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素材:写作素材专辑(226)

作文素材范文 发布时间:2011/5/25

写作素材:写作素材专辑(226)第2页

诚英的往事和盘托出,又添油加醋地描述了一番。曾某得悉,在结婚前夕突然变卦,取消婚约。曹诚英再次遭受重大打击,竟想要出家,遁入空门,幸亏被人劝阻才未成行,从此曹诚英终身未嫁,忧闷而终。江冬秀之心胸和妒意,由此可见一斑。想想胡适几十年来所受之煎熬,不由得令人汗如雨下。
自嘲解求脱
离婚不成的胡适陷入了苦闷,不得已,用佛教禅宗来解脱自己。有一次他在北京大学讲学时讲:“(比如)你看见一位非常漂亮年轻貌美的小姐,她的头发、眉毛、鼻子、眼睛……一举一动,无一处不吸引着你的注意力,让你神魂飘荡,真像张生见了崔莺莺,如醉如痴。可是,有了禅宗修养的人,他竟丝毫不为所动。是什么秘诀呢?其中一种,叫做‘不净观’。就是他身不净、自身不净。比如说:那位漂亮小姐,从现在看,的确很美丽动人;但从她的过去和将来看,就会让你心灰意冷,不再‘贪心’去爱她了……就说她的将来吧,20、30,还很漂亮,到了40、50,身体发胖,不那么窈窕了。60、70,满脸皱纹,头发变黄变白,走路蹒跚,穿不了高跟鞋,成了名副其实的老太婆。然后,80、90,可能不到那时已经死了,渐渐尸首腐烂,蛆虫满身钻动,最后只剩下一架枯骨,一切都完了。”
一想到这里,纵然“如花美眷”,又有什么可爱呢?
时光如白驹过隙,匆匆流过,十几年后的胡适已经对这一切淡然处之了。他也不在意别人讥笑他“惧内”了。胡适甚至开始收集各国关于“怕老婆”的文学故事、笑话和漫画,然后得出了一个搞笑的“发现”:在全世界100多个国家里,只有德国、日本、苏联三个国家没有“怕老婆”的故事,所以凡是有怕老婆故事的国家,都是自由民主的国家;凡是没有这种故事的国家,都是独裁或集权的国家。胡博士这样用“科学实证”来为自己“惧内”辩解,真让人哭笑不得。(文中标题为编者所加)

、陶行知三改其名
陶文濬,陶行知出生时,身为秀才的父亲为他起了个文绉绉的名字:陶文濬。濬是浚的古体,意为疏通和深挖,显然,父亲是希望他成为一个在文化上有所成就的人。
陶知行,陶行知1911年在金陵大学担任校刊《金陵光》的中文版主笔,发表了一系列探讨教育、探索救国之道的文章,署名为“知行”。因为当时,他热衷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说,认为王阳明提出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观念是改革中国传统教育的一剂良方,为了表示他对“知行合一”说的服膺,遂改名为陶知行。
陶行知,随着实践和认识的深化,陶行知逐渐发现了王阳明学说的内在痼疾,即脱离社会实际,疏远广大民众。于是,在1927年,他针锋相对地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观点,突出了实践的意义和作用,并将这一理念贯穿到当时他在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的教育工作中去,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在1934年,他发表了《行知行》一文,并署上了又一次改变的名字:陶行知。这不是“行”和“知”两个字的简单换位,而是表现了一种思想的飞跃。陶行知在文章中具体说明了这一过程:改名!我久有此意了。在二十三年前,我开始研究王学,信奉“知行合一”的道理,故取名知行。七年前,我提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正与阳明先生主张相反,那时即有顽皮学生为我改名,常称呼我为“行知吾师”,我很乐意接受。我对于二十三年天天写、天天看、天天听的名字,难免有些恋恋不舍,但为求名实相符,我是不得不改了。
于是,他再次改名为陶行知。“濬”这是陶行知自造的一个字,也是他三改其名的结果。从1936年开始,陶行知写备忘录,一直到1946年逝世,共写了55册。这是他从事教育工作、社会工作的珍贵记录。值得注意并饶有兴味的是,他在每册备忘录封面上均题上“备忘”三个大字。这个“濬”字,读如“干”音,是将“知”的左右两部重叠起来,放在“行”字的中间而组成的。它是为了表示陶行知对新的教育理论的一个形象概括:行——知——行。
一生求索,三改其名,从陶文濬——陶知行——陶行知——的演变过程,充分体现了陶行知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它就像一串闪光的脚印,镌刻在中国现代教育改革的道路上。

、人生三境界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形象地比喻为: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是我从一本哲理书上看到的一段话,细细品味,觉得可以这样来理解这段话。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这重境界是针对孩子说的,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什么事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陌生的,只有通过家人和老师来教育,他们才会认识事物。你告诉他这是什么,他便认识了什么,不会故意认错,以致说1是1,说2是2,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有一个小故事很能说明这点:一群大人在进行智力竞赛,主持人出了“6+9等于几”的题目,大家都想,智力竞赛题目决不会就字面那么简单,结果谁都不敢立即抢答,而是苦苦思索。突然,一个几岁的孩子说等于15,人们都向他投去异样的目光,直到主持人宣布他的答案正确时,人们才收回目光,并责怪自己的思想太复杂了,错过了抢答的机会。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重境界是针对中年人说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多,人们的思想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了,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时代,人们尔虞我诈,互不信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孩提时代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再轻易相信眼前的一切,而是用心用脑去认识这个世界。此时,人们看到的山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山,水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水了,以致出现了许许多多现代版的“指鹿为马”的故事。有些人站在这山,发现那山更高;沐在此水,又想到那水更净,欲壑难填,永远也没有满足的一天。有些人为名、为利、为美色绞尽脑汁,活得很累。其实,人生苦短,只要活得快乐便行,何必追求过高甚至不着边际的标准呢!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这种境界是针对老年人说的。步入老年,从岗位上退了下来,许多人都能认真反省自己的大半生,忙忙碌碌,最后得到了什么?有些人实现了理想,却牺牲了健康;有些人积累了财富,却失去了诚信。
善于反省的人才会最终达到人生的第三重境界,认识到钱财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钱财再多,也是免不了要回归自然的。因而千方百计发挥余热,为群众办好事实事,为公益事业添砖加瓦,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再建新功,达到这种思想境界的人,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了。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一段处世箴言: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这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低头的智慧
美国著名的政治家和科学家、《独立宣言》起草人之一的富兰克林,有一次到一位前辈家拜访,当他准备从小门进入时,因为小门的门框过于低矮,他的头被狠狠地撞了一下。出来迎接的前辈微笑着对富兰克林说:“很疼是吧?可是,这应该是你今天拜访我的最大收获。你要记住: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这人世间,你就必须时时记得低头。”
从此,富兰克林把“记得低头”作为毕生为人处世的座右铭。
虽然我们都是凡人,与富兰克林不能相提并论,但也应该时时刻刻学会低头,懂得低头,敢于低头。生命的重荷负载过多,就低一低头,卸去那份多余的沉重。面对自己的错误和不足,也要学会“低头”。只有学会低头,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
民间有句非常贴切的谚语:“低头的是稻穗,昂头的是稗子”。越成熟越饱满的稻穗,头垂得越低。只有那些稗子,才会显摆招摇,始终把头抬得老高。

、感悟平等
“平等待人”、“人人平等”这些都是社会生活中长期流行的一些口头语,激励人们学会豁达大度,笑对人生。这里有一则托尔斯泰置于普通人地位接受“茶钱”的趣事。
一次,托尔斯泰在长途跋涉中,到一个小火车站的三等车厢的候车室歇息,忽然听见有人招呼他:“老头儿!老头儿!”一位太太在车上探身车窗外喊他,“快去女洗手间把我的手提包拿来,我忘在那儿了……”托尔斯泰急忙赶到那里,幸好,手提包还在。“多谢你了!”那太太说,“给,这是给你的赏钱。”于是递给他一枚五个戈比的大铜钱。托尔斯泰不慌不忙地装进了口袋。“您知道您把钱给谁了吗?”一位同行的旅客问这位太太。他认出了这个风尘仆仆的赶路人就是大名鼎鼎的《战争与和平》的作者。“他就是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这位太太一听惊叫道:“天啊!我干的什么呀!列夫·尼古拉耶维奇,列夫·尼古拉耶维奇!看在上帝的份上,原谅我吧,请把那枚铜钱还给我吧!把它给您,真不好意思。”“您不用感到不安。”托尔斯泰回答说,“您没有做错什么,这五个戈比是我挣来的,所以我收下了。”火车开动了,托尔斯泰微笑着,目送着渐行渐远的火车把那位不安的太太带走了。
善哉,托翁!在等级森严的社会里,只有“老爷”才有资格把“赏钱”给下人,反之,就是大逆不道,对“老爷”就是莫大的侮辱。难怪这位太太要叫苦不迭,惶恐不安。而身为贵族,大文豪、大名人的托翁,却以普通人的身份自然地接受人家付给的一份酬劳(尽管他决不缺这五个戈比),没有半点矫情,没有一丝造作。在这里,托翁舍去的是外在的光环,显露的是一个率真朴实的可爱的“老头儿”本色。我想,在托翁的潜意识里,一个人,为他人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或者是收取他人付给的一份酬劳,天经地义,与名望,地位、钱财无关。
托尔斯泰不假思索地做出这样一种可爱的举动,潜藏于后的其实是一种最可贵也最为难得的平等心态!有了这样一种心态,身处高位才不会时时摆出一副施舍者的骄人姿态;有了这样的一种心态,地位卑微也决无一丝乞讨者的可怜面目。然而,这种平等心态,说是平等而实非平常,它是人生修养所达到的一种心静神安的大境界,是深邃的大海,容得下飓风狂澜的博大胸怀和淡薄名利的高尚情操。
“不平等”的人,干平等的事,必须拥有一颗平等之心。我们不是提倡尊严吗?其实,尊严的内核就是平等。

、为鞋匠父亲而骄傲
第十六届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出身于一个鞋匠家庭,而当时的美国社会非常看重门第。
林肯竞选总统前夕,在参议院演说时,遭到了一个参议员的羞辱。那位参议员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