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富民兴佳新跨越

学习心得范文 发布时间:2012/9/23

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富民兴佳新跨越第3页

机、煤机、富拖、富重等企业的机电产品打入国际市场,使全市的外经贸主体队伍不断扩大,实力不断增强。去年,全市进出口总额实现3.7亿美元,同比增长51.8%。对俄贸易快速增长,进出口完成3.4亿美元,同比增长62%。目前,对俄经贸已步入“快车道”,对俄经贸易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加速器”。

四、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市委市政府把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和体现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切实解决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突出执政为民的指导思想,坚持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办民之所需,最大限度地保障群众利益、满足群众需求。着眼于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使经济和社会发展呈现繁荣、安定、和谐的大好局面。

实施“利民工程”,集中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全面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围绕解决群众出行难、如厕难、吃水难、住房难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每年都确定不同办实事内容,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通过实施“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城市面貌和群众生活质量大大改善。几年来,完成了杏林路带状公园、西林公园、儿童公园和站前公园的拆墙透绿和整体改造,完成了15条主干道和6园3场的亮化升级。新建绿地花池及铺设彩色道板42万平方米,小区综合整治和棚户区改造也得到加强,两年内共解决了近4000户居民居住条件问题。小到免费开放主要街道厕所,大到加强水源工程、垃圾和污水处理厂、天然气供应和集中供热工程,市领导都想在心里,抓在手上。同时,将原有五个城区重新规划,扩大了区带乡、村的职能,将原来城区周边的村委会改为居委会,变村民为市民,加快了城乡统筹的步伐。一系列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将一个老城装扮得靓丽秀美,将245万佳城人打扮得神清气爽。去年年初,市委书记郭晓华到社区检查工作时,有的群众反映说:现在城市建设都不错了,但就是周边社区的小路、垃圾影响了城市形象,总让人感到有点别扭,有点遗憾,就象一壶水已经烧到了99度,就差一度就成了开水。听到群众的意见后,市委、市政府抓住这“一度”问题,下大力气,开展了周边社区环境整治工程。去年,整治背街巷道205条,铺装人行道板25.7万平方米。现在无论在哪里,再也看不到“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小路,再也看不到蚊蝇滋生的“垃圾山”,取而代之的是令人心旷神怡的环境和人们开心爽朗的笑声。外地来的游人们都深有感触的说:现在,美丽了,也更精致了,绿草如茵,江山如画,高楼林立,流光溢彩,真有点现代城市的模样了!

抓民生民富,以创业带动就业。7月28日,在中共市第十次党代会上,上任只有2个月的市委书记郭晓华同志在报告中提出,千百万民众创业是经济发展最伟大的动力,要激活民众创业的潜能,激发民众创业的冲动,让民众创业的热情竞相迸发。在以后的工作中,他又大声疾呼,只有更多的人出来创业,社会上才会有更多的就业岗位;没有广泛的民众创业,就不可能有的大发展。“创业行动”象一道闪电,撕开了禁锢在市民头脑中计划经济、小农经济意识的阴霾,给全市上上下下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大碰撞,观念上的大转折。一时间,“创业”成了社会热门话题,“小老板”成了社会时尚词汇,有工作的、没工作的,有钱的、没钱的,街头巷尾、单位邻里都在议论创业、琢磨创业……为把刚刚燃起的创业热情印象深入,市委、市政府为民众创业的蓬勃开展搭建起一个有效的启动平台。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和市长亲任组长和副组长的全市创业行动领导小组,针对6类不同特点的社会群体,分别开展下岗职工创业行动、青年创业行动、巾帼创业行动、老有所为创业行动、科技创业行动和社区创业行动,形成了7个行动载体,增强民众创业的组织推动和协调带动作用。同时,降低创业门槛,简化行政审批程序,减少民众创业负担。通过小额贷款等多种方式对策创业者进行资金扶持,为民众创业输血造血;通过建立创业项目库等方式,为民众创业铺路搭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截至去年底,全市涌现出创业“小老板”1482名,激活民间资本4.3亿元,通过创业带动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3150人、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25180人。创业行动有力地促进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全市民营企业发展到1394户,其中超千万元的120户、超亿元的10户。全市民营经济实现销售收入、增加值、实缴税金同比分别增长20%、15.1%、18.6%。女大学生田喜丹听说家乡开展了创业行动,主动放弃了在大连的发展机会,回到郊区敖其镇创建了畜牧养殖场。在她的带动下,附近有5名妇女加入创业行列;退休的科技人员张彦斌,与几位老伙伴一起创办“夕阳红”化工厂;原省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研究所工程师陆显斌离岗后带领7名科技人员创办了维鸿农业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万元,年产值600万元,带动科技人员20人创业,安排30人就业;下岗女工董鑫创办了合美职业介绍所,带动了40多名下岗职工在就业,服务项目达十余项,下岗职工都亲切的叫她“董大姐”,她本人被评为全国“再就业明星”。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创业行动,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的找寻出了一条以创业带就业、以就业促民富的发展之路。

全面加强社会保障和弱势群体救助工作,保持社会稳定。郭晓华常说一句话:只有人民的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才有根本的保障。近年来,市委狠抓了各项社会保险的扩面,仅去年全市就新增养老保险参保人员5932人,新增医疗保险人员3.3万人,并且已有4.8万名职工参加了工伤保险,有1.7万名职工参加了生育保险。强化了各类社会保险的征缴和管理,确保了退休养老金、失业救济金的及时发放和医保参保人员医药费等的及时结算。加强了对侵害职工权益问题的查处力度,极大提高了对职工权益保障水平。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和保障,逐年推进了低保扩面,低保面由的74169人扩大到现在的116000 人,失业救济面由的17233人扩大到现在的23265人,并将低保金标准由117元提高到了130元,将失业救济金标准由164元提高到了214元,有效地保障了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当中,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确保职工利益放在第一位,确保在妥善解决好职工安置的基础上推进国企改革。目前已有370户并轨企业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有210户企业4.1万名职工顺利进入并轨程序。下岗职工张云祥说:“政府为了我们排忧解难,尽了力更尽了心。从政府的身上,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党的温暖啊!”

抓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增强全社会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市委把提高市民的精神境界、文化道德水平作为衡量经济发展效果的重要指标,注重用和谐全面的发展激发全社会的创造力。坚持在全社会倡导形成和睦互助、友爱向善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整合文化资源,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增添城市文化魅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充分发挥精神文化因素在凝聚人心、化解矛盾、稳定社会中的作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深入开展理论教育,推动干部群众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统一思想中凝聚力量。全市先后涌现出了麻晶莉等一批执政为民、甘于奉献、受群众拥戴的党员干部先进典型,激发了广大人民的投身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创造热情。通过开展 “改陋习、树新风、塑形象”、“文明在公交车”、“万名群众评窗口单位”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树立了文明形象,打造了城市现代文明品牌。全市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大为改观,团结互助、扶贫济困蔚然成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开展了“抓十乡镇(街道)、促百村(社区)、带千户庭院”文化建设工程活动,营造了城乡文化和谐发展的氛围。通过对城市历史、文物、文化的挖掘整理,全面启动三江文化名城建设工作。通过开展市文化艺术之冬、 “三江之声”系列群众广场文化等活动,丰富广大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和医疗卫生事业,提高全民素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健康保证。
开放的正以崭新的形象崛起于祖国东部,广袤的三江沃土正以奔放的热情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