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大山 远程教育播撒着知识的阳光(远程教育经验材料)

学习材料范文 发布时间:2010/9/7

跨越大山 远程教育播撒着知识的阳光(远程教育经验材料)

跨越大山远程教育播撒着知识的阳光
——昆明市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走进教育信息化
昆明市电化教育馆

昆明市在全面实现“普九”、“普实”任务以后,农村教育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市政府在十五规划《关于加快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中,针对突出问题提出要实施“六大工程”,即:初中达标工程、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工程、职业技术培训工程以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工程。作为我们特别关注的远程教育工程,在“六大工程”中又有其特殊的地位与作用。
昆明市教育局在政府的主导和支持下,倾全社会各方之力,于实现“普九”目标,通过了省级国家级验收,这标志着昆明市义务教育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巩固与提高的阶段。我市“普实”工作也于圆满完成既定目标,处于信息时代,基础教育又将以信息化带动现代化,现代远程教育对师资力量不足,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的昆明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它为缩小我市城乡教育之间的差距,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跨越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育部的重大决策。

历练成形稳步推进


在“十五”初期,我市城镇中小学在改善办学条件时,或多或少增加了一些信息技术装备,如计算机教室多功能投影教室,局域网或校园网。而广大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装备几乎为零。一些山村小学,连一台计算机都没有。教育部安排了“明天女教师”项目工程,在西部地区培训一批农村小学女教师,初步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卫星接收装置的安装调试技术,昆明市有12位农村女教师到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接受培训。这个项目开了农村中小学信息化的先河,引起了强烈的反响。12所农村小学架起了卫星天线,收到了星空放送等新闻和教学节目。由于初次接触到先进技术,呈贡县马金铺一所小学,卫星天线调试了6次才收到卫星信号,由于地理位置限制,砍了一棵树,信号才顺利接收到,不用说寻甸牛街、马街等其他小学的设备安装调试,难免辛劳与反复。
接下来的几年里,卫星接收装置开始遍布农村中小学校。“云南远程教育扶贫示范工程项目”为昆明市安排了77所中小学,农村中小学占了多数,平均每个县有4-5所学校,得到了卫星接收设备。“教育部李嘉诚西部远程教育二期工程”在寻甸县35所学校安装了卫星接收装置,,教育部教育部农村远教工程试点示范项目安排安宁5个计算机教室,10个卫星教学收视点,63个教学光盘播放点,初,昆明市教育局为农村学校装备了276个卫星接收站(其中含92套光盘播放设备)。我市全面普及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集中在下半年,“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在我省昆明、玉溪、楚雄、曲靖开始后,昆明市农村中小学信息化发生了质的飞跃。试点工程为昆明市农村初中建30台学生机的计算机多媒体投影机室124个(模式三),为1275所农村完小建卫星接收站(模式二),建教学光盘播放点(模式一)589个。短短的五年时间,昆明市农村建起了现代远程教育三种模式2725个,其中模式一855个,模式二1639个,模式三177个。总投入超过5000万元。实现农村学校“三种模式”全面覆盖,实现了农村学校“校校通”。值得一书的还有昆明市在引入企业合作的运行机制,建设了63个计算机网络教室,使学校生机比从37:1一下提升了几个百分点。市政府还先后投资了昆明市教育信息港项目、敏特智能引擎英语学习项目。
截止10月,仅以农村中小学为例,已建设起模式一学校855所,模式二学校1693所,模式三学校177所。中小学生机比达27.93:1(其中高中学校6.43:1,初中学校23.68:1,小学51.98:1)。
内容中小学综合高中学校初中学校小学
学生数64995450944166124432886
计算机数23265792170168328
生机比27.93:16.43:123.68:151.98:1

自到10月,昆明市市级总计投入资金2700万元,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学校信息技术课开设与计算机缺少的矛盾,其中一半在农村学校。农村学校信息化装备真正上了一个新台阶。农村学校普遍反映这些举措是他们想都未想到的,“阳光工程”照到了山乡。每当说起我市现代远程教育,校长们、教师们都十分激动:农村学校师生们的视野一下开阔起来了,大山和崎岖的山路、河流已挡不住他们对外面世界的进一步了解,城市与乡村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信息短缺的局面改变了,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源源不断流入了山乡学校,他们感受到信息时代跳动的脉搏。

苦练内功接受挑战


在年底,短短40多天里,124个计算机教室,1275套卫星接收设备,589套教学资源光盘播放点设备,意味着一共有5139套计算机,3139台34寸大彩电,1275只卫星天线,124台投影机,还有桌凳3844套,分散到1988所学校,那么多的设备,一下涌入了农村中小学校,可谓盛况空前。在昆明市电化教育馆、各县(市)区电教馆(站、室、中心)和各项目学校共同协作之下,设备分发到位十分有序,可以说不分白昼与黑夜,长途跋涉的集装箱汽车有时是夜里才到达,卸载、保管、分发到校点,很多时候在夜里进行。面对成批设备的到来,校长、教师忘记了等待的焦虑和身体的疲惫,把设备放到早已准备好的车里,带着满足的微笑将设备拉回学校。卫星天线安装调试、计算机操作、资源的下载、资源的应用等技术要求高,问题很大,时间那么紧,消化起来可不容易,由于这几年部分学校已经装备了卫星接收设备,每个县(区)都培训了一些骨干教师,有了一定的基础。试点项目的组织者们在充分准备基础上,把数量最多的模式二教师先集中到市里进行第一阶段培训,解决计算机操作系统的问题,接着组织县(市)区开展第二阶段培训,重点解决卫星天线安装与设备调试的技能问题。那时候,培训地点操场上几十个卫星天线一字排开,指向蓝天,情景蔚为壮观。培训教室里,几十台计算机后盖打开,教师们一边听课,一边动手安装卫星接收卡,调试接收信号。反反复复,终于速成了必备技能。培训一批,带走一批设备,下一批又接上,所有县区项目学校教师都经历了这一过程,保证了培训初步到位,安装调试正常。40天时间里市级培训了二模式教师1440人,分八批进行,每批培训5天,县区也培训了同样数量的教师,创造了一种以理论支撑为基础的实作培训。重点突出动手能力,技能掌握的突击模式。培训紧张有序,达预期的效果。但是这只是开头的应急方式。往后的教师培训,按照市里要求,持续不断在县区和学校进行。这类培训,紧紧扣住技术保障和资源下载与应用为中心,有针对性地进行。接受过集中培训的教师,在学校成为了骨干,带动培训其他教师,共同掌握相关技能,促进更多教师参与。经过几年的培训,一支农村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已经建立起来了,初步形成以市电教馆为组织指导的,县(市)区电教室(馆、站、中心)为组织指导的,乡镇初级中学和中心学校为基础的三级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管理体系,从而不断推动信息课开设与远程教育优质资源应用。
昆明市是国家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区之一,现有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4所,省级实验学校46所,市级实验学校33所。实验学校在课题研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有28所学校参加《云南省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结题时有9所学校获奖;有26所学校参与研究《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与学的理论与实践》;32所学校参加的《云南省现代远程教育与农村教育的改革发展研究》,8月市电教馆组织全部课题学校的课题负责人和技术员129人参加培训,会上部分课题学校还交流课题经验,,我们组织所有课题学校撰写了课题中期进展报告,针对存在问题我们到课题单位参与研究,分析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本课题预计内可以圆满结题。worldlinks项目是中央电教馆和美国worldlinks组织合作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项目。该项目旨在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项目学校教师的信息素养,推进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新时代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我市有12所学校参加,年初在上海全部结题,昆明市3所学校获项目一等奖,9所学校获项目优秀奖;成果中1个获课例一等奖,3个获课例二等奖,1个获课例优秀奖;1所学校获远程合作一等奖,2所学校获远程合作优秀奖;3所获省教育厅“教育技术应用”一等奖,9所获二等奖。2月,我们组织了20多个单位申报参加“十一五”教育技术研究规划课题研究,市电教馆为获得“十一五”规划课题国家立项的12个课题学校拨研究经费1元,鼓励课题学校积极进行课题研究。
由于体制原因,昆明市电教馆尚未承担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开课与教研工作。市电教馆更多的是以教师课件课例评选、论文评选活动等,从专业技术层面介入信息技术教研与科研活动。
昆明市教育信息港建成以来,已跟省电教馆“万山红”网站相链接。信息港购买了30万元的教学资源,开放式地为学校教师提供服务。同时收集、整理了中高考复习辅导、教师示范课视频资源200余节放入网络资源库中。
目前,昆明市五华区、安宁市、晋宁县、盘龙区已实施那一世范文网域网建设,实施了与昆明教育信息港链接,禄劝县、西山区、官渡区、寻甸县、石林县等县区也以网站形式实现链接。
暑假,4个县区的11所初中学校、中心小学集中起来进行运用技术培训,市电教馆在经费很少的情况下,补助了学校共2.2万元,培训学校教师600人,还派出教师授课和给予指导,受到学校教师好评。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农村远程教师培训已经制度化、经常化。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抓紧做好卫星广播电视地面接收设施调整工作的通知》(厅字〔〕5号)、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关于认真做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转星调整工作的通知》(组电字〔〕179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抓紧做好教育系统卫星广播电视地面接收设施调整工作的通知》(教电〔〕342号)和全省卫星广播电视地面接收设施调整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精神,从8月1日至8月31日将进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地面接收设施转星调整工作。我市所有学校按时100%按时完成转星工作,于8月31日前保质保量完成卫星接收调整任务,不留死角,调整工作结束后,各站点保证了设备的正常接收,再次检验了我们这支农村远教支撑服务队伍,证明这是一支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