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上关于强化稻作文化品牌意识的学习体会汇报

行政论文范文 发布时间:2010/9/12

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上关于强化稻作文化品牌意识的学习体会汇报

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上关于强化稻作文化品牌意识的学习体会汇报

各位领导:

今天,我在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上解读“稻作文化意识”,就如何“传承稻作文化,打造特色万年”这一话题,阐述自己肤浅的见解,实在有点班门弄斧,贻笑大方。但县委给了我这样的学习平台和锻炼机会,我深感荣幸且倍感珍惜。下面,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汇报一下我的学习体会,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用辩证观点,深入剖析稻作文化的形成过程

1、什么是稻作文化?

稻作文化是指包括由于稻作生产生发出来的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它不仅是指有关谷物体的产生、发展及其生产的一系列问题,而且包括由于稻作生产而影响所及的民间生活方式和种种习俗,以及稻作民族特有的性格、爱好与文化生态等。简而言之,稻作文化可界定为以稻作为主的经济形态所产生的文化,它在稻作民族的民俗、语言及其民族特点上有着集中的体现,内容十分丰富,细分为稻作生产的耕作习俗而带来的乡规民约、民间生活方式、民间农艺、经济贸易习俗、民间医药、民间礼俗、自然界学科、民间巫术、民间神灵信仰、民间口头文学等综合而成的文化体系。

2、稻作文化是怎样产生的?

稻作文化是由稻作产生而引起的,显然,稻作产生是历史必然。稻作起源之前,先民们主要靠狩猎和野生采集来维持生计,随着人口增长,野生资源的持续减少,人们仅依靠野生采集及狩猎简单的生产方式难以维持生计,以及社会复杂化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先民们开始寻找新的生存方式,后来才发展到野生稻移植、驯化、培育、提高其产量,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粮食,给人类生存发展壮大创造了条件。因此说,史前稻作农业经历了从起源、产生、发展到成熟的全过程。新石器时代是稻作农业的起源时期,这与我县稻作起源距今1—140前新石器时代早期相吻合;新石器时代中期是稻作农业产生的时期,新石器时代晚期是稻作农业大发展的时期,新石器时代末期是稻作农业的成熟时期,正是在史前稻作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的广大地区才产生了丰富多彩的稻作文化,显示了史前稻作农业的辉煌成就,并最终从史前走向了文明。

3、为什么说万年是世界稻作文化起源地?

稻作文化是人类最早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起源,稻作之谡文明之舟。人类只有解决了生存与发展的难题才能走向文明,才能增加繁衍数量,才得以发展壮大。水稻的生产习性是喜高温多雨、土壤肥沃、灌溉便利的自然环境,因此,根据中、外农业考古专家分析认证,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是中国栽培稻起源地,这与万年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是分不开的。万年这一区域从水系上分析,属长江流域;从地形和气候上分析,属华南亚热带;从整个中国的地形分析,它处于中国南方的腹心地带,即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腹心地区,该区域的东部为武夷山,西部为中国地形上的第二阶梯的前沿——雪峰山,北部为南丘岭与幕阜山,南部为南岭;从平面上看,这一地区仍呈不规则多边形,又似呈斜目形。从整个中国南方的地形来看,这一地区位于第三阶梯的西部,属中国南方的腹心地带,这种地理环境水稻极易生长,故万年是世界上最早的水稻栽培地当之无愧。

二、用时代视角,深层挖掘稻作文化的丰富内涵

稻作文化包含着灿烂的农业文明、远古的工业文明和原始的流通文明“三大文明”,同时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蕴含着丰富的内在精神,概括起来,也就是我们县委归纳的五种精神:

一是科学的精神,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精神。从野生稻进化为驯化稻,从自然生长深变成人工栽培,就是一个崇尚科学、讲究科学的过程。没有科学的精神,野生能驯的特性就不会被发现,能栽培的方法就不会被掌握。这种精神的本质就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只有实事求是,才能科学认知自然;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不断科学发展。

二是创新的精神,即敢为人先、打破常规的精神。水稻从没人吃到有人吃,从野生生吃到加工熟食;从无人种到有人种,从少量种到大量种,就是一个大胆创新、不断创新的过程。陶器的产生、工具的改进,也是一样,从最初用晒干的泥土做盛具到用烧制的陶罐做容器,从打制石器的简单加工到磨制工具的深度加工,原始先民都是在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做前人未做过的事。这些都表明,只有敢为人先,才能不断领先;只有打破常规,才能不断超越。

三是执着的精神,即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据有关方面的考证,在仙人洞、吊桶环两处遗址的旧石器时代末期地层,都出土了野生稻植硅石,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地层中都出土了丰富的野生稻种硅石和栽培稻植硅石。这表明,这里在旧石器时代末期生长着大量的野生稻,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则基本上都是栽培稻,从野生稻到栽培稻的过程,前后历经7000—80,这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更是原始先民执着追求、执着奋斗的过程。其核心就是体现了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品质。只有坚忍不拔,才能不畏艰险;只有锲而不舍,才能走向成功。

四是拼搏的精神,即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拼搏精神是稻作文化能够逐步形成的最有动力特征的因素。在远古时代,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得我们的先民们选择了“择穴而居”的生活方式。但就在这样艰苦的生存环境下,原始先民们不怕苦,不服输,奋力拼搏,永远进取,这本身就是一种高贵的奋斗者品格。正是有这股顽强的拼搏精神,最终野生稻驯化成为栽培稻、粗糙的石头磨制成了精细的工具,普通的泥土烧制成了精美的陶器,人类才实现了从茹毛饮血的狩猎时代到刀耕火种的农耕时代的飞跃,才完成了接绳记事到刻图记事的历史性变革,才开启了农业文明不断向工业文明、商业文明演进的伟大革命。只有艰苦奋斗,才能收获成功;只有自强不息,才能到达胜利的光辉彼岸。

五是和谐的精神,即团结协作,和衷共进的精神。从旧石器时代晚期主要栖息在地势较高的吊桶环,到新石器时代早期主要群居在仙人洞;从在野外合力捕获野兽到在吊桶环集中屠宰分食,原始先民们共同生活,共同劳作,体现了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形成整体合力;只有和衷共济,才能实现社会和谐。

三、用战略眼光,深刻认识稻作文化的重要意义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品格和灵魂,也是一个地方的名片。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势是文化与政治、经济、科技的相互促进、相互交融。受这种大势的影响,在地区发展竞争中,文化已成为地区制定发展战略,提升眼光、开阔视野,深刻认识弘扬稻作文化的重要战略意义,将之作为我县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举措,作为万年建设成环鄱阳湖市场导向型经济强县中应有之义来抓。

第一、弘扬稻作文化,是培育万年精神的现实需要。“人是要有点精神的”。当前,在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浪潮中,万年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新挑战,也面临着周边兄弟县市迅猛崛起、你追我赶、群雄逐鹿、百舸争流的竞争压力。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克服困难,加快发展,必须要有一股精神来支撑和推动。大力培育、弘扬稻作文化精神,进一步凝聚全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热爱万年、建设万年的热情和信心,调动全县人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万年新一轮改革发展注入强劲的精神动力,为万年建设环鄱阳湖地区市场导向型经济强县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成为万年发展十分迫切的现实需要。

第二,弘扬稻作文化,是提升县域经济竞争力的战略需要。文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实践证明,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乃至一个企业,文化发展水平越高,就越能够在经济发展中把握主动,赢得先机。加强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国内各地区增强综合实力的重要举措。在新一轮经济竞争中,万年要准确把握当今世界文化经济发展的潮流,深刻认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促进文化与经济的有机融合,就要大力弘扬稻作文化,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和文化服务业,使之成为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为万年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形成新的增长点。

第三,弘扬稻作文化,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客观需要。文化的主体是人,文化的目的是立人。文化对每一个人都具有施加影响和进行教化的功能,深刻影响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性格情操和行为方式。因此,用先进文化育人,是提高全民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手段。万年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需要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在树立良好形象的过程中也需要高素质的文明人,传承和弘扬稻作文化,结合时代精神,充分发挥文化资源蕴含的教育价值,用文化育人,着力提高全民的文化修养和精神境界,使广大人民拥有文明的行为习惯,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这个意义上讲,弘扬稻作文化,打造特色万年是提高全民素质的客观需要。

第四,弘扬稻作文化,是塑造万年形象的迫切需要。如果说,经济是形,文化就是魂。万年形象的塑造,要以经济为基础,以文化为核心,突出万年的特色和个性,打造稻作文化品牌。万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我们打造了珍珠、贡米、生猪、建材等为代表的品牌,这是万年的宝贵财富,为万年扩大对外影响力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目前,我们对万年文化内涵和文化品牌的挖掘提炼,利用还不全面、不精深,文化内涵未能得到完美的体现,文化品牌未能得到充分展示。面对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的现实形势,迫切需要我们面对现实,以文化理念建设和管理万年,大力弘扬稻作文化,唱响万年文化品牌,提高万年知名度,让世界了解万年,让万年走向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用创新思维,深度拓展稻作文化实现途径

稻作文化的核心是强化品牌意识,我们要不断丰富稻作文化内涵,提升稻作文化的品位,激励稻作文化活性,形成万年稻作文化品牌。

1、丰富稻作文化内涵,着力强化品牌意识。一是进一步加强考古工作。广泛寻找稻作文化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及其之后的有形文化的延续,开展万年仙人洞大源河流域文化迁徙路径的考古工作,力求破解新石器时代中晚期(8000—50间)仙人洞及其文化迁徙之谜。并抓住斋山遗址已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契机,加强对已发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