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党的十七大关于民生问题的心得体会

学习心得范文 发布时间:2010/9/23

学习党的十七大关于民生问题的心得体会

以民生为抓手做好三块文章
——学习党的十七大关于民生问题点滴体会
桥头镇党委

党的报告是党的一份政治宣言,它表明了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向。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始终把基层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时刻关注民生。这次,党的十七大报告专门把民生问题作为一个章节单列出来,这在党的历届报告中尚属首次。报告强调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由此可见,我党是何等重视民生问题。因此,我们基层一些同志与群众接触最多最深,更应当义不容辞自觉担负起关注民生、呵护民生的重任。
一、关注民生要在发展经济上找准落脚点
发展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只有经济的健康发展才能不断地改善民生。面对桥头实际,如何走出经济发展的低谷,实现财力的快速增长。眼下,我们只有高举发展大旗,同奏发展之曲,共绘发展蓝图,才有希望和可能改变落后。,我们将围绕实施“五大工程”,做好落实。
1、增植1个亿元规模企业。把规模企业作为我镇工业经济的主攻方向来抓,从政策上、环境上、服务上全方位向规模企业倾斜,以规模企业的发展拉动全镇经济的发展,以规模企业的成长拉动社会就业的增加,以规模企业的壮大增加财政贡献比重。
2、打造1个千亩香菇产业园。香菇产业是我镇高效规模农业的经典之作。为了让更多的老百姓走上创业致富路,我们以放大香菇品牌,做大香菇产业为宗旨,重新做好香菇园的发展规划,不断加大香菇产业园的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香菇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香菇产业的宣传推介力度,引导和吸收更多的人来从事香菇种植经营,力争突破1000亩,建成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香菇生产基地。
3、创建1个康区示范村。加速推进新农村建设步伐,以示范村为抓手,以整治脏、乱、差为重点,本着因地制宜、务求实效的原则,下大力气,下足功夫抓好创建工作。我们要通过创建促进环境面貌改观,通过创建促进精神文明提高,通过创建促进文明素质养成。
4、打通1条黄金致富路。积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充分征求各方支持,规划建设好由政府门前向东连接溱湖大道,向西连接泰州农业开发区的黄金通道,沿路发展三产经济,带动相关产业良性互动发展,为百姓致富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
5、建设1支高素质干部队伍。致富百姓,造福于民离不开好的当家带头人。我们要从管理入手、从教育着眼、从培养出发,围绕“五大”能力建设,致力管好人、用好人、带好人;围绕“三真、三为”要求,突出抓好干部队伍建设;围绕清正廉洁,加强廉政建设,努力造就一支适应时代要求、深得群众满意、综合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
二、关注民生要在维护稳定上找准结合点
稳定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同时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反之,社会动荡,则民心不安。因此,稳定与民生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维护稳定要从源头上抓起,处处防微杜渐,防范于未然。
1、要有驾驭突发事件的能力。突发事件最容易诱发不稳定因素,给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带来消极的负面影响。相反,只要我们组织有力,指挥得当,处理及时,就会很快控制局面,变不利因素为积极可利用的因素,减少或挽回不应该发生的损失。因此,我们要制定各类突发事件紧急处理预案,将尽可能发生的环节考虑周全,力求方案科学合理。要改变工作作风,变事后调控为事前防控,变束手无策为应对有策。要强化责任追究,采取“谁主管谁负责,谁过错,谁承担”的办法,层层落实工作责任,有效建立为民负责,为民尽职的工作机制,努力做到民生无小事,确保小事不当事,大事化小事,盛世保平安。
2、要有效钝化各类矛盾发生。我们尽管生活在矛盾之中,但是要学会在处理矛盾中成熟,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主宰矛盾的主人,不要成为被矛盾牵制的奴隶。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千万不能因人为因素而诱发不该发生的矛盾,如果是这样,我们的罪过将不可饶恕。用心要尽心,尽心才能更放心。处理矛盾要做到“三个不放”:一是苗头性问题不放过。矛盾不分大小,都要认真对待。特别是苗头性问题绝不能掉以轻心任其发展。要围绕“有人管事,有人问事”的要求,落实相关工作责任,积极调处钝化矛盾,努力将苗头性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二是倾向性问题不放松。对倾向性问题要引起高度重视,丝毫不能马虎对待。要明确专人牵头负责,一抓到底,跟踪调处。要召开专题协调会,综合掌握了解方方面面的反映,要求、呼声,然后集思广益商讨处理意见,直至圆满解决。三是突发性问题不放手。要及时成立调控指挥部,调动一切可利用力量,全力以赴,全面上阵,行动要快,措施要准,矛盾未钝化到位决不放手。
3、要积极预防滋生腐败现象。腐败现象是社会敏感话题,最能引起民怨民愤。我们要从制度着手,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要围绕“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的要求,加大党务、村务公开力度,将政策决策、重大事项、办事程序、项目建设等涉及民生的内容及时公开,提高工作透明度和群众公信度。要健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增强自我约束力。要加强民主监督,充分发挥党内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开成监督合力。
三、关注民生要在构建和谐上找准共振点
和谐是社会进步的要求,是体现关注民生的时代特征。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和初衷,就是为了顾及民生这个社会问题。
1、构建社会和谐要体现社会公平。和谐倡导公平,公平映衬社会和谐。社会弱势群体是社会大家庭中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要建立积极的社会救济扶助机制,政治上享受同等待遇,生活上给予特殊关照,工作上提供政策保护,特别是残疾对象要为他们提供平等的求学、就业机会,要克服和避免歧视现象发生。要加大帮扶力度,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帮扶,要组织党员干部和非公企业人士加入到“一对一”结对帮扶行列中。要克服帮扶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变被动应付为真心帮扶,要追求帮扶工作的实际效果。要坚持资金帮扶与技术帮扶、项目帮扶、智力帮扶相结合,尤其要引导和帮助帮扶对象克服懒惰思想和依赖心理,驱使他们树立自强自立、奋发上进的的信心。
2、构建社会和谐要确保关系协调。和谐文化催生社会文明,关系融洽促进社会和谐进步。要以“四德建设”为抓手,大力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广大社会成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道德观,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要以“八荣八耻”为抓手,广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自觉崇尚“八荣”,丢弃“八耻”,剔除不和谐因素。要以“文明创建”为抓手,深入开展“文明户、文明村、文明单位、文明行业”创建活动,自觉讲文明、树新风、践行动。同时要在创建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做文章,不断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3、构建社会和谐要落实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我们要高度重视农村基本医疗、基本养老、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落实。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保险制度,全镇大病合作参保率要巩固在98%以上,力争全面覆盖;建立巩固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加大新农保的奖励扶助力度,动员和引导更多的农户参加新农保,力争全面渗透;高度重视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特困群体,采取多管齐下的办法,解决他们的生活待遇问题、居住环境问题、医疗保障问题,确保他们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力争全面兑现。

年一月三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