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长在全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长在全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主题鲜明、气氛热烈,是在全国上下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副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全面回顾总结了我市“十五”“三农”工作,安排部署了“十一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今年农业农村工作,重点突出,措施有力,我完全同意。“十五”期间,我市“三农”工作成效显著,园区经济快速发展,龙头企业迅速崛起,特色基地规模扩张,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村改革稳步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借此机会,向多年来为我市农业农村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社会各界和广大农村干部表示衷心感谢!下面,副市长总体报告的基础上,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从思想认识上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年年初,党中央、国务院又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它的提出,深刻反映了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和时代特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我市来讲,更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之义。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立足于城市与农村的全体居民,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让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着眼于所有城镇乡村,重视把农村的事情办好。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与科学发展观紧密相联、共为一体的发展战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冲刺全国百强县市的重要载体。争创全国百强县市的进程,实质上就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进程,是让全市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的过程。没有农村的全面发展,没有农业的显著增强,没有农民的持续增收,争创全国百强就是一句空话,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根本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改变农业发展方式、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因此,争创全国百强必须要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同时,更加注重农业、农民、农村的全面发展,做大做强农村这块“蛋糕”,为争创全国百强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建设和谐孝义的重要内容。“十五”以来,我市农村的发展变化很大,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显著变化,大办公路、大办教育、大办卫生都在向农村倾斜。但实事求是地讲,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农民与市民的发展差距还十分明显,正如光勇副市长刚才所讲到的,就是城乡发展极不协调的问题还很突出。加之,当前制约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彻底消除,农村“脏乱差”、农业“受制于天”、农民增收缓慢,等等,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要从根本上、总体上解决“三农”问题,解决不协调、不和谐的问题,努力建设和谐孝义。
第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率先发展的迫切要求。近年来我市依托工业化、城市化两大发展动力,在全吕梁、全省实现了率先发展,跨入了全省一流强市前列,踏上了争创全国百强的新征程。我们在发展,别人也在发展,而且发展的速度很快,发展的质量很高。特别是在这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中,包括我们周边县市以及竞争对手在内的全国、全省县市都在争先恐后、大力度推进,重视空前、措施空前。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势,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上慢发展是后退,小发展同样也是后退。为此,我们要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重大战略机遇,抢抓先机、抢得优势,争先发展、率先发展,努力保持我市经济社会的强劲发展势头。
二、从工作重点上科学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这“二十字”要求言简意赅,内涵丰富,涵盖了“三农”工作的重要内容。贯彻落实“二十”字要求,必须从我市实际出发,从解决“三农”突出问题出发,创造性推进新农村建设。
一是以村庄规划为龙头,建设新村庄,逐步解决农村布局分散、设施落后的问题。新村庄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但绝不是全部内容,不能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等同于新村庄建设。建设新村庄一定要因地制宜、因村制宜,不搞齐步走,不搞一刀切。要根据不同农村的实际,在认真规划论证的基础上,严格按照规划实施。从我市来看,新村庄建设主要包括“城郊社区型、集镇型、生态村落型、整村迁移型”等四种建设模式。对符合整村新建的有条件农村,市乡两级及相关部门要切实强化服务,简化程序,积极扶持。通过积极稳妥地推进新村庄建设,确保五年内建成一批设计新颖、功能完善、具有现代气息的新农村。
二是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逐步解决农民增收缓慢、收入不高的问题。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核心要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让农民进工厂、到城市、连龙头,形成带动增收的长效机制。推进“三化”关键是要继续大力度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坚持“大上项目、上大项目、上好项目”,以项目带动产业,以产业富裕农村,带动农民增收。当前,关键要继续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多元的产业支撑。
三是以绿化美化为重点,创设新环境,逐步改变农村脏乱差、破烂旧的状况。从今年起,市委、市政府每年要拨出专项资金,广泛推动以绿化美化为重点的农村村容村貌大整治行动。乡、村两级要以此为契机,认真规划、精心组织,按照先沿线后腹地、先试点后推开的要求,逐年逐村开展农村绿化、美化、亮化及村容村貌整治行动,确保两年内全市农村村容村貌有大的改观,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四是以素质教育为依托,培育新农民,逐步解决农民素质偏低、文化落后的问题。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要把培育新农民作为一项根本措施来抓,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稳步推进科技入户工程,加大农村普法教育力度,通过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增产增收和改变城乡面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五是以农村改革为动力,建设新机制,逐步解决农村不和谐、不稳定等突出问题。要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完善村级民主管理制度,增强农村干部遇事协商解决能力,增强维护大局和稳定意识,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要通过农村改革为建设新农村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六是以和谐社会为载体,塑造新风貌,逐步解决农村教育滞后、发展慢的问题。树立农村新风貌,关键是要全面推进农村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继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落实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完善农村社保体系,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文体活动,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同时,要大力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活动,促使新风尚蔚然成风,不断增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创建平安、和谐的新农村。
三、从工作措施上有力保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
一是以重中之重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涵盖各行各业的综合系统工程。各乡镇街道、各部门单位要切实增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在工作安排、工作措施、工作落实上体现“重中之重”的要求。特别是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深入抓。按照新农村建设36项发展目标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尽快分解落实,细化量化。对市级今年确定的30个试点村,所涉乡镇及部门要联合出动,形成合力,确保工作进度,确保目标实现。
二是以统筹发展的理念,创新建设机制。新农村建设,投入是关键。单纯依靠政府投入既不可能也不现实,必须广开渠道,多动脑筋,多方筹措资金。特别是要按照统筹发展的理念,统筹工农、统筹城乡,支持新农村建设。积极探索建立“以煤补农”、“以工补农”、“村企一体”、“企业对口帮扶”等新机制,形成“政府引导、乡镇实施、部门配合、企业捐助、全社会参与”的新农村建设格局。
三是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严格督查考核。新农村建设工作量大、任务重、要求严,必须有安排、有落实、有督查、有考核,以考核促建设,以考核促成效。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要尽快制定具体的考核办法,细化量化考核指标,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各部门,并将考核结果与干部任免、奖补兑现挂钩;年内市政府要组织专项督查行动,严格考核,严格奖罚,促进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
同志们,这次会议已经向全市上下发出了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员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站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高度,站在冲刺全国百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高度,以更加务实的态度、更加过硬的作风,更加有力的措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把我市建设成为文明富裕、平安和谐、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新孝义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