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委扩大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结束时的讲话

会议发言范文 发布时间:2010/9/11

全委扩大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结束时的讲话

各位委员、同志们:
市委一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开得很好。会议期间,大家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省委十届九次全委会议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平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进行了深入讨论。会议充分肯定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客观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审议通过了全市“十一五”规划纲要(草案)。刚才,耀东同志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全面总结了今年的各项工作,提出了未来五年发展的总体要求,部署了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这个讲话高屋建瓴,总揽全局,立意高远,内涵深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重点就全市经济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
今年是实施“十五”计划的最后一年。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总体工作思路和要求,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实干攻坚抓突破,经济社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全面完成了“十五”计划和年初确定的主要目标。预计全年生产总值达到108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大口径财政收入12亿元,增长26.3%;地方财政收入5亿元,增长18%。从经济运行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情况看,有这样几个明显的特点:
一是依托资源和区位优势,继续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市级财政新列两个100万元补贴,用于牛、果产业发展,促使农业产业化规模进一步扩张。全年出栏肉牛23.05万头,比上年增长11.1%;新植果树经济林12.75万亩,成功注册“平凉金果”证明商标。西开牧业、旭康食品、育才酒精、伊壮乳业、恒兴果汁等一批龙头企业建成投产。认真落实支持粮食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的各项政策措施,严格保护耕地,粮食总产达到87.53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积极发展劳务经济,组织劳务输转33.75万人,务工创收12.5亿元,增长41.9%。围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提升煤电产业。华砚煤矿1000万吨矿井竣工投产,华亭电厂、新柏、新窑120万吨、山寨240万吨煤矿改扩建及新安煤矿建设进展顺利。华亭中煦公司6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和砚北煤矿600万吨选煤厂开工建设。加强静宁八里、华亭石堡子、崆峒二十里铺等工业集中区建设。推进红峰机械、虹光电子等企业技术改造,完成工业技改投资13亿元,增长25.8%。全市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23亿元,增长21.05%,拉动gdp增长4.6个百分点,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43%。深入开展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创建活动,完成旅游总收入3.12亿元,增长17%。崆峒山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地质公园。现代服务业逐步壮大,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39.7亿元,增长10.6%。非公有制经济较快发展,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8%。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外贸销售和出口创汇同比分别增长10%。
二是认真贯彻“发展抓项目”的要求,谋划和实施了一批关系平凉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掀起了新一轮“抓项目、促发展”的热潮。全年共实施50万元以上各类建设项目666项,概算总投资19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的项目27项,投资规模136亿元。当年完成投资50亿元,增长37.4%,是我市实施项目数量最多、完成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平定高速公路开工建设,西平铁路列入铁道部“十一五”规划,天平铁路通过了方案评审,平凉电厂二期、崇信电厂一期通过可研评审,列入全省“十一五”规划。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可望明年开工。灵台煤田前期勘探取得进展。华庄公路、铜城水库、城网改造、村村通等级公路等项目完成了年度投资计划,水保世行二期、农村沼气、安全饮水、整村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平高公路、崆峒山二期国债等项目全面建成。[本文出自那一世范文网-http://m.nayishi.com]
三是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夯实发展基础,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了新的改善。大力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实施城镇化建设项目238项,完成投资11.09亿元,增长9.6%。平凉城区“两路一园八配套”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完成拆迁建设工作量2.55亿元,柳湖路改造工程全面竣工,泾河风情大道建成土路基和部分桥涵,治理河堤10.7公里,柳湖公园东扩完成了拆迁和“三通一平”,“八配套”工程基本完成。市区污水回用示范工程建成投用,燃气项目开工建设。各县共实施城镇建设项目54项,完成投资2.09亿元。城镇在块带经济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开始凸显。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和节水改造有了新的进展,农村“六小工程”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的成效,新建县际公路1条40公里,通乡油路8条193公里,乡村道路27条244公里,解决了7.9万群众的吃水困难,完成退耕还林55.6万亩,建成小康新村76个。
四是稳步推进各项改革,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经济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国有企业改革攻坚进展平稳,累计完成改革改制263户,占77%。崆峒水泥、新世纪酒业等一批中小企业实现民营控股或民有民营。农村税费改革转向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配套改革。按照建立公共财政体制的要求,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取得新进展,集中财力办大事、保重点,全年预计完成一般预算支出20亿元。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事项124项。市中小企业担保中心、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行政投诉中心挂牌成立。建立市级融资平台,与国家开发银行签定7亿元开发性金融协议,开创了政府新的融资渠道。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我市被评为“浙商(省外)投资最佳城市”。全年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36项,到位资金12.5亿元,是去年的1.38倍。
五是坚持科教兴市,注重统筹协调,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积极争取国家教育专项资金,重点实施中小学危房改造、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等项目,消除d级危房6万平方米,新改建校舍面积20.6万平方米。平凉医专新校区建成投用,平凉一中二部开工建设。农村中小学实现了现代远程教育全市覆盖。基层计生服务网络不断健全,奖励扶助和保障制度全面落实,人口自增率控制在4.96‰以内。全面实施特色文化名市建设规划纲要,市博物馆建成开馆。全市疾病控制体系和传染病预防体系基本建成,省级卫生城市通过验收。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平凉电视台节目通达乡镇工程取得新成效。成功举办了“崆峒杯”第五届全国武术馆校武术比赛。《平凉地区志》通过了省级科技成果鉴定。
六是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认真落实中央1号、省委8号文件精神,加大对“三农”、基层、困难群众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扶持力度,有效解决了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全面取消农牧业税,及时足额兑现了退耕还林粮款补助和粮食直补资金。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年内使7200个绝对贫困人口基本解决温饱,3.89万低收入人口稳定解决温饱。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20元,比上年增长6.12%。认真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措施,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1万人,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5186人,城市低保标准提高了10%,人均补差60元,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全市职工收入人均增加1320元,是近年来增加最多的一年。全年发放各类救灾救济资金908万元,落实贫困县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资金1642万元,开展扶贫济困社会捐助,积极解决受灾和特困群众吃、穿、住、医、学等困难。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安全生产形势基本稳定。大力整顿市场经济秩序,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重视群众来信来访,城乡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农业基础脆弱,工业化水平较低,第三产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特色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品牌效益和规模优势还不够明显;二是融资渠道单一,资金来源少,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企业改革发展受到资金的严重制约,政府资本运作能力亟待提高;三是城乡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农民增收难度大,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劳动力的增加,就业矛盾更加突出;四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欠帐较大,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滞后,公共服务水平低,群众行路、饮水、上学、就医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较多;五是资源利用率亟需进一步提高,经济增长方式比较落后,一些重点区域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重,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六是因职工下岗、城镇拆迁、农民失地、涉法涉诉等引发的不稳定因素仍较突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当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
当前,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了三大带有趋向性的态势。我们要认真分析研究,深入进行思考,准确把握大势,不断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第一,全市经济发展逐年提速的势头比较强劲,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标志着我市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就gdp而言,增长8.12%,增幅列全省第11位;、,增速分别提高到10.4%和11.1%,位次上升到第5位;增速提高到12.6%,位次前移到第4位;今年预计增长13.2%,在全省仍是一个上升和前移的态势。三次产业结构由的29.6:34.2:36.2调整为24.8:40.4:34.8,其中第二产业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五年提高了6.2个百分点,工业主导型经济发展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每百元生产总值提供的财政收入,为6.98元,今年提高到11.11元。全市大口径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3%以上,五年增长了1.82倍,财政收入增幅比gdp增幅高出1倍以上。表明全市经济创税能力大幅度提高。在这样一个好的趋势面前,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综合实力在全省处于中间偏后的位次,经济发展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仍然不强,与发达地区存在很大差距。加快发展始终是全市最大的政治。放眼今后的发展,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省上确定把平凉建设成为全省煤电化运一体化综合开发基地和甘肃东部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正在建设和即将开工的投资242亿元的十大过十亿工程,将为今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我们要牢牢抓住这些难得的历史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