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法制办公室工作总结及明年计划

工作总结范文 发布时间:2016/3/27

市法制办公室工作总结及明年计划

围绕中心争创一流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法治服务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办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现实“四争”目标上奋力拼搏,在思路上与时俱进,措施上务实创新,着力推进依法行政,提高制度建设质量,深化行政权力公开运行,严格规范行政行为,及时化解社会矛盾,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法治服务。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着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和依法行政。市政府高度重视法治工作,调整了市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市长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从制度建设、优化环境、转变职能、规范执法、强化监督、队伍建设、组织领导等七个方面,谋划了推进依法行政的重点工作,使我市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目标明确、任务分解落实。在全市范围开展了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确定了10个方面的单项工作示范点,通过创建活动,树立典型,推广经验,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市政府法制办积极参与到城市管理、控违拆违、征地补偿安置、棚户区改造、打击非法采砂、整治中巴车、整治山石资源开采、整顿关闭小煤矿、公租房廉租房建设、涉企收费“一费制”改革等大决策中,提出法治建议和意见。仅集中整治违法建设方面,我办参与起草、审查、修改的文件达40多个。审查《市市级公租房工程投资建设回购合同》、《市政府国家开发银行开发性金融合作备忘录(草案)》等数十项重大合同草案,提供法律审查意见和建议。
(二)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着力提升制度建设水平。今年,我市确定了《市拥军优属条例》、《市城市管理条例》等2件地方性法规和《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市资源环境审计监督办法》、《市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办法》等3件政府规章的立法工作。目前,2件地方性法规草案已经审查完成,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已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市城市管理条例》是全省率先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方面的立法,对23个城市管理的难点、重点作了规范,提出要求和标准。《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已以市人民政府第136号令公布实施。《市资源环境审计监督办法(草案)》和《市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办法(草案)》正在审查修改中。资源环境审计立法为全国首创,将有力地推动我市资源环境审计工作,为维护资源环境安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制定《市征收集体土地补偿安置办法》,从制度上界定了合法、合理、违法的农户住宅,首次破解征地补偿安置的难题,规范了货币补偿和房屋产权调换补偿的方式和标准。在全市各区开展关于市农民住房规划建设管理的调研,征求各乡镇和部分村干部的意见,保障农民住房权益。今年以来,我市在控违拆违、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征地补偿安置、农民住房规划建设管理、安全生产、招商引资、土地管理、就学就业万人计划等方面出台了数十多个文件,每一个文件的起草、审查、修改、会签,我办严谨、细致地进行审查。重要的文件实行集体会审制度,确保市里出台的文件与上位法不抵触,符合淮南实际,便于执行。根据国家土地例行督察反馈意见及市领导要求,开展了土地管理方面规范性文件、合同协议清理工作。对以来市本级、市直有关部门、县区及其有关部门和开发区(园区)管委会现行有效的土地管理方面的96件规范性文件(其中会议纪要2件),数十份涉地合同协议进行全面清理,并提出审查意见。协调市国土局等部门制定关于构建土地管理共同责任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意见等4个文件,完善土地管理相关制度。
(三)以规范行政行为和行政执法为抓手,深入开展法治建设。进一步全面梳理部门管理职权范围、目录和管理流程,做好省政府下放的97项行政管理权承接工作,以及市政府下放到县区的26行政审批权限和明确由园区行使的31项行政管理权的对接工作。实行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商贸企业、资质三级以上建筑企业作出停产、停业、吊销证照或5万元以上罚款的重大行政处罚前置审查制度,对涉及环保、国土、安监等方面的重大行政处罚案件进行前置审查。全面落实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克服执法随意性。组织编辑行政法治指南系列丛书,指导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和依法行政具体工作。严格推行行政执法“八不准”(不准有案不报、不准压案不查、不准违法执法、不准粗暴执法、不准以罚代管、不准变相处罚、不准拖案不结、不准吃拿卡要),倡导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加强行政执法监督,实行行政处罚“回头看”检查,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制度。参加青苗补偿费标准调整、城市客运出租车运价调整、居民供热价格调整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听证会,全程监督,及时反馈督查意见,有效地推动行政机关决策的科学民主法制化。
(四)深化审批制度改革,优化发展环境。全面开展全市第七轮行政审批项目清理工作,对我市原有的399项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集中清理。经清理确认,保留市本级行政审批项目176项,减少223项,精简比例达56%;对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审批时限从原有4691个工作日压缩到2145个工作日,总体压缩54.3%,实现了行政审批事项和审批时限“双减半”以上的目标。逐一对照行政审批事项,绘制权力运行流程图,实施流程再造,提高审批效率。参与研究制定《市建设工程项目行政审批流程再造实施方案》,依法整合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限,全面提高我市建设项目审批效率,促进建设项目尽快落地和开工建设。加大对各县区、各部门落实行政审批项目清理情况和承接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保障行政审批事项规范高效运行。
(五)创新社会矛盾化解机制,通过法律等手段化解纠纷。对领导交办的各类涉法事务和案件,深入调查,分析研判,提出处理建议和意见,为领导决策提供法律服务,从源头控制减少涉法纠纷。创新行政复议审理方式,注重运用和解、调解方式审理案件。今年以来,市本级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31件,受理24件,不予受理7件。审结案件15件,其中,维持7件,驳回1件,经调解,申请人与被申请人达成和解,申请人主动撤回复议申请终止审理7件。通过行政调解化解行政争议,有效地促进了当事人与行政机关的相互理解和信任,努力实现案结事了。强化行政复议监督和纠错功能,对审查过程中发现行政机关存在的问题及瑕疵,通过制发行政复议建议书等形式,及时纠正行政机关的违法行政行为,促进行政机关依法办事。,代理市政府参加行政应诉案件5件。加强与人民法院的沟通联系,建立健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与行政调解相结合的争议解决机制,引导人民群众依法维权,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2014年工作设想
2014年,我们将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创新机制,狠抓落实,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为全面完成《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第二个五年规划》打下基础,进一步提升全市依法行政工作水平。
一是进一步加大依法行政推进力度。着力提高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调整、完善依法行政考核指标,组织开展年度全市依法行政专项考评,并挖掘工作亮点、准备资料迎接省政府对我市的依法行政工作检查、考评。
二是认真完成2014年度政府立法任务。注重制度设计的针对性、前瞻性,突出地方特色,重点加强改善和保障民生、资源和环境保护、控违拆违、创新城市管理方式、招标投标监管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要求相适应的体制机制。
三是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认真做好国务院和省政府行政审批清理结果的承接工作,加强对行政审批事项清理结果的督查落实。加大对经济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的放权力度,提高管理服务效能。
四是争创省级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将创建依法行政示范单位活动作为进一步改进和规范行政执法工作的重要载体。指导、推荐市级依法行政示范单位,积极争创省级依法行政示范单位,适时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创建交流活动。
五是加强行政执法监督。结合行政审批清理结果的督查落实、行政处罚案件“回头看”专项检查等工作,分期分批开展行政执法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并通报。切实推行行政执法“八不准”,对我市部分行政执法机关组织开展一次行政执法明查暗访活动,发现和纠正行政执法中存在的执法不严、工作不力等方面的问题。
六是创新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加强行政与司法的良性互动,积极研讨非诉行政案件执行等工作,有效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紧紧围绕行政复议工作实践,积极探索土地确权、征地拆迁、产权登记等领域的办案规律,做好农村土地征收和城市房屋拆迁这两类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案件办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