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政府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

工作总结范文 发布时间:2010/11/28

镇政府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规划

一、“十一五”工作总结

以来,我镇以构建“富裕,平安,和谐,魅力”为目标,大力实施“农业稳镇、工业强镇、科技兴镇、商贸活镇”四大战略,按照“农业做特,工业做强,三产做活,新县城服务做细,平安创建做实,惠民行动做好”的要求,突出“经济发展、服务新县城建设、社会和谐稳定”三大重点的工作思路,即使在遭受了百年不遇特大地震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新县城建设成效斐然,城市服务功能日臻完善,新农村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农村经济形势喜人,各项事业齐头并进,经济、社会正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健康发展。

(一)经济态势发展良好,各项指标圆满完成。

五年来,全镇国民生产总值由3.8亿元提高到7.0074亿元,同比增长了84.4%;国地两税收入560万元提高到1269万元,同比增长125.6%;工业总产值由5.7亿提高到11.55亿元,同比增加102.6%;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提高到1.2949亿元,同比增长600%;农业生产总值由2.4亿元提高到3.9853亿元,同比增加66.7%;粮食总产量由20563吨提高到2.6175万吨;畜牧业创历史新高,小家禽由一家一户的传统养殖实现了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基地养殖的转变,并由5年前的36万羽提高到现在的530万羽,同比增加13.7倍,肥猪出栏由6.5万头提高到6.9万头,劳务收入由9500万元提高到2亿元,同比增加110.5%;农民人均纯收入由3437元提高到7350元,同比增长113.8%;城镇面积由2.3平方公里提高到8.5平方公里,同比增加269.5%;城镇人口由1.2万提高到3.8万,同比增加216.7%;第三产业总收入由4500万元提高到1.32亿元;同比增长了193.3%。

(二)全力以赴开展抗震救灾,灾后重建成果丰硕。

正当全镇上下聚精汇神实施“十一五”规划时,5.12大地震造成了全镇生命财产的重大伤亡和损失。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党委政府迅速将工作重心进行调整,全力以赴开展了抗震救灾,取得了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双胜利。一是以赴开展抗震救灾。灾情发生后,全镇上下迅速投入到抗震救灾的战斗中,救助伤员,处置遇难尸体,安置受灾群众,发放救灾物资,搭建帐篷,修建临时板房,经过几个月艰辛努力,全镇6.8万受灾群众得到了及时救助和安置。二是永久性住房重建按时完成。“5.12”大地震造成我镇98%以上的住房不同程度受损。其中,农村住房受损10725户,需重建的7636户,需维修加固3089户;城镇住房受损11358户,需重建的736户,需维修加固10622户。面对重建任务重、时间紧,质量要求高,党委、政府精心谋划,科学决策,迅速确定了“两点一线、三个结合”的思路。采取“领导包片,镇干部驻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的方式,充分发挥受灾群众、政府和援建单位三方面的建房积极性,掀起了重建永久性住房的高潮。经过两年的努力,全镇21980户受灾群众在2010年春节前都搬进了新家。三是基础设施功能基本恢复。“5.12”大地震造成我镇辖区内的基础设施几乎全面瘫痪。全镇损毁道路63公里,桥梁6座;学校11所,幼儿园12处,医疗卫生设施18个,公共文化设施27个,供水管网120公里、燃气管道90公里,农村供水工程2670处、23个村(社区)的办公用房和5600平方米的政府办公大楼毁损。在两年多的恢复重建里,除政府行政用房正在重建外,村(社区)组织办公用房和道路、桥梁、供水管网、燃气管道、学校、医院、广电通讯等民生和公益设施已经全面恢复并投入使用。

(三)农业八大产业上档升级,园区生态经济稳步增长。

1、农业专业化经济扎实推进。五年来,镇以园区化为推进,以新技术为引领,以合作社为依托,以土地有效流转为突破,稳步推进农业支柱产业园区化进程。农业八大产业形成了齐头并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势头,先后规划启动了万亩水稻制种园区、千亩花卉苗木园区、千亩林果生态园区、千亩设施农业园区、千亩蔬菜种植园区、百万蛋鸡养殖园区、百万鸭业养殖园区、万头生猪扩繁园区等建设工程。一是林果生态园区基本建成。水果红武的琯溪蜜柚、六合的五星枇杷、红花的黄金梨也正向绿色无公害的种植园方向迅速迈进,实现了传统农业向园区化、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的现代农业的转型发展。二是花卉苗木园区效益显著。以前进村为代表的苗木花卉产业的发展已辐射带动了周边10余个村镇,形成了近万亩的绿化产业经济带。现有绿化、美化植物10大类100余个品种,年出圃3000亩,2200万株。另外还规划了占地1000余亩的苗木花卉大观园,进一步推动苗木生产向科技化、规范化、标准化和生态化发展;三是设施农业成效斐然。随着绵阳市现代农业建设项目的的全面启动和我县“四个一”工程的实施,设施农业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我镇已发展1000余亩,拱棚、温室分别实现单棚平均收入1.2万元和3.5万元;形成了以红武、六合为核心的水果产业园区,全乡拥有水果面积1.5万余亩、平均年产量达1300万公斤。目前,琯溪蜜柚、五星枇杷、黄金酥梨等三大主产水果已进入有机食品认证程序;四是畜牧养殖快速发展。畜牧养殖由规模较小的家养、散养逐步转向了由圣康蛋鸡养殖公司、森泰农业开发公司、生态养殖家园等龙头企业带动的发展模式,畜禽存栏约595万只(头),年平均肉类总产量1.35亿吨,鲜蛋8000多吨,仅肉鸭就达4500多吨。同时,以“生态农业+采摘休闲”为主题的红武—联丰—六合沿线乡村旅游开发和以前进、罗林、雍峙为园区的近郊观光农业开发,为农业八大产业的迅速提档升级和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引导作用。五是乡村旅游已现雏形。根据县城建设总体规划,我镇结合境内产业、资源、区位优势,有效整合境内文化资源(冉駹羌人文化、联丰古县址、益昌古文化、雍峙佛教中心)和农业园区,将人文自然景观和汉学唐文化融为一体,开辟了两条精品乡村旅游路线,新建了“猫儿沟休闲庄”和“月亮湾闲庄”。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琯溪蜜柚园、雍峙佛学,晋唐古镇、柏杨新村等6个组团,乡村旅游整合发展已现雏形。

2、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日趋提高。五年来全镇新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8个,大大提升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2010年农村经济合作社市场交易额达1.56亿元,带动农户1000余户,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以圣康蛋鸡养殖合作社为龙头的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在恢复地震前120万只的基础上,还在距人口密集区2公里外荒山上新建了占地20亩,年育雏480万的标准化蛋鸡育雏中心和20万无公害蛋鸡集中养殖区。联丰村在恢复种猪场繁育功能后,新建了300万只樱桃谷鸭养殖示范区,前进村的生猪生态养殖家园引进ly种猪300头,先林村的“小母牛计划”已全面开始实施。

3、农村经济聚集效益逐步凸显。积极开展林果改造,优化品种、品系,延伸产业链,初步实现了由传统粗放型生产经营向集中生产、加工、存储服务于一身的复合型经济模式转变。一是新技术得到大力推广应用。水果园区的葡萄、黄金酥梨等林果实现了套袋技术全覆盖,部分地区采用了先进的物理杀虫灯、防虫网等技术设备,增加了单产的附加值。二是品牌战略意识显著增强。圣康蛋鸡养殖合作社积极实施品牌战略,其注册的“圣吉康”鲜蛋商标获得“绵阳市知名商标”,并取得了四川省《无公害产品证书》,目前“圣吉康”鲜蛋已销售到了绵阳、德阳、成都、重庆、西安、广州等20多个大中城市,成了蛋品市场上的抢手货,品牌效应逐步形成。三是产业链条进一步延长。投资500余万元,建起了日处理鸡粪120吨的有机肥料厂,其产品通过资格认证,已销售省内专业市场。

(四)城乡统筹贯彻落实有效,小城镇建设全面推进。

以新县城建设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城乡统筹的精神,扎实推进省级小城镇“示范镇”建设,城镇面貌焕然一新。一是城镇框架进一步拉大。积极配合和服务新县城建设,新征土地8000余亩,拆迁安置农户2200户近6000人,城镇面积由5年前的2.3平方公里提高到8.5平方公里,街道5年前的12条增加到现在的98条,新建居民住宅小区19个,其中电梯公寓5座,城镇人口由5年前的1.2万增加到现在的3.8万,二是旧城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果。积极营造招商引资氛围,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引进锦湘、隆康、华西3家房产开发公司,分别对老城区大南街、解放街、宜昌路和中心街一带的低矮民房进行了改造升级。同时,投资1.2亿多元对老城区的解放街、大南街、广新街、广元街、同乐街、中心街、解放外街进行了黑色柔性路面改造,并实行了绿化和亮化。三是城镇风貌显著提升。结合灾后重建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对城区临街住房和营业门面用房的风貌进行了同意提升。在操作中,对营业门面用房以上的住房墙体全部进行浅灰色户外漆粉刷,对窗户用仿木户外漆和木质窗格进行装饰;对门面营业房的店招统一色调。截止2010年10月,全镇城区街道路面都实现了路面黑色柔性户,街道两旁绿化亮化和美化。四是场镇服务功能日趋完善。根据县城建设规划,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建了文星和富乐两个生活服务区,引进“万通”等4个物流公司进驻,各类服务商家大2500多户。学校、医院、幼儿园等公益设施齐全完备。城镇路通、水通、电通、燃气通、互联网通实现了5个100%。

(五)招商引资成果显著,民营经济逐步发展壮大。

1、招商引资成果显著。5年来,我镇秉承洁净环保的发展理念,积极服务县城建设,倾力打造安绵路新型加工业园区和市场经济区,在西岩、前进、胜果、白鹤林村等村拆迁征地8000余亩,目前新型加工业园区已完成初步规划建设,现已进入项目填充阶段,目前入驻企业35家。其中,银河科技创业园区、好医生药业、华晨汽车、沸泉酒业、发豪包装、永安金属等23家企业已建成投产。为工业园区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位于前进村的农贸综合市场建设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位于红武、先林两村,总投资5000万元、占地面积122亩的垃圾处理场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之中,投资万元的联丰敬老院和投资8000万元的马安福利中心也投入了使用。滨河路生态园项目投资1.2亿元完成了河道治理、绿化和亮化工程。

2、工业经济呈现量效双增的可喜局面。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5.7亿元,营业收入4.37亿元,工业增加值1.099亿元,利税6872万元,利润4452万元。预计2010年全镇完成工业总产值12.1亿元,营业收入10.76亿元,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