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文化局文化工作总结暨工作意见

工作总结范文 发布时间:2010/11/8

县文化局文化工作总结暨工作意见第2页

会议上,明确了各部门职责和戛洒镇职责,加大了戛洒文化市场的整治力度。调查并形成全县文化市场调查报告上报县人民政府领导研究采取实施了新的文化市场管理措施,全县培育文化市场经营户475户,共开展专项整治、日常稽查918次、3426人次,检查文化经营户2486户次。通过宣传法规进行教育与加强监管查处相结合的管理,在文化市场“扫黄打非”、制止噪音扰民和倡导文明经商、文明消费等方面取得了应有的成效。

(十一)文物普查取得初步成果。召开“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培训会”,按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工作规范》要求,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拉网式普查,完成了12个乡镇的文物摸底调查工作,新发现不可移动文物11处,可移动文物件520件,征集借用展示45件。

(十二)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在平时深入农村和文化基层单位进行文化工作调查指导的基础上,根据县委对解放思想大讨论第三阶段整改调研的工作要求,我局深入扶贫联系点耀南村开展调研工作。通过召开2次村“两委”、村民小组干部座谈会和到25个村民小组召开党员、群众代表座谈会及入户走访调查了251户的群众生产生活情况以后,撰写了调研报告,积极配合协助村“两委”理清工作发展思路。同时,我们通过调研,也进一步了解了农村文化工作的情况,了解了农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

(十三)加强自身廉政建设。按照年初局班子会议研究安排部署,加大了党风廉政建设和行政效能建设工作经费投入,积极推进了“四项制度”和“三项制度”建设,严格推行服务承诺、首问责任、限时办结制等,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编制并依法公开文化信息。

二、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文化建设不足。对农村文化生活和文化活动帮助、辅导和培训力度不够,经费投入不足,深入农村调研不多,研究农村文化工作不够。

(二)文化艺术人才缺乏。现有的文化艺术人才整体上还不能适应当前我县文化艺术发展的需要。

(三)专业知识学习力度不够。对文化业务知识了解不多,理解不深,学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文化工作意见

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推动文化工作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之年,为扎实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动和谐文化建设,推进文化创新,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事业发展格局,为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和谐提供文化支持。

(二)工作目标

在文化工作中全面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改善文化事业发展环境,巩固“两馆一站”建设成果,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基本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推动文化与旅游、文化与企业、文化与科技的结合,打造花腰傣民族文化品牌;实现个个乡镇有文化站,95%以上的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农村书屋)。

(三)工作重点

1、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一是夯实基础设施建设。配合省市文化部门、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积极争取立项建设综合文化站;二是农村电影放映工作要争取继续贯彻落实省、市相关文件精神,每放映一场电影补助100元的文件精神不变,继续加大科教、法律法规宣传片放映,充实农村基层文化生活;三是建设村级文化活动室(农村书屋)。全县每个乡镇村(居)委会建成一个村级文化活动室(农村书屋),配齐书柜、报架、阅览桌凳、录放机、藏书300册,认真抓好工作落实,加大农村图书流通量,进一步解决农村群众看书难的问题。

2、建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在县政府已经拨款12万元的基础上,积极争取立项建立民族图书馆“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支中心”,依托现有的文化设施网点,以图书馆为实施主体,并通过覆盖县、乡(镇)文化信息资源网络传输系统,实现优秀文化信息在全县范围内的共建共享。

3、积极开展文化活动。一是完善民族文化艺术团和少儿艺术团的内部管理改革,明确工作职责,组织服务好节庆活动,搞好对内对外的文化交流和宣传;二是全县12个乡镇每个乡镇建立一支文艺表演队,并配设一套简易的灯光音响和演出服装;三是建立文化“三下乡”长效机制。配合科技、卫生等部门搞好文化三下乡演出,演出覆盖12个乡镇和部分行政村;四是活跃广场文化活动,继续搞好“广场大家唱”和乡镇广场文化活动,并不断提高活动质量;五是搞好节庆文化活动。依托各大节庆活动开展农民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4、强化群众文化辅导。一是改版《山泉》报,强化内容栏目针对性,每年出版4期,成为文化宣传的喉舌;二是成立服饰文化研究基地。重点研究云南26种少数民族服饰的主体服饰,制作男女服装各一套;三是打造精品文艺节目,按照打造“花腰傣民族文化”品牌的要求,突出打造1-2个精品文艺节目,重点打造一首唱响的歌曲,创作一批群众乐于参与和便于参与的文艺活动节目;四是组织文艺骨干到基层农村、企业和学校辅导培训文艺节目,全年努力完成辅导文艺节目30个,开展培训15期。

5、加强文化市场监管。一是成立综合执法队。由县文化、公安、工商、消防等相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相对固定的文化市场稽查综合执法队,专门负责文化市场日常稽查管理;二是打击和取缔带有博彩性质的文化娱乐经营行为,由县公安牵头,对戛洒集镇范围内具有博彩性质的非法电子游戏经营户依法予以打击和取缔;三是以“网吧”和歌舞文化娱乐场所为重点,加大执法检查力度,集中整治戛洒文化市场;四是配合相关部门,认真履行文化部门职责,严格审批程序,严格依法管理,坚决执行县文化市场管理委员会决定严格文化市场经营审批制度;五是通过日常稽查和专项整治加强网吧管理,强化网吧监管,杜绝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进入和超时经营现象的发生。

6、注重传承民族民间文化。深入推进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做好文物普查数据材料的分类、立档、建档等管理工作;积极申报花腰傣服饰为物质文化遗产,将“花腰傣人生礼俗”和“赶花街”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配合戛洒镇和桂山镇把两镇申报为历史文化名镇,把耀南村委会申报为历史文化名村,并进一步加大保护力度;三是进一步规划展馆建设,积极征集文物布展,分板块展示县文物;利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简易教材》和相关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和协会等文化艺术团体,在教育局和中小学校的支持配合下,积极在中小学生中开设地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普及传承的课程和推广民族健身操等活动,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

7、服务戛洒“三个第一”建设。一是配合相关部门把花腰傣图饰、符号、标识引入建筑,形成新的花腰傣民居特色,积极参与做好花腰傣饮食特色,特别是做好生态菜谱的开发,形成花腰傣自己独特的菜系;二是加快文化与旅游的有效对接;积极参与农家乐经营村组改建,继续配合做好花腰傣民族文化品牌研究,努力推进速都、曼湾、曼秀的花腰民族传统民居文化展示区为内容,以民族文化、自然生态为特色,参与强化旅游景区景点建设,提高旅游景区景点的民族文化内涵;以“花街节”和大槟榔园村文化艺术表演活动辅导为契机,进一步打造花腰傣民族文化旅游活动品牌;三是成立花腰傣服饰文化展示队,每年在戛洒举办一次服饰文化节,展示我县原生态民族服饰和云南26种少数民族主题服饰,争取建立中国少数民族服饰交易中心;四是组织文化馆和艺术团的辅导教师到戛洒辅导培训文艺队演员,选送文艺队演员参加县内外举办的各种大型文艺演出和比赛,提高文艺队演员演出质量和水平;五是把戛洒花街片区打造成休闲、娱乐、饮食文化、地方特色产品、工艺品制作等为主的特色街,在花街成立哀牢山红河谷美术创作基地和戛洒花街工艺美术展销基地,组建戛洒休闲图书馆,集聚人气,营造花街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六是积极配合戛洒.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交易中心课题组搞好服务,做好花腰傣民族文化品牌和花腰傣服饰的研究。

8、积极探索发展文化产业。根据《县“十一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突出以民族服饰和民族美术工艺品研究开发、加工销售为重点,积极成立民族服饰及民族美术工艺品研究开发基地,组建加工销售企业市场实体,逐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地方民族文化产业市场品牌。

9、坚决完成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文化部门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四)保障措施

1、不断完善实施意见。根据要求,结合工作实际,通过进一步调查研究,在认真组织落实工作实施意见过程中不断完善实施意见。

2、狠抓文化工作落实。根据文化工作实施意见和今后的工作目标责任,结合行政效能绩效考核方案的有关要求,积极完善各种配套措施,强化制度管理和工作实效,认真抓好工作落实。

3、营造良好工作环境。根据工作实际需要,通过向县委、县政府领导汇报,争取研究出台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有关政策措施,建立完善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党委宣传部门协调指导、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落实、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我县文化工作营造更加良好的工作环境。

4、工作目标项目化建设。结合文化工作实际,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明确工作职责,突出工作重点,将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任务打造成建设项目,以项目建设来支撑和保证工作意见的落实。

彝族傣族自治县文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