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十二五扶贫开发情况中期评估报告
常用公文范文 发布时间:2016/3/28
市十二五扶贫开发情况中期评估报告
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及省市各级扶贫部门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以《湖北省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和《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为指导,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扶贫开发工作,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不动摇,广泛动员全市各地各部门及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不断把扶贫开发工作向纵深推进。
一、全市近三年来扶贫开发取得的主要成绩。
《湖北省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出台实施后,市扶贫办深入全市10个镇处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结合我市插花贫困的现实情况,编写了《市农村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明确了市十二五扶贫开发工作的指导思想,确立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不断加快,贫困人口不断减少,返贫人口逐年降低,贫困地区公共事业全面发展,基础设施全面改善,贫困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依靠自身力量摆脱贫困的能力不断增强,生产条件全面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总体目标要求,据此对今后五年的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具体的工作目标。近三年来,全市始终按照《湖北省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的具体要求,认真扎实地推进各项工作,全市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不断加强,贫困面貌得到较大改善。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由的165亿元增加到的30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由的11.7亿增加到的22.6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的7751元增加到的10642元,净增2891元。
1、贫困状况不断改变。近三年来,我们以整村推进为龙头,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坚持用新农村建设带动整村推进,用整村推进促进新农村建设。从开始,每年启动推进了5个重点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式的扶贫开发。在资金投入上,整合资金,加大投入,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建设、农村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有关项目资金整合,集中优先安排到重点村,将财政扶贫资金、老区建设资金的70%以上投入到重点村。近三年来,全市共整合各类资金近千万元用于重点村建设,基本达到了重点村建设的预期目标。截止到底,全市农村贫困户数已由的1.7万户3.5万人下降到的1.5万户3.3万人。预计到今年底,我市可减少贫困户800户2200人。2.产业扶贫卓有成效。近三年来,我们坚持以促进贫困农民增收为核心,大力培育贫困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着力推进林果、蔬菜、畜禽等特色优势主导产业的发展和提档升级,同时,不断推动贫困农民参与产业化经营,采取引进企业和扶优壮强现有企业等措施,不断增强企业促进贫困农民增收的辐射带动能力。
3、生存环境得到改善。坚持从改善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入手,不断加大贫困地区农村公路硬化、末级渠建设、农村安全饮水等工程,有效缓解了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近三年来,新建和改造末级渠近200多公里,已硬化通村通组公路200多公里,村级主公路硬化率达到90%以上。预计到今年底可新建改造末级渠300公里,硬化通村公路里程可达250公里。
4、社会扶贫效果明显。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积极开展市直单位驻村帮扶活动。全市市直各单位近三年来为贫困村、贫困户兴办实事,捐赠和争取扶持资金1000多万元。贫困地区的面貌得到较大改善。
5、农民素质全面提高。按照培育造就新型农民的要求,坚持把实施“雨露计划”作为提高贫困农民的整体素质和转移就业能力的有效载体,积极推进“雨露计划”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贫困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和素质。全市累计完成“雨露计划”培训招生300人,全部完成了就业安置。截止到底,近三年来全市共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00多场次,累计培训农民2万多人次。今年预计可完成“雨露计划”培训人数130人,实用技术培训8000人。
6、老区建设取得突破。近三年来,共募集老区建设资金200多万元,累计募集老区建设资金达1000万元,全部用于支持老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
《湖北省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实施以来,我市的扶贫开发工作不断推向深入,扶贫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体现了“以人为本、择贫而扶”的指导思想。主要经验和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是实施项目扶贫是抓好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的关键。市级财力有限,没有更多资金投入贫困地区,通过省市扶贫部门不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项目建设,为贫困群众切实解决了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困难,特别是为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人居生存环境以及建立贫困农民增收致富长效机制等方面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
二是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是抓好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的希望。我市老区建设的任务重,困难多,光靠上级部门和社会的扶持是远远不够的,贫困地区必须解放思想,克服“等、靠、要”思想,以自力更生为主,走自我发展、自我创业之路。
三是聚集社会力量帮扶是抓好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的基础。我市结合新农村建设,实行市直部门对贫困村定点帮扶,为贫困地区的群众切实解决了不少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同时,也调动了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贫困地区建设的积极性,受到了广大贫困群众和老区人民的欢迎。。
四是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是抓好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的保证。近三年来的实践证明,要抓好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工作,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就在于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五是加强组织领导是抓好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的前提。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工作,把全市的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每年召开常委会听取一次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汇报,解决扶贫开发老区建设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二、十二五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的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实施近三年来,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虽然经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仍有不少问题困绕和制约着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1、思想观念落后。一是小富即安。贫困农民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从而产生了一种满足感,存在发展不快的问题。二是求稳怕变。有的贫困地区认为取得现在的成绩不容易,有加快发展、致富奔小康的强烈愿望,但不敢大胆创新发展领域和模式。三是不求进取。随着各级各部门对贫困地区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部分贫困人民指望各级政府、帮扶单位送钱送物、送优惠政策,而对如何依靠自身的力量和艰苦努力奋斗来加快发展考虑的较少。
2、综合素质不高。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信息化程度高低的影响,贫困农民对新科技、新模式的接受能力较差。特别是由于文化素质的影响,对一些新型农药、生活工具、生产用具的要领掌握不好,凭老经验蛮干瞎干。同时,贫困地区干部解放思想不够,习惯用土办法、老经验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思路不清,点子不多,措施不灵,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薄弱,难以帮助贫困农户脱贫致富。
3、集体经济薄弱。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缓慢,村级债务负担沉重,基层政权运转困难的问题令人堪忧。据调查,截止到现在,全市146个村,大部分为空壳村,120个村负债,累计负债高达1亿多,这些沉重的债务,直接影响着贫困地区的建设与发展。
4、发展基础不牢。贫困地区生存条件比较恶劣,旱涝灾害频繁发生,土地产出率较低,设施建设仍然比较落后,在抗御自然灾害、发展经济等方面显得较为脆弱。
4、机制完善不够。一是竞争机制尚未形成。长期以来,许多贫困地区都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商品率低,其生产的产品大多用于自己消费,既没有稳定的竞争场所,也没有竞争的良好形式,这种状况对农民而言不存在竞争,造成广大农民没有压力感和进取心。二是保障机制尚不健全。我市虽然经过各级各部门的努力,农村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建立并完善,部分绝对贫困人口已纳入农村低保,但还有相当一部分贫困人口的保障机制不够完善,且这两部分对象从根本上解决长远脱贫的保障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和健全。
三、今后工作的措施
今后,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扶贫部门的领导指导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强化措施,坚持不懈地推进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搬迁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为重点工作,不折不扣地完成十二五扶贫开发规划规定的任务和目标,不断把扶贫开发和老区建设推上一个新台阶。
1、提升整村推进水平。把重点村建设作为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突破口来抓。一方面,对已实施的重点村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对照重点村建设规划和建设标准,强化重点村建设的检查督办,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进行整改,全面完成重点村建设任务,确保一次验收合格。另一方面,对每年初新启动的5个重点村建设,按照规划先行、群众参与和规划到村、到组、到户、到项目的要求,对重点村建设制定详细的规划,整合扶贫资金投入,力争对每一个重点村建设资金投入不低于100万元,以达到整村推进式的扶贫开发目标,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步伐。
2、提升产业化扶贫水平。贫困地区脱贫的首要任务是生产发展,增加贫困农民收入,必须把主导产业基地建设作为全市扶贫开发的重点,加强对贫困地区发展林果、畜禽、蔬菜三大产业的扶持力度,以推进贫困农户规模化发展,带动更多的贫困农户参与产业链经营,形成稳定的增收来源,达到增加贫困地区广大农户收入、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特别是在重点村建设中,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扶持力度,力争人平达到2亩高效经济林。
3、提升“雨露计划”培训水平。一方面,充分利用市职教中心在贫困劳动力转移培训上优势,继续实行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机制,落实培训对象,引导贫困农民积极参与转移就业培训。对顺利完成培训的学员按照标准进行补助。对已安置就业的贫困劳动力实行跟踪服务,定期回访,随时了解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另一方面,加大农村适用科技的培训力度,提高贫困农户脱贫致富能力,增加脱贫致富手段,实施贫困人口素质脱贫战略。
4、提升老区建设水平。把老区建设与扶贫开发工作同步安排,同步检查,同步落实。进一步做好老区宣传工作,加强对老区遗址的修缮,保护好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感知老区精神,弘扬老区精神,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动员全社会力量投入老区建设。继续充分发挥老促会的作用,协助开展老区建设资金募集活动,支持老区新农村建设。
5、提升社会扶贫水平。继续做好市直单位帮扶贫困村工作,制定完善帮扶考核办法,实行定期通报制度,促进直单位驻村帮扶措施落实,提高帮扶效果。同时,着力做好市直单位到村开展定点帮扶服务和协调工作,积极帮助做好引进资金、引进项目、引进人才的牵线搭桥工作,加大市直单位定点帮扶成果的宣传力度。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重点村建设,形成人人参与扶贫的浓厚氛围。
6、提升扶贫资金管理水平。一是严格扶贫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人管理、专账核算、验收报账制;二是全面推行扶贫项目实施管理责任制;三是全面推行公示、公告制;四是扶贫项目实行法人制和招投标制;五是坚持扶贫项目完工验收制;六是对扶贫资金的使用实行审计制。建立扶贫、财政、审计、监察四个部门审核把关制,不断增强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益。
市扶贫办
二〇一三年六月二十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