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素材:写作素材专辑(119)

作文素材范文 发布时间:2014/12/18

写作素材:写作素材专辑(119)


、如此“发展”要不得
近年来有些地方错误地认为,要加快地方经济发展,就必须“舍小家顾大家”,要求群众无条件地作出牺牲。这种现象的出现,源于一些干部的认识误区,他们将发展经济与保护群众切身利益对立起来。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一些干部不管群众愿意不愿意,利用种种高压手段逼民就范,引发了不少纠纷和冲突。不仅违背了发展经济的初衷,而且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
在公益性事业建设中,提倡“舍小家顾大家”十分必要,特别是在抗洪等特定条件下,更要强调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我们反对的是一些地方政府打着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及农业产业化的旗号,利用行政手段与民争利,造成群众生活水平下降,甚至使部分群众成为“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等新的贫困群体。
“群众利益无小事”,各地在发展经济中,在制定政策和决策时,要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着眼,多些市场手段,少些行政干预,让群众得到发展经济的实惠,这才是持续稳定发展的长久之计。

、贪官还贪什么
贪官喜欢贪什么?当然是贪财了。除了贪财,有的贪官也喜欢贪色。不过,媒体日前报道的一则消息,使笔者发现了另一个答案———除了贪财、贪色,贪官还大都喜欢“贪誉”。
据这条消息介绍,最近海南省挖出了一起工商系统买官卖官的窝案,涉案的10个贪官,每个都是“集多顶荣誉高帽于一身”。他们当中,有“海南省十佳公仆”,有“人民满意公务员”,有“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等。各种各样的“荣誉证书”排起来长长一串。
贪官为什么喜欢“贪誉”?道理很简单,多一份荣誉,就多一层伪装。荣誉越多,隐藏越深。因为按一般常规,对头上顶着一大堆光环的人,人们不仅不会怀疑,而且还常会怀有一种敬慕之心。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贪官们再贪起财、色来,就容易多了。
当然,发现了这个“规律”后,我们对付贪官也就多了一些经验。一是在评选先进的时候,多一些慎重。二是在发现有人对荣誉“特别感兴趣”的时候,多一些怀疑。三是在寻找案件线索的时候,一定要记住,“先进”之中也有鱼龙混杂者。

、为镜头工作
记者最近在基层调研时,一份总结材料上介绍了某单位开展市民道德教育的做法。记者想了解教育过程并从中寻找一些生动的细节,却落了空。知情人介绍说,这项活动办了一个启动仪式后,就没有下文了!但一级一级的总结材料或成果汇报展上,活动的照片或镜头赫然在目。而现实生活中,这种为照片、为镜头工作的现象实在屡见不鲜。
一些基层干部在贯彻上级要求抓工作时动手快,声势大。他们一般会找准一个结合点,办个启动仪式,台上请来上级领导,台下请来基层群众,中间请来新闻记者。第二天,报道上去了,影响出去了,活动开展了,工作总结内容也不缺了!至于实际成效则置之脑后。
为照片工作、为镜头工作的做法,不仅百姓厌烦,多数干部也反感。只有踏踏实实办出成效,党和政府才会真正得到群众拥护。

、透过标语看干部作风
标语是农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常用宣传手段之一,透过标语的变化就可以看出宣传者与受众关系的微妙变化。
“一胎上环、二胎结扎,不扎就要罚,罚了还要扎”,这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最常见的计划生育工作标语,面对这种“敌对口号”,干群关系自然紧张。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计划生育工作的标语又有了新变化:“一个小孩一枝花,二个小孩笑哈哈,三个小孩哭哇哇。”3种不同的结果让农民自己去选择,这里多了劝导,少了霸道,宣传者与受众关系似乎较平等。到了新世纪,计生标语又有新内容,“女儿也是传代人”,“女儿更知娘亲心”,这些充满人情味的标语,目的是劝导广大农村妇女,改变生育观念、养老观念,多少有点心理学的技巧在里头。
“强迫农民致富不违法”,干部强迫农民种这养那,结果违背市场规律,导致农民损失惨重,引起干群关系紧张。后来出现的标语是“请你看一看,某某养鹅发了财”,“请你想一想,5担谷子一担姜,种粮还是种生姜”。一个“请”字,少了行政命令的霸道,多了干部与群众共谋发展的人情味。
“谁砍树,谁坐牢”,“你偷砍山上的树,我杀你家的猪”,这些刺目的标语,确有一定的震慑力,但同时也刺痛了农民的心。到如今,代之而出的标语是:“山上有树,田里才有水,仓里才有粮”,“山上光光,粮仓空空”,“乱砍滥伐,子孙受穷”。在说明保护生态环境重要的同时,说出了农民自己与生态环境休戚相关的利害关系。
如今,透过一条条充满人情味的标语,不难看出,转变干部作风,密切干群关系,建立服务型政府已蔚然成风。

、自罚
大教育家陶行知,在晓庄学校当校长的时候,制定了一条校规:“不喝酒,不抽烟,不赌博”,要求师生共同遵守。一天,他帮农民陆大哥犁田。他称是“会朋友”,每周要去二三次干农活。饭时,陆大哥力劝其饮酒。他说:“校内校外一个样,都不能喝,喝了就是违反校规。”陆大哥闷声不响地坐着。陶行知看他真是生气,为难地说:“好,今天破例,就依你吃饭喝酒做真朋友。”回到晓庄,陶行知没去宿舍,进了“反省室”。他点着灯坐在地上。同学们奇怪地说:“你干什么?”陶行知说:“我在外面喝了酒,违反校规。我在这儿面壁思过。”

、檀木的命运
有位著名的老金石家,在印度的市场上,发现了一种名贵的檀木,这种檀木飘出一种淡淡的幽香,香味纯正、沁人心脾。由于这种檀木产量低,水分极不易散失,所以每千克高达八百多美元。醉心于艺术的金石家借钱购买了四公斤半的一小段檀木。
回国后第二天,金石家便赶去北京参加一个全国的学术会议。开完会回家以后金石家翻了半天,也没找到那段檀木。他急忙问老伴藏在哪儿了。老伴说:“你说的那块破木头啊,有股怪味,收废纸的老头来过,我扔给他了。”
啊!金石家大吃一惊。他几乎既愤怒于老伴的无知,又很无奈。幸好,第三天,那个收废纸的老头又来了。金石家“腾”地一下从床上坐起来。老伴问:“大爷,我上次扔给你的那块木头你卖给谁了?”
“木头?”老人忘了。
“就是我顺手从这里拿下来的一块木头。”老伴走到书橱边,试图唤起老头的回忆。
老头这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你们家那块木头?我还记得,这些木头我老太婆都是用来烧锅的,别的木头都好烧火,你们家那块木头不好着火不说,还有股怪怪的臭味,不过还好,最后还是用它把锅烧开了,烧出的灰是白色的。”老头淡淡地说。
啊!金石家惊叫起来。
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多少檀木被抛到了锅底下,作了烧开水的干柴?

、“黎民百姓”的来历
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和黄帝时代,部落间经常进行兼并战争。在黄河流域,当时集中着几个势力较大的部落,有黄帝族、炎帝族、夷族和九黎族等。他们之间经过多年的征战和融合,最后形成了以黄帝族为主、炎帝族为辅的部落联盟,共同战胜了九黎族。其中黄、炎、夷三个部落的联盟,是由大约一百个氏族构成的。因此,属于这一百个氏族的人统称“百姓”,而在战争中抓到的九黎族俘虏就称作“黎民”。百姓与黎民,意味着奴隶主与奴隶的区别。
到了西周奴隶制时期,百姓成为贵族的通称,属于统治阶级,包括王族、诸舅族和百工三个等级。这时的黎民(也称庶民)包括自由民、农奴、奴隶,与百姓形成了互相对立的两大阶级。
到了春秋末期,随着宗族世袭制的破坏,土地私有制的出现,百姓的地位才逐渐降低,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最后也降到黎民的行列中来。因此,后来就将黎民与百姓统一称谓了。

、善良成就的世界的名曲
1814年的一个夜晚,一个酷爱音乐的年轻人走过维也纳街头。因为家境贫穷,买不起钢琴,他只好每天到一所小学去练钢琴。他喜欢作曲,可是有时拮据得连作曲的纸都没钱买。此刻,他正在回家的路上为生计犯愁,忽然看见一家旧货店旁站着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孩,手中拿着一本书和一件旧衣在叫卖。年轻人认出这个小孩曾在他教学的唱诗班当过歌童,他顿时鼻子发酸,巨大的同情心驱使他不由自主地在单薄的衣衫里摸出了仅有的一点古尔盾,买下了那本旧书。青年人边走边看那本书,竟发现其中有大诗人歌德的诗作《野玫瑰》。他一遍又一遍地朗诵,整个身心被诗的意境溶化了,一段清新而亲切的旋律从灵魂深处飘了出来。这个青年就是被人称为“歌曲之王”的舒伯特,他写的这首《野玫瑰》名曲成为世界音乐宝库中的瑰宝,其手稿价值连城。但是,有多少人知道,这首名曲的诞生源自他的一颗善良之心呢?
在一切道德品质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因为它能唤起人道生活的苏生。

、只需十分钟
听中学的一位老师弹《致爱丽丝》,在空旷的琴房里,那感觉很妙,音质之纯美是家中那套音响根本不能演绎出来的。
很羡慕,问她,如果我能这样熟悉地演奏这首《致爱丽丝》需要多长时间?她微笑着说:“10分钟。”我说你开玩笑吧。她说不,是真的,不过我说的是每天10分钟。
她是一位语文老师,还是3年前练的琴,那架钢琴是一家私人企业捐赠的,一直放在琴房里。学校曾来过一个音乐教师,不过嫌学校待遇低,走了。于是,她便成了这架钢琴的主人,每次课间10分钟,她就猫到琴房里练练,从最初的音阶开始。不过,她只有10分钟,10分钟之后,上课铃声响,她就得停止。
想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男孩练琴时每天坚持4个小时。她的老师知道后,对他说:“你不能这样练,马上停止。因为长大以后根本没有更多的时间来练琴,你应该养成习惯,一有空闲就练,即使几分钟也行。”他听从了老师的劝告,把练钢琴的时间分解到各个时间段。其它时间他用来写日记、培植标本、到草地上踢足球,而这一切,并没影响他的琴艺。
这个美国小男孩后来成为著名的诗人、小说家和极其出色的钢琴家,他之所以在各个领域取得辉煌的成就,原因在于他能分解自己的爱好到每天的时间中,他即使只有5分钟的空闲也会利用起来,写几句诗,弹一首曲子。
几分钟的时间并不长,但如果能利用它并能成为一种习惯,这些短短的时间就有可能成就一个人,因为再大的事业和成就所需要的数年和数十年的时间都是由短短的几分钟累加起来的。当然这些应该是毫不拖延并加以充分利用的几分钟。

、眼光就是能力
一次,我坐夜间的火车从合肥到西安。由于火车上灯光不是太亮,再加上夜间有点使人疲惫。于是,我便闭上眼睛眯上一阵。
没多久,一阵清脆的铃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看见了一位妇女怀抱旧杂志,手里拿着用木板串上的铃铛摇晃着。看见我睁开了眼睛,妇女便到我的面前,从怀里的杂志中掏出了一个纸板,上面写着:新闻天下信息广场。我对此类新闻杂志什么的不感兴趣。
也许妇女看出了我的所好。于是,又从杂志中掏出了另一个纸板,上面写着:小说的天地文学的海洋。看过之后,我笑了,笑中含着对那位妇女的佩服。于是,我从妇女的怀中买了几本旧的《小说月报》。
车至郑州时,又一位同样卖旧杂志的妇女在火车上出现。但这位妇女只是轻轻地吆喝,很少会有乘客注意到她的经过。
我有一位做生意的亲戚。早些年,他做大米、黄麻种生意。那些年,他确实发了。
但没过几年,很多人看这行当吃香,于是都来做这生意。而我的那个亲戚却又改行做定点加工黄麻生意。我的那个亲戚,他总能做别人没有发现的好生意。所以,他总能挣钱。
而另一种人,他的眼光总是放在别人的身后,人云亦云,以别人的成功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任何时候,这种人都无法用自己的眼光去创新,随波逐流地生活在别人设置的范围里。而当提起能力和成功时,却总是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