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人事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县人事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着力抓好改革 完善人才配置机制
推动人事编制工作再上新台阶
同志们:
,县人事局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下,认真实践“三个代表”,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县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县第十届三次、四次全委会和第十三届三次人代会精神,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各项人事人才工作,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圆满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为了推动我县人事编制工作在新的一年再上新台阶,今天,根据大会的安排,我就过去一年的工作做一简要回顾,并就今年的工作安排讲几点意见。
工作的回顾
1、公务员管理进一步加强,公务员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强化了考录工作,严把了公务员的入口关。去年8月份,我县共面向社会公开考录县直机关国家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11名,选拔7名高校毕业生到乡镇锻炼,当次共有636人报名参加考试,其中县外报名人数达110人,既达到了选拔人才的目的,又达到了宣传国家选人用人政策的效果。按照省、市的要求,认真组织了符合条件的140名违反“凡进必考”原则进入公务员队伍人员参加全省统一考试,为119名考试合格人员办理了公务员录用手续,拟定了不符合考试条件和考试不合格人员的清退方案上报市人事局,此项工作顺利完成,既维护了人事政策法规的严肃性,又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好评。
狠抓了教育培训工作,加强了干部能力建设。去年一是完成了县直单位人员共2247人的wto知识与规则培训考试;二是完成了党政群机关工作人员共2193人的公共管理知识培训考试;三是完成了转正定级和职务晋升共350人的培训考核工作;四是组织县直单位和乡镇机关人事干部111人到市人事局统一进行了人事政策理论培训和人才市场建设考察;五是与司法局、法制局等单位一起,对全县党政群机关干部计4200余人进行了《行政许可法》知识培训考试;六是认真开展人事争议仲裁制度的宣传,举办以会代训培训班一次,参训人员达410人。
严格年度考核,加强对年度考核结果的应用,进一步严肃了人事纪律。去年全县参加考核人员共1423人,其中:优秀等次233人,基本称职4人,不称职6人。全年共办理辞职手续10人,辞退2人(其中公务员1人),解除聘用关系1人,因违法判刑开除公职1人。
2、突出重点,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和拓展了职称评定范围。
去年,我们出台了《非公有制经济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试行办法》,对非公有制经济单位、乡镇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职称的条件适当放宽;在职称晋升和中、高级指标分配等方面,尽量向农业一线、边远地区和条件艰苦的地方倾斜,特别是在今年的教育系统中级职称评定工作中,对村小教师给予单列指标的照顾,有效地稳定了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促进了地方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拟定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实施结构比例管理方案,并在卫生系列专业技术人员试行评聘分离;指导、协调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首次试行聘用制期满后的考核、聘用,合同的续聘、变更等工作;逐步建立起事业单位新进人员考试聘用制度,面向社会公开考试聘用计生服务站技术服务人员30名;协调文体、卫生等系统拟草本系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方案。
3、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取得了新进展
我县作为市定农村人才资源开发试点县,在过去抓农村人才取得的经验基础上,继续采取以点促面的方法,推动全县农村人才开发工作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我们重点抓了镇等十三个试点乡镇农村人才开发,确定镇、乡为农村人才开发联系乡,村、村、村和村为农村人才开发的联系村。建立了社上有点子,县、乡、村有册子的农村人才开发体系。开展了首次县级农村优秀人才选拔工作,共选拔享受县政府津贴县级农村优秀人才10名;各乡镇选拔10名乡镇级农村优秀人才,享受乡镇财政补贴。搞好了农村人才界定和分类工作,为农村人才数据库建设做好了充分准备。通过一年多时间的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初步建立了一支强有力的农村人才队伍,目前,全县有农村人才186230人(其中:行政管理人才13961名;经营管理人才15401名;技术推广型人才11622名;能工巧匠型人才90296名;转移型人才94845名);加强了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建立各种专业协会63个,纳入协会管理的农村人才15万人。去年3月18日省人事厅组织农村人才资源开发调研组来我县进行了调研,省上领导充分肯定了我县的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调研组对我县的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思路清晰、措施具体、工作落实、成效明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4、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功能进一步增强,人事人才工服务地方经济工作更加明显
县人才市场于去年3月建立,并依托县人才市场在镇、镇、镇、镇等乡镇初步建立起了以人才市场为龙头、乡镇为载体、各村支书(主任)为联系点的农村人才输出体系。到12月底,人才市场求职登记达839人,向康师付集团、美心集团、长安集团、云天化集团等品牌企业输出人才576名(其中农村人才497 名)。
5、工资福利工作稳步推进
去年,我们制定了《关于事业单位年百分之三工作人员提前或越级晋升工资档次的通知》,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向一线科技人员倾斜,为680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办理了提前或越级晋升工资手续,调动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对在农技推广一线人员退休后的待遇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送县政府审定。同时,还为全县机关事业单位、连续两年考核称职以上人员15233人办理了正常晋升工资手续;为执行职级工资制,连续3年优秀或连续5年称职的158人办理了晋升级别并增加了工资;对全县358名新参加工作的人员办理了定级手续;及时为晋升职务、收回安排工作、农林水一线科技人员浮动或浮动转固定人员办理了增资手续;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人取得技师职务的18人办理了聘任手续,为取得工人技术等级56人办理了增资手续。
6、编制管理和机构改革取得了新成效
按照上级对机构改革的总体部署,按照资卫办[]267号文件要求,去年,改革了乡镇卫生院的管理体制,将乡镇卫生院上划到县卫生局管理,并对69个乡镇卫生院核定了公共卫生人员编制167个,同时按改制、归并、了断关系办法,对24个地名卫生所进行了改革。
根据资府发[]27号文件精神,在原防疫站的基础上,组建了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立了卫生执法监督所。
对农村能源、柠檬科研等职能进行了调整,并根据上级有关规定归并了机构。通过改革,县沼气局更名为农村能源办公室,整体划归县农业局管理,并按川委发[]4号文件要求,将县建设局承担的农村能源行业管理职能划入县农业局。撤销了县柠檬开发办,组建了县柠檬产业发展办公室,县柠檬科研所并入了县柠檬产业发展办公室,进一步理顺了关系,促进了相关事业的健康发展。
深入乡镇调研了乡镇事业单位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并主动配合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及时研究处理了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社会事务服务中心广播岗位人员工资及相关业务经费、福利待遇落不到实处,造成多次上访的问题,通过协调,现已对其经费渠道进行了调整,此类人员全部息访。二是部分乡镇事业单位未按委办发[]90号文件规定接管退休人员,其医疗保险及有关福利等未落实的问题。通过与相关部门一道协调,目前已得到妥善处理。
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进行事业单位法人登记和年检,全年共新登记事业单位190个,年检688个(其中变更登记355个),注销登记395个。
7、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了成效
企业军转干部解困工作是一项全国性的集访工作,也是一个由于改革政策和利益调整产生的群体性问题,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去年,省、市文件下发后,我们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与有关部门通力合作,多次调查统计、核查,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对全县历年安置在企业工作的539名军转干部建立了信息库,财政安排资金110.26万元兑现了属于企业拖欠的工资、养老保险金、下岗军转干部的基本生活费;对企业困难军转干部给予了补助、救助,同时将他们全部纳入了基本医疗保险,全县企业军转干部都表示满意。目前,我县无企业军转干部赴京、到省、市上访。市督查组三次到我县督查解困工作,均给予了高度评价。
认真解决计生、林业系统临时人员上访问题。在处理计生、林业系统临时人员上访问题过程中,多次派人到省、市人事部门咨询政策,积极争取上级支持,通过公开考试,聘用了11名理论基础扎实、技术过硬的原计生临时人员充实到乡镇计生服务体系,消除了部分矛盾,
另外,我局还参与处置了乡镇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待遇落实问题和乡镇广播站人员待遇落实问题;按照上级安排派人参与处置了路群体事件;较好地完成了处理县城出租车集体上访事件、制药四厂改制职工上访等息诉工作任务,维护了一方稳定。
8、统筹协调,全力做好其他各项工作
代政府拟草任命领导干部147名,非领导职务人员67名(其中:主任科员1人,副主任科员4人,科员62人)。
组织教育、农业、工程等系列专业技术人员晋升中、高级职称的资格审查和推荐工作,共推荐中级302人,高级67人;审查并组织初评委会评定初级专业技术职称654人;审查并以县政府名义推荐市第二批学术技术带头人6人;为1368名乡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办理了聘用合同书续订及鉴证工作;对评审和考试取得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发放了资格证书并按有关规定办理了聘任和续聘手续;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结果进行了确认并对考核评为优秀的人员发放了优秀证书;按照省、市安排,按时、保质完成了全国职称外语、经济和全省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乡镇服务体系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理论知识等39项886人的资格考试或执业资格考试的报名、教材征订、准考证发放、建档等后续工作。
推进和发展人事代理。全年共为117名各类人员办理了调动手续,解决了干部的特殊困难;为1368名乡镇事业干部明确了工作岗位;对县直分管人事档案的单位进行了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作出了纠正;整理干部档案120个,对收回的3500份干部档案资料进行了分类归档。
认真开展了人事编制调研工作。为了进一步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我们组织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调查了解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以便准确把握工作重点,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