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大报告有关对外开放新提法、新名词解释宣讲辅导材料
十七大报告有关对外开放新提法、新名词解释宣讲辅导材料第3页
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这也是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八项重点工作之一。国际收支(balanceofpayments)是国际金融学中的重要概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其定义为:“一定时期的统计报表,它着重反映:(1)一国与其它国家之间商品、劳务和收入的交易;(2)该国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以及对其他国家债权、债务的所有变化和其它变化;(3)无偿转移支付,以及根据会计处理的需要,平衡前两项没有相互抵消的交易和变化的对应记录”。
在开放型经济条件下,一国的经济均衡是由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组成的。内部均衡是指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的目标。外部均衡是指国际收支平衡,即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资本项目之间动态的、流量的总体均衡。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之间既有矛盾和冲突,也相互作用和影响。内部均衡是基础和关键,它决定外部均衡;同时,外部均衡也反作用于内部均衡,是内部均衡的延伸和发展。国际收支与一国的宏观经济状况存在紧密联系,国际收支不平衡尤其是经常账户严重逆差,是引发很多发展中经济体出现货币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而国际收支持续大幅双顺差,也会引起外汇储备过快增长,信贷扩张,通胀压力加大;国内市场流动性充裕,会带动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快速上升,资产泡沫扩大;本币升值预期较强,境外资金通过证券、债务、关联交易等多种渠道加快流入等风险。
从世界范围看,各国国际收支平衡总体状况与结构,总的来说与各国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和工业化现代化水平相关,通常情况下,发达国家一般都处于整体国际收支特别是贸易和经常项目顺差状态,发展中经济体大多处于贸易和经常项目逆差状态,需要通过利用外资来平衡国际收支。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结构呈现出经常项目与资本和金融项目“双顺差”的特殊模式。1978年以来,由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积极有效吸收外资,我国国际收支的资本项目逐步出现了净流入即顺差;20世纪90年代以前贸易项目持续逆差,同样遭遇发展中国家那样的外汇缺口;从1990年开始贸易转为持续顺差(1993年除外),这样随之出现了国际收支双顺差(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除外)。目前,我国的外贸进出口额已稳居世界第三位,贸易顺差近两年快速增长,外汇储备已突破1.4万亿美元,继续稳居世界第一位。
国际收支持续顺差是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力不断提高的结果,对我国现代化有着多方面的积极意义,标志着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但另一方面,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国际收支大额顺差持续存在,也加大了宏观调控的复杂性和难度,增加了人民币升值压力和贸易摩擦,不利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加快结构调整进程,从而给经济稳定发展带来影响。因此,采取综合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平衡是必然选择。坚持从国情出发,综合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和土地政策等政策措施,才能形成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合力。特别是要注重扩大国内消费,从源头上缓解国际收支双顺差压力。考虑到目前形势下,外部均衡与内部均衡存在严重矛盾和悖离,必须综合统筹考虑宏观调控目标及政策选择,提高对促进外部均衡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认识,按照科学发展观和宏观经济规律合理调节贸易顺差。
阅读(1)分享(0)评论(0)分类:默认分类发表于23:10正在加载评论...
[/12/06]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的重要思想观点
[折叠]
十七大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充满了创新精神,包含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新提法和新举措。
1、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的重要思想观点
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们团结奋斗的旗帜”。他在报告中,联系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联系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鲜明地回答了在当代中国举什么旗、坚持和发展什么理论、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发展目标前进的根本问题,为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形象;旗帜就是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旗帜就是党的共同信念、共同理想和共同目标的集中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正确选择和伟大创造。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都是紧紧围绕建设、捍卫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来进行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完全正确的道路,除此之外,没有什么别的主义、别的道路能够解决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和发展进步问题。
正如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所阐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近160年的实践、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只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才能成功,才能胜利;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只有赋予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才能成功,才能胜利;离开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来谈马克思主义,没有前途,没有意义;离开指引我们取得伟大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去另外寻找别的什么主义,没有前途,没有意义。我们要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2、关于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的重要思想观点
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强调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我们之所以取得今天的成绩,恢复和坚持实事求是的正确思想路线是重要的思想基础。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然而如果不解放思想,就实现不了实事求是。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如果当时不从对毛泽东同志的盲目的个人迷信中解放出来,如果不从“左”的路线和理论束缚中解放出来,就不可能做到实事求是。如果不解放思想,不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全党怎么能从“左”的理论和路线束缚下解放出来呢?当进行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时,有的同志想不通,认为“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了解放前,搞单干了,搞私有化了”。当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时,有的同志讲,“乡镇企业是腐败的温床,送红包、送礼都是从乡镇企业开始的”。当我们搞特区时,有人就说“这和当年慈禧太后割地赔款有什么区别呀?不是卖国吗?”。当进行国企股份制改革时,有人说股份制是私有制,搞股份制就是要让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党的十五大解放思想,认为股份制,资本主义可以搞,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它无非是一种现代企业制度。如果不解放思想,不实事求是,怎么能取得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没有解放思想,农村改革、城市改革、国有企业改革,一切改革,都不会进行下去。解放思想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保证。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胡锦涛同志号召全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越来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3、关于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的重要思想观点
胡锦涛同志全面回顾了改革开放近30年的伟大历程,总结了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指出,改革开放是新的时代条件下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报告的这个重要论断是对改革开放伟大历程的科学总结,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这个科学总结和科学真理,蕴涵了这样一个重要的内在逻辑,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就在于它是有利于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作为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使社会主义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大生命力,使马克思主义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强大感召力,使我们党焕发出新的创造力和战斗力。把改革开放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就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这正是我们对改革开放充满信心和必胜信念的根本原因。当然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我们要清醒认识和把握党和国家在改革开放关键阶段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和新课题新矛盾,特别是要顺应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以及党面临的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的新形势新情况,把坚持改革开放同继续解放思想结合起来,同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结合起来。要在进一步坚定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的同时,努力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从而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坚定改革方向、完善改革举措、致力改革攻坚。要坚持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来深化改革,在深化改革中实现科学发展与促进社会和谐。
4、关于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要求的重要思想观点
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要求,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长远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