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改进企业安全管理是遏制违章违纪行为的根本途径

模版范例范文 发布时间:2010/10/19

全面改进企业安全管理是遏制违章违纪行为的根本途径

全面改进企业安全管理是遏制违章违纪行为的根本途径

摘要: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从业人员违章违纪现象屡禁不止,并导致了大量伤亡事故的发生。透过对“两违”现象的深刻分析,可以发现很多更深层次的原因。只有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深层次原因,并改进安全管理,才能有效地遏制违章违纪行为。

关键词:违章违纪 安全管理

遵章守纪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本前提,遏制从业人员的违章违纪行为一直是铁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和关键。长期以来,铁路各级安全生产管理、监察部门为此想了很多办法,采取了各种各样的措施,也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突出反映在生产事故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然而据统计,铁路发生各类事故的绝对数虽有下降,但因违章违纪造成的事故比率却居高不下。据近10年的统计,全路因违章违纪造成的从业人员伤亡事故中,最高的年份比率达到90%;最低的年份比率也达到67%;10年平均比率为76%。近10年来,全路因违章违纪造成的重大行车事故比率为34%。如果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导致违章违纪行为的深层次原因,对提高我们的安全管理水平,切实增强其超前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更有效地遏制违章违纪行为,有着重要意义。

基于以上思考,铁道部安全监察司与铁路总工会生产宣传部组成调研组,深入到部分站段,采取发放调查问卷、查阅安全台帐、与生产第一线职工或安全管理专职干部座谈等形式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向各铁路局发放了调查试卷。这次调研结果表明,铁路系统多年来所采取的各项安全管理措施,得到了绝大多数干部职工的理解和支持,调查问卷显示,有86%的职工对强化安全管理表示赞同。对职工的安全教育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职工都明了哪些行为是违章违纪,从心底里认识到违章违纪所造成的危害,都不愿意违章违纪;但生产现场的“两违”现象仍然时有发生。接受调查的职工中,有70%的人承认偶尔有违章行为,有50%的人承认每个月有少于5次的违章行为。透过“两违”现象的表面,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深层次的原因,既有企业管理或作业环境方面的,也有职工生理或心理等方面的。

1.违章违纪的主要表现形式

调研发现,违章违纪行为主要通过以下几种形式表现出来:

⑴明知规章制度不允许,但仍然简化作业程序或按照自己的习惯作法去做。

⑵对规章制度不熟悉,或对规章制度这间的矛盾无所适从,就按自己认为是合适的作法去做。

⑶领导不在或无人检查时放松对自身的要求,随意违章作业。

⑷在客观环境或生产条件不利于作业的情况下,认为理所当然地去违章作业。

⑸在有限的时间内,为了赶工期、抢进度或突击完成生产任务而简化作业程序。

⑹在身体素质降低、疲劳或心情不好的情况下,有意无意地简化作业程序。

⑺心有旁骛、心不在焉或一时走神儿而违章作业。

2.造成违章违纪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造成违章违纪的深层次原因可以大体分为心理原因、生理原因、素质原因、管理原因、规章制度方面的原因、干部作风产生的负面影响、企业环境条件原因等七个类型。

⑴心理原因.违章违纪的心理原因大体上可归纳为侥幸心理、依赖心理、惯性心理、盲目心理、从众心理和惧怕心理。

①侥幸心理。通常,职工违章违纪可以节省力气、节省时间、减少麻烦,有些职工认为没有必要严格按照规定的作业程序去做,就有意识地简化程序而偷懒。按照统计规律,有100次违章违纪中大约有3次会造成后果。要偷点儿懒的职工长期违章但没有造成后果就会形成侥幸心理。例如,一些职工在上班时不愿意提前出发,往往卡着点儿出家门,遇到交通受阻时,为抢时间就不顾违章而抢越、钻车底、翻越车钩等。当时的想法就是:经常这样干都没有出过事,再干一次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如某机务段有位副司机一天早晨上班,开着摩托车通过自己的作业区域的道口时,因怕迟到后挨罚而着急,就在调车机已经接近道口的情况下抢越,不料摩托车突然熄火他未来得及逃出就被拦腰轧断。又如某机务段整备车间加油班的一名老职工值夜班不按规定巡视检查设备,认为天天这样也没有出事,结果由于白班职工误操作,致使阀门有夜间大量漏油而酿成事故。又如一些职工不愿意提前上班,也不愿意绕道走地道,就习惯性地从停留的列车底部钻越,经常有列车进站或通过时发生险情。这些职工不从改变自身习惯上入手,却寄希望于领导给车站上项目建天桥或改变列车进路给自己让路。在调研中有56%的职工认同这种心理的存在。

还有些职工反映:由于经常简化作业程序形成发习惯,平常按照自己的习惯干活30分钟就能干完,若是赶上技能比赛、领导检查或质量验收等情况,就需要40分钟才能干完,而多出来的这10分钟正是原来简化的那部分作业程序所应耗费的,正因为有的职工平时习惯了简化程序,在技能比赛等情况下反而手忙脚乱,对标准程序不习惯了。在调研中,有71%的职工存在这种现象。

②盲目心理。这种心理通常表现为对实际情况不了解,以常规情况去臆测特殊情况而造成后果。例如,有位司机发现仪表失灵后主观地认为是低压电器,不会出事,谁料拆卸时却因误触了一根高压电线而被电伤。在站场、线路上作业的职工也经常因主观臆测列车径路而发生险情,甚至至造成伤亡。

③麻痹心理。这种心理会使职工在长期无事故的情况下,产生松口气的想法,绷紧的弦放松了,对“两违”的后果及发生事故的可能性丧失了警惕。有些职工把规章分为两类:一类是不能违反的,否则就会出事故;还有一类规章是保障性的,违反了也不会出大事。大部分情况下职工知道是在违章,但觉得不可能出事,还是那样做了。在调研中,有45%的职工认为这种心理是造成“两违”的主要原因之一。

④依赖心理。多头负责往往造成依赖心理,都应该负责却都没负责,结果每一个关口都有没有卡住。例如某机务段检修车间有位职工在检修后没有按规定进行检查,因为他想反正工长也要核查,自己可以省点儿力气,而工长也认为该职工不会出什么错儿,用不着复查。由于两人互相相依赖,都没有尽责,结果造成机车运行中发生了机破。

⑤从众心理。在一线班组的小环境未形成遵章守纪光荣、违章违纪可耻的氛围情况下,这种心理会使职工向错误的倾向妥协,甚至会将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当中的是非标准完全颠倒。例如,当职工遵章守纪、一丝不苟地按章作业时,常常会遭到讥笑,而原本正义的一方却显得势单力薄,为了避免冲突求得和气,不得不放弃原则而“同流合污”。在调查中,有21%的职工承认有从众心理。

⑥惧怕心理。在通常情况下,当生产一线的职工见到很少见到的高层领导时会产生这种心理。例如机车乘务员在遇到内行干部或大领导添乘时,往往会感到心情紧张和精神恐慌,有时甚至会因过度紧张而造成动作失调,导致操作失误。

⑵生理原因。这类原因主要是属于职工自身未能克服正常生理反应的情况。

①忙中出错而违章。人们在时间紧、着急处理事务的情况下,往往头脑不清醒,忽视了必要的思考分析,仓促作业,无意识地简化或颠倒了作业程序。例如,某工务段有位职工使用的大锤锤头松脱了,但由于要急着出去干活,他打算干完活再回来修理,可是一忙给忘记了,另一名职工使用时锤头飞了出去,只是侥幸未伤到人。

②忽视警示而违章。职工在午饭后或后半夜是最容易犯困的时候,常常全出现精神萎靡、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等状况,容易忽略周围环境各种信息的警示而造成违章。

③身体不适造成反应能力差。有的职工患了腰椎间盘突出、胃病、心率不齐、神经衰弱、关节炎、高血压等疾病,还有噪声、磁场、振动的影响,一些职工感觉疲惫,缓不过劲来,身体下降,反应能力低。这些人很可能因误操而违章。

⑶素质原因。一种是由于无知而不把安全当回事。新职工没有树立起安全意识,缺乏实际经验,往往模仿老职工的做法,包括一些习惯性的违章违纪行为。另一种是职工未吃透规章精神,没有熟练掌握规章,作业国不自觉地违章。另外,现场一线职工中仍有少数文化低、素质差的老职工,干什么工作都不称职,如果要让他们下岗就会造成其家庭的经济困难,所以又只能让他们继续工作。由于这部分职工素质低,技能差,“两违”现象时有发生。在调研中,选择该原因的职工占45%。

⑷干部作风产生的负面影响。通过调查反映出,基层单位干群关系还存在一些问题,认为应下大力气改变干部作风的职工占76%,认为应把不称职的干部撤换掉的职工占62%,认为应追究管理者责任的占56%,认为各级检查组应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占61%。干部行为对职工违章违纪行为的负面影响,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

①干部违章违纪的“示范”作用。一些干部认为规章是约束职工的,自己可以例外,结果干部不遵章守纪对职工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某车辆段检修车间有的职工就反映,酷暑时期,要求职工进车间必须全程带安全帽,可是干部下车间却经常不戴,也没有追究,职工看在眼里,逐渐对执行该规定不当一回事了。

②干部违章指挥。每当生产任务重、工期进度紧、效率和效益与安全生产发生矛盾时,有些干部往往选择效益优先,在没有解决事故隐患的情况下让职工违反规定,冒险作业。例如,某单位一台设备的安全附件失灵后,安全员下达了禁止使用的通知,但领导否决了安全员的意见,让职工抢任务,致使该设备存在的事故隐患长期得不到整治。

③干部的好人主义助长了违章违纪。一是顾及群众评议,担心得票少,不愿意得罪职工;二是顾及一些职工的各种各样的“背景”和“关系”,担心在处罚职工后会有人作梗;三是在任务紧、人手少的时候,干部对处理违章违纪有顾虑;四是有的干部不能做到公正公平,使检查考核流于形式;五是有些单位存在着一种潜规则,即对上级领导发现的“两违”处罚较重,而对本单位发现的“两违”处罚较轻,其结果反而放纵了违章违纪行为。在调研中,有21%的职工认为这种情况是存在的。

⑸管理原因。管理的简单、粗放和生硬,往往从客观上促成了“两违”的发生。职工认为造成违章违纪的管理原因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班制不够合理。近几年,有不少工种的作业量大幅度增加,但由于人手紧张,原有的班制却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某车站的职工反映,他们每班作业时间经常达到13—14小时。以前一个月能休一个班,现在也没有了。由于长时期的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