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素材:写作素材专辑(143)
写作素材:写作素材专辑(143)
、永抱“必胜”之心
年,富有创造精神的工程师约翰·罗布林雄心勃勃地意欲着手建造一座横跨曼哈顿和布鲁克林的大桥。然而桥梁专家们却劝他说这个计划纯属天方夜谭,不如趁早放弃。罗布林的儿子华盛顿·罗布林--一个很有前途的工程师,也确信这座大桥可以建成。父子俩克服了种种困难,在构思着建桥方案的同时,也说服了银行家们投资该项目。
然而大桥开工仅几个月,施工现场就发生了灾难性的事故。父亲约翰·罗布林在事故中不幸身亡,华盛顿的大脑也严重受伤。许多人都以为这项工程会因此而泡汤,因为只有罗布林父子才知道如何把这座大桥建成。
尽管华盛顿·罗布林丧失了活动和说话的能力,他的思维还同以往一样敏捷,他决心要把父子俩费了很多心血的大桥建成。一天,他脑中忽然一闪,想出一种用他惟一能动的一个手指和别人交流的方式,他用那根手指敲击他妻子的手臂,通过这种密码方式由妻子把他的设计意图转达给仍在建桥的工程师们。整整年,华盛顿就这样用一根手指指挥工程,直到雄伟壮观的布鲁克林大桥最终落成。
无独有偶。法国有一名记者叫博迪,在年轻的时候,他因一场大病导致四肢瘫痪。在全身的器官中,一能动的只有左眼。可是,他还决心要把自己在病倒前就构思好的作品完成。
博迪只会眨眼,所以就只有通过眨动左眼与助手沟通,逐个字母地向助手背出他的腹稿,然后由助手抄录出来。助手每一次要按顺序把法语的常用字母读出来,让博迪来选择,当她读到的字母正是文中的字母时,博迪就眨一下眼表示正确。由于博迪是靠记忆来判断词的,有时不一定准确,他们需要查辞典,所以每天只能录一两页。可以想像两个人的工作是多么艰难!几个月后,他们历经艰辛终于完成了这部著作。为了写这本书,博迪共眨了多万次眼。这本不平凡的书有页,它的名字叫《潜水衣与蝴蝶》。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之所以没有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缺少智慧,而是因为他们面对事情的艰难而没有做下去的勇气。波德莱尔说过:“没有一件工作是旷日持久的,除了那件你不敢着手进行的工作。”一根手指就可以建造一座大桥,一只眼睛就可以出一本书,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妙用劣势
杨格是美国新墨西哥州高原地区苹果园的经营者,是一位创新意识很强的人。每年的收获季节,杨格将上好的苹果装箱发往各地时,苹果箱上都印有与众不同的广告:“如果您对收到的苹果不满意,请您函告本人。苹果不必退回,货款照退不误。”这种广告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加上高原苹果味道佳美,很少污染,深受顾客的青睐,每年都吸引大批买主。
可是,有一年高原上突然下了一次特大的冰雹,把结满枝桠的大红苹果打得遍体鳞伤。这时候,苹果已经订出了吨。面对这伤痕累累、创伤严重的满园苹果,怎样才能避免惨重损失,走出绝境呢?
杨格来到苹果园,心事重重地踱着步子,踩得落叶沙沙作响。他俯下身来拾起一个打落在地的苹果,揩了揩粘上的泥,咬了一口,意外地发现,被冰雹打击后的苹果味道变得格外清香扑鼻酣浓爽口。一个绝妙的主意油然而生。他果断命令手下集中力量立即把苹果发运出去同时在每一个苹果箱里都附上一个简短的说明“这批苹果个个带伤,但请看好,这是冰雹打出的疤痕,是高原地区出产的苹果的特有标记。这种苹果,果紧肉实,具有妙不可言的果糖味道。”
收到苹果的买主们半信半疑,尝了带有伤疤的苹果,发现味道特棒,真是高原苹果特有的味道。从此,人们更青睐高原苹果,甚至还专门要求提供带疤痕的苹果。
同善用物者无弃物一样,善用人者无废人。
美国柯达公司在制造感光材料时,需要有人在暗室工作。但视力正常的人一进入暗室,犹如司机驾驶着失控的车辆一样不知所措。针对这种情况有人建议:盲人习惯于黑暗中生活,如果让盲人来干这种工作,定能提高工作效率。于是,柯达公司经理下令:将暗室的工作人员全部换成盲人。
在暗室里工作,盲人远远胜过正常人,真可谓善于用人短变长。柯达公司巧用盲人这一行动,不仅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给公司增加了利润,而且给公众留下了不拘一格重用人才的良好印象。很多高素质的大学生、研究生和专业人才,都争先恐后地到柯达公司效力。现在,柯达公司的产品在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畅销无阻。这与柯达公司善于不拘一格重用人才是分不开的。
利用好废物,废物就变成宝贝;利用好劣势,劣势就变成优势。
、什么是真正的满足
年月日,海明威短篇小说《老人与海》中的主人公原型--富恩特斯去世,享年岁。第二天,世界上有家网站出现了这么一张问卷:
“有一个人,他几乎什么都有。论地位,他是享誉世界的大师级人物;论荣誉,他是诺贝尔奖获得者;论金钱,他的版税在他成名之前就已使他成了富翁;论爱情,几乎每一个女人都喜欢他,都愿为他奉献一切。在他的国家他享有充分的自由。他爱到哪儿旅游就到哪儿旅游,哪怕是敌对的国家。总之,他是一个令世人非常羡慕的人。可是,在他获奖后不久,却用猎枪结束了自己岁的生命,而他的一位朋友--一个靠出海打鱼为生的渔夫,却悠然地颐养天年。请问,为什么一个拥有一切的人选择了死亡,而一个一无所有的人却选择了活着?假如你已经知道了答案,请发给我们,我们愿把它刻在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墓碑上,因为他的墓碑至今还空着。”
问卷贴出后,每家网站得到的回答日平均多条。前不久,几家网站根据点击率,公布了自己所选定的墓碑内容。
网站 墓碑的正面:人生最大的满足来自于对目标的追求。
墓碑的背面:一个人一旦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达到了顶峰,就会有一种空前的寂寞感,这种寂寞感所带来的迷茫和绝望会把你送进天堂。
网站 墓碑的正面成功也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
墓碑的背面:人人都追求成功,其实成功的背后往往隐藏着魔鬼,而失败的背后才有一个救命的天使。
网站 墓碑的正面:无话可说。
墓碑的背面:生命是一种太好的东西,好到你无论选择什么方式度过,都像是一种浪费。
其余的几家网站还在陆续公布,不过人们对此已经失去兴趣,因为那位渔夫的独生子在此期间公布了一封信,据说是海明威去世前一天写给他父亲的,并交代让他帮着刻在墓碑上。信中是这么写的:人生最大的满足不是对自己地位、收入、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的满足,而是对自己的满足。
、做人的智慧
谈到做人的智慧,我想起这样两则小故事。一次,德国柏林空军俱乐部举行盛宴招待空战英雄,一位年轻的士兵斟酒时不慎将酒泼到乌戴特将军的秃头上。顿时,士兵悚然,会场寂静,倒是这位将军悠悠然。他轻抚士兵肩头,说:“老弟,你以为这种治疗能再生头发吗?”会场立即爆发出了笑声,人们紧绷的心弦松弛下来了,盛宴保持了热烈欢乐的气氛。
试想,乌戴特将军若认为酒泼头上有损尊严,严词训斥,大发雷霆之怒,将军在酒宴上将会给人们留下一个多么糟糕的形象!所以后人评点他不愧是一位“智慧将军”。
另一则故事讲的是英国王室为了招待印度当地居民的首领,在伦敦举行晚宴,身为皇太子的温莎公爵主持这次宴会。宴会上,达官贵人们觥筹交错,相与甚欢,气氛融洽。可就在宴会快要结束时,出了这么一件事:侍者为每一位客人端来了洗手盘,印度客人看到那精巧的银制器皿里盛着亮晶晶的水,以为是喝的水呢,就端起来一饮而尽。温莎公爵神色自若,一边与众人谈笑风生,一边也端起自己面前的洗手水,像客人那样自然而得体地一饮而尽。接着,大家也纷纷效仿,本来要造成的难堪与尴尬顷刻消弭,宴会取得了预期的成功,当然也就使英国国家的利益得到了进一步的保证。
倘若温莎公爵在宴会上纠正客人的错误而在银盘里优雅地洗手,整个宴会将会乌云密布。所以,一位陪酒大臣说,当温莎公爵拿起银盘饮水时,他看到了智慧闪光。
生活的大海丰富多彩又波光诡谲,做一个驾驭生活、创造生活、美化生活的高手,就必须拥有超人的智慧。超人的智慧往往孕育在开阔的思想、远大的目光和美好的情怀之中,所以,它能使月光生暖、岩石唱歌,使凶险咆哮的恶浪化为一江春水,使阴暗潮湿的环境变得色彩明亮。
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些人看似身居高位,睿智英明,才高八斗,机敏伶俐,然而,或鸡肠小肚、心胸狭窄,或恃才自傲、咄咄逼人。有的人处处显山露水,鸭群中伸长脖子当天鹅;有的人则时时不忘标榜自我,惟恐世人对己不尊。他们的聪明智慧之光只为自己的虚荣和私利而闪耀,如磷火般为世人所不屑。譬如某企业厂长书记为争高下,在“窝里斗”中大展其才,书记以开除厂长的党籍为得计,厂长以开除书记的公职而自以为胜;又如某副市长出席文艺界的中秋诗会,因未被邀请上台赋诗而当场质问文联负责人:“你是不是以为我目不识丁?”群众讥讽此等人为“高级干部,低级水平”。
纪伯伦说:“大智慧是一种大涵养,有涵养的人才善于学习,我们从多话的人那里学到了静默,从偏狭的人那里学到了仁爱。”让我们在生活中学得更智慧、更洒脱一些,“做一个播种友谊和理想的大量君子”。
、英雄之所以为英雄
是不是意志力、勇气与决心会使所有的情况为之改观?否则为什么贺雷修斯只带领两名战士就让九万托斯卡纳的军队惊慌失措,瑟瑟发抖,直至穿越台伯河的桥轰然倒塌?为什么莱奥尼达斯能够以寡敌众,在温泉关阻遏波斯的百万大军?为什么德米斯托克利能够在希腊的海边让波斯的战舰碎为片片,沉没海底?为什么恺撒在发现自己的军队难以紧逼进攻时,挺起长矛,紧握盾牌,勇敢地战斗,使得他的军队又迅速集结,最终反败为胜?为什么温克尔里德的胸前深深扎入了整整一大束长矛时,他依旧傲然挺立,为战友们冲开一条血路,让他们步步进攻,踏上通往胜利之路?为什么拿破仑在经年累月的战斗生涯中,从未在任何一场战役中后退溃败过,从未失手过?为什么内伊在大大小小一百多场战斗中总能化险为夷,将险败战局扭转为大获全胜?为什么威灵顿公爵历经沙场却从未被打败过?为什么佩里能够离开劳伦斯河,独自摇桨前往尼亚加拉大瀑布,让英国人的枪声从此销声匿迹?为什么在联邦军不断溃败时,谢里丹将军赶到温彻斯特,独自一人策马前往御敌前线,从而力挽狂澜?为什么谢尔曼将军单枪匹马冲往阵地,向他的士兵们挥手致意,要他们挺住,要坚守住堡垒和阵地时,战士们立刻军心大振,奔走相告他们伟大的指挥官--谢尔曼将军到了,并真的保住了阵地?
历史无声地留给我们与此类似的千千万万个例子,告诉我们有无数英雄伟人在别人畏手畏脚、面对机会犹豫不决时,他们果敢地抓住了机会,取得了常人难以想像的伟大业绩。这些人总是能当机立断,雷厉风行,全身心地投入到行动中去,让整个世界为之喝彩。
是的,你可以说,世界上只有一个拿破仑;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当今任何一个年轻人所面对的困难与艰险,决没有这位伟大的科西嘉小个子所跨越的阿尔卑斯山那么高、那么险。
、关于观察,关于发现
只要你善于观察,你的周围到处都存在着机会;只要你善于倾听,你总会听到那些渴求帮助的人越来越弱的呼声;只要你有一颗仁爱之心,你就不会仅仅为了私人利益而工作;只要你肯伸出自己的手,永远都会有高尚的事业等待你去开创。
可能每一个人都见过一个装满了水的大盆不断往外溢水的情景,然而却没有人肯动一动脑筋,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想一想,人浸在水中的身体的体积正好等于溢出的水的体积。而阿基米德却观察到了这一现象,由此他找到了一种简便的方法来计算物体的体积。运用这个方法可以迅速计算出任何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每个人都明白,一个垂悬的重物会非常有规律地来回摆动,直到最后受空气阻力慢慢地停下来。但是,从来没有人想到过这一现象是否具有任何其他的现实意义,更没有人想到过在生活中将这一原理运用到什么地方。而伽利略在少年时偶然间注意到在比萨大教堂上方挂着的一只钟在不停地左右摆动,而且来回摆动的幅度极具规律性,他由此而得出了著名的钟摆定律。直到他被投入监狱时,监狱的铁门依然阻挡不了他研究与探索的热情。他利用狱中的稻草秆做实验,最终发现了具有相同直径的实心管与空心管的相对强度。
许多年以来,天文学家们就已经观察到土星的外围有一周光圈,他们都认为这只是行星形成规律假说的一个例外而已。拉普拉斯也观察到了这一现象,但他却不把这一现象当做例外来看。他认为,这是平常难以观察到的星体形成过程中惟一可见的一个阶段。他最终证明了这一观点,为星体形成的科学史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欧洲的水手们无一例外地设想过在大西洋以外可能还会存在大陆,但从未有人付诸行动去真正探索一下。而哥伦布勇敢地带领着船队驶入了无边无际的未知海洋,意外地发现了新大陆。
曾经有成千上万个苹果从树上落了下来,也曾经有无数的苹果砸在了人的头上,仿佛在提醒人们去思考一下这个现象。而只有牛顿看到苹果落地时才问了一句为什么,并陷入了深思。由此,他意识到,苹果之所以会往下落而不是往上去或落到其他方向上,这一现象与所有的星体能够在各自的轨道上正常运转,以及宇宙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却没有相互碰撞并纠缠在一起是基于同样的道理。
自始祖亚当夏娃以来,闪电就在人们的眼前闪亮,雷鸣就在人们的耳中轰响,却从来没有唤起人们头脑中沉睡的思想,从来没有人意识到闪电具有非常巨大的能量。只有富兰克林睁大了眼睛,竖起了耳朵,向天空中嘶奔的千军万马昂起了头。他用了一个极其简单的实验,向世人证明了闪电是某一种强大而又能被人控制的力量的表现,它就像是水和空气一样广泛地存在于宇宙之中。
、成功常靠持之以恒
俗话说得好:滚石不生苔;坚持不懈的乌龟能快过灵巧敏捷的野兔。如果能每天学习小时,并坚持年,所学到的东西,一定远比坐在学校里接受年高等教育所学到的为多。同样,好书不厌千遍读,这种阅读方式对人思想的塑造要远比那种蜻蜓点水式的阅读影响为大。正如布尔沃所说的:“恒心与忍耐力是征服者的灵魂,它是人类反抗命运、个人反抗世界、灵魂反抗物质的最有力支持,它也是福音书的精髓。从社会的角度看,考虑到它对种族问题和社会制度的影响,其重要性无论怎样强调也不为过。”
凡事不能持之以恒,正是很多人最后失败的根源。今天还拥有百万家资,明天就可能沿街行乞。读者不妨找找看,看看人类迄今为止,可曾有一项重大的成就不是凭借坚持不懈的精神而能实现的?提香的一幅名画曾经在他的画架上搁了年,另一幅画也摆放了年。今天,我们看到的那些为世人景仰的作家,他们的名声是如何获得的?全都是经年累月不计报酬的辛勤写作的结果。为了最后的成书,他们此前写了不计其数的文字作为练笔,将大半生的精力献给了文学事业,甚至像奴隶一样地埋头耕耘,最后才换得他们惟一的补偿--永久的美名。
“永远都不要绝望,”柏克告诫世人,“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的话,那就抱着绝望的心情去努力工作。”
传说中的赫拉克勒斯的头像,总是披着一张虎皮,还有两只虎爪在下巴底下。它的寓意是激励人们勇敢地与各种艰难险阻作斗争,一旦我们战胜了这些困难,它们反过来就会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
啊!永不屈服的意志力,一切荣耀与光彩最后都属于你!
、美学的散步
散步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活动,它的弱点是没有计划,没有系统,看重逻辑统一性的人会轻视它,讨厌它,但是西方建立逻辑学的大师亚里士多德的学派却叫“散步学派”,可见散步和逻辑并不是绝对不相容的。中国古代一位影响不小的哲学家--庄子,他好像整天是在山野里散步,观看着鹏鸟、小虫、蝴蝶、游鱼,又在人间世里凝视一切奇形怪状的人:驼背、跛脚、四肢不忘初心灵不正常的人,很像意大利文艺复兴大天才达·芬奇在米兰街头散步时速写下来的一些“戏画”,现在竟成了“画院的奇葩”。庄子文章里所写的那些奇特人物大概就是后来唐宋画家画罗汉时心目中的范本。
散步的时候可以偶尔在路旁折到一枝鲜花,也可以在路上拾起别人弃之不顾而自己感兴趣的燕石。
无论鲜花或燕石,不必珍视,也不必丢掉,放在桌上可以做散步的回念。
、活跃边缘
事物最活跃的部分大多在它的边缘。
科学往往是在各种学科交叉之处展现最强劲的发展势头。这里常常是科学的“生长点”,是最具生命力的地方。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就说过:“在分子科学和原子科学的接触点上,物理学家和化学家都承认自己没有能力,然而就正应当在这点上期待最大的成果。”
蜡烛火焰温度最高的地方不在金黄色火焰中心那最亮的部位,而是在它的外缘——那颜色最淡、略带蓝色的最外层才是最热的地方。
物种杂交可以产生新品种,这些交叉的边缘品种可以同时拥有父体与母体双方的优势。
冷暖气流的交汇边缘最容易形成降雨带。
冰的融化,水的结冰,以及冰的升华和水的蒸发,这些“相变”都发生在两相交界表面。
摩擦生热发生在物体相互接触的表面。
无色透明的物体你只有看到它的边缘(如玻璃边缘、水中气泡),才算看到它的存在。
刀的边缘——刀刃部分最锋利。
竹的中空让有限的材料全部用于外缘以增强抗挠强度。
一个原子发生化学反应构成分子,参与其中的仅仅是最外层的电子。如钾原子有个轨道电子,钾原子的化学性质只取决于最外层(n层)那个电子,其余个电子稳定不变,成为“原子实”部分。
分子轨道理论表明,处在最高“实”轨道与最低“空”轨道这两界之间的电子最活跃。
考试成绩介于分数线附近的“边缘人群”最忧心忡忡、最敏感,也最能引起波动。
革命根据地都建立在各省交界地域,如“陕甘宁边区”“晋察冀边区”。
学贯中西、跨越两大文化领域的中介学者思想最活跃,学术建树、学术影响也最大。
边缘是一个特别值得重视的地方。
身在边缘反观中心有时反倒能看得更加清楚,得出比较能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结论。
身在边缘之人往往能观赏到一些不为常人所知觉的独特景观。苏轼不在“此山中”,正是从匡庐外缘观山,才能从宏阔视野中看到“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磅礴气势,吟唱出深蕴哲理的千古绝句。钱钟书先生曾形象地说过“人生是一部大书”,而他又自认为是“在人生边上”。正是这种边地情结才使他充分享受到那种自主自得之散淡,自在自由之宽松,以及舒卷自如之从容。以此心态浏览人生“大书”自然会拾得许多精妙的真知灼见,以及冷僻幽默、入木三分的精彩剖析。没有边地之超脱,又哪来的这么多灵思妙笔?
游离于中心的距离感往往使人能够清醒地静观。常见敞厅大堂之上高悬“静观自得”四字匾额,也许只有身处边缘才能摆脱一切羁绊,还得自由身心,独处静观之地。有此超然卓然又怎能不奥旨透达,精思奇想,顿悟自得频仍迭出呢?
边缘是人们涉足比较少的地方。这里充满了未知,充满了可供探求的新领域,当然也就充满了希望与机遇。这是一个最可能取得丰硕成果,最可能获得巨大成功的地方。当年的量子力学就是由一些年轻人在边缘理论科学领域同心协力建立起来的,以至后来丘吉尔首相回顾这段激动人心的历史都赞叹,这么短的时间,这么少的几个人,却做出了如此巨大的贡献。正如比利时著名湍流学家茹厄勒所说,“新事物总是被非专家发现的”,这表明,在边缘领域获得成功,也许首要条件并不是渊博的知识。在这块缺少依托、颇具风险的地方更需要的是过人的胆识、灵透的悟性、独立解决难题的能力,有时还需要点习惯边缘孤寂的耐力。热衷于开拓事业的人应当重视边缘。
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信息与交通日渐畅达,在高科技时代,边缘与中心的反差也在不断淡化。互联网络、卫星通讯使得即使身处深山野谷也能与大城市享有同等丰富的信息资源;洲际弹道导弹、巡航导弹、侦察卫星的出现也打破了传统的前线、后方、大后方概念;发达的商业能做到沿海地区与边远省份几乎同时上市最新产品;学科之间自觉地融合、嫁接常能中心开花,形成明显的学术优势。虽然某些传统边界概念在消解,但只要事物在发展就必然会衍生出新的边缘。
在事物发展进程中,常常是由中心延伸出边缘,而边缘又会成长为新的中心。当年的量子论、相对论,如今已由学术边缘成为学科中心了。在中国,当年的“边区政府”也早就成了“中央人民政府”。事物的发展有时会表现为边缘与中心的对立统一。谁不掌握“中心”谁就会失掉今天。然而谁若忽视“边缘”,谁就会失去光辉灿烂的明天。
、鹰与云雀
在山丘一块突兀的岩石上,鹰与云雀相遇了。云雀招呼道:“先生,您早啊!”鹰睥睨(pì nì,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地看了它一眼,低声答了句:“你早!”
云雀说:“祝您万事如意,先生!”
鹰答道:“是啊!我是万事如意。不过,难道你不知道我是百鸟之王,我不先开口,你不能同我讲话吗?”
云雀说:“在我看来,我们是一家人嘛。”
鹰轻蔑地瞅了它一眼,说:“谁说你我是一家人?”
云雀答道:“不过我愿意提醒您:您能飞多高,我也能飞多高;我还能歌唱,使大地其他生灵心中感到欢乐,而您却无法给他们增添什么乐趣。”
听到这话,鹰恼羞成怒地说:“什么乐趣不乐趣的!你这个自以为是的小东西!你不过只有我爪子大小,我一口就可以把你啄得粉碎!”
云雀一下子飞到鹰背上,啄起它的羽毛来。鹰难受得要死,就拼命往天上飞,想把云雀从背上甩下去,然而却枉费心机,小云雀还是紧趴在鹰的背上。鹰又气又恨,最后只好又落在原先那块突兀的岩石上,诅咒时运不济,怨自己倒霉。
这时,一只小乌龟爬到了鹰跟前,看到这情景,笑得前仰后合,竟翻倒过来,四脚朝天。
鹰居高临下地瞧着乌龟,说:“你这个总是贴着地面慢慢爬行的驼背!你笑什么?”
乌龟答道:“我笑你还不如一只小鸟,让小鸟把你当马骑了。”
于是鹰说道:“滚你的吧!这是我同我的小妹云雀之间的家事,不用外人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