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局“青年突击队”汇报材料
汇报材料范文 发布时间:2010/9/27
施工局“青年突击队”汇报材料
施工局现有职工1628人,其中党员570名,共青团员286名,35周岁以下青工约占施工局职工总人数的80%。目前第一施工局主要承担黄河上游拉西瓦、积石峡、公伯峡水电站等一批大型水电工程的主要施工任务。
在黄河拉西瓦、积石峡、公伯峡水电站建设中,施工局以青工为主力的施工队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发挥广大团员青年在工程施工中“特别能吃苦、特别能耐劳、特别能学习、特别能创新、特别能打硬仗”的优良作风,5月4日水电四局第一施工局团委根据工程建设需要,在拉西瓦电站建设工地举行了四支“青年突击队”的授旗仪式,分别授予第一施工局浇筑一大队木工队和预埋队、机械大队侧卸车混凝土运输中队、机电大队缆机中队为“青年突击队”,施工局团委积极配合施工局广泛开展了劳动竞赛、技术比武和岗位练兵等活动,充分发挥团员青年的优势,不仅促进了各项施工任务的完成,而且锻炼了队伍,涌现出一批象郭连斗、马中红、周学友等岗位技术能手和生产标兵,在施工局范围内营造了“学技术、赶先进、争当岗位标兵”的良好氛围。团员青年是企业的生力军,也是企业的未来,青工队伍不仅要在实干中不断磨练,同时也要在思想上加以引导。施工局团委在施工局党委、工程局团委的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八荣八耻”为约束,以推动企业发展、促进工程建设为目的,以锻炼青工队伍、培养“四有”新人为宗旨,紧紧围绕拉西瓦工程建设这个中心,不断加强对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让青工充分认识到开展“青年突击队”和技术比武、练兵活动在水电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为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献计献策。在拉西瓦水电站建设中,通过组织“青年突击队”,开展劳动竞赛和岗位练兵等活动,不仅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的水电人精神进行了传承,而且又融入了青年人“特别能学习、特别能创新”的时代新内涵。“缆机混凝土运输青年突击队”主要承担着拉西瓦电站大坝258万方混凝土的吊运入仓任务,突击队共有队员26人。今年5月4日,为树立青年职工爱岗敬业、岗位成才的思想,增强青工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充分发挥缆机在施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拉西瓦工程建设,确保今年年底完成30.3万混凝土浇筑任务,施工局团委根据工作实际特授予机电大队2缆机班为“青年突击队”。当他们接过这面充满着信任与期望的突击队旗帜时,也同时肩负起了一份神圣的使命。2缆机班是一支特殊的集体,主要特殊在全班的平均年龄仅有25.6岁,是缆机中队中年龄最小的班组,其中女工占全班的大多数。在大型机械设备的运行工作中,女同志要完成和男同志一样多的工作,对于这个只有18人的班集体来说困难可想而知。在拉西瓦电站工地开展的“大干一百天,确保年计划”大干热潮中,施工局要保证月完成大坝混凝土浇筑8万立方米,这对于刚刚修复的三台缆机来说无疑是一项极限的挑战。尤其是2缆机被夹在1、3缆机的中间,承担的任务更为繁重。针对工期紧、任务重、人员少,而且大部分人员是新入场的学员殛待培训这一现状,“青年突击队”按照施工局的要求,把“提高员工素质、端正服务态度、增强安全意识、培训出一支合格的队伍”作为主线贯穿于整体工作中。“缆机青年突击队”队长芝永福在“大干一百天,确保完成年计划”动员大会代表全体队员郑重宣誓,我们要刻苦学习,努力工作,端正思想,服务一流,为拉西瓦水电站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在大干一百天的热潮中,“缆机青年突击队”的全体队员,迎难而上,积极进取,不断刷新着混凝土班、日吊运纪录。在“缆机青年突击队”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下,创造了拉西瓦电站大坝混凝土吊运一项项新的纪录:8月17日夜班,12坝段第7层吊运1494立方米;8月27日夜班,9坝段第3层吊运1566立方米;9月16日夜班,10坝段第7层吊运1840.5立方米;9月23日夜班,13坝段第8层吊运2259立方米;9月4日至9月10日,周吊运混凝土17439立方米;9月25日至10月1日,周吊运混凝土26393立方米。在“缆机青年突击队”里仅有两名机长曾经从事过缆机操作,班里绝大多数都是刚上缆机的学员,他们边学边干,以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态度,创造了缆机安全运行2640小时的纪录。在左岸坝肩永久供水系统管路安装中,垂直200多米的高度,许多管路焊接部位都是在悬空状态下进行的,既是男同志也都会惊出一身冷汗,可是“缆机青年突击队”的女队员系上安全带和男同志们一起顶着30多度的高温天气,在接近垂直的作业面上,用准确无误的报话,一个班就完成了14根管路的对接任务,令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惊叹。缆机运行的关键在于安全,而安全的保证在于每一个操作人员。在大型机械的运行史上,有许多例因操作人员责任心不强而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很大危害。“缆机青年突击队”队长芝永福做事沉稳,对工作认真负责。从接过青年突击队队旗的那一刻起,全体队员的心里就默默地坚定了一个信念,精心操作,确保安全。坚持每天召开班前五分钟安全例会,强调安全注意事项,每天的安全巡视检查严格执行。在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方面,老队员总是循循善诱,用经验和教训来教育新学员们增强安全意识,用规章制度来纠正学员们的不安全行为。“缆机青年突击队”女队员韩霞和朱萍,两位多年奋战在缆机岗位上的老司机,在接任机长一职时曾有过犹豫,面对新分来的学员,要在短期内把他们尽快培训出来,达到能独立操作,任务异常艰巨。在新学员刚进入工作岗位时机长一刻不停地守候在他们身旁进行传帮带。经过她们的不懈努力学员们很快就掌握了缆机操作技术,一次次地创下缆机浇筑的高产纪录。机械大队“混凝土侧卸车运输青年突击队”共有队员31人,今年5月4日,青年突击队队长同玉宾接过了“青年突击队”鲜红旗帜,担负起了大坝混凝土从拌合楼向缆机平台的运输任务。20辆运输大坝混凝土的侧卸车上在混凝土输送线上来回穿梭而行,形成了一道流动着的靓丽风景。混凝土运输青年突击队完善了组织机构和考核奖励办法,在施工局开展的大干百日劳动竞赛中开展了混凝土运输“日冠军”“周冠军”、“月冠军”评比活动,奖罚分明,当月兑现,极大地调动了全体队员的生产积极性。在“混凝土侧卸车运输青年突击队”队员的共同努力下,9月份共完成混凝土运输4万方;10月份完成混凝土运输7万方。班12小时拉运混凝土突破方大关,创造了班最高拉运混凝土2259方的高产记录,圆满完成了施工局下达的生产任务。混凝土运输青年突击队队员王树智在9月份混凝土拉运中以4280方创下本月个人单车拉运最高记录,获得“月冠军”。每天早晨他总是第一个停在拌合楼前待料,无论白班还是夜班,不论是晴天还是阴雨天,王树智驾驶的11号侧卸车每天都往返于拌合楼和缆机平台,1.5公里的运距他每天往返不少于20趟,中午忙的顾不上吃饭,为了及时地将混凝土在规定时间内运输到缆机平台,确保质量,早饭和午饭一直没有按时吃过。早晨当太阳还没有升起时,混凝土运输青年突击队队员就已经带着馒头、咸菜踏上了混凝土运输的路途,晚上下班时已是日落西山。每天从拌合平台到缆机平台一路上留下了混凝土侧卸车穿梭的身影,一路的颠簸、嘈杂的环境对他们来说已经成为一种习惯。面对困难混凝土运输青年突击队队员们没有退缩,千方百计保证大坝混凝土浇筑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浇筑一大队“混凝土浇筑青年突击队”分为木工青年突击队和预埋青年突击队,两个队各有队员52名。浇筑一大队作为拉西瓦大坝混凝土浇筑的主攻单位,青年突击队作用的发挥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在拉西瓦水电站大坝各坝段繁忙的浇筑仓号飘扬着青年突击队的队旗,经过全体队员的团结拼搏,施工局浇筑一大队按照建设公司和施工局重新排定的生产计划完成了10月份大坝混凝土浇筑任务,月浇筑混凝土又创新高,突破了7万方大关,达到了7.5万方。在浇筑一大队连续高强度的完成两个月生产任务的过程中,木工和预埋两支青年突击队表现神勇、功不可没。经过整合后的浇筑一大队木工和预埋两支青年突击队积极响应施工局的号召,全体突击队员以确保周、月生产计划的完成为目标,在拉西瓦电站大坝施工的各坝段上迅速掀起了劳动竞赛热潮。按照大队的统一安排,木工青年突击队平均30个小时要准备一个坝段的仓号,预埋青年突击队在同样的时间里要完成各仓号的钢筋、管路等预埋任务。拉西瓦电站是混凝土双曲薄拱坝,坝体体型复杂、仓号内各种预埋件繁多,对木工青年突击队准备仓号和预埋青年突击队埋设钢筋、管路等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但为了确保周、月、年度计划的完成,两支青年突击队的全体队员发扬敢于吃苦、善打硬仗的优良作风,每天加班加点、连续作战,不断刷新着班、日、周浇筑纪录。两个青年突击队长范留坤和马清杰以身作则,坚持与队员同时上下班,每天十几个小时盯在大坝施工面上,在各坝段仓号里爬上爬下解决施工中随时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实际行动带领全体队员克服困难,保证施工进度。在范留坤和马清杰的带动下,混凝土浇筑青年突击队”里涌现出了技术员董尚荣、保隐春,队员黄清标、吕金德、田栓儿、左光峡等一批“生产标兵”和岗位技术能手,有力地促进了各项生产任务的完成。在9至10月两个月的时间里,浇筑一大队木工青年突击队高质量地准备了大坝仓号41个;预埋青年突击队共制安钢筋205.6吨、埋设各种管路78300余米,两个月共浇筑混凝土13万方,为施工局按时完成今年的年度混凝土浇筑任务立下了汗马功劳。时至初冬,在拉西瓦大坝的各仓号里,浇筑青年突击队的队旗在各坝段上迎风飘扬,木工和预埋两支青年突击队的全体队员正按照施工局的统一安排,一如既往进行着各仓号的准备和管路的埋设,向着全年完成30.3万方的混凝土浇筑目标奋力冲刺。青山映照着突击队员拼搏奉献的身影,突击队队旗飘舞着队员们火红的青春。在施工局党委、施工局团委的领导下,“青年突击队”迎难而上,随时准备接受新的挑战。在拉西瓦这个渴望阳光照耀的地方他们唱响着一曲曲水电人无怨无悔,拼搏奉献的青春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