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生态建设年”活动深入开展大会上的讲话
在推进“生态建设年”活动深入开展大会上的讲话第2页
来。尤其要把握人们回归自然的强烈愿望,大力开发生态文化资源和景观资源,发展现代文明产业,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三要树立新的市场观,运用“两个市场”发展生态产业。不断地调整和完善政策,优化投资软环境,鼓励外资和民间资本全面进入生态建设开发领域,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整体水平。同时,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逐步形成“产业发展围绕市场转,资源培育围绕产业转,基地建设围绕资源需求转,农户围绕基地建设转”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三)坚持“两个并重”
一要坚持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并重。生态促进产业,产业反哺生态。在开展生态建设年活动中,要围绕“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这一主线(生态产业化就是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生态效益转化为产业效益;产业生态化就是要通过提高产业的生态含量,提升产业层次,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发展模式从先污染后治理型向生态亲和型转变,增长方式从高消耗、高污染型向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型转变),凸现gdp中的“绿色效应”,在结构和空间上协调三次产业发展。
当前,要突出抓好四点:
1、在发展生态工业上,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积极引进、培育、发展产业关联度大、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项目和企业,积极改造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扶持林产品、绿色食品、电子电器、机电、医药、陶瓷六大优势产业。以企业规模化、产业集聚化、经济特色化为目标,积极实施清洁生产,采取政策措施,推动企业向经济开发区集聚。
2、在发展生态农业上,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加大调整力度,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加速和扩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研发和推广,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产品和有机食品。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建设生态示范基地、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逐步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千家万户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促进农业在gdp的比重下降,绿色、有机农产品在农业中的比重提升。
3、在发展生态旅游上,近年来,我县生态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已成为黄山旅游中的重要一环。要按照“深生态旅游、大休闲市场”定位,借助全市“旅游三创”东风,抓住新农村建设契机,以休闲度假、森林生态、农业观光等为重点,积极整合全县旅游资源,优化组合旅游线路,做强牯牛降生态旅游;加强文化与旅游深度结合,深入挖掘古戏台、医学、饮食文化内涵,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打造环乡村旅游圈,加速建设“华东地区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基地”。积极拓宽内涵,延伸旅游产业链,努力形成吃、住、行、游、购、娱相互配套的产业体系,培育县域经济增长新优势。
4、在发展生态林业上,作为全省林业大县,更应加快推进林业产业发展,这是生态建设的需要、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进步的需要。要大力发展“板块经济”,实现由利用林木资源为主向以利用林地资源、林区资源为主转变,把多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强势。一是毛竹产业。毛竹在我县分布广泛,是一个很有潜力、完全可以做大做强的产业,重点要做好扩面、提质、增效,创建一批高标准高效益竹产业基地,推进集约经营。二是油茶产业。油茶是公认的绿色食品,茶油价格现在是节节攀升,潜力很大,前景很好。要大力推广油茶低改技术,改造低产油茶林,新建优质油茶林,建设好示范基地,加强技术支撑力度,逐步形成优势产业。三是林产工业。一立方米木材,经过初级加工,可增值1—2倍;经过精深加工,可增值10倍甚至更多。一个锯在那一比划,圆的变成方的,这不行,要一律取消。
要坚持宽“进”严“出”、关“小”保“大”,把税收和企业计划分配相挂钩,限制、淘汰高耗低效小型加工企业,控制原材出口,从政策、信息、资金和服务等方面,扶持壮大竹木精深加工龙头企业。要在经济开发区设立“林产工业园”,引导现有林木加工企业入驻园区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四是工业原料林产业。要重视示范带动作用,选择有条件的地方,扶植建设一批工业原料林示范基地。积极支持企业采取“公司+农户”等多种形式,建立原料林基地。原料林基地建设的规模,决定加工企业的规模和水平,必须高度重视,积极发展。五是药材产业。我县中药材门类全,种类多,同时又是医学的发源地,发展中药材产业,可以说,优势突出。目前,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较快,在地面积突破3万亩,建成了以“药谷”为代表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和示范点75个,涌现出一批种植专业村和专业户。要进一步组织力量调查论证,搞好总体规划,打破区划界限,实现连片开发、规模发展,全力打造全省中药材资源保护基地、生产开发基地和皖南中药材集散中心。
二要坚持生态建设与保护并重。资源保护是利用的基础,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利用是保护的最终目的。当前,要突出抓好三点:
1、构建生态屏障。在工作重心上,要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主动对接国家和省、市林业生态重点工程建设,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生态公益林建设,实施绿色通道和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抓好义务植树和部门绿化、建立起以自然保护区为“点”、以通道绿化为“线”、以生态公益林为“面”的多层次、多功能、多效益的森林生态体系。在工作标准上,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优化造林绿化方式,大力选育、引进、推广优良树种,鼓励发展速丰林和经济林,切实增加封山育林、混交林、乡土树种比重,实行“封、造、管、抚”相结合,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确保工程质量。在工作方式上,要按照“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原则,通过降低“门槛”、出台优惠政策等措施,广泛吸纳各种民营资本放心大胆地从事造林营林,形成“企业+基地”、“单位+基地”、“干部+基地”、“大户+基地”,“联户+基地”等造林模式。
2、保障生态安全。当前,林政管理工作还存在乱砍滥伐、私收乱购、乱堆乱放、非法加工、非法运输等诸多薄弱环节,如不加以制止、控制、查处,任其发展下去,良好的生态建设将面临着严峻挑战。最近,林业部门反映现在木材招标价格很高,每立方多元;但是也有一些同志反映“木材贩子之所以敢以这么高的价格来招标,与林业检查站有很大的关系。”到底是不是这回事,有关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要坚持年生长量大于消耗量的原则,严格限额采伐制度,严禁将采伐指标截留给企业和木材经营大户,坚决打击买卖采伐指标行为,切实把好采伐“源头”关。要全面推进林业分类经营、分类指导,做到“管死一块、放活一块”,即对公益林要管死,对商品林要放活,严禁在线、线两侧的森林内“开天窗”。对以天然林和杂木为原料的企业,要采取控制手段,限量生产,加大力度、加快进度,加速“关闭”转产。县委、县政府将出台一系列文件,一系列应对措施,对一些高耗低效产业予以关闭,对林业的招商引资,也将出台政策予以规范。要牢固树立“绿线”是“底线”、是“高压线”的观念,保持高压态势,深入开展“绿剑行动”,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乱采滥挖野生植物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从源头上维护林区秩序稳定。要紧扣“宣传教育、预测预报、隐患排查、火源管理、责任落实”五个环节,切实抓好林业“三防”工作。林农烧火做饭、制作茶叶等生产生活消耗天然林或木材也是一个重要部分,要加快农村能源建设,完善补助政策,大力推广节柴灶、沼气池、太阳能等新型洁净能源,鼓励兴建小水电,积极探索“小水电代柴”路子,控制森林资源低值消耗。
3、严格控制污染。控制污染是生态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把这个重点抓住了,抓好了,我们才能有效地全面推进生态建设。在招商引资中,要将环境影响评价作为市场准入的一道重要门槛。今后,凡不符合环保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达不到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目标的项目,一律不得批准建设,不得立项,不得批准用地,不得给予贷款。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强化环保设施“三同时”制度,确保污染防治设施落到实处,项目未经验收就投入生产的要坚决禁止,对以试生产为由长期排污的单位要严肃查处,使环境容量控制制度成为不欠新帐的“控制闸”,科学发展的“调节器”,维护人民利益的“杀手锏”。要全面推进经济开发区生态环境建设,发挥园区企业集聚优势,搞好园区产业配套建设,合理整合资源,搞好上下游产品的衔接,拉长和扩大生态工业产业链,实现园区综合效益最大化和废物排放最小化。全面推行小流域污染防治,突出抓好阊江河污染防治。加强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提高城市污水和垃圾集中处理率,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扩散。加强城市大气、汽车尾气、施工扬尘和噪声污染防治。要从化肥农药采购、销售和使用等各个环节抓起,大力推广低毒高效农药;引导农民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农药,降低化肥、农药使用强度,控制农村面源污染。
(四)实现“三个拓展”
一要在生态建设项目上实现新拓展。生态建设必须有具体的项目来支撑,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生态环境建设等,都必须落实和体现到具体项目上。没有一定数量、质量的项目,生态建设就是空中楼阁。抓住了项目,也就是抓住了生态建设的“牛鼻子”。我们在招商引资活动中,要利用生态品牌引项目、争项目、建项目。重点是抓好生态项目的开发、筛选、包装、申报和实施工作,以生态项目推动生态建设,促进经济发展。要选择对生态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带动力强、社会效益好、近期可以启动的项目,各乡镇、各部门要拓宽思路,多思考、多挖掘。凡是可以利用生态条件,可以挂上生态建设的项目都可以充分挖掘出来。但不能盲目地搞“大跃进”、“大手笔”,上不切实际的生态建设项目。
二要在重点领域改革上要有新拓展。坚持把改革作为推动生态建设的根本动力,逐步形成符合生态建设发展要求的新型体制机制、产权制度、经营形式、市场主体、动力机制、行政方式、政策措施等,否则,生态建设就很难再有大的突破。今年要争取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重点是搞好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及其配套改革。1、改革力度要加大。全国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已在江西、福建等10多个省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