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富民兴佳新跨越
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富民兴佳新跨越
历史悠久,曾是肃慎之国,挹娄古都,五国盛地,满族故乡。在祖国的版图上处于最东北,面积3.27万平方公里,人口245万,素以“东方第一城”、“东北小延安”和全国 “双拥模范城”闻名于全国。近年来,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经济与社会、城市与乡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紧紧抓住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和扶持粮食主产区的政策机遇,做到两个机遇一起抓、两个机遇结合抓,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薄弱环节上,切实解决好为什么发展、能不能发展和如何发展的问题,探索出一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去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8%,是近年来增幅较大的一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8.6%,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2.8%。多项经济指标处于全省前列。全市形成了人心思上、合力抓发展,各方面比着干、摽着干,奋勇争先、务实发展的良好氛围,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
一、抢抓机遇,突出抓好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
历史上,是国家“一五、二五”时期重点投资建设的老工业基地,同时,也是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应该说,在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产业基础、发展对俄经贸合作上都有独特的有利条件和比较优势,但是长期的计划经济禁锢了这些优势的发挥和扩张,国有企业机制陈旧、包袱沉重、产品市场竞争力差、结构性矛盾突出、经济外向度低等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使这个老工业基地像一头长睡不醒的雄狮,陷入困境之中,经济和社会发展在低速低效中徘徊。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一缕春风为的发展吹来了希望和生机,国家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更为的发展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
在市委召开的第十次党代会上,新任市委书记郭晓华指出:必须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老工业基地振兴为契机,以发展为先,全面开创“富民兴佳”新局面。明确了“全党抓经济、重点抓工业、突出抓民营、集中力量抓项目”的经济工作总体思路。认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一下子抓住了根本、抓住了关键,成为指导大发展、快发展的强大动力。一时间,工业立市、工业兴市、工业强市,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心声。
经济结构不合理、国有企业比重大、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不突出,使经济发展的脚步异常沉重。人看得准、下手狠--从经济结构调整抓起,加快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输血--失血--再输血--再失血”,这是市老国企都经历过的恶性循环。纺织印染厂是国家“一五”时期建设的重点国有老企业,但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逐步被市场所淘汰,在企业停产、破产过程中,因职工安置问题曾出现进京上访问题,并多次出现围堵党政机关和拦截火车等群体性事件,产生了不良影响,像这样的“问题型”企业,还有200多户。如何让老国企走出“活棋”?如何使国有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市委认识到,要发展,必须对现有企业进行调整改造,把一些具有优势的企业培育和壮大成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必须把所有力量集中到那些有发展前途的产业上,通过打好深化国企改革的攻坚战来加快振兴;必须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对优势企业进行调整改造来加快振兴。思路确定下了,接下来就是急风骤雨式的动作:采取开放式招商改制、引进战略投资者等措施,积极争取国家社保试点、分离企业办社会、打包卸债等政策支持,加快国有资本退出或产权多元化,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大刀阔斧的调整开始了,一个个“硬招”出台了。通过两年来的努力,国企改革呈现出大中小企业、多战线整体推进的局面。全市有97户企业实现了引联挂靠,共引进资金 12亿元,优化重组存量资产24亿元;先后卸掉了37亿元的债务包袱,资产负债率由84.9%下降到69%。佳纺、糖厂、龙江大豆等一批企业完成国有股本减持或退出,电机、煤机、佳星玻璃、佳鹏亚麻等一批重点企业重现生机活力,对全市经济增长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绿色食品、机械制造、医药化工已成为我市的三大优势支柱产业。迪尔.佳联、煤机公司和电机公司等三户企业目前的装备水平、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均列全国同行业第一。
“失血”停止了,一个个濒临死亡的老国企逐渐恢复了“血色”;新的机制、新的经营方式使“老国企”们如浴火重生,焕发了青春。目前,佳市改革后的国有企业已经开始跳出多年来“输血维生”的怪圈,企业盈利能力强、资本效率显著提高、资产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结构优化了,机制变新了,主导产业突出了,企业在市场上也敢“叫板”了。原联合收割机厂与世界500强之一的美国约翰 迪尔公司合资组建了约翰 迪尔佳联收获机械有限公司,一夜之间,企业由原来扭亏无望、奄奄一息嬗变成为目前全国农机行业中最大的合资企业,装备水平、工艺技术、产品质量达到美国迪尔集团成员企业先进水平。
振兴既要自力更生和国家的支持,更需要吸引外资和国际合作为振兴插上振翅高飞的翅膀,伴着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急骤鼓点,人加紧了招商引资的步伐。针对大项目少,缺少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对经济发展全局有拉动作用的大项目少的问题。市委提出了全市上下围着项目转、抓着项目干,大上项目、上大项目的工作思路,并连续两年作为招商引资年和项目建设年来重点进行推进,用项目来带动全市经济腾飞。积极营造大招商、招大商工作格局。市领导亲自带队先后赴山东、福建、温州等地与大企业开展招商洽谈活动,积极邀请一些大企业、大集团来我市实地考察洽谈。先后有福州、台州、江阴等56个团组和国内500强的大连海昌集团、浙江海运集团、大商集团等30余家大企业来我市考察洽谈。经过努力,近年来富拖与上海凯马集团、轴承厂与辽宁丰润公司、佳凤啤酒与哈啤等一大批企业实现了合资合作,盘活20多个亿的闲置资产。两年来累计实现总引资额40多亿元。一大批域外企业接踵而至,山东金锣集团日屠宰加工量达60吨,带动了全市的“猪经济”的发展。上海光明乳业等企业落户佳城,使全市的奶牛饲养量由过去不足一千头上升到近两万头。靠引进域外资金新上项目,强有力地拉动了本地生产总值增长。老工业基地振兴,也让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国内外大企业集团和投资者、创业者纷至踏来或大张旗鼓的洽谈项目,或悄悄地考察环境,表现出对投资的浓厚兴趣。防爆电机厂被哈电集团兼并后,原来职工几个月不开支,现在月工资1000多元。企业活了,职工乐了,市长的“腰包”鼓了。
集中力量抓项目、依托项目抓发展为这个老工业基地带来了希望的曙光。仅去年重点开工建设项目就达107项,规划投资76.4亿元。40万吨铁精粉、乌苏里江药业、上海新高潮高密度板等100多个千万元以上的项目陆续开工建设。
远,地处祖国东北角的地理位置使物流的运距长;冷,高寒地区使企业生产的成本加大;人穷,所以对钱特别亲,传说燕子飞过也要拔根毛……市委从改变自身形象出发,全力打造良好的投资服务环境,使成为创业投资的风水宝地。市委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创建“全省上游,周边最优”的优良经济发展环境目标,努力使成为政策环境的“洼地”,服务环境的“高地”,投资创业的“宝地”,使人流、物流、资金向流淌。为抓优良环境,上至市委书记,下至全市各部门、各行业、各单位一把手,都是创建优良经济发展环境的第一责任人。成立了非国有经济管理服务局,建立了民营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和投诉中心,为民营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建立了统一的行政服务中心、统一的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和统一的招投标中心,减少行政审批、减少办事部门、减少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对投资兴业的企业和个人实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同时,还把开展“两风”建设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结合起来,对影响经济发展环境的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问题,集中进行整治。在全市开展了优质服务竞赛和“万名群众评窗口”活动。市纪委和新闻单位共同举办“行风热线”节目,22个部门的主要领导带队走进直播间,接听和答复群众的电话咨询和投诉电话410多件;组织36个重点部门和窗口单位的主要领导在电视、报刊上公开做出承诺。坚持动真的、来实的,把经济发展环境视为“雷区”和“高压线”,坚持谁破坏环境就炸谁、就击倒谁,严肃查处干扰环境案件。
通过强力措施治理,全市经济发展环境明显改善,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有力促进了经济跨越发展。曾经挥泪洒别的投资商们又回到了;曾经被“挤兑”走的企业又落户到;曾经在被“勒”、被“卡”得心怵的人惊喜的发现:的空气新鲜了,的天变蓝了……。盘点一下近两年的收获,环境的优化,使近1000多个大小项目落户佳城。其中,金锣集团、光明乳业等国内知名的、投资上亿元的大企业就有十多户。
二、创新农业发展思路,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是个农业大市,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然而,大却不强,架子大而身子弱;是个资源大市,然而,丰富的资源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怎么办?市委积极调整农业工作指导思想,提出了坚持“围绕工业抓农业,围绕市场抓农业,围绕致富抓农业”的思路,走城乡统筹发展之路,实现城市与农村相互促进、农业与工业联手发展、经济与社会共同进步。
优化种植业结构,培育优势产业和主导产品。把农业产品品质调优,品牌调亮,把重点放在发展优质专用商品粮豆、饲料粮和优质专用无公害农产品上,初步形成高油高蛋白大豆、绿色优质水稻为主体的产业区和产业带,粮食品质和产量大幅提高。同时,积极推进特色农产品和绿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大力发展专业县、乡、村,全市特色经济作物面积、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种植面积达到560万亩。发展优质水稻100万亩,“双高”大豆150万亩,全力推出汤旺河、晨兴岛等一批内在品质好、质量可靠的绿色食品品牌。结构调整,使农村经济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原来全市贫困县中最贫困的乡镇之一四马架乡,由于饲料加工业的兴起,原来“稀烂贱”的大苞米“金贵”了,每公斤比原来多卖七八分钱。破旧的乡政府如今面貌一新,全乡道路纵横、百业兴旺,乡里的兴盛饲料加工厂每天加工饲料100多吨,四马架乡农民笑着说:俺们的变化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是市里、县里领着俺们调整结构调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