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政府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

工作总结范文 发布时间:2010/11/28

镇政府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第2页

增加值2.69亿元,利税1.68亿元,利润1.089亿元,同比增长112.8%。

3、民营经济逐步发展壮大。经过五年的发展,入住全镇的企业30余家,初步形成了涉及电子、医药、食品、铸造、农副产品加工、生物化工等多个行业的产业格局,涌现出了永固管业、郑氏家私、老表肥肠、博客商务等多个大块头民营经济实体,目前均运行良好。其中,落户新型加工业园区的发豪包装、郎迪电子、绿色米业、正德实业等20多家民营企业运行良好,规模不断扩大。圣康禽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圣吉康”牌鸡蛋获得“绵阳市知名商标”,并顺利通过国家“qs认证”和取得“绿色食品认证”书;好医生药业有限公司通过gmp认证。

(五)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自中央一号文件发布以来,我镇按照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的总体要求和“一年典型引进、三年分片推进、五年整体发展”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不断创新农村体制机制,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

1、科学规划,试点先行。,我镇根据不同村的地域位置、产业的特点,初步制定了未来5年的产业发展规划;在仅有一个新农村示范点—前进村的基础上,5年来已发展了10个新农村推进村,6个示范村。其中,前进、罗林、西岩等村已完成新农村建设规划与评审,基本达到新农村建设“十有十一”、“四化四改”、“五清五规范”的标准要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法委书记周永康2010年1月15日在前进村视察工作时,称“这就是新农村的样子”。

2、农村环境卫生大为改善。“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我镇率先提出了“卫生乡镇、和谐”建设目标和人均每年消费一元环卫费的的操作理念,制定了《镇村庄环境卫生管理考核奖惩办法》和《镇环境卫生评分细则》,并把环卫工作作为考核各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的一项重要内容。先由前进一个试点村,逐步先林、柏杨、红武、联丰、雍峙、西桥推进,到最后覆盖了全镇所有行政村。在资金保障上,政府逐年增加投入资金用于环卫工作,五年来累计投资600万元,并于为各村配备了垃圾车等各种工具,在主要交通线路上确定了13名保洁员,对绵北路过境段、辽安路、塔九路、花太路、皂河路和蛋鸡养殖园区、樱桃谷鸭养殖园区、水果种植园区的主要道路和地区进行全天候的保洁。同时,我们围绕村容村貌整治,村庄垃圾清理,道路两旁绿化等内容,对示范村进行绿化、美化和净化,对绵北路过境段、辽安路沿线的农房进行了风貌提升,完成绿化道路21.4公里,栽植各类林木25余万株,村庄绿化实施绿化长度12.4公里,过村段2.4公里,绿化总面积1020.44亩。

3、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全镇共投入资金1.2亿多元用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红层打井138口,打井27眼,修建集中供水站5座,整修小二型水库3座,修渠40公里;硬化道路140公里,全镇20个村实现了道路硬化和户户通;建成沼气池900余座。国土整理项目已完成80%,项目的实施很好的改善了我镇的农业生产条件。

4、民主管理落到实处。“农村两委主干双述职双汇报”、“新农村建设百分考核制”、“农村村务财务管理制度”、“村务公开制度”、“四议两公开”等制度的逐步完善和落实,农村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得以规范。实现“两委”换届平稳过渡,农村各项管理工作步入规范化轨道,2010年学习型党组织和争先创优活动的开展,有效的提升了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素质建设,为促进新农村各项建设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六)社会事业健康发展,各项工作有序展开。

大力开展支农惠农工程,五年来,镇政府认真落实省市县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确保农村转移支付金、退耕还林资金、粮食直资金、家电下乡补贴资金、汽车摩托车补贴资金、农村低保资金拨付到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以上,完成全镇二代残疾证换证工作。

全镇各站室工作卓有成效,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五年来,政府各科室全部实现了电算化服务和专项审计;计生办积极采取业务综合改革,实施信息数据网络化录入和人性化管理,在各个行政村建立服务室,加大奖励扶助比例,已累计发放各项扶助资金100余万元,计生率保持在95%以上;农业办顺利完成经济普查入户调查工作,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正在有序开展;政务窗口自成立起,坚持“便民廉洁高效规范”的方针,共受理办结各类事项1500起,群众满意率达100%;司法所联合团委、综治办、派出所等部门,开展普法宣传27次,累计调解民事纠纷582起,受教育人员15000余名,安置帮教率100%,社区矫正无漏管脱管现象;党政办完成了《联丰村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和《镇新农村示范片核心区规划》编制,着手开始了联丰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申报工作;整合教育资源,教学条件逐步优化,灾后重建的镇初中、镇小学正式投入使用,全镇村小学合并工作于8月全部完成;投资多万元的镇卫生院今年9月投入使用,20个村的医疗卫室重建竣工,“看病难”的问题得到缓解。

“十一五规划”目标工作已经基本完成。这是全镇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工作目标的完成有力的推动了全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为下一步十二五规划和建设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积极应对各种困难与挑战,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在产业调整、招商引资、道路建设、卫生整治、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一是现代农业建设还未形成大的规模和品牌效应,生态经济总量和经济效益还不十分明显,应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应急机制、措施还很不健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运用效率仍然很低,现代农业发展速度和建设规模还不够理想;二是少数干部群众思想解放的程度仍然不够高,工作做大争先的意识还不强,工作中全盘考虑问题的能力不强,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不多,调动干部群众工作积极性不足的问题依然存在;三是农村集体经济依旧困难、现代科技文化覆盖面窄等问题和困难。

二、“十二五”规划

未来五年是我镇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的五年,是现代农业大发展的五年,是人文旅游与绿色经济协调迈进的五年。做好今后五年的各项工作,对于我县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示范片核心区”的统一规划,建设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小康镇,实现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后五年,我镇社会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生态经济大发展”这一主题,切实增强“争先意识、创新意识、开放意识”,稳步推进“设施农业、苗木花卉、畜牧养殖、林果蔬菜、近郊观光农业生态区、新农村示范片核心区、新型商贸区、特种水产养殖区”等八大产业经济片区的发展,围绕辽安路一线开发构建新型休闲度假区,逐步实现“农业生态化、工业高科化、旅游特色化”。

奋斗目标是: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6.2亿元,年增长15%;人均收入达到10238元,年增长10%;农业总产值达到5.04亿元,年增长4%;全镇工业总产值完成3亿元,年增长15%。

围绕上述思路、奋斗目标,今后五年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以“八大产业区”为统领,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立足于促进农民增收,继续实施以发展“设施农业”为重点的农业“八大产业区”工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生态化进程。

1、建设“八区一线”产业带。以土地流转为手段,以标准化建设为要求,以市场效应为带动,扎实推动农业“八大产业区”工程进程。以柏杨设施农业园为中心,以先林、农兴、罗林、前进为辐射面建设千亩大棚蔬菜区;以前进为中心,以罗林、雍峙辐射面村建设千亩花卉苗木区;以红花“东兰果业生态园”为中心,以狮子、回龙、斩龙、马安、太平、竹园、兴隆为辐射面建设万亩林果生态区,完成红武、六合2个村水果主产区两千亩新型果品换优工程;以龙兴为中心,以前进、罗林、雍峙、柏杨、联丰为辐射面建成万亩近郊农业观光区;以红武为中心,以联丰、柏杨、先林、雍峙、西桥为辐射面打造“新农村示范片核心区”;以雍峙“时新特种水产”为中心,以安昌河沿线的龙兴、联丰、柏杨为辐射面建设“特种水产养殖区”。继续做好西岩、前进、罗林、白鹤林、文星、柏杨、先林县城建设规划区的征地拆迁工作,为县城建设和工业发展服务。沿辽安路一线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庄等乡村旅游。将雍峙山和前进的尖包山纳入统一规划,建设成佛教文化中心。依托本地圣康禽业、联丰鸭业等龙头企业,新建10万只标准化蛋鸡养殖小区5个、10000只标准化肉鸡养殖园20个,百万肉鸭养殖园2个,新建标准化生猪养殖小区10个,实现养殖业经济收入的翻番。

2、夯实品牌战略基础。积极鼓励集中连片面积在300-500亩规模以上的园区式经营方式,倡导农户以专业合作社、股份制经营等形式来组建产业发展实体,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三统一”的经营管理模式,来发展农村经济并适度经营采摘休闲旅游项目;品牌建设上,积极利用县乡科技资源和县政府即将组建的区域农技推广站,围绕“圣吉康”和“森泰呱呱蛋”两大品牌各建设一个规模为1000亩的标准化示范园,以产业园区为载体,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逐步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认证。并鼓励、支持各类企业、合作组织开展农产品商标注册,努力创建2个市级以上名牌产品,全面提升我镇农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搞好基础设施及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重点抓好以柏杨村为中心的设施农业园区和辽安路沿线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新打机井50眼,完成国土资源整理项目,解决项目区内人畜吃水及灌溉供应。从市县两级积极争取资金、设备,推广杀虫灯、防虫网,完成东兰果业生态园、琯溪蜜柚产区、五星枇杷产区的无公害生产设施的全覆盖;大力培养农村经济人队伍,重点推广黄金酥梨矮化树种、遮雨棚、双调技术及各类林果储存和深加工技术,解决“果裂”问题,提高林果附加值。

(二)围绕县城建设规划,发展乡村生态旅游。

1、构建精品休闲度假区。结合我镇人文资源和生态产业园区的建设,依托“一环五纵五横”的公路网框架和独特的生态资源环境,有效整合境内星散分布的农业科技观光旅游园区、汉唐文化、冉駹民俗、雍峙佛教中心等生态旅游景点,继续打造“猫儿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