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政府工作报告
汇报材料范文 发布时间:2014/8/21
镇政府工作报告
2014年**镇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
——在**市镇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镇 长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会议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2013年,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和政协联络处的有力监督和支持下,我们务实进取、勇争前列,工业经济、安全生产获长沙市先进单位,绩效考核再次获评红旗乡镇、优秀领导班子;我们凝心聚力、拼搏攻坚,党建、农业生产等十二项工作获**市先进。今年一季度,我们延续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完成工业总产值16.4亿元,实现财政收入3144.39万元,实现逆势增长。在全市一季度重点工作排名中,安全生产全市第一,作风建设全市第九;四月份环境卫生工作全市第二。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主线,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1、财税收入再创新高。
2013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12059.84万元,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加568.5万元;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90.56万元,同比增长39.21%,成为我市首个国税收入突破亿元的乡镇;全年财政总支出4220.2万元,同比增加870.94万元,增长26%。
2、结构调整取得成效。
(1)花炮产业整合提质。通过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深化“打非治违”、推进规范劳动力用工、建设花炮燃放场等多项措施,整合产业规模,提升整体实力。全年淘汰散小企业10家,新增规模企业2家、“数字企业”2家,注册专利10项;完成工业总产值64.8亿元,同比增长37.8%;规模工业总产值28.5亿元,同比增长14.6%;工业投资4.6亿元,同比增长27.8%;招商引资到位9300万元。
(2)农业基础不断夯实。落实水稻和油菜保险,种植再生稻400亩、油菜15000亩;完善防汛抗旱阵地建设,落实封山育林五年规划,完成荒山造林400亩、油茶新造150亩、油茶抚育1000亩;建设畜禽无害化处理窖和疫情防控检查站,对禽流感进行了有效防控;全年新增农业机具37台,实现农业总产值3.85亿元,农产品规模企业总产值20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880元,同比增长10.1%。
(3)商贸经济活跃繁荣。传统边贸活动与现代商业贸易各呈异彩,相互辉映。一年一度的“牛马会”吸引全国15个省市的千余家商贩汇聚文市,提升了人气声望;秋收边贸城,比一比、一家人、绿信仓等超市相继开业,全镇首个地产项目红旗路和学府路精品特色街启动建设,星级酒店等高端消费场所着手规划,湘赣边界商贸中心地位不断凸显。
(二)坚持以项目建设为阵地,城镇面貌焕然一新
深化镇馆融合,编制《秋收起义**市会师纪念地旅游总体规划》、《**市镇旅游新城一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等一系列规划,“一带两轴三区”的城镇建设总体布局初步形成,“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申报工作已顺势启动。
十二个重点项目开工率达到100%。南川大道实现通车,文江公路集镇段完成道路绿化和亮化,荷文公路基本完成征拆,红旗路完成基础路基,进一步打开了交通格局;秋收起义会师旧址保护规划和维修方案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完成纪念园核心工程“**市秋收起义陈列馆改扩建工程及会师广场建设项目”立项,3月24日、4月15日,长沙市政府、省政府先后就纪念园建设召开调度会,为纪念园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资金保障;高升岭景区被**市包装成为重大文化项目并在上海招商会上重点推介,军旗广场、杨勇将军生平事迹陈列室、杨勇故居竣工并对外开放,进一步开拓了旅游市场;扩建敬老院并达到省二星级标准,自来水管网扩容改造、市场路改造和路灯安装、创业大道立面改造全线完工,设立交管站,进一步完善了集镇功能。同时,储备了360余亩建设土地,为城建开发奠定了可持续的基础;累计拆违5000多平方米,维护好了精品城镇形象。
(三)坚持以创新机制为核心,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开展“入村办两赛”和“进城唱红歌”双向文娱活动,即下乡村开展群众文化联赛活动和“说唱讲赛”活动,到**市举办了“放歌红边城”**河广场中秋文艺晚会、**河首届音乐节之“放歌红边城”歌唱比赛、“庆七•一‘红心向党’”合唱比赛等活动,在丰富群众生活的同时展现了文市魅力;实施“阳光计生”,全年共完成社抚费征缴357万元,征缴率达到95%以上,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79.23%;推行“5+2”、“白加黑”机制,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宣传、大整治”,全年共排查治理各类隐患425条,责令限期整改企业16家,责令停产整改企业21家,立案查处企业11家,捣毁非法生产窝点2个,确保了全年安全生产零事故;实行“四个结合”,在一线排兵布阵,组建专职治安巡防队,拉开**大网,全年未发生较大刑事案件;抓好森林防火,实现全年较大森林火灾零发生目标。深化城乡环境同治,引进专业保洁公司,实现集镇“保洁全天候、管理无缝隙、责任全覆盖”;实施“镇-村-组-户”四级管理模式,组建环卫队,加大农村环境整治,获评**市环境保护工作先进单位。
(四)坚持以为民服务为本职,基层民生有效保障
实施“为民撑伞”工程。一是撑起教育“阳光伞”。启动教师周转房建设;里仁小学搬迁工程顺利启动,2014年秋季开学新校将投入使用;发放大学新生助学金6.4万元,发动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助学捐款近50万元。二是撑起生活“保障伞”。推进殡葬改革;做好失业登记,办理创业和再就业财政贴息小额贷款60万元;实施“安居工程”,改善32户群众居住条件;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修村组道路16公里,硬化渠道30公里,完成山塘清淤整治21口,新建水坝2处,改造电排4个,改造小渡槽3处;全年发放低保金290万元、孤儿救助金2.9万元、临时救济金2.8万元、养老保险金500余万元。三是撑起健康“爱心伞”。建立残疾人康复站;申请大病救助170人次,发放大病救助金29.6万元;提升文市医院的科室设置和医疗水平,成为中南大学对点实习基地;开展医疗机构执法检查,实施白内障免费治疗,精神病患者免费用药,共救助9000多人次。
(五)坚持以勤廉履职为宗旨,机关作风不断优化
高度重视干部作风建设,健全管理机制,完善督查手段,保障工作实效。一是提高了敢打硬仗的能力。践行“一线工作法”,在征地拆迁、项目建设、安全生产排查中不断刷新文市速度,顺利举行了杨勇将军诞辰100周年庆典活动,迎接了市镇两级“两代表一委员”对全镇项目的观摩。二是汇聚了共谋发展的合力。着力构建“大党建格局”,推进政务公开,开展“双联双促”和“五联五访”活动,让群众反映问题不出户,基层矛盾不出村。三是用好了人民赋予的权力。坚持“过紧日子”,从严控制一般性经费支出,全年“四费”开支下降17%;认真执行“三个决不允许”、“四个严禁”、“三个一律”,发布工作督查周报32期,办理各类网上投诉9件。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得益于镇党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和务实进取。在过去的一年里,工会、妇联、共青团、老龄、残联、**协、老协、关协、计生协、老科协等团体围绕大局,齐心共进;秋收起义会师纪念馆、十一中、文市医院、煤矿、公安、森林公安、国土、房产、电力、工商、电信、畜牧、邮政、广电、农商行、农行、大成消防队等部门立足本职,协力攻坚,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此,我代表镇政府,向全体人大代表,所有关心、支持、参与文市建设与发展的广大干部群众和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经济发展处在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的关键节点,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还有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区域内竞争日益激烈,交通优势不够明显;花炮产业面临寒冬,外部缺乏有利的政策支持,内部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意识不够浓厚,企业管理普遍落后,产品急需提质和转型;耕地抛荒现象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粮食生产的稳定与增收。对此,我们既要高度重视,又要坚定信心;既要深研对策,也要敢于实践。
二、201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主要措施
2014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全面推动改革的开局之年;也是全市奋力跨越赶超,挺进三十强的攻坚之年。放眼全国,全会精神鼓舞人心,改革号角催人奋进。着眼**,“一轴三带”的城镇发展格局蓝图绘就,“项目攻坚年”的鲜明主题必将掀起新一轮建设大提速、产业大繁荣、品质大提升、民生大改善的热潮。聚焦文市,革命圣地、红色之源的名镇品牌逐步做响,湘赣边一体化运作成效显著,红色边城形象进一步提升。面对如此令人振奋的局面,我们坚信在未来的发展格局中,文市将会展示出更加快速、更加蓬勃的发展态势;面对难得可贵的机遇,全镇干群一定要同心同德,以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的态度,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干劲,乘势前进,全力助推文市实现新跨越,再创新辉煌。
2014年,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是:工业总产值增长10%;财政收入增长6%,其中地税增长2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20%;安全生产力争创省级先进,工业经济、城乡一体化建设创长沙市优秀,其他工作在**市内走在前列。
要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上级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湖湘一流、全国知名”定位,围绕“建设红色源头,打造幸福边城”目标,深入实施“经济强镇、文化立镇、旅游兴镇、边贸富镇”战略,突出抓好党建引领、交通建设、产业提质、城镇建管、镇村管理、作风转变六个重点,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实现跨越赶超,努力建设湘赣边贸中心,致力打造历史文化名镇。
2014年,紧扣全市“项目建设年”这一主题,我们务必要集中精力,重点抓好以下五类项目:一是社会民生类项目:实现里仁小学(新址)建成并投入使用,推进岩前中学教学楼、成功小学教学楼、五神岭完小教师生活用房、沙溪小学扩建等教育设施建设,推进农田综合整理、重点小二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策划启动南川河治理;二是经济发展类项目:全面启动秋收起义纪念园建设,完成**市内独树一帜的烟花爆竹安全绿色环保实验中心建设,科学推进旅游新城综合开发项目建设;三是基础设施类项目:推进铁山界绿化提质、永丰闸坝、集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集镇垃圾处理场建设,启动集镇自来水部分供水管网提质改造和南川大道电力线路改线工程;四是道路交通类项目:加快荷文公路建设,拉通文江公路乡村段,策划编制宜文红色精品旅游线路,推进创业大道人行道和文中路提质改造,启动**市桥重建工程;五是综合商贸类项目:推进博创文化创意基地、红旗路和学府路精品特色街建设。
为确保上述目标任务实现,我们要紧紧围绕深化改革这根主线,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体制机制的完善,奠定改革创新的根基
今年,是我镇的“制度规范年”,要着力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推进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贯彻改革方针提供长效保障。
一是建立有效的项目推进制度,优化发展环境。增强项目建设考核权重,建立和完善责任机制,按照领导牵头、分线负责、相互协调的原则,坚持两周汇总一次信息,每月督查一次进度,定时进行一次调度,确保分管领导“一抓到底”,审批环节“一步到位”。强化服务举措,建立项目台帐,每个项目确定一名资料员,及时掌握项目进度,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列入全市“三十大”的重点项目,要积极向上沟通汇报,争取有利政策,加强与其他责任单位的合作共建。落实《**市征拆补偿安置实施办法》,确保征拆补偿资金及时到位,化解好征拆矛盾;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和完善镇、村(居)、村民小组三级防违、控违、拆违组织体系,加大巡查力度和频率,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拆除,严管严控用地秩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二是继续推进季度点评制度,保障工作实效。继续坚持“周调度、月总结、季检阅”的工作点评制,对照阶段性工作计划认真总结分析进展情况,对未按时完成的工作,要说明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明确完成时限,以此加强政府全局掌控能力,促进干部职工交流合作。三是建立全面的内部管理制度,确保政令畅通。建立和完善财政预算、项目审批、人力资源、后勤管理等各方面制度,强化预算约束,增强预算“刚性”,完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监管机制,严格专项资金的审查、审批及使用;加强干部绩效考核,推进政务公开,简化审批程序,努力实现“阳光行政”。
(二)以交通拓城的战略,激发赶超崛起的潜力
每一次经济的大发展都离不开交通的大建设。今年**市纳入国家“赣闽粤原中共苏区振兴发展规划”,文市作为湘东与赣西组团的联结点,迎来了提升区位、加速融城、做大规模、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我们要紧紧咬定“经济发展,交通先行”方针,大力改善区位格局,构筑**—大瑶—文市“南区金三角”,凸显文市连通两省四县(市、区)的交通枢纽地位,以交通优势的大提升,打好融城对接的攻坚战。
拓展外联通道,推进战略性交通项目建设。强力推进荷文公路建设,主动融入**“半小时经济圈”,借力“一轴三带”的集聚效应,巩固中心城镇地位,推动文市发展进入“超车道”;有效保障文江公路拉通,高效整合湘赣边界发展资源,充当好**对接江西的先锋和门户,推动文市发展进入“快车道”;提质改造大文公路,加强与大瑶、澄潭江等周边乡镇的联动互通,积极融入南区花炮产业集群,推动文市发展进入“高速路”。
完善内通路网,促进局域内交通体系成型。拉通红旗路,提质创业大道人行道和文中路,做精创业大道,完善停车场,规范客运站,搭建层次分明、纵横交错的集镇路网构架;启动沿河路贯通工程,逐步消灭断头路,抓好村组公路改造与维护,实现硬化道路组组通,改善群众交通出行条件,健全干支结合、四通八达的村组道路网络。
(三)以产业资源的整合,增强跨越发展的实力
实施整合战略,优化产业格局,推动以花炮为代表的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培育以特色种养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呈现亮点,促进以红色旅游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快速崛起,保障以边界贸易为代表的商贸经济持续活跃。
坚定实施产业提质与品牌升级的双向战略。围绕“小产品生产基地”定位,把扶持花炮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作为重点,积极引导小微企业兼并、重组,争取省、市配套资金,在资金、税收、环境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推动花炮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精品化方向发展;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夯实企业做大做强的基础;加强科技研发,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适用技术,改造落后的生产工艺,推进管理创新,提高机械化程度,保障安全生产。突出基地建设,推进花炮与文化、产业与旅游的互动结合,选择1—2家有一定实力的企业进行试点,将红色文化内涵融入到产品包装、焰火造型等环节中,打造精品生产线,努力发展产业旅游,提高产品附加值和观赏价值;注重品牌建设,组织企业参加各类行业博览会、交流会、评比活动,提升文市花炮品牌的影响力。
着力构建弘扬文化与发展旅游的互动格局。以保护历史促文化繁荣,以文化繁荣促旅游开发。以申报“全国历史文化名镇”为契机,对全镇历史古迹进行深入挖掘与修复,对“秋收精神”进行深度提炼与提升,包装成为文市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一方面,积极争取《湖南省十二五旅游规划》中提出的“建设湘东红色旅游带”的相关政策,抓紧对高升岭大捷战斗遗址、积谷仓、河口大屋革命漫画、刘家祠堂标语、铁炉冲等旅游资源进行保护,对秋收起义会师等历史事件和胡耀邦、杨勇等历史人物在文市的活动经历进行搜集整理,建设一批反映文市文化的精品项目,创造一批体现文市精神的艺术成果。另一方面,推进秋收纪念园建设,完成核心区征地拆迁,启动秋收起义历史陈列馆建设,做美做亮沿河风光带、军旗广场等新建旅游项目,以红色旅游开发公司为平台整合旅游资源,联通胡耀邦故居—秋收起义**市会师纪念馆—江西井冈山的一站式旅游线路,逐步将文市打造成为湘东红色旅游的“终点站”和湘赣跨省旅游的“中转站”。
稳步推动粮食增收与农业改革的同步发展。促农民观念转变,广泛进行宣传,深入摸底排查,按户登记造册,建立对村问责机制,将治理抛荒与惠农补贴挂钩,严格按照实际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落实惠农补贴,对荒田者取消种粮补贴,连续抛荒者,坚决收回耕地。促生产方式转变,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资金投入为保障,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积极开展“六代一包”全程社会化服务,培育引导家庭农场、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抓好示范种植基地建设,推广生产经验,确保完成播种面积21000亩,完成荒山造林1000亩。促农业机构调整,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市场主导和以村为主的原则,有效促进土地流转,加快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培育特色产业示范村、龙头企业和新的农民队伍,促进现代农业、多彩农业快速发展。
努力实现传统边贸与现代经济的良性融合。积极争取湖南省百城千镇流通再造工程落户,实施“三个一工程”,构建经营业态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方式现代化的商贸体系,倾力打造湘赣边界贸易中心。一是打造一个中心。围绕城镇建设整体布局,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引资,建成集购物、娱乐、会展、金融、物流、现代服务于一体的商贸流通标志性区域,提升商贸区的规模和品质。二是办好一个节会。充分借鉴外地举办旅游节会的成功经验,将牛马会打造成为湘赣边界的商贸盛会,包装成为吸引游客的人文景观,并逐步构建以小商品交易为特色的常态化边贸经济。三是做响一批品牌。充分利用油饼、茶油、黑山羊、毛泽东种植的板栗等资源,加大整合力度和推介力度,力争做出特色,做响品牌,提高经济效益。
(四)以项目建设的推进,增添新型城镇的活力
推进城镇化是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加速文市崛起的重大战略。要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投融资机制改革试点,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构建“两型”城镇。
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和导向作用,推进新型城镇建设。深入把握“红色”主题,按照“镇馆融合”的总体思路,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子,推动城镇功能与产业功能、社会功能与经济功能、生活功能与生态功能的同步规划、协调发展,着力形成结构合理、布局协调、功能互补的城镇发展新格局;按照旅游总体规划高标准推进核心景观区建设,着力打造文市地标性建筑。充分发挥项目的支撑作用和集聚作用,增强城镇综合功能。推进花炮燃放场、烟花爆竹安全绿色环保实验中心等产业类项目建设,推动花炮产业的发展,增强城镇的造血功能;推进博创文化创意基地、红旗路和学府路精品购物街等项目建设,完善周边道路硬化、排水工程等配套设施,打造高品质的商业中心,提高城镇的生活舒适度。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功能作用和服务作用,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推进路网、供水、供电、通讯等公用设施建设向重点项目倾斜,向主要居住区覆盖,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借助集镇垃圾处理场建设和农村厕所改造工程的推进,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的使用,改善农村能源结构。
(五)以城乡环境的优化,彰显湘赣边特色城镇的魅力
认真把握新时期社会管理的新特点,不断加大创新力度,强化服务意识,确保基层大局稳定,为文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坚实环境保障。
改善“硬”环境,建设美丽家园。一是创新方式,深入推进城乡统筹环境同治。把集镇环境整治和治安防控、交通秩序整治结合起来,在现有的保洁公司、交管站和巡防队的基础上,适当扩充专职队伍,实现集镇保洁全天候,执法常态化,巡查不间断,重点解决好老城区、城乡接合部等关键区域的脏乱差现象;把河道水体治理工作与绿化工作结合起来,抓好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工作,深入实施“三年造绿大行动”,抓好南川河流域环境污染整治,建好铁山界绿化带,构筑文市亮丽的风景线。二是加强宣传,促进村民观念转变。结合全市“最严城管令”宣传活动广泛开展教育引导,把环境整治工作要求融于村规民约,形成“全民爱护环境,共建美丽文市”的良好氛围,努力构建有序、生态、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切实让群众感受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幸福生活。
优化“软”环境,打造幸福城镇。推行以整合职能、明确责任、重心下移为主要内容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搭建镇、村、组(队)、户层层覆盖的综治**工作网络,强化村组志愿巡防队建设,坚决落实矛盾调处机制,做到抓早防升级,抓小防扩大,抓细防疏漏,将不稳定因素控制在本区域内并及时、有效化解,力保社会大局稳定。深入、多样地开展“群众文化联赛”、“说讲唱赛”等文艺下乡活动,在丰富群众精神生活的同时加强思想建设,营造淳朴民风。
(六)以民生民利的改善,提高社会管理的能力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管理,着力促进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得到解决,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健全农村水利、道路、通讯、电力、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村群众的所忧所困。启动农村公路提质改造行动,完善村通客班车的道路条件,提升农村公路安全通行能力;抓好集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确保7月份开工;本着集中、集约的原则,控制耕地红线,规范农村住房建设和改造,管理好土地资源,推进农村宅基地置换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农村教育、卫生、公共服务中心、文化体育设施标准化建设,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教育投入,提升办学质量,努力将里仁小学建成全市示范性小学;充分促进就业,强化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规范企业用工劳动合同制;构筑安全屏障,把好食品药品监管和重大疫情防治关口,确保群众吃的放心、吃的安全;健全社保体系,关心关爱农村“三留守”人员,竭尽所能做好安老救孤、帮残济困、助学助医等工作。
保障经济运行平稳。建立融资平台,撬动资金杠杆,实现“以城养城”、良性经营;推进烟花爆竹企业安全生产记分管理,推广视频监控系统全面覆盖,严格控制安全生产事故,在安全、规范、有效的管理秩序下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推进第三次经济普查工作,不断强化普查数据的采集、报送、处理,确保各项普查数据详实准确;促进发展共享,开拓向社会购买服务的领域,积极吸纳民资参与城镇的开发建设和管理。
(七)以作风效能的提升,凝聚奋发拼搏的合力
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自身改革和建设,打造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以牢固的责任意识和务实的实干精神,获取群众的支持和信任。
坚守底线,建设廉洁政府。严格落实“八项规定”,抓好纪律作风,厉行勤俭节约,抵制铺张浪费;进一步做好各级政府网站的动态更新和日常维护管理工作,接受群众监督;加强各类办公经费的监督检查,推进公共机构节能,确保“三公”经费只减不增,不断提升政府公信力。
坚定信念,建设务实政府。发扬“肯干、敢干、会干”的实干精神,秉持“过紧日子”的理念,推进干部定岗定位定责精细化管理,保障工作实效;坚持用制度管人,用重拳出击,敢于对拖、庸、懒、散等现象“亮剑”,提振干部精气神,树立敢于担当、勇于负责、善于开创的文市干部形象。
转变作风,建设服务政府。严管干部抓作风,严带队伍促务实,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始终保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始终把精力用在解决问题的第一线,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使政府根基牢牢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凝聚起文市人民同心同德、奋发拼搏的强大力量。
各位代表,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文市的未来充满希望。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镇政协的监督支持下,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敢为人先、文市崛起的使命感,抢抓机遇,锐意进取,攻坚拼搏,砥砺奋进,为实现建设湘赣边贸中心和历史文化名镇这一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