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国家级生态县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意见
创建国家级生态县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意见第2页
居民饮用水和城市环境功能水质达到国家标准。(三)加快生态经济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更加宽裕
扩大经济总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是创建工作和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实施生态县建设产业发展规划,加快进行产业布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培育优势主导产业,加快我县经济提质增效步伐。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3%;财政收入5.2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8%左右。
一是努力打造都市型现代农业,把一产做优。深化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集约化发展。以完善产业经营链条,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为重点,强化跨区域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广泛开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认证工作,推进首都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和休闲农业园区建设,加快城郊型农业向都市型现代农业转变。计划新建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30个;新发展有机食品生产基地1万亩;新建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5个、奥运蔬菜生产基地3000亩。继续培育唯一性特色产品,打造区域名优品牌,以黄土坎鸭梨、云岫苹果、御皇李子、大城子红肖梨、甘栗、密水有机鱼为重点,启动“221”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工程。依托骨干景区和龙头企业,重点实施农业生态水景观光园、红酒文化产业带、互润农业生态园等八项休闲农业建设工程。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实施红薯产业化、芦笋产业化等六大农业产业化工程。加快发展循环农业,大力开发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技术,积极推广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和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大力发展节地、节水、节肥、节种的节约型农业。加快完善科技、资金两大支撑体系建设,实施畜牧防疫体系建设,完善畜牧养殖场粪污治理设施。整合区域信息资源,建成全县农业综合信息平台,为农业发展提供信息支撑。全年农村经济总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
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大力拓展农业劳动力的就业空间,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镇集聚和向非农产业转移,通过减少农民,实现富裕农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延伸生态补偿机制,开发生态建设就业岗位。围绕农村社会公共管理、公益事业、公用设施维护等领域,开发新的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增收。
二是着力发展环境友好型工业,把二产做强。以内涵式发展与招商选资为重要途径,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并举,积极研究降低资源占用率、降低能耗、降低污染、提高产出率的有效途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和生态型农民就业产业基地建设。全年计划实施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30家;完善开发区公共支撑体系,完成220千伏输变电站工程。千方百计拓宽融资渠道,盘活闲置土地600亩、厂房12万平方米;积极扶持企业技术创新,实施重点技术改造60项,逐步淘汰能耗大、污染严重的企业。走集约化发展道路,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做大工业实体规模,发展工业产业集群。重点抓好开发区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华源仁济医药物流基地、北汽福田汽车空调器生产等5000万元以上大项目建设。计划五大工业主导行业工业增加值达到16.5亿元,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达到53%以上。坚定不移地抓引进,坚持抓大项目不放,重点抓好两条产业发展带的招商引资工作,着力引进附加值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就业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工业项目。坚持“招商与安商”并重,大力加强“一区两带”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政府服务功能,依法规范投资者行为,进一步强化各级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开放意识和法律观念,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氛围。确保项目“引得来,留得住,开工早,见效快”。积极促进首都高校产业基地、北京服装生产基地、北京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和总部经济基地的形成,努力扩充经济总量。全年计划完成工业增加值31.2亿元,同比增长15.6%。
稳妥地推进建筑企业转型,培育集开发、设计、施工为一体的龙头建筑企业,抢抓北京筹办奥运会机遇,深入实施“走出去”战略,开辟新的发展空间。做好新型墙体材料的核验工作,充分利用铁矿尾矿等本地资源,发展环保节能型绿色建材。做好生态休闲房地产开发试点,确保新建住宅全部达到65%节能设计标准,推进原有住宅、农村住宅的节能改造。完善建筑工程监督管理体制,整顿规范建设市场。实施标准化管理,全面打造绿色环保工地。,建筑建材及房地产开发业计划实现增加值5.6亿元,同比增长12%。
三是积极发展休闲旅游业,把三产做大。大力实施“一山、
一带、两河、一湖、一中心”开发战略,强化休闲观光综合功能,重点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休闲、生态农业参与休闲、“农庄式”休闲,构建具有特色的休闲经济体系,打造京津“休闲之都”。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启动潮河科技产业带开发,抓好欧洲城、水景观光园、优龙度假庄园三期、吉马红酒庄园、张裕卡斯特酒庄、巨龙庄园等重点项目建设。推进白河休闲产业带开发,年内完成月亮河大酒店主体结构建设;加紧云蒙山北石城至郎房峪一期道路建设,力争10月底建成通车;启动云蒙山景区建设,建设自驾游线路;抓好田园度假村扩建、白道峪溶洞开发等重点项目建设。制定旅游产品的整合提升方案,加大旅游产品和旅游纪念品的开发力度。完成黑龙潭、云岫谷、司马台景区的提升规划和全县交通干线的旅游景观设计。建成十里堡旅游服务中心。加强对全县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全面推进绿色景区、绿色饭店创建工作。新建10个高档次休闲渔业园区和5个高标准农业休闲观光采摘园,将水库上游23家休闲渔业小区建设成环保型小区。提升民俗村的整体水平,建设10个生态民俗旅游村。
发展特色商业,完善便民服务网络。继续加大商业结构调
整,着力改善社区和农村消费环境。高标准改造一批社区和农村集贸市场,建成1?2个再生资源回收市场,建立农业生产资料批发超市和一批农业生产资料专营便利店。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会展经济等现代服务业。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拓宽对外贸易渠道。
(四)大力推进生态文化建设,积极培育文明乡风
全面开展绿色创建活动。广泛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绿色文明社区、绿色学校、绿色医院、绿色景区、绿色饭店、绿色交通、绿色商场、绿色工地、绿色单位、绿色家庭等十大绿色创建活动,在全面创建的同时,抓出一批先进典型。生态办成立“创绿”办公室,统一组织协调各行业创绿工作。明确各项创建牵头单位,加强对全县创绿工作的统一部署和组织领导。研究制定考核标准和奖励办法。文明办、教委、建委、卫生局、旅游局、交通局、商务局、妇联、各街道要分别制定创建工作计划,并切实抓好落实。全年计划创建绿色学校20所,绿色医院5家,绿色景区8个,绿色饭店8家,绿色文明社区8个,绿色商场3个,确保县城建成区20%的建筑工地创成绿色工地,1/3以上的县直机关达到绿色单位标准。通过开展系列创绿活动,大力提倡清洁生产、文明生活、绿色消费,增强群众的生态意识,提高各行各业服务水平,使各个绿色创建单位成为创建国家级生态县的“绿色细胞”和“文明窗口”,积极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挖掘、凝练、弘扬县域历史文化。全面实施“人文奥运”文物保护工程,对司马台长城进行维护修缮。巩固和扩大基层文化服务体系和网络,在各乡镇和生态文明村普遍建立群众性文化队伍,积极培育品牌文化队伍和文化特色户。大力扶持农村民间艺术,推出一批民间工艺品和民俗读物,展示县域文化特色,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加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全力抓好县体育中心一期工程建设,力争年内竣工。建设10公里“白河生态休闲健身长廊”,完成167个行政村健身工程,实现全县所有行政村健身工程“村村有”。继续推进“首都农村教育现代化试验区”建设。深化实施信息技术“班班通”工程。建立信息化交互网络平台,新建10个爱农信息驿站站点,建立农业科技资料信息库,实现县、镇(乡)、村信息资源共享。规范镇、村两级文化大院建设,把文化大院建设成为集娱乐、休闲、体育、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大院。为部分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和74个村配备文化设备,建设不老屯图书集散点,解决库北山区看书、购书难。加快光缆进村工程建设,逐步推进农村数字化。深入实施农村电影“2131工程”。加快县文化馆新馆建设,力争“五一”前投入使用。
加强创建宣传教育。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的现代文明。深入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生态县和新农村建设。积极举办各种创建专业培训,继续开展“生态县建设百村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积极开展生态县建设进社区、进公园、进广场活动,不断丰富基层文化生活,普及创建知识,增强创建政策透明度,提高群众生态意识,使广大群众真正成为创建工作的主体。进一步畅通各部门宣传信息报送渠道,以“建设生态,服务首都北京”为主题,以报信息、报项目等方式,扩大对外宣传,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技术支持、舆论支持。精心筹办第二届生态文化节,把生态文化节打造成一大文化品牌活动。抓好大型旅游、文化品牌项目的引进工作。积极争取筹办国内外大型会议、论坛、文化、娱乐、商务活动,以此为依托,策划系列宣传攻势,进一步提高“生态、休闲之都”知名度。
(五)加强民主管理,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好、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打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构建和谐社会。
以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深入开展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加强农村民主管理。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让农民群众真正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社会公共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