把实施监督曲解为不合作、难共事的现行观念,使谈话对象不敢如实反映考察对象存在的问题,最终导致考察失真,“带病上岗”、“带病提拔”,用人失误。对领导干部的管理,由于侧重选拔任用,忽视考核监督,造成领导干部只有提拔升迁的机遇,却无降职免职的风险。领导干部个人的政治前途与其是否履行监督职责相联系的有效机制尚未建立,影响领导干部以伸张正义为天职和秉性的政治人格的养成。因此,必须完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和考核制度。基本思路是:公开选拔组织(人事)干部,确保其有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感情、聚才的方法,公道正派,知人善任。把“积极倡导监督、大胆实施监督、支持保护监督”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条件之一,将领导干部履行监督职责的情况列为干部考察的内容之一。具体界定“善于团结同志”的含义,消除对团结理解的庸俗化。确立组织(人事)部门考察、考核的权威性,组织(人事)部门考察考核后,应分别作出“符合选拔任用条件”、“不符合选拔任用条件”、“称职”、“不称职”等结论,并作为党委(领导干部应如何对待党内监督党组)任免干部的重要依据。确立纪检(监察)机关对组织(人事)部门认定结论的审查权,对组织(人事)部门的“符合选拔任用条件”、“不符合选拔任用条件”、“称职”、“不称职”等结论有异议的,由纪检(监察)机关审查核实,报党委(党组)裁决。(作者单位:张掖市建设局于志江付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